俄欧正一步步逼近“新冷战”

2015-03-12 10:35
环球时报 2015-03-12
关键词:新冷战环球时报普京

本报驻俄罗斯、比利时、德国记者 谢亚宏 任彦 青木 本报记者 杨沙沙 ●柳玉鹏 丁雨晴

8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呼吁组建欧盟部队,以威慑俄罗斯;10日,俄罗斯宣布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并指责西方国家的增兵举动。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最近呈现剑拔弩张之势。围绕乌克兰危机,过去一年欧盟向俄罗斯放出不少狠话。对欧洲人来说,“吞并”克里米亚,支持乌克兰分离武装,派军机在西欧和波罗的海附近空域“挑衅”,正是咄咄逼人的俄罗斯引燃了“新冷战”。在英国外交大臣菲利普·哈蒙德看来,“俄罗斯已经决定与西方、与欧洲做战略竞争对手,不将西方看作伙伴。”另一方面,俄罗斯感受到家门口不断有亲欧政府通过“颜色革命”上台,战略空间被挤压;欧洲还同美国一道发起制裁,导致俄处境艰难。“目前的俄欧关系是20年来最严峻的,双方的不信任在加强,签署的各种协议面临被撕毁的局面”,德国学者格斯勒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瑞士《新苏黎世报》11日评论说,冷战结束后,一个“共同的欧洲家园”是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战略方向,但现在,俄罗斯在“告别”欧洲。

俄欧关系降至冷战后最低点

“孕育欧洲前景:乌克兰及其前男友俄罗斯。”美国《纽约观察家》9日报道称,对乌克兰来说,过去的一年是生活在危险中的一年。一年前的亲欧抗议活动使亚努科维奇领导的政府垮台,乌东部的核邻居先后“入侵”克里米亚和东乌克兰,马航班机被击落后,“地方危机”演化为一场全球危机。文章称,如今乌克兰将摆脱俄强加的枷锁,将“残酷的”前男友甩在身后。

乌克兰危机带来的地缘政治影响之大不言而喻,其中包括受到强烈冲击的俄欧关系。“德国之声”评论称,这场危机已使俄欧关系持续紧张并降至冷战以来最低点。10日,俄罗斯外交部宣布,该国将彻底退出1992年生效的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俄外长拉夫罗夫还指责北约针对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国家增兵。两天前,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呼吁成立一支欧盟联合部队。容克说,尽管新部队不会立即投入使用,但这是向俄罗斯传递欧盟捍卫自身价值体系的信息。与此同时,要不要继续对俄实施制裁也在酝酿中。

在分析家看来,“武装自己的牙齿”对于欧盟来说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欧盟观察家”网站称,欧盟各国的意见难以统一,德国表示支持建军,英国表示反对,美国也不会乐见欧盟另起炉灶。不过,欧盟主流媒体之一“欧洲动态”认为,容克的建议是对俄罗斯可能挑战欧盟容忍底线的一种预警。上个月,俄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等就乌克兰问题签署停火协议。从最近的情形看,俄罗斯似乎没有达到欧盟的预期。

目前,欧洲理事会国会议员大会已剥夺俄在会议中的投票权,俄则以退出大会为威胁,并拒绝了大会就乌克兰问题成立工作组的建议。在欧盟不断对俄官员和企业施加制裁后,俄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对欧盟农产品施加反制裁。根据统计,2014年前三季度俄欧贸易额同比下降4.5%,全年的下降幅度会更大。

西方的制裁导致俄大型企业无法在国际市场融资,农产品由于进口中断一度价格飞涨。在俄罗斯国内,厌欧情绪高涨。俄独立民调机构列瓦达分析中心3月的民调显示,71%的俄罗斯人对欧盟持负面看法,达到近段时间以来的高峰;仅有20%持正面看法。

一度浪漫幻想,重回务实紧张

欧洲人普遍认为,目前的局面是俄罗斯造成的。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评论称,在乌克兰危机中,欧盟的设想——比如,俄罗斯会变得“和我们一样”——被证实是幻觉。欧盟被上了一堂关于俄罗斯民族主义和普京主义在哪些方面无所不能的课。

今年2月,英国上议院欧盟事务委员会在一份措辞尖锐的报告中表示,英国和欧盟正“灾难性地误读”俄罗斯及其总统普京,“梦游般走入”乌克兰危机。该委员会表示,欧盟并未意识到俄对欧乌关系走近的敌意如此之深。报告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欧盟与莫斯科的关系一直基于“乐观前提”,即俄正走在成为民主国家的轨迹之上。这份历时9个月才完成的报告称,欧洲国家在“重新评估(对俄)关系”和“适应现在的俄罗斯”等方面反应“迟钝”。

“普京是如何引燃冷战的?”法国《快报》援引这份报告称,俄罗斯与西方的新冷战酝酿了十年才初露端倪。文章概括了“新冷战”发展的几个阶段,包括2003-2004年普京剪除第一批反对派,2008年“驯服”格鲁吉亚,2014-2015年支持乌克兰亲俄叛乱分子、对欧洲增加军事挑衅等。

3月8日,针对乌克兰危机,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表示,莫斯科选择了与西方、与欧洲进行战略性竞争,“它将我们视作竞争对手甚至敌对者,这意味着我们和俄罗斯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有困难和令人头痛的关系。”10日,哈蒙德在伦敦发表演讲称,俄罗斯可能再次对英国的安全构成最大威胁,“对于50多岁的人来说,我们对俄罗斯咄咄逼人的行为都不陌生,这再次明确提醒我们俄罗斯可能对我们的安全构成最大威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盟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欧盟与俄的主要矛盾是双方面的,从欧盟角度来说,苏联解体后,一直秉承的观点是最终要把俄罗斯吸纳进来,从政治、经济上对俄罗斯进行改造,俄欧建立“现代化伙伴关系”。而普京并不太愿意接受欧洲“居高临下”的施舍,对于欧洲划定的方向也并不赞同。

其实,自彼得大帝以欧为师以来,俄欧之间一直合作大于对抗。自彼得大帝打开了通往西方之路后,“融入欧洲”“欧洲梦”成为几百年来俄国历史的主线。冷战末期,戈尔巴乔夫提出建立“欧洲统一大家庭”的主张;20世纪90年代,叶利钦提出欧洲人自己管理欧洲的“大欧洲”设想;普京上台后,多次强调斯拉夫文明与欧洲文明同根同源,表示融入欧洲是俄罗斯的历史选择。

俄罗斯纽带新闻网报道说,俄欧在冷战时期紧张对抗,冷战后,双方关系经历了一个由浪漫、幻想到冷静、务实和紧张的转变过程。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全面倒向西方,奉行亲欧政策。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法德等国与俄罗斯站在了同一条反战阵线上。但在俄寻求进一步与欧盟大幅提升关系之际,西方却并没有停止北约东扩的步伐。一次又一次地被耍弄,让俄罗斯终于清醒。从2006年起,俄欧关系开始陷入停滞。2007年,俄欧关系开始下滑,双方在俄罗斯民主问题上较劲。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给了俄欧关系更重一击,欧俄相互制裁与反制裁措施轮番升级。

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目前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很不正常,矛盾越来越多。从今年的情况看,欧盟已经感觉到乌克兰问题的危险性,因为欧洲多年没有战争,而乌克兰已经燃起战火。

瑞士《新苏黎世报》11日评论称,冷战结束后,一个“共同的欧洲家园”是欧盟与俄罗斯的战略方向。但这一切,因乌克兰危机的爆发而改变。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

相互定位在转变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1日称,实际上,自普京上台后,欧洲与俄罗斯从未有过令人满意的关系。西方并没有建立整个欧洲大陆的安全政策,这让普京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过去一年,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从目前看,很难恢复原状。

德国欧洲政治学者格斯勒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欧洲和俄罗斯的关系是20年来最严峻的,双方的不信任在加强,但俄罗斯的未来仍在欧洲。他认为,欧洲应该试着理解俄罗斯。在欧盟,俄罗斯的外交政策被视为不可预知的。实际上,俄罗斯也在防范西方。要知道,普京代表着大多数俄罗斯人。

北约官方网站日前刊登英国知名智库查塔姆学会高级研究员安德鲁·莫纳汉的文章称,就冷战后重大事件的起因和后果而言,西方和俄罗斯已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如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颜色革命”、2006年和2009年的天然气危机,以及2008年的俄格战争,乌克兰危机只是又一个类似案例。即便乌克兰危机得以解决,俄欧之间仍将存在大量理念冲突和切实紧张态势。

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教授左凤荣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普京前两任任期,欧盟和俄罗斯走得很近,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于竞争更多,俄欧关系转差,既是对手,但在有些问题上还有共同利益,是“亦敌亦友”的关系。

据俄新网报道,对于俄欧关系前景,有俄罗斯政治家指出,未来欧洲仍将是俄外交重点,回归欧洲、全面加入欧洲一体化进程,并恢复大国地位,仍是俄罗斯对外战略的基本目标。对俄来说,不能融入欧洲对俄恢复经济、实现复兴的强国战略极为不利。欧盟也明白,将俄罗斯长期排除在欧洲联合进程之外是欧洲安全的一大隐患。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长期以来,欧盟一直想把俄罗斯融入欧洲,因此推行东扩等政策,希望跟俄罗斯建立更多联系。欧盟跟北约的动作不太一样,北约由美国人主导,对美国来说,俄罗斯一方面是冷战的失败者,美国要“宜将剩勇追穷寇”,另一方面美国一直认为俄罗斯有“复兴帝国”的梦想。但欧洲不同于美国,历史上欧洲国家和俄罗斯是“邻居”,都曾是“列强”身份,大家都在争夺欧洲主导权,有相似经历,因此欧洲在对待俄罗斯问题上与美国有很多不同地方。

崔洪建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乌克兰危机后,俄欧双方的战略猜疑确实大幅加深,相互定位也在转变。之前,美欧观点相对一致,都认为俄罗斯可以被改造好,欧洲尤其有自信,自认为有很多好处没有给中国,而是给了俄罗斯。现在欧盟逐渐放弃这种观点,以默克尔为代表的政治家对普京失去了耐心。对俄罗斯来说,尤其是普京,非常反感欧盟“居高临下”的态度。而乌克兰危机如何解决,也决定了俄欧未来关系走向。▲

猜你喜欢
新冷战环球时报普京
“狙击手普京”
普京与秋田犬
雨中普京(华赛银奖)
普京:反对派欲抹黑大选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本报五一期间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