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记一堂二年级语文的临时表达课

2015-03-13 07:22叶嗣英重庆市荣昌县桂花园小学402460
学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偶发事件饼干小鸡

叶嗣英 (重庆市荣昌县桂花园小学 402460)

请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记一堂二年级语文的临时表达课

叶嗣英 (重庆市荣昌县桂花园小学 402460)

本文记录了两位学生带小鸡到教室的突发事件,笔者巧妙地运用这个事件培养了学生的表达与观察能力,充分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通过此事思考了教师应该如何有效、灵活地调控、把握课堂策略。

体验 案例 感悟

[案例]一天下午,我刚进办公室,就有两个学生惊喜地告诉我,有一个姐姐给了他们一只小鸡。我听后一想:把小鸡带来学校,成何体统!于是严厉地命令道:“立马把小鸡送回去!”当时两位学生流露出了一丝的不情愿,滞留了两三秒种后还是离开了办公室。我也就没有去理会了。等到我走进教室,他们又颤颤巍巍地把小鸡带进了教室,支支吾吾地说小姐姐不要了。我刚一张嘴,想让他们把小鸡扔了,但当我的眼睛与那两双祈求的眼神相碰的瞬间,我的心忽然一震,终究没有能发出一个音。听着小鸡那凄凉无助的叫声,不要说他们不愿意,我的心里也是酸酸的。最后只好让他们把小鸡放在了门后面装垃圾的背篓里。正在这时,上课铃响了,学生一窝蜂地跑到了门口,听见小鸡的叫声都停下了脚步,伸着脖子想去探个究竟。虽然在我的一再提醒下,他们回到了各自的位置上,可仍然有好些学生不肯坐下,有的甚至还在交头接耳。转念一想,新的教育理念不是倡导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创意、能激发好奇心、促进自由发展的空间吗?我何不把握这个教育契机,满足一下学生对小鸡的那份好奇心呢?于是我找了一个作业本在讲台上,然后小心地把小鸡放到本子上,决定让学生看个仔细。

不知学生是不是被我的举动震惊了。他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望着我。看着他们那一张张稚嫩的面容、那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我的童心也被激发了,于是微笑着问道:“你们说说这是什么?”

“这是一只小鸡。”

“这是一只嫩黄色的小鸡。”

“这是一只毛茸茸的小鸡。”

……

学生抢着回答。

“有谁能把刚才那几个人的话连成一句通顺的话。”我接着说。

学生比平时都踊跃,纷纷举起了小手。我又让他们观察它在做什么。

“它在那里不停地叫。”李明军说。

“它在那儿发抖。”唐恩培说。

“老师,它在那里哀求我们呢!”一向多愁善感的唐侨蹙着眉头说。

“哦,你们猜猜它为什么发抖,又会哀求我们些什么呢?”我趁势追问。

颜玮鲤说:“它可能饿了,想吃东西了。”

王洋说:“它可能口渴了,想喝水了吧。”

……

“那怎么办呢?”我接着问。

“我这儿有饼干,给它吃点吧。”秦川林说。

“我这儿有水,给它喝点吧。”王洋说。

于是我饶有兴致地把饼干弄碎,小心地掰开小鸡的嘴巴,右手轻轻地沾了一点饼干末,往小鸡的嘴里塞。也许是我的手太大了吧,费了好大的劲,才塞进了一粒,没想到小鸡不但没有领我的情,还把饼干末甩了出来只管使劲地叫。

“老师,它不吃呢!”一个孩子惊呼道。

我又用墨水瓶盖给它喂水,可是它仍然叫个不停。

“老师,它连水也不喝!”

我仔细看了看,发现小鸡的双腿平放,好像坐着一样,紧闭眼睛只顾大声叫,因为我小时候只见过双脚站立的小鸡,没有见过这样的,我的心一紧,感慨道:“哎,看样子它是活不成了!”

话音刚落,只听得有人感叹:“啊,怎么办呢?”

我抬头一看,发现学生有的低下了头,有的紧锁着眉头,有的张开嘴巴眼睛睁得更大了。空气好像一下子凝固了,学生没有了一开始的兴奋与喜悦。

我趁机逗弄着:“瞧瞧,瞧瞧你们这一个个的样子!”

学生一听,不由自主地东看看,西瞧瞧。

沉静了大约3秒钟后王康柠提议:“咱们给它找个妈妈吧。”

话音刚落,我和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惊叫了起来——“小鸡睁开了眼睛!”

有人还兴奋地说:“小鸡还啄了一下饼干末!”

我和学生都开心地笑了。

有个学生说:“我家有几只大母鸡,就让它们当它的妈妈吧。”

另一个学生说:“我家养了两只乌龟……”

“乌龟不能给小鸡当妈妈。”没等别人说完,又一个学生马上抢着回答。

甚至有学生提议给它弄一个窝。我就找了一个粉笔盒,正准备把小鸡放进去,王康柠又说得给它垫点东西,小鸡才暖和,一边说一边拿出一叠卫生纸来。看着小鸡被我放进了盒子里,欣慰地笑了……

后来,我引导学生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由于学生有了切身的体验,会说、乐说、写话就不再是难事。最后这群二年级的学生居然每人都写出了不少于250字的短文,多数学生的短文内容具体,情感丰富。

[感悟]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确实,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有偶发事件“光顾”。在课堂上会发生太多意想不到的“事件”,有太多不可预见的未知。而学生由于天性的缘故,往往对那些“不速之客”会特别感兴趣。

新课程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要完成计划中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培养和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并把这种求知欲望引导到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中。”平时,很多教师经常感慨学生表达难、难表达,认为学生无话可说,没有什么好写,觉得不知该如何去引导学生说话、写话、习作。我们不妨珍视一下那些临时出现的情况并加以引导,把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兴趣顺延到学习上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把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转变成培养学生说话、写话、习作的活教材,也许就能解决令我们这些施教者头疼的难题。反之,如果面对课堂偶发事件,我们硬要让学生依照我们的意愿来学习,那么学生就失去了鲜活的体验!

以人为本,在乎学生的感受,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善待课堂偶发事件,也许我们的教育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温儒敏,巢宗棋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王其华.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艺术[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2(2).

(责编 吴海婷)

猜你喜欢
偶发事件饼干小鸡
小鸡想飞
挤眉弄眼吃饼干
送饼干
饼干喂鸟
《饼干拼图》等
如何巧妙化解美术教学中的偶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