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影响及引导途径研究

2015-03-13 01:11叶云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课程

叶云

摘要:

随着互联网普及大学校园,网络文化本身蕴涵的优缺点也随之被青年学生们所“吸收”。如何更好地摒弃网络中的负面和消极因素,吸收和利用网络中的有价资源和信息对大学生朋友们来说至关重要。结合专业课程的特征,高校教师可适当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对学生更好利用网络进行引导。

关键词:

网络文化;文化素养;影响;引导;金融专业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2013502

随着我国信息化发步伐逐步加快,网络日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的心理及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有相当多的发展与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和发展带来了日益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1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影响

1.1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求新欲,加上网络具有信息更新快、科技先进的特点,使得大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掌握使用网络的能力。

(2)大学生生活或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各类问题和困扰,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或许不愿或不敢把这样的问题向同学、家长或老师倾诉,而网络的虚拟性能把交往带入一个虚幻的空间,在那里他们能自由地表达自己,不怕被人嘲笑和讽刺,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郁闷的情绪。

(3)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思维的广阔性。通过网络贴吧、BBS等形式,大家对同一个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这样的形式有助于他们从多个角度对同一事物进行分析研究,全面看待问题。

在网络文化的熏陶下,大学生们具备了熟练运用电脑的水平、主动获取信息资讯的能力、寻求情绪抒发的途径、表达自己观点的“场所”。在此过程中,其自身的个性、能力、特点、情感等方面都有一定地提升和完善。

1.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网络上的内容丰富,且参差不齐。既包括一些正面的、积极的观点,也包括一些反动的、消极的言论。加上很多网页中充斥着黄色、暴力的内容,大学生们往往由于好奇心驱使,会去浏览查看这些内容,长而久之,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是有害的。

(2)网络交往的虚拟性,是大学生们抒发个人情感,调节个人情绪的好去处,但如果自制力不强或控制不当,很容易让自己深陷“情网”。近年来,出现的多起利用网络骗情骗财案例中,其中有不少是利用大学生们的善良和单纯来行骗的。

(3)网络上各类的游戏、娱乐影视、聊天工具,满足了各性别、年龄、学历等层次的人们的需求。而大学生们,特别是男性大学生,酷爱暴力游戏,有很多人“游戏成瘾”。整天整夜的驰骋在血雨腥风之中,忘记了学业,忘记了休息,忘记了锻炼,也忘记了老师和父母的叮咛和教诲。

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们可能“一不留神”就会受其负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对待同学和老师等的态度有所扭曲。如何让大学生们更多地吸取网络文化的精华、剔除网络文化的糟粕?是专家学者们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而思考的关键是要站在大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喜欢上网的原因,考虑他们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现状。

2大学生们眼中的网络及其网络学习现状

对大学生们来说,网络到底意味着什么?大家可能会脱口而出:游戏、聊天、看电影等等。网络的普及和便利性能快速、有效地实现每个人对娱乐的不同需求。当然除了娱乐,人们还可利用网络进行办公、联络和学习。网络中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电子期刊、教育教学网站、专业论坛等等,这些相对于传统的印刷品来说覆盖面更宽、视觉冲击力更强。大学生们完全可以根据喜好自由选择个人感兴趣的领域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但实际情况是青年学生们对网络学习资源的使用频率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导致这个现状的原因有二:一是“不想”。网络中丰富的娱乐工具分散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轻松有趣的娱乐氛围使他们不愿意“浪费”时间在学习上;二是“不会”。有些大学生的潜意识里还是很渴望了解各方面的资源和知识的,但其对网络信息的获取和使用方法还不了解和熟悉,导致他们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频率不高。第一种情况是主观上的,第二种情况是客观上的。第二种情况比较容易解决,只需要教会学生一种方法,一种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搜索和使用资源的方法,这些在《计算机引论》等相关课程里都有介绍;第一种情况就相对复杂,需要社会、家庭、高校等各个主体的氛围营造和途径引导,也需要学生自己的配合。下面以金融专业为例,选取若干门专业主干课程为载体来探讨教师如何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来实现途径引导。

3教师应结合各课程的特征进行有效引导

3.1《货币银行学》课程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金融学最重要的统帅性专业基础理论课之一。在讲授这门课程中的《货币与货币制度》一章时,我们可使用网络播放《世界货币集锦》的视频短片给学生们观看,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世界各国的货币(包括面额、图案、颜色等);同时可登陆到“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浏览图文说明以及播放《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指南》的短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该方法时,学生们饶有兴趣的拿出第五套人民币,对照视频里的防伪方法仔细进行辨认,还时不时地相互交流防伪的细节。从中既了解了人民币这种货币本身,同时也教会了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辨别货币真伪的方法。

在讲到《金融机构》相关章节时,可布置类似于“查阅任意一家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并了解其资产、负债、中间及表外业务发展现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该银行今后发展的方向提出几点建议”这样的课后思考题。学生们要去完成这样的思考就必须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在查阅的过程中:也许有些学生就会发现和比较不同银行在开展同类业务时的不同情况;也许有些学生会锁定一家银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其业务开展的现状及原因,存在的制约和今后发展的方向等。这样的安排都是为了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宽、更深的方向发散。

3.2《国际金融学》课程

《国际金融学》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是金融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不能完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及内容。如在讲授《外汇与汇率》、《国际收支》、《国际储备》等相关章节时,在介绍了部分理论知识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室或实验室登录“中国外汇管理局”官方网站,浏览和下载其中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历年外汇储备统计表”、“中国外债数据”、“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等统计图表。

这些图表一般都是当年最新的统计数据,比教材中的历年金融统计数据更具说服力。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教材中的历年数据和网络中的最新数据间的联系和区别,结合当前中国、国际经济形势和政策来讨论其变化的原因,并预测今后变动的方向。可以以分小组讨论的形式,也可以以撰写课程小论文的形式。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增强学生们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升他们总结、分析、表达等各方面的水平,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3.3《证券投资学》课程

《证券投资学》也是金融专业的主干课程,该门课程研究证券投资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型的学科。该门课程中的《证券投资实务》部分实践性更强,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时必须充分利用实验室中的证券教学软件。完成多媒体教学、证券行情实时同步解析、模拟操盘、讨论、答疑等实践教学环节都离不开网络。

3.4《会计学原理》课程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学原理》课程也是金融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介绍会计要素和科目、会计凭证的编制、会计报表的编制及会计账务的处理等内容。在涉及到《记账凭证编制》、《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内容时教师们可引导学生采用手工记账和借助专业财务会计软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演练。在学校软硬件设备允许的前提下,还可由专业指导老师进行专业讲解,学生参与会计模拟实训,进行仿真实验,对学生熟悉和掌握具体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程序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4总结

鉴于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格完善的关键时期,同时网络也对大学生的脾气秉性、价值取向、行为思想等产生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论是社会、家庭、学校还是学生个人都应该认识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养所带来的影响,并能够及时、准确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帮助大学生实现良好的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晓旭.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06).

[2]庄会连.大学生网络学习力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06).

[3]李玉斌,武书宁,姚巧红.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1).

[4]邹小芳,徐辉.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讨[J].学园,2014,(06).

[5]毛莹,陈会荣.论新形势下高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6).

猜你喜欢
大学生专业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