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2015-03-14 05:49庭华
人间 2015年35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庭华

(贵州省安顺市市委党校,贵州 安顺 561000)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庭华

(贵州省安顺市市委党校,贵州 安顺 56100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发展;传承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统一历史和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在辉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如以人为本,讲究诚信,强调和谐,重视教育,倡导德治等等,在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中,仍然是重要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在历史性意义上,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剧烈演变的近代与现代文化。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传统文化作为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着的生命,它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依据和现实的基础。因此,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它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新的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加进新的文化内容。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的形态。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其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全国掀起的国学热,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呢?

首先,要正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现象。

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双重性格。它是一个精华与糟粕、积极因素同消极因素并存的两面体,其积极、消极因素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往往浑然一体、相互交织,可能从一个方面看是精华,从另一方面看又是糟粕,这种复杂情况就要求我们必须审慎地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我们在面对它消极文化现象的时候,避而不谈、违莫如深选择躲避,其实是躲不开的,还不如正视它、走近它、反观它,反倒可使之作为反面教材,有催人警省,策人深思之效。在认清这些消极文化现象的同时促克服消极效应和影响,反而能使我们更好的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正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现象,对传承优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又要重视其理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因此,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它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一方面,我们要致力于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其“神”,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再次,要加强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构建。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只有在比较全面了解中华文化各个门类形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其总体特征与实质获得较深入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先师孔子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等普适性文化元素都需要大胆地发扬光大,都应该成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而构建完善的价值体系,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发展。

最后,要大力传播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越是人们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越是增强,就越有利于传播。早在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通过学校教育和媒介,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这对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意义深远。学校教育中,可以把它作为一门专门单独的课程来设置,就如同语文、数学等其他各科一样,这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其博大精深的魅力而产生敬畏感;看到其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其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增强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感悟;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增进爱国情怀。只有系统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把这种普遍性宣传,融入到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只有这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深入民心,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

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后,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这其中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他将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以新的方式同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这必将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并影响着全世界,彰显出勃勃生机。

[1]楼梁.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发展伦理学探究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3.01.

[2]张旭.文化大视野:全国群众文化图书博物论文集.2007年卷.

[3]成臻铭.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传统研究 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7.03.

G122

A

1671-864X(2015)12-0213-02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