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的临床及康复预后分析

2015-03-14 01:41盛鑫张苏明黄晓江
中国康复 2015年1期
关键词:肢体脑梗死康复

盛鑫,张苏明,黄晓江

在脑梗死患者中,出血转化(hemorrhage transformation,HT)也称为出血性脑梗死,多数可以无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病情恶化或死亡。其发生除与脑梗死自然病程有关,也与抗凝药、溶栓药物等的使用相关[1]。早期综合康复对脑栓死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2-4],但HT的发生对患者治疗后续选择及康复治疗的时机选择可能会有一定延迟,为探讨双抗是否增加颅内出血转化风险及在HT患者中适当尽早进行康复的获益程度,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予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9月~2014年5月收入在我科住院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54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在所有并发HT的患者中,筛选除外病情恶化进展、昏迷等不适宜行肢体恢复或无明显肢体瘫痪症状的患者30例,根据是否进行康复锻炼(包括肢体电针治疗及床边肢体被动运动训练等康复治疗手段), 分为2组各15例,①观察组: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54.8±9.2)岁,病程(17.3±8.0)d。②对照组: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56.9±12.1)岁,病程(15.4±4.7)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据指南进行正规脑梗死药物治疗,其中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双抗在住院期间使用疗程均≤1个月。查询纳入患者住院病例资料,详细用药记录、明确检查结果等。对文献中报道的危险因素中[5],着重分析双抗治疗是否增加患者并发HT发生的风险。治疗前及治疗14d后,对2组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g scale,mRS)评分,NIHSS评分用来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mRS用来评估脑卒中后生活质量情况,分数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2 结果

654例患者中,55例发生HT(8.41%),55例并发HT患者中双抗使用患者有13例,599例未并发HT患者中,双抗使用患者有227例,对HT患者的发生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双抗治疗并不显著增加HT的发生风险。

治疗14d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S评分比较,观察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NIHSS、mRS评分康复治疗前后比较 分,

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3 讨论

HT在脑梗死患者中较为常见,经CT或MR可检出,多定义为在梗死部位或周边发生的出血,其发生率在10%~40%[6],本文中发生率为8.41%,略低于报道。HT的发生可能严重影响脑卒中病情及预后[7-8]。随着双抗药物使用增多,临床中较为关注其有无增加HT的风险,本文结果显示,双抗的使用并不显著增加HT发生的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双抗在急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对HT的发生风险较小。

脑卒中疾病由于有着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在现有的脑卒中治疗指南中,均强调了即使在脑出血治疗中,也应尽早进行康复[9]。在本研究中,由于病例数量的有限,康复治疗对NIHSS评分改善作用不大,但对mRS的改善有一定作用,提示尽早康复对于伴有HT的患者也是必要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在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中也提出,在病情稳定48h后,可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康复治疗方案[10]。康复治疗对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在临床中也应合理把握康复治疗,让患者从康复治疗中获益更多。

[1] Jeong YH. Clopidogrel with Aspirin in Minor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 N Engl J Med, 2013,369(14):1375-1377.

[2] Dzialowski I, Pexman JH, Barber PA, et al. Asymptomatic hemorrhage after thrombolysis may not be benign: prognosis by hemorrhage type in the Canadian alteplase for stroke effectiveness study registry[J]. Stroke, 2007,38(1): 75-79.

[3] Kent DM, Hinchey J, Price LL, et al.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are a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 clinically innocuous[J]? Stroke, 2004,35(5):1141-1146.

[4] Park JH, Ko Y, Kim WJ, et al. Is asymptomatic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really innocuous[J]. Neurology,2012,78(6):421-426.

[5] Alvarez-Sabín J, Maisterra O, Santamarina E,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ha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in ischaemic stroke[J]. Lancet Neurol, 2013,12(7):689-705.

[6] Beslow LA, Smith SE, Vossough A, et al.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of childhood arterial ischemic stroke[J]. Stroke, 2011,42(4): 941-946.

[7] Khatri P, Wechsler LR, Broderick JP.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ssociated with revascularization therapies[J].Stroke,2007,38(2): 431-440.

[8] Berger C, Fiorelli M, Steiner T, et al.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of ischemic brain tissue: asymptomatic or symptomatic[J]? Stroke, 2001,32(6): 1330-1335.[9] 李刚,鲍欢,郝俊杰,等.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诊疗指南[J]. 中国卒中杂志, 2013,8(11): 911-920.

[10]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 张通,赵军. 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 20(3): 285-288.

猜你喜欢
肢体脑梗死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