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网络命运共同体的未来

2015-03-16 13:50方兴东
网络传播 2014年12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

方兴东

12月1号到8号,是我最近几年最忙碌也是收获最大的一周。从美国东岸到西岸,从华盛顿和纽约到西雅图和硅谷,有幸参加了第七届中美互联网对话和美国互联网企业考察。

东岸的网络空间与政治氛围,西岸的互联网技术与商业氛围,不但可以身入其境,还可以与美国主管互联网的官员以及互联网巨头们直接面对面进行沟通与讨论。这次活动的意义和效应必将逐渐发酵和引爆!

鲁炜部长将中美在网络空间的关系定位为“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这个定位很新颖,也很有力度与高度,更是很有前瞻性的。

2014年11月,全球网民达到30亿。可以说,全球互联网刚刚完成了上半场比赛。这个上半场,显然是美国主导的,不但互联网是美国发明的,互联网的各种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基本都是美国引领。包括互联网的文化和规则,美国成为事实上的主导者和制定者。但是,上半场结束,也意味着下半场的开始。第一个30亿网民,仅仅完成了全球民众进入网络时代的上半场而已。而下一个十年的第二个30亿网民,是更加任重道远的下半场,中国当然当仁不让。

传统IT市场规模,美国还是中国的两倍多,领军企业的市值和收入也还远高于中国。但是,代表下一个十年的大趋势,是移动互联网。我们不但在网民数量上已经是美国的2.5倍。更重要的是,代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中国是美国的5倍,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中美在互联网领域的力量转移已经明显出现拐点!

前半程:美国东岸的中美网络政治博弈

12月2日,第七届中美互联网对话在华盛顿召开,与前六届相比,这一次会议,美方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鲁炜《沟通中互信 合作中共赢》的主旨演讲,不粉饰、不回避,直面中美双方“有信心缺信任”的现状,以“疑人偷斧”的寓言故事阐述信任在中美网络关系中的重要性,并呼吁中美之间“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

最有价值的是,演讲提出五点非常有建设性,也非常有指导性的具体主张:彼此欣赏而不是互相否定;互相尊重而不是对立指责;共享共治而不是独善其身;沟通互信而不是相互猜疑;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

整体发言有高度、成体系、有亮点,体现出中国在网络治理方面与美国的对话开始越来越自信、有底气。

相形之下,美方尽管重视,但还是明显有些措手不及,副国务卿凯瑟琳·诺韦利的主旨演讲只是以与微软副总裁沈向洋的问答形式。与鲁炜的发言相比,明显缺乏体系性,也缺乏更多有分量的理念和内容。

午餐会上,美国总统特别助理、网络安全协调员迈克尔·丹尼尔的发言倒是超出人们的想象。显然,丹尼尔经过了精心准备,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美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堪称本次大会最具有份量的美方发言。但是,内容明显是原来早就准备好的,缺乏对于鲁炜部长主题发言大量新内容的回应,新意不足,除了人权、自由和多利益相关方等概念的老调重弹,依然缺乏与时俱进、有针对性、有新意与创见的体系性回应,显得形散神也散。

3号上午互联网治理的闭门会显然是除了开幕式之外,最重头的内容。果然,相对于第一天美方的准备不足,闭门会上美方的副助理国务卿、美国国际通信和技术政策协调员丹尼尔·赛普尔维达的发言,明显是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不乏锋芒但是也有打太极拳的。

《纽约时报》依然无法放下成见,“在华盛顿时,美国官员不仅态度冷淡地当面批评中国开展的网络攻击,而且还质疑了他关于互联网治理体系的愿景,因为他认为应该允许中国审查内容并跟踪用户。而在硅谷,他获得了高科技公司高管的热情欢迎。”

但是事实上,虽然对立和冲突依然根深蒂固,但是,各场合的会见,以及各层面的交锋,冷淡显然不是恰当的表述。这次中美对话,大大搅动了白宫、商务部、国土安全部等政府机构,引发企业、大学和智库等各个层面的全方位波动。

布鲁金斯学会李侃如笑称,华盛顿掀起了一股“鲁炜热”。当然,此时李侃如还不知随后在西岸即将掀起的更强劲的“鲁旋风”。

冷与热不同的判断和结论,说明了这是一个转折点和拐点,不同的视角看到不同的层面而已。

后半程:美国西岸的中美网络商业沟通

3号开始,鲁炜部长马不停蹄,从纽约、西雅图到硅谷,先后考察了一系列美国最重要的高科技公司。4号在纽约是彭博、IBM和路透,5号是西雅图的微软、亚马逊,6号是苹果、Facebook,7号最后一站是谷歌。除了这些公司总部,还与eBay、Linkedin、Airbnb等诸多公司CEO们座谈。

行程密集,开诚布公,交流热烈,不但打消了美国互联网巨头对于中国互联网政策长期的疑虑和担忧,更是消除了对于中国政府一贯的刻板、固化的偏见和误解。无论在道义上,还是在理念上,都得到了美国各界的好评。只有沟通才能消除误解、建立信任,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亚马逊CEO贝索斯在对话前非常忐忑,结果谈到激动之时,第一次披露了自己个人与中国长期的特别渊源,他说这是他第一次见到中国的部长,“中国的部长都是如此幽默吗?”

Facebook的扎格伯格不但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而且推荐给公司员工。这绝不是外媒所抨击的一时“献媚”,而是一个正常商业公司远离政治化魔咒的理性选择。如今,Facebook高层每一个人都以学中文为乐趣。《赫芬顿邮报》评论说,扎克伯格似乎想让北京当局知道他正在了解中国政府的统治哲学,甚至可能还在帮忙传播这些执政理念。政治的五味瓶依然不可能一下子放下。

苹果的库克也是在对话的时候,一时兴起,摘下他手腕上的手表,让鲁部长成为第一个看到明年发布的苹果智能手表的外人。而谷歌董事长施密特,也让鲁部长成为坐上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第一个中国人。endprint

这一路交朋友的欢声笑语,使得大家抛开政治的有色眼镜,重新审视中国。让一向很刁难人的《纽约时报》的报道也得亮出这样的标题:《中国“互联网掌门人”鲁炜访美获IT巨头热情欢迎》。

中美网络博弈呈现积极主动的全新态势

2014年即将收尾,中美网络博弈出现明显的新变化。

毋庸讳言,网络问题成为最近几年中美关系最大的麻烦制造者之一。中国在网络问题上长期处于被动应对局面,而在一系列组合拳之后,第一次开始呈现了全新的积极、主动、自信的态势。

从年初成立高规格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将互联网上升到国家战略,到11月份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成功召开,以及最近一周由鲁炜部长带队,直接深入美国本土,在美国东岸和西岸四个城市掀起中美对话的一股热潮都呈现出我们全新的精神和气势。

从领导小组,到乌镇峰会,再到美国之行,2014年中国网络空间国家战略的开局之年初现成效,扭转一味机械应对的被动局面,逐渐以攻为守,形成积极、自信、主动的全新态势。

《赫芬顿邮报》报道说,由于斯诺登所披露的美国网络间谍行径损害了美国在互联网领域的信誉,以及中国拥有六亿多网民的庞大互联网市场对美国企业的强烈诱惑,中国领导人对于对外宣扬自己的互联网治理理念似乎正变得越来越自信。

这种态势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硬实力的提升。中国互联网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阿里、腾讯、百度等世界级企业的诞生,都是我们的基础和底气所在。IDC最新报告地预测,2015年中国网民的人数将超过6.8亿,其市场将占全球科技领域增长的43%。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市场将成为下一个十年决定全球格局的关键,也成为中美互联网公司的决定性因素。

当然,摘下政治眼镜,遵守中国法律,保护中国消费者信息安全与隐私,是这些公司融入中国市场的基本前提。因为热衷政治而让中国市场失去这些巨头,对于中国可能是个遗憾,但是对于这些巨头来说,失去中国市场,很可能就是失去整个未来!

当然,新态势的出现更是因为我们软实力的有效提升。在互联网发展和网络治理方面,我们的理念和主张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开放、大气,更加前瞻、包容,也更加有胸怀和接地气。显然,网络空间问题,中美关系是牛鼻子,双方形成合作共赢和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不但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发展,更决定了全球网络空间秩序与格局,以及全人类发展的大局面。

值得欣喜的新迹象

中美网络空间博弈,长期以来的确存在相互指责、各说各话的胶着状态。但是,现在变化已经开始,很多新的迹象开始出现:

首先,美国开始重新认识和逐渐认同中国的很多理念。正如李侃如所说:“我很惊讶在应对网络盗窃、网络侵犯隐私等问题上,双方与会人员的担忧惊人的一致。”

其次,开始出现一批能够客观公正看待中国的学者和企业家。与亨利·基辛格类似,在网络空间问题上,出现了一批像微软CEO顾问克瑞格·蒙迪和李侃如这样对中国真正放下成见和偏见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能够客观地评价中国,并友好而积极地协调双方的立场。微软的蒙迪在会上多次就美国政府官员对中国的误读和误解提出自己的解说,这与我们中方自己争论和辩论的效果完全不同。

第三,开始感受到中国市场对于美国巨头未来至关重要的战略价值。对于谷歌来说,3年前毅然放弃中国市场,显得非常有道义感。但是,当年行为的背后,依然是对中国市场的低估和对中国消费者的不重视,甚至可以说是不负责。而现在,让谷歌最急于重返中国市场的是,假如不能确保安卓系统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庞大存在,谷歌的未来就将受到严重的侵害。对于美国互联网巨头来说,失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就不能叫世界性的公司。

当然,下一个十年,也将是中国互联网走出去的十年。正如路透社的CEO所说:“5年前,全球企业都寻求了解中国,而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寻求了解世界”。

这些变化,都代表了趋势,代表了方向,也代表了转折点。这对于中美网络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是一个里程碑。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教唆自杀行为的法教义学分析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专题概要
多元化多层次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以科学的网络安全观加快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立法之名与实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