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有效推进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建设与发展

2015-03-16 02:09
河南教育·高教 2015年1期
关键词:许昌技术型学院

2015年1月14日,河南省本科学校转型发展现场推进会在许昌学院举行。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济超、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许昌市委书记王树山、许昌市市长张国晖、许昌学院党委书记王清义等领导出席推进会,来自郑州、洛阳、平顶山、安阳、南阳等省辖市政府主管教育的副市长,全省36所新建本科院校负责人参会。会上,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许昌市市长张国晖共同签署了《河南省教育厅、许昌市人民政府共同支持许昌学院转型发展协议》,省市两级政府首度“联手”,共同支持许昌学院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省教育厅与地方政府签订共同支持省属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协议,该项举措也是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省属院校校地共建的新探索,许昌学院成为首个受益者。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我们迫切需要打造更加务实高效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体系,更有力地支撑起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年来,河南省一直努力打造与现代职业教育相衔接的高等教育体系,统筹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特色骨干高校、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四位一体”的高教体系建设。这四个类型高校功能定位总体是明确的,我们常说,中职院校培养技能人才,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懂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培养的是有技能的技术型人才,骨干特色高校和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在我省高等教育的全局工作中,一是这类学校建设任务突出,其主体是新建本科院校和部分师范院校调整过来的;二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突显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特殊作用;三是在职教和高教的互通体系当中,这类学校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这类高校建设,要有新机制:学校是建设主体、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省级政府统筹推动、教育部专业指导。许昌学院在这个推动机制中建设成效突出,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建设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和带动性。

河南省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初步取得成效

国家和区域的发展进程尤其是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以来,对高校办学质量、服务发展意识提出了历史性的新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对这方面工作非常重视。前段时间,省委书记郭庚茂到高校调研时、省长谢伏瞻在高校协同创新会议和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都强调,要积极推动和支持我省一批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推动这项工作,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引导资金,省政府多次进行专项部署推动,涌现出黄淮学院、许昌学院等一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建设典型。特别是许昌学院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地方全力支持高校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之路,为全省树立了典范。在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建设过程中,许昌学院和许昌市委、市政府一系列的做法给了我们重要启示。

一是办学定位明确。许昌学院是一个从师范类专科学校升格的本科院校。学校确定了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服务性的办学定位,坚定不移地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之路,致力于建设以工学商学为主、地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目标。经过各方努力,许昌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工学商学特色鲜明、具有较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型大学。

二是优化专业布局。许昌学院紧紧围绕许昌地方装备制造、电力电子、发制品、陶瓷、食品加工等主导特色产业,进行了校院、院系及专业的优化布局和调整,如加强机电信息、土建园林、生物食品、能源材料等专业建设;改造了一批传统专业,如以物理学专业为基础改扩建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化学专业突出药物化学方向,艺术设计专业突出陶瓷艺术设计方向;同时,也调整消化了一些非主流发展方向的专业,如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等专业。

三是提升服务发展能力。许昌学院为了提升办学质量和服务发展能力,加强与企业、产业、行业的有效合作,获取行业发展的先进技术和工作理念,不断提升高教质量和服务发展能力,如与瑞贝卡集团联合成立了瑞贝卡学院,另外还在加紧推进与其他行业龙头企业联合成立汽车学院、风景园林学院等行业学院。

四是许昌市委、市政府倾力支持。许昌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充分开发许昌学院的博士、硕士的智力资源,加强与学院的合作,与学院签订了支持创建应用型大学战略合作协议,拿出2亿元帮助许昌学院建立智能电网、建设工程低碳技术等9个协同创新中心,专门举行了产学研对接会,形成了许昌学院与30多家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与许昌学院共同实施校地人才共建“双百工程”。许昌市政府还与省教育厅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安排1.3亿元支持许昌学院转型发展。许昌学院在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就,可以说是许昌市委、市政府支持的直接结果。

两年来,在教育部的关怀指导下,由省教育厅牵头,财政厅等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制定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调整优化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结构,提升服务发展的能力,取得了全省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显著成绩,我们深受鼓舞,为全面推进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建设上大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仍需凝聚高度共识

高校转型发展应包括职业教育的发展、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建设、学术型大学服务发展能力的提升等三大方面,这三个方面的共同特点是提高高教质量、提升服务发展能力。这是教育战略转型问题,如果没有高度共识,没有统一的思想基础,高等教育转型是很难推动实施的。高等教育界曾有一些疑问,高等教育多年来发展得不是很好吗?还要转什么型?向什么方向转?不解决思想问题,高等教育转型寸步难行,必将成为新常态发展时期的重大忧患。

新常态发展中的高等教育问题。改革开放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实现了数百倍的高速增长,我省的GDP从1978年的263亿元增长到3万多亿元,全国GDP已经增加到现在的60多万亿元,从世界倒数跃升到世界前两位。面对这辉煌发展的成就,经济学家说这是利用过去巨大投资空间、低廉资源成本和充足的环保容量大力开发需求的结果,科教专家说这是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抢占充分市场份额、促进经济增长的结果。谁的话更客观呢?近年,特别是进入新常态以来,举国上下最关注的问题就是“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一旦新常态下投资拉动力量减弱,突显科教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力量不济,历史性的经济下行问题就出现了。科技创新是高等教育派生出来的,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科技。新常态下重大经济问题集中反映了高等教育服务发展需求的薄弱。在全球化时代,在削弱或取消经济刺激发展模式的新常态时期,我们保证经济稳健增长的唯一途径就是要像发达国家一样,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发展能力,有力地支撑起经济发展新天地。

高等教育服务发展的历史借鉴。如果说新常态时期突显了高等教育服务发展的症结性问题,会有很多高教人愤愤不平、耿耿于怀。从近向远论,一是这些年来缺乏高教服务发展的倒逼机制,一旦出现经济下滑趋势,几万亿投资顿时投下,创造了巨大需求,科教作用淹没在巨大投资效用中,科教依然“悠闲”,没有遭受支撑经济增长的倒逼压力。从我省高等教育布局现状可看出高教服务发展承担了多大压力。近10所师范院校,每年毕业近10万师范生,而岗位需求不过3万,一旦确立师范定位,教材不变,学生很难吸纳如火如荼市场竞争的创新知识,师范毕业生转行也难。高等教育服务发展需求存在巨大压力,这种高等教育布局状况是不能维持的,正是因为高等教育服务发展缺乏倒逼压力。影响高等教育服务发展需求还有深远的历史渊源。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几乎复制了前苏联的高等教育体系,可这种学用脱节的高等教育体系整整影响了几代人。不仅如此,历史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等儒家教育思想体系也是影响高等教育学用脱节、有效服务企业产业的文化渊源。

加强高等教育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们也常强调高等教育服务发展问题,然而,高等教育服务发展问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每一个历史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背景。面对今天全球化、新常态、高水平发展的新时期,我们不得不承认高教服务发展意识、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与经济强国等竞争对手相比,高等教育服务发展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必须进行转型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支撑经济新常态的发展。

务实高效推进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建设

推动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建设需要有机制政策的保障。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在教育部的指导下,省直有关部门积极协同,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建设关键是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学校也要发挥建设的主体作用。

(一)省级统筹推动。一是要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贯彻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精神。高等教育领域的计划经济氛围还很浓厚,存在着转型发展的动力活力不足问题,有指标能招生,有拨款能收费,工作虽不能惊天动地,也能小富即安,外面市场竞争如火如荼,唯我校园“闲庭信步”。有些学校缺乏竞争意识,缺乏服务发展的价值理念。要实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理清政府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根据学校为经济社会提供服务的情况,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的体制机制。省政府根据政府购买服务精神,已经通过了高校财政经费核拨机制改革。关于学校管理体制改革,首先要在这个领域作为试验区,不管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都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机制推进学校的发展。二是要对高校服务水平实施科学评价。我们要确立市场价值和同行价值两种评价理念。在对这类学校的评价中,重点在于市场价值评价理念,要评价人才培养在企业、在社会中的反映情况,要评价学科专业直接服务于企业、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在行业的评价和专业技术功底的比较中,我们也可采用同行价值评价。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公平、公正、透明地评价。政府在购买服务时,不仅对所有学校进行激励和支持,而且对一些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的一些专业、院系做得突出的进行激励和支持。三是要加强政府部门的协同支持。教育财政要设立高教服务发展的专项资金,要择优建设10所应用技术型示范高校。建设10所应用技术型示范高校不是目的,而是推进手段,要通过优胜劣汰、动态调整,以达到让每一所高校都有均等机会成为示范高校,以期达到整体提升目标。这类学校的建设需要与企业、行业有更多的合作,需要从企业、行业引入师资,希望有关部门在这方面研究支持政策。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要大力支持应用技术型高校与企业、产业合作技术研发创新和教学实习平台建设。

(二)地方政府支持。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突出特点是面向地方、服务地方发展建设,当地政府要把高校对地方发展的服务和学校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规划。在高校服务发展上,政府要通过政策措施引导,推进企业、产业、行业与学校的合作,推进技术技能的联合创新,推进企业、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当地政府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计划地支持学校服务发展平台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

(三)学校是建设主体。一要准确定位。高校转型建设最终要落脚到学校这个建设主体上,高校首先要明确学校定位,要依据地方发展的需求、高校发展的基础等因素,还要有全省甚至全国发展需求的视野。二要专业优化布局。学校定位实现要看院系设置和专业布局,面向服务地方发展和学校基础改造设置院系和专业。三要内涵建设。学校建设要注重实效,首先要看学校专业服务地方企业、产业、社会事业的情况,不管是人才培养还是技术技能开发,要和企业有真正的衔接,在提升企业、行业竞争力方面切实发挥作用,学校要有实力,服务地方发展有实效必须有实力,学校在建设上不仅要和当地企业、产业合作融合,而且还要研究国内整个行业的状况,研究对象水平有多高,学校专业建设才有可能达到多高水平。

建设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是当前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需要教育部的指导,需要各地政府、省直部门和高校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开创河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局面。

责编:赵 东

猜你喜欢
许昌技术型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初到许昌
许昌诗群
许昌青春诗会
学院掠影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应用技术型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独立学院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
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型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