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财务可持续增长影响因素研究

2015-03-16 20:19于永阔
财经问题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证券公司财务

于永阔

摘要:证券公司由于发展过快而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惨痛的。我们在关注证券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应该同样关注它们是否在财务可持续范围内进行增长。本文首先对希金斯可持续增长模型的指标进行了分解,其次对影响股利分配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与资产负债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制定财务可持续增长率应该注意的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证券公司;财务;可持续增长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1008808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Pratima和Evolving[1]研究了加拿大石油、天然气、煤炭及林业四个行业的企业,以回答是资源禀赋还是制度建设决定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他们发现,资源禀赋与制度建设都对企业的可持续增长产生了影响,媒体的压力在早期对企业增长有所影响,获取资源的能力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始终具有影响作用。

Eijaz等\[2\]研究了影响小规模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因素。他们认为知识储备、成功的欲望、责任心、努力工作等都是企业成功的内部因素;统一的商业法律、有限的管制、社会获得的支持等社会经济因素是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外部因素。

Syed\[3\]研究了小规模私人企业与小微金融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影响因素。他们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研究了影响小规模私人企业与小微金融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内部与外部因素。

Nasrollah\[4\]研究了伊朗股票交易所中上市公司的实际增长率偏离可持续增长率的影响因素。他们发现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的偏离受资产收益率与市净率的影响较大,而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与偏离之间没有显著关系。

(二)国内研究现状

曹玉珊\[5\]研究了希金斯可持续增长模型的四个指标以及普通股发行,并利用1994—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五个指标能够比较好地解释可持续增长速度。企业的可持续增长速度来源于管理层的运营、投资、筹资和股利分配等财务战略,而非来自于外界环境,即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

彭花\[6\]以企业的生命周期为视角,研究了我国上市的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对财务可持续增长的影响,得出结论为:首先,成熟期中小企业股权集中度与财务可持续增长之间存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而成长期中小企业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其次,成熟期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与财务可持续增长在一定的区间内呈现倒U型关系,而成长期企业两者之间关系并不显著。再次,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随着短期负债比率的降低而升高。最后,成熟期的企业长期负债占比与财务可持续增长正相关,而成长阶段企业两者之间关系不显著。

朱艳\[7\]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对影响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因素也进行了研究。

叶萌和蚁琦\[8\]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认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两部分。外部因素可以继续划分为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和微观经济环境因素;内部影响因素可以划分为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创新能力、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等。

通过国内外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到,对于可持续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目前范围十分广泛。既有以所有企业为对象进行研究,也有以某个行业的企业为对象进行研究;既有定性的研究,也有定量的研究。本文在希金斯可持续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层层分解,以求找到影响可持续增长的更深层次原因。

二、财务可持续增长模型及因素分解

目前,影响比较大的财务可持续增长模型是希金斯可持续增长模型。希金斯可持续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为:首先,公司以市场允许的速度来进行发展。其次,管理者不可能,也不愿意发行新股。再次,公司已经有且打算继续维持某一目标资本结构和目标股利政策。最后,公司资产周转率水平保持不变\[9\]。根据假设,可持续增长率模型为:

可持续增长率=收益留存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1-股利分配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1-所得税率)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资产总额×11-资产负债率 (1)

从式(1)可以看出,可持续增长率可以由4个比率相乘得到。其中,收益留存率与权益乘数可以代表企业的财务指标,销售净利率与资产周转率可以代表企业的经营指标。企业的收益留存率越大,说明企业向投资者分配的股利越多;权益乘数越大,说明企业的负债越多;销售净利率越大,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资产周转率越大,说明企业的运营情况越好。这些指标根据研究需要可以进一步分解,如图1所示。

图1可持续增长率因素分解

三、证券公司财务可持续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一)股利分配率

股利分配率是公司股利政策的具体反映。股利政策是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股价的稳定为核心,对于提取了各种公积之后的净利润,在平衡了企业内外的相关利益群体基础之上,确定如何发放股利的方针和政策。股利政策通过对企业筹资成本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在我国,影响证券公司股利政策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1风险监控要求证券公司保持足够的净资产

证券公司作为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风险控制一直是各方面关注的重点。监管部门主要是通过对净资本的监控来管理证券公司的风险。净资本是衡量证券公司资本充足和资产流动性状况的一个综合性监管指标。根据《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证券公司的业务开展与经营管理都需要满足净资本的最低要求。

2监管部门对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相关规定

为了规范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制度,支持、推动、引导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以对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进行约束。

3资本市场的兴衰对证券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有一定的影响

企业如果有良好的投资机会话,就会需要大量的资金,这时提高留存收益率是最简单的筹资方式。对于证券公司来说,企业的经营状况与资本市场的兴衰密不可分。资本市场繁荣时,证券行业盈利提升,为了使得效益最大化,证券公司就有扩大投资的冲动。于是留存较多的资金进行投资,股利分配率降低。

(二)营业收入

根据证券公司业务性质的不同,可以把证券公司的业务类型分为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自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五大类。下面按照证券公司的业务分类,对影响证券公司营业收入的因素进行分析。

1经纪业务

证券的经纪业务是指证券公司通过设立的证券营业部,接受顾客的委托,根据客户要求,代理客户买卖证券的业务。在买卖证券的过程中,证券公司不为客户垫付资金,不分享客户买卖证券的收益,也不承担客户买卖证券的价格风险,只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作为代理买卖的业务收入。

影响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因素有市场因素与政策因素。

(1)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的影响有两个方面。首先,当市场中指数上涨的时候,人们投资股市的热情高涨,资本市场中资金充足,股市交投活跃。因此,以收取佣金为盈利手段的经纪业务收入增加。

其次,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制约了证券公司营业收入的增加。经纪业务作为证券公司的传统业务,竞争十分激烈。但是,由于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同质化严重,只能靠增加营业部的数量来提高市场份额。

(2)政策因素

虽然我国证券行业的市场化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证券市场目前仍然是一个受政策影响很大的市场。股市短期涨落的重心往往放在对政策的预期上,包括对宏观调控的预期、对投资者保护的预期以及对证券市场利益结构调整的预期等。因此,投资者对央行是否调息等货币政策的预期,往往能够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

2资产管理业务

资产管理业务是指证券公司作为资产的管理人,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方式、条件、要求及限制,对客户的资产进行经营运作,为客户提供证券及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管理服务行为。根据证监会颁布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资产管理业务可以分为:

为单一客户办理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为多个客户办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

为客户办理特定目的的专项资产管理业务\[10\]。

影响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因素有市场因素、制度因素等。

(1)市场因素

影响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市场因素是市场行情与竞争程度。

市场行情高涨的时候,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绩提高,规模扩张迅速。同时,上涨的行情能够增加客户的投资需求。而且,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中相当大一部分资金来自于上市公司的剩余资金。市场行情的增长使得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增强,最终导致资产管理业务的增长。

市场的竞争程度也是制约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因素。目前,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都可以进行资产管理业务。伴随着各类金融机构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冲动,资产管理业务的争夺进入白热化的程度。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证券公司需要从业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加强竞争能力。

(2)制度因素

国家可以通过对融资渠道、投资产品的拓宽来促进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继续鼓励金融创新,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11\]。在这一纲要的指导下,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鼓励证券行业的创新业务。其中《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规范了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关于进一步推进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鼓励证券公司业务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国家通过具体的制度增加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并增加证券公司投资范围的话,必定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大大促进了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

3投资银行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包括证券承销、证券交易、资产管理、兼并收购、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和资产证券化等。影响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的因素有经济因素、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等。

(1)经济因素

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企业的融资活动。企业的融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如果经济环境低迷的话,企业营业收入降低,就希望采取削减成本的方式来度过低迷期。由于没有很好的投资机会,所以企业再融资的意愿不足,使得投资银行业务的服务需求降低,从而减少了投资银行业务的营业收入。

(2)市场因素

投资银行业务市场增长潜力有限,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虽然商业银行、咨询公司等机构无法承接IPO业务,但是可以开展债券发行承销、财务顾问、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结构化融资等其他投资银行业务。而且商业银行相对于证券公司来说具有网点多、资金力量雄厚等优势,是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的主要竞争对手。

(3)制度因素

在我国目前IPO仍然实行审批制的情况下,政府部门通过对IPO的审批对证券公司的IPO业务进行影响。IPO不能通过审批的话,证券公司的IPO项目无法获得收入,使得开展IPO项目所投入的成本变为沉没成本。2011年11月份以来,证监会开始对企业上市进行严格控制,申报审核、发行批文都进行了收缩。券商IPO数量减少,导致投资银行业务只能依靠财务顾问、债券承销等业务维持,营业收入降低。可见,制度因素对于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

4自营业务

自营业务是指证券公司以自己名义开设账户,使用自有或者合法筹集的资金,买卖依法公开发行或其他经证监会认可的有价证券以获取利润的证券业务。证券业务的交易目的可以是投机、套利或对冲。投资的范围可以是债券、股票或以债券、股票为标的的金融衍生品。影响自营业务盈利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

(1)经济因素

经济增长的时候,市场中公司盈利能力也整体上涨。这时,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人们通过购买公司的股票就能够享受到公司盈利所带来的红利收入,并且人们对公司的未来预期十分乐观,股票市场繁荣,交易活跃。这时,购买的股票就很容易上涨。通过买卖股票获取利润的自营业务很容易实现盈利。债券的收益率也会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证券公司需要时刻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时改变投资策略及投资标的。

(2)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对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来说是一个基础因素,因为制度因素决定了证券公司可以买卖证券的种类及目的。在我国,证券公司曾经由于管理不规范带来负面影响,所以监管层对于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放开一直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1996年证监会发布的《证券经营机构证券自营业务管理办法》中规定证券公司可以买卖的证券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票、基金券、认股权证、国债、公司或企业债券\[12\]。2011年,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证券公司证券自营业务投资范围及有关事项的规定》中,自营业务的投资品种扩大为:(1)已经和依法可以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2)已经和依法可以在境内银行间市场交易的指定证券。(3)依法经证监会批准或者备案发行并在境内金融机构柜台交易的证券\[13\]。2012年,证监会在《关于修改〈关于证券公司证券自营业务投资范围及有关事项的规定〉的决定》中继续扩大投资品种的范围,增加了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的证券。将境内银行间市场交易的证券,由部分扩大到全部。同时,在金融机构柜台交易的证券,由仅限于由证监会批准或备案发行的,扩大到由金融监管部门或者其授权机构批准或者备案发行的,即将银行理财计划、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也纳入到自营的投资范围。同时,明确了不具备证券自营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只能以对冲风险为目的,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14\]。投资品种的扩大使得证券公司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配置投资品种,增加了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灵活性。

(三)营业成本

1证券公司成本构成

证券公司的成本是指证券公司在从事业务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与业务经营活动有关的各项支出。由于证券公司的业务种类较多,所以它的成本构成也比较复杂。这里根据成本的性态将证券公司成本归集为经营成本、投资成本、筹资成本三个类型。经营成本是证券公司在经营期内应该负担的成本。企业的经纪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等中间业务,发生的成本主要是经营成本。投资银行业务及自营业务发生的人工费用等属于营业成本,而自身购买证券的成本及证券产生跌价损失等属于投资成本。证券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证券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和运营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因此,为了保证证券公司的发展,资金来源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证券公司为了保证业务开展而筹集资金所发生的成本属于筹资成本。

2证券公司成本特点

(1)人工成本在证券公司营业支出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证券行业是一个依靠知识和专业能力赚钱的行业,因此,人才是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本在证券公司的营业支出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表1是截至2013年底,A股上市证券公司职工薪酬与营业支出比值的统计。

由表1可以看到,职工薪酬在营业支出中的比重平均为4500%左右,最低为2682%,最高达到了7341%。由于人工成本在成本中所占比例很高,所以如何确定合理的人工成本结构,以及如何制定恰当的奖励约束机制,是证券公司为了降低业务成本而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2)各分部之间的营业费用率差异很大,同一分部每年的营业费用率也有较大变化

由于每种业务的特点各异,所以它们之间的营业费用率差距很大,如表2—表5所示。

营业费用率是指从事营业活动所消耗的各项费用在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由表2—表5可以看到,各分类业务之间的营业费用率变化很大,以2010年为例,自营业务由于投资亏损,营业收入为负数,使得平均营业费用率为-1974%,经纪业务的平均营业费用率为4529%,说明这个业务的利润率较高。营业费用率的不同是与此业务的性质相关联的。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的传统业务,此业务在证券公司的营业额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业务模式稳定,因此能够每年保持盈利,且营业费用率比较稳定。投资银行业务虽然也是证券公司的传统业务,但是近年来IPO审批数量严格控制,使得等待审批的IPO项目数量增多,导致近年投资银行业务的营业费用率逐年上升。根据不同业务分部成本费用率的特点,证券公司可以根据目标利润率确定是否对此业务分部进行投资,以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3)根据业务主体的不同,费用支出的重点也不相同

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其他业务这五类业务各自的特征比较明显,成本费用的组成也各不相同。经纪业务以经纪网点作为核算的基本单位,发生的费用包括网点经营需要的房屋租赁费、信息通信费、客户营销费等。投资银行业务以项目作为核算单位,主要的支出都是围绕投资银行业务发生的,费用包括差旅费、交际费、邮电费等。自营业务的支出主要是买入投资产品。资产管理业务的费用主要是产品设计、研发及发行渠道等方面的支出。根据不同业务成本的构成特点,证券公司可以制定不同的成本费用控制方法以降低企业的成本。

(四)资产负债率

1各主营业务形成的资产和负债

证券公司在开展各项业务的同时,形成了各项资产与负债。只有将资产和负债与各项业务之间的关系研究清楚,才能更好地解释影响资产负债率的因素。因此,下面根据业务类型对影响资产与负债的情况进行分析。另外,券商近年来开展的多项创新业务如融资融券、自营业务等都属于资金消耗型业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融资业务对证券公司资产和负债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此也做一介绍。

(1)与经纪业务相关的资产与负债

证券公司接受客户的委托代理买卖证券时,收到客户的代理买卖证券款,将这些款项全额存入指定的银行,以资产类账户“货币资金”科目进行核算,同时在负债类科目“代理买卖证券款”中进行反映。客户委托证券公司进行证券交易后,证券公司先将客户资金存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保证证券交易的资金清算与交收。存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款项,记入“结算备付金”科目。购买证券时,“结算备付金”与“代理买卖证券款”科目同时核销相同的金额。

(2)与投资银行有关的资产与负债

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是证券承销业务,证券承销业务可以分为全额包销、余额包销和代销三种方式。

证券公司采用全额包销方式,首先需要认购公司发行的证券,“承销证券”科目增加,“货币资金”科目减少。发行结束之后,根据出售证券的金额及购买成本,增加“货币资金”科目金额,减少“承销证券”科目余额,未出售的证券,转为证券公司的自有投资,根据取得证券的目的,将其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将“承销证券”结转至相应的科目。

证券公司采用余额包销方式发行的话,在发行期内按照承销价格出售证券时,根据发行证券收到的现金,同时增加资产类科目“货币资金”与负债类科目“代理承销证券款”的余额。证券发行结束后,根据出售证券的金额以及相应的发行成本,将资金交付发行公司,同时减少“代理承销证券款”余额。如果有未售出的证券,与全额包销基本相同,将收购的证券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同时减少“货币资金”科目。

证券公司采用代销方式的处理方法与余额包销方式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代销中,发行后剩余的证券将退回给发行公司。因此,不用将剩余证券转为证券公司自有的资产。

(3)与自营业务有关的资产和负债

证券公司进行自营业务的证券买卖时,先需要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开设结算备付金账户,将货币资金存入该账户中,“货币资金”科目金额减少,“结算备付金”科目金额增加。然后通过结算备付金账户购买证券,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并分别在相应的科目中进行核算。

(4)资产管理业务的资产和负债

证券公司受托管理客户的资产时,按照收到资产的金额,同时确认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对受托的资金进行证券买卖时,按照买卖证券业务的会计核算办法进行账务处理;合同到期后,按照合同的规定计算证券公司应承担的收益或损失,确认为证券公司的收益或损失。但是资产管理业务收到的资金形成的资产与负债不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反映,而在补充资料中单独反映。

(5)与融资业务有关的资产和负债

目前,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分为短期融资渠道和中长期融资渠道两种。短期融资渠道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转融通业务、卖出回购证券业务、股票质押贷款以及发行短期融资券。中长期融资渠道包括发行公司债券、次级债和收益凭证等。通过这些渠道融资都是增加“货币资金”科目,同时负债科目“短期借款”、“应付短期融资款”、“拆入资金”、“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债券”等科目增加相同的金额。

2证券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因素

(1)业务因素

作为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负债的增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业务的发展,通过融资渠道募集资金而增加负债,二是由于日常业务的发生而导致负债的增加。以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为例。通过对经纪业务相关的资产和负债分析可知,证券公司收到客户的代理买卖证券款时,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相同的金额,使得资产负债率增加。目前,经纪业务收入在证券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中仍然占据较大的比重。2013年,整个证券行业的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占证券行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768%,因此经纪业务对证券公司的负债形成有比较大的影响。表6是截至2013年底我国上市19家证券公司“代理买卖证券款”在“负债总额”中所占比重的统计。由表6可以看到,2010年,上市的证券公司“代理买卖证券款”在“负债总额”中所占比重最大,平均达到8926%,这一比例逐年递减。说明证券公司的资金来源实现多元化,经纪业务吸收的资金在证券公司的整体资金来源中所占据的比重逐渐降低,但是仍然达到1/2以上,对证券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

表7是上市的19家证券公司“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同时减去“代理买卖证券款”的金额计算得到的资产负债率,与正常计算得到的资产负债率相比,降低了百分点。如2013年,西部证券根据资产负债表计算得到的资产负债率为5827%,“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同时减去“代理买卖证券款”后计算得到的资产负债率为1528%,于是资产负债率降低了4299个百分点。通过表7可以看到,消除经纪业务的影响后,证券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能够有比较大幅度的降低。类似可以对证券公司资产负债率形成影响的业务还有证券承销业务等。

(2)市场因素

市场中的融资渠道和融资环境对证券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有着比较大的影响。金融市场发达,融资渠道丰富,公司就能够保持充分的流动性和较强的融资能力,于是就能维持较高的负债经营水平。这一因果关系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与美国的金融市场进行比较时十分明显。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市场,证券公司拥有许多可供选择的融资工具和便利的融资渠道。概括起来,有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回购协议、向客户融资、按日放款、无抵押信贷协议等\[15\]。而且证券公司很注重评级,所以大的证券公司公众信誉很高,通过这些融资方式获取资金比较顺畅。这一特点保证了证券公司能够保持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且得到社会的认可。

对于我国的证券公司来说,融资渠道相对狭窄,缺乏多样化、稳定有效的资金来源。目前虽然存在一些融资渠道,但是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中长期融资渠道,无论是股票融资,还是债券融资,由于证券公司资产质量等原因,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约束,也很难得到合理的利用。所以我国的证券公司与美国相比,资产负债率大大降低,如表8所示。

表8是美国前四大证券公司与我国上市前四大证券公司2013年资产负债率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到,美国的证券公司资产负债率在9000%左右,而我国证券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仅为6000%—7000%,远远低于美国的同行。因此,加强金融市场的建设,可以提高证券公司的资产负债率。

四、小结

根据希金斯可持续增长模型,影响证券公司财务可持续增长率的指标有收益留存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与权益乘数。本文对这四个指标进一步分解,并对四个分解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各分解指标的影响因素有市场因素、制度因素、公司本身特点等。每个指标都受若干因素影响。证券公司的管理者在制定公司未来的增长速度时,不能完全依赖于历史数据或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数据,而是应该首先对各分解指标进行分析,确定各指标未来的比率。然后,在综合各方面因素之后,确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增长率。

参考文献:

[1]Pratima, B, Evolving, 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orpora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26(3): 197-218

[2]Eijaz, A K,Alam, M N, Sarif, M K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of Entrepreneurship in Small-Scale Business\[J\] Business Review, 2005, 5(2): 33-38

[3]Syed, A T Study of Sustainable Growth Factors of SIE/ Micro-Financed Business\[J\] World Review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1, (4):142-159

[4]Nasrollah, A Sustainable Growth Rate and Firm Performance : Evidence from Iran Stock Exchang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 2011, 23(2):249-255

[5]曹玉珊 企业增长速度的成因与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 当代财经,2007,(4): 124-127

[6]彭花 中小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财务可持续增长影响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

[7]朱艳 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

[8]叶萌,蚁琦 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因素\[J\] 东方企业文化,2013,(3):245

[9]罗伯特·C希金斯 财务管理分析\[M\]沈艺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0]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EB/OL\] 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flb/flfg/bmgz/zjgs/201310/t20131021_236611 html,2013

[11]本书编写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单行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经营机构证券自营业务管理办法\[EB/OL\]http://wwwpeoplecom cn/item/flfgk/gwyfg/1996/392003199604html,1996

[1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证券公司证券自营业务投资范围及有关事项的规定\[EB/OL\] http://wwwcsrcgovcn/pub/zjhpublic/G00306201/201105/t20110506_195179htm,2011

[14]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修改〈关于证券公司证券自营业务投资范围及有关事项的规定〉的决定\[EB/OL\] http://wwwcsrcgovcn/pub/zjhpublic/G00306201/201211/t20121118_217008 htm,2012

[15]巴曙松,杨如彦,刘孝红 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的比较研究\[J\] 当代财经, 2003,(2):50-55

(责任编辑:于振荣)

猜你喜欢
证券公司财务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关于某证券公司IDS项目平台建设浅析
证券公司建立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深入开展证券公司结售汇业务试点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提高证券公司营业网点产品销售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