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5-03-16 06:39彭丽佳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5年2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笔者科学

彭丽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可以发现,小学科学课的发展方向正在不断更新:由偏向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逐步向注重理解和应用的方向发展。虽然学生对科学概念都学得很扎实,但是他们能否对这些知识加以理解和运用就不得而知了。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板书配合语言,增强学生感知理解

教学中,要求教师讲授的音量不要太低,否则学生会听不懂;音量也不宜太高,太强烈的刺激会引起听觉疲劳,降低教学效果。另外,板书设计要合理,字迹端正,重点突出,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结论一定要呈现。只有当两者相互配合时,学生才能强化理解科学概念。

(一)抓住重点,提炼文字

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体验,并在探究中去内化,而不作为一种结论去记忆和背诵。在学生的信息反馈后,要善于抓住重点,进行提炼和整合,这样使结论更科学、更规范。特别注意实验结论需要强调,教师应当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出示给学生,增强学生印象,强化理解。

例如,笔者在执教《摆的研究》这一课时,学生分析所得实验数据,发现了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和规律。学生回答正确后,笔者用语言小结了一下结论:摆的快慢和摆锤无关。摆的快慢和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当时,高估了学生们的记忆理解能力,以为他们已经完全领会掌握。结果在作业练习中暴露了问题所在,这件事对笔者的触动非常大。在往后的日常教学中,开始注重结论的提炼与呈现,加强了学生对科学规律的理解。

(二)尊重数据,汇报展示

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建议30条中第17条指出:科学课的重要特性表现在对证据的追求和尊重。要注重证据,突出科学本质,突出证据来源正确,证据运用恰当。因此要让学生及时地把有关数据收集起来,同时让学生明白实验数据要经过多次实验得出。在记录实验数据的时候,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数据。将每一个实验小组的数据展示在黑板上,那么学生更加关注实验的过程,明白科学结论的得出经得起实验的考验。学生对得出的结论记忆更加深刻,避免了理解上的困惑。

例如,笔者执教的六年级《抵抗弯曲》一课,在研究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问题时,请多个小组将测试记录一一投影。每个小组在1倍厚、2倍厚、3倍厚的情况下,实测数据较研究宽度变化时变化比较大。但是在小结发现时,学生的回答总是达不到预定的目标。而另一位教师在处理这一环节时,首先将需要记录的内容写在黑板上,然后要求每个小组将实测结果排列在黑板上。当学生记录完数据,看到黑板上有序排列的数据时,自然而然地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结论显而易见。在汇报的环节,学生积极踊跃地将他们的发现准确地表达,最终得出结论:纸梁越厚,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强。

二、搭建学科桥梁,激发学生趣味理解

小学科学的教学,如果恰当搭建与其他学科的桥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那么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于科学概念的构建与理解。

(一)让语文成为理解科学的资源

小学科学和小学语文都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两门课程的相互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语文学科中的课程资源,巧妙导入,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让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笔者采取的方式有:整合诗词中的科学,民俗谚语中的科学,歇后语中的科学,成语中的科学。比如在教学《沉与浮》中,引用语文一年级下册曹冲《称象》的故事,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定律。在教学《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课时,穿插成语典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和俗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泥底”。生动而形象的比喻,让学生理解掌握了食物链中的食物关系。在执教《找拱形》一课时,让学生回忆三年级语文课文《赵州桥》,学生马上找到了拱形,还说出了拱形的特点和作用。在教学《种子发芽》一课时,请学生讲解《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立刻引发学生对种子发芽条件的反思,进而认真听讲,寻找答案。

(二)让数学成为理解科学的工具

数学是门有着广泛应用的基础学科,数学方法适用于科学研究的一切领域,它经常作为科学学习的工具,并推动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

比如《阳光下的影子》一课,将学生观察记录的铅笔影子变化的表格运用数学中画条形统计图的方法,绘制成一张柱状图。死板的数据转化为鲜明直观的图表,横坐标代表时间的变化,纵坐标代表影长的变化。很容易使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他们清楚地发现了: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在《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将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的关系用彩色笔绘制折线图的数学方法,也起到了同样的效果。在学生绘制而成的折线图中,他们不仅看到了同一种颜色在不同光照时间下的温度变化,还直观地比较出不同颜色在同一时间下的温度差异,加深了学生对于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的理解。

三、恰当借助媒体,强化学生情景理解

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指一部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幅挂图等。在现代小学科学教育中,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能促进课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形象化,从而直观展现了许多实验室中无法操作完成的实验和信息。

(一)常规多媒体,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如果在日常的教学中,搭配使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等常规多媒体,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无法亲身体验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比如研究《谁先迎来黎明》一课中,要知道地球的自传方向,教师可以先从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开始思考。笔者从网上查找收集相关影像,有汽车前进和后退的视频,有坐旋转木马的视频,给学生提供了非常直观的感受。有些生活经历如在向前行驶的车上,向后行驶的车上,向窗外看去,马路两旁的树林运动方向是怎么样的?学生平时的感知比较丰富,但当笔者播放这两段视频时,他们都睁大双眼,仔细观看比较。坐在顺时针转动的旋转木马上,观察周围物体的移动方向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直观清楚地展现。学生们的感觉器官被唤醒,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盎然,并对相对运动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果只是通过教材中的图片或者语言引起孩子们的经验回忆,那么就不会达到如此好的效果。

(二)高科技设备,检验学生理解能力

使用多媒体电子白板技术进行教学具有生动、直观、灵活等特点,能够实现科学理解应用水平的最大化。比起“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多媒体内容丰富且声情并茂,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兴奋、愉悦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能力的目标。

例如,笔者聆听了一堂革新教育课《垃圾的处理》。执教老师在设计合理的垃圾填满场这一内容时,充分运用了当今的教育技术。每两人一台平板电脑,通过网络控制系统将学生的设计成果展现在白板上。学生把自己的设计过程通过手指或白板标配笔将新型垃圾填埋场中的各个动画部件组装好。教师甚至可以通过软件统计学生的正确率,及时获得反馈。可见,使用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理解应用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的作用。

四、理论联系生活,注重学生体验理解

“科学来源于生活”和“科学为生活服务“就意味着教师要把学生从教材学习引向对生活的真实世界的学习。学生学习是为了今后对生活世界有更好的认识、理解和利用。所以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才是学生学习内容的真正来源,也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归宿。

(一)善于观察——明晰科学源于生活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是观察法。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观察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倘若平时就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生活中现象的习惯,那么相信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解答各种现象的实质。

在教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时,学生观察到阳光下的绿豆芽和黑暗处的绿豆芽茎、叶的颜色有差异。阳光下的茎和叶是绿色的,黑暗处的茎和叶有点偏黄;阳光下的茎又粗又矮,黑暗处的茎又细又长。这些观察到的区别马上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家里吃的豆芽菜是白色的呢?学生很容易将观察到的现象和生活联系起来,开始了探索之路。

(二)拓宽材料,适合学生探究理解

教师对在自然实验材料的准备上也要逐渐放开,让学生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材料准备工作,同时也能使这准备过程成为学生学习、提高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笔者在执教五上《蚯蚓的选择》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实验过程和现象,准备进行分组实验。通过计算,要想让学生人人参与,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准备至少280条蚯蚓。关键是蚯蚓这种材料不像实验室里诸如酒精灯、烧杯这样现成容易准备的材料。于是便拓宽渠道,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收集实验材料。第二天,小组成员们将准备的材料呈现在实验桌上。孩子们将蚯蚓饲养在各式各样的容器中,容器内是湿润的泥土,笔者甚至在一个桶中看到了苹果皮。于是就因势利导地提问:“孩子们,你们的蚯蚓都是从哪里获得的?”一双双小手跃跃欲试,他们的眼中闪烁着骄傲。还没正式上课呢,孩子们已经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了解了本课的科学概念,理解了: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五、积极开展实践,拓展学生延伸理解

(一)优化练习,检验理解成效

笔者认为配套的科学课堂作业本,里面的题目大多比较基础,几年来极少变动,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发展。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有选择的作答。然后广泛搜寻资料,自编题目,这样不仅优化了练习,也更有效地检验了学生的知识理解情况。

例如,学生们都知道种子发芽的三个基本条件: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如果以填空的形式问学生,他们基本都能回答出来。但是如果把问题改编为——农民堆放在家里的稻谷一般不会发芽,其原因是缺少什么?用该知识去分析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学生对这种知识理解应用的能力有所欠缺。

又如,学生都种植过绿豆芽,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但是在判断“菜市场里卖的白色的绿豆芽是在基本无光的条件下长成的”这句话的正误时,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产生了怀疑。像这样灵活性强的练习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更能体现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以及他们是否能够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融入自然等情境化元素,使学生回顾自己学习经历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断优化课堂练习,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有显著的提升。

(二)注重制作,拓展理解延伸

教学中笔者特别重视制作活动,鼓励学生课外动手制作。因为动手制作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了科学知识后,将知识灵活运用的体现。一开始时,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学生喜欢制作却又懒于制作。每次的作品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真正完成,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经过实践,要明确每次制作活动的成员分配,往往有很多教师忽略这一点。现在孩子们都乐于开展小制作的活动,拓宽延伸了书本知识,在提升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将实践应用发挥到了极致。

创造机会开发课程资源,我校每周的科技社团活动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每个年级都有教师负责科技社团,组建了不少学生科技团体。学生制作活动的开展有了充足的时间,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总之,在新形势下,教师应该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有所反思,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倡导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让小学科学更贴近生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处处用科学”,能解决生活中的疑难困惑。适当地可以通过多媒体模拟来代替一些在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提高学生理解科学的能力。灵活搭建与其他学科的桥梁,最终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科学理解能力。

(浙江省平湖市实验小学 314200)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笔者科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老师,别走……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点击科学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科学大爆炸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