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构粮食文化学的一些设想

2015-03-17 05:01李建成

李建成

(1.宁夏回族自治区 粮食局,宁夏 银川 750002;

2.河南工业大学 粮食政策与法律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1)



关于建构粮食文化学的一些设想

李建成1,2

(1.宁夏回族自治区 粮食局,宁夏 银川 750002;

2.河南工业大学 粮食政策与法律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循着古今中外文化学研究的逻辑与路径,指出粮食文化学是研究粮食文化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人文社会学科,阐释了粮食文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着眼于粮食文化学与以“文化”为共同属性的学科和以“粮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联系与区别,阐述了粮食文化学在科学体系中的位置;针对粮食文化学的特殊矛盾性,从哲学方法、一般方法、特殊方法三个认识论层面提出了粮食文化学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粮食文化;粮食文化类型;粮食文化结构;粮食文化模式;粮食文化整合;粮食文化演进;粮食文化软实力

文化学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现代社会,文化日益显示出巨大的魅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建构粮食文化学,探求粮食文化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粮食文化建设,也迫切需要一门关于粮食文化的科学作指导。

1粮食文化学的理论渊源

1.1 关于文化

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分析》中,对西方学术思想界以往百余种文化定义批判分析后,将其归结为6种基本类型164个文化概念,分别是描述性的定义、历史性的定义、规范性的定义、心理性的定义、结构性的定义和遗传性的定义[1]。后来,法国心理学家莫尔斯发现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世界思想文献中所出现的文化定义就已超过了250个。

19世纪后半叶,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32-1917年)在《原始文化》中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上来说,是包括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这个定义偏重于精神,长期以来被视为经典性的定义,对后世学术界影响很大。但这只是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未能揭示文化的本质。在众多文化定义中,符号-文化学派的文化定义颇受人注目。美国人类学家怀特(1900-1975年)及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1874-1945年)认为,文化是符号体系。怀特从广义上把符号定义为“被运用它的人赋于事物价值和意义”的东西,从而将所有人造标志都纳入符号概念之中。文化符号的主要功能在于能够具体说明感官方面那些抽象的和无法表达的东西。卡西尔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人则能把这些信号改造成有自觉意义的符号,并运用符号创造文化。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化无非是人的外化、对象化,无非是符号活动的现实化和具体化[2]。这一学派通过“符号”这一中介,将文化与人结合为统一体,接近于文化的本质。

在当代欧美较公认的文化定义,是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对文化的定义,“文化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它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及传授,并构成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体现于人工制品中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也可被视为限制人类作进一步活动的因素”[3]。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在今天应被视为一个社会和社会集团的精神和物质、知识和情感的所有与众不同显著特色的集合总体,除了艺术和文学,它还包括生活方式、人权、价值体系、传统以及信仰”[4]。在这个定义中,文化不再拘泥于艺术,不再拘泥于过去的优秀遗产和当代的优秀思想,而是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包括了进来。

对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研究,我国始于20世纪20年代,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梁启超(1873-1929年)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文化是包含人类物质精神两面的业种业界而言”[5]。梁漱溟(1893-1988年)为文化下的定义是,“所谓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6]。这是从民族学的角度从外延上对文化的阐释。黄文山(1901-1988年)认为“文化的内容,是人类进步的遗业所构成的。所谓遗业,在性质上是积累的,而积累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陈序经在《文化学概观》中说,文化不外是人类为着适应自然现象或自然环境而努力利用这些自然现象或自然环境的结果。美籍华人学者余英时指出,文化是“成套的行为系统,其核心则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所构成”[7]。

上世纪90年代初,严春友等在《文化全息论》中对文化概念的表述是:“文化是指人类精神的社会存在形式的总和”。王玉德在《文化学》中指出,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衣俊卿在《文化哲学: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中,从哲学层面上对文化进行了定义: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冯天瑜等在《中华文化史》中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类化’,是人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文化价值,经由符号这一介质在传播中的实现过程,而这种实现过程包括外在的文化产品的创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这一定义注重“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统一”,强调人类创造文化的主体意识,文化的符号性特征,以及文化发生发展中“文化产品的创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而不再局限于在民族学意义上把文化视作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以上各种学科、学派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文化的概念、定义,丰富了文化研究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文化概念的演化,不仅仅是一个定义变迁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随着历史发展,文化内容的日益丰富以及人们对文化理解地深化。文化不仅是历时态的,同时是共时态的;不仅是错综复杂的主体意识的创新成果,而且也是主体意识的对象化过程。

1.2 关于文化学

文化学是以文化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自19世纪文化学诞生以来,文化学学派迭出,构成了文化学理论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西方,1838年德国经济学家培古轩首次提出了“文化学”一词,试图建立一门认识人类与民族的教化改善之法则的文化学。1854年,德国学者克莱姆出版了《普通文化学》,把文化进化分为野蛮、养驯、自由三大阶段,强调地理与人文的关系,被认为是文化学的先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西方出现了许多文化学家,产生了许多文化学流派。主要有:①进化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32-1917年),美国的人类学家怀特(1900-1975年)。泰勒吸取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认为人类文化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进化的结果。泰勒著《原始文化》指出了文化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原则与方法,被称为是文化学奠基之作,因而泰勒也被学术界称为西方文化学之父。怀特主张文化“普遍进化论”,从能量学说的观点考察文化的进化,强调文化的功利性,又被称为新进化论学派。②传播学派,是19-20世纪之交出现的学派,注重从空间范围研究文化。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人类学家拉策尔(1844-1904年),他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决定作用,认为各民族文化的不同,是地理环境不同所致。此后,德国文化人类学家弗罗贝纽斯(1873-1938年)和格雷布内尔(1877-1934年)又分别提出了“文化圈”理论和“文化层”理论。英国人类学家史密斯(1871-1937年)是传播学派中的“泛埃及学派”的代表。他认为埃及是世界文化的唯一发源地,全部文化一元发生,单源辐射。③功能学派,是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英国的文化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年)和拉德克利夫 ·布朗(1881-1955年),该学派强调通过社会实地调查,研究现实生活中各种文化事象所承担的实用功能,以及文化子系统间的交互关系。他们认为,必须把文化看作一个由各个部分相互联系而组成的整体,重视文化系统内部要素的关系、作用和效能。认为每个活的文化,其结合的整体及其各个组成部分,都与人的需要相关,而文化特质的功能就是满足社会成员之间的某种需要。拉德克利夫·布朗强调社会组织的重要性,认为一种文化的不同方面的中心功能,就是维护这种文化的社会结构,被称为结构—功能学派。④历史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1858-1942年)、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1887-1948年)。他们主张以实证的方法具体地研究各部落、民族的历史,强调传统与社会遗产,重视文化的延续性;并注意文化发展的多元性,认为各民族并非遵循同一路线进化,处于不同地理环境的各民族文化都有独特的历史进程,同时,又受到外部文化传播的影响。⑤结构主义学派,出现于20世纪中期,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列维·斯特劳斯(1908-2009年),在他看来,一切文化和社会现象背后都深藏着一种内在的、支配表面现象的基本结构。文化科学的任务就是要揭示出这种内在结构,也就是要透过“以要素为中心”的世界来探究“关系”的世界。所谓文化便是人类内在结构的缩影。⑥符号-文化学派。美国新进化论者怀特、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他们认为人们借助符号理解自然、生存在自然中。这些符号起初属于语言学范畴,但后来其外延逐渐扩大,以许多其它形式表现出来,如风俗、传统、习惯、甚至艺术等。在各种现象中,构成人类认知的符号就是“文化”。人类可以将世界转化为一系列符号,再理解他们的世界,而有些动物通过声音或肢体动作进行交流,但这些只是天性使然。⑦心理分析学派,它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年)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他认为,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因素是精神病产生的重要原因。后来,心理分析方法也被用于对文化的研究,认为文化主要是一种“心理事实”,从个人的心理结构与本能欲望来解释文化制度的形成根源。⑧社会学派,这是一个与心理学派相对立的学派,主要研究作为“社会事实”的文化现象,关注集体意识和社会组织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主要奠基者是法国社会学家E.涂尔干(1858-1917年)。他认为,社会是一种客观存在物,是“第二自然”,具有它自身的质的规定性,自身的功能和结构,也就应该有自己的认知方法,文化是社会控制内在化的产物。

在我国,最早对文化学作专门研究的是黄文山,1932年,黄文山发表了《文化学建设》、《文化学方法论》等文章,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先后出版了《文化学体系》和《文化学及其在科学体系中的位置》。吴文藻在1932年发表了《文化人类学》讲义大纲,介绍了西方人类学的理论。此后,林惠祥的《文化人类学》(1934年)、阎焕文的《文化学》(1934年)、陈序经的《文化学概观》(1947年)和钱穆的《文化学大义》(1952年)先后问世,促进了中国文化学的发展。20世纪末,随着学术文化的繁荣,文化学及文化史研究蓬勃发展,一些文化学和文化史学方面的专著问世。在文化学方面有郭齐勇著《文化学概论》(1990年),严春友等著《文化全息论》(1991年),刘守华主编《文化学通论》(1992年),刘敏中著《文化学学·文化学及文化观念 》(2000年),陈华文主编《文化学概论》(2001年),吴克礼主编《文化学教程》(2002年),孙秋云著《文化人类学教程》(2004年),陈建宪著《文化学教程》(2005年),王玉德著《文化学》(2006年)等。但是,“近百年来的文化研究大多不属于真正的文化学,而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一类。另有些研究多集注于描述学科,如文化史学、比较文化学一类。我国近几年出现的‘文化热’,也都是在历史文化、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等方面”[8]。“当代的文化学是一门年轻而又有魅力却又未定型的学科。它在众多学科的边缘进行宏观的、比较的、交叉的、综合的、学理性的研究,与其他学科交叉形成二级跨学科群”[1]。文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大致有两类形式。一类是以“文化”二字置于开头的学科,如文化社会学、文化经济学、文化生态学等,是将各学科的原理用于文化本身的研究;另一类是以“文化”二字置于学科名称之后的学科,如企业文化学、民族文化学、旅游文化学等,是将各领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加以研究[11]。

粮食文化学是属于将“文化”二字置于学科名称之后的学科,是把粮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2粮食文化学的基本概念及理论范畴

粮食文化学是文化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学科的研究对象”。粮食文化学是研究粮食文化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结构形式、类型及其生成机制的人文社会学科。它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在于,粮食文化现象及其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是其研究的基本问题。具体而言,第一,在总体上对粮食文化进行一般性的理论研究,包括粮食文化的概念、特征、要素、结构等;第二、对粮食文化的普遍本质进行反映和概括,即对粮食文化类型、功能、模式、整合、演进等范畴的研究;第三、研究粮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即在整体上从与粮食相关的所有科学中抽出“联系与区别”进行研究。

2.1 粮食文化的基本概念

在对文化及文化学进行分析把握后,我们可以给粮食文化下一个科学意义上的定义,粮食文化是指人类在粮食实践中所创造的独具粮食精神的社会存在形式的总和。这一定义从哲学认识论上对粮食文化进行了科学抽象和概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首先,“粮食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方式之一,这在范围上把粮食文化与其他类型的文化区别开来。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9]。“实践作为人类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人类生命活动的本质形式”[10]。其次,“粮食精神”强调粮食实践中人的主体意识,“其中的精神、观念的社会存在形式及其对整个文化系统的意义”[11],这从内在的规定性上明确了粮食文化的本质属性。“现代文化学对于“文化精神”的定义是:一种文化中具有决定力的价值系统、以及由此价值系统所构成的文化模式,在态度、评价及情绪取向等上面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使一种文化系统与其它文化系统形成区别,并且独具一格”[8]。粮食文化学与其它文化学的区别在于,粮食文化精神所具有的独特的“品质”,即粮食文化中具有决定力的知识、价值、观念、思想等精神性的存在。再次,“社会存在形式”既包括物质的存在也包括观念的存在,强调粮食文化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粮食文化价值观念的对象化,是被赋予了粮食精神烙印的社会存在,这从所指对象的外延上界定了粮食文化。最后,“总和”强调粮食文化结构的复杂性、整体性。粮食文化从形态上是在粮食实践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在历时态上,粮食文化包括传统粮食文化和当代粮食文化。在共时态上,粮食文化既包括外在的粮食文化产品的创制,也包括粮食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内涵。

粮食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现象,具有一般文化的共同属性,如人文性、社会性、历史性、地域性、多元性等特征。

粮食文化的人文性,反映了人类有目的的粮食实践活动的属性。粮食作物在没有得到人类的培育栽植之前,不具有文化的属性,不成为文化的载体。例如,天然的野生水稻不是粮食物质文化事象,只有经过人类培育,注入了人类劳动的水稻,才能进入“文化”范畴。一般而言,在文明社会只要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有粮食文化。粮食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各种关系中,大凡古今中外的人们都与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粮食文化时时、处处都在影响着每个人,因此粮食文化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粮食总是生长在一定的土地上和一定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之中,不同的地域种植的粮食作物品种不一样,种植粮食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人们的粮食消费习俗也不一样,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粮食文化,这就是粮食文化的地域性。粮食文化也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沉淀下来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因其特殊的物质生产方式,使粮食文化具有特殊的性质,这就是粮食文化的历史性。如在采集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各个社会形态下,因着社会生产力中技术因素的不同,人类的粮食生产、交换和消费方式都有其明显的历史印记。粮食文化的多元性,是指在粮食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所形成的不同“质”的粮食文化形态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粮食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正因为粮食文化具有多元性,粮食文化学在理论上还可细分为粮食种植文化学、粮食流通文化学、粮食消费文化学等分支学科[12]。

“一切科学都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都是从事物内在矛盾中研究其运动、发展的必然性的”[13]。对粮食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不能不从构成要素方面入手。粮食文化的构成要素是指能独立发挥一定文化功能的基本单位。我们将其概括为粮食符号、粮食物品、粮食礼仪、粮食观念、粮食技艺“五要素”。粮食符号是粮食文化事象和思想的一种表达形式,与粮食相关的语言文字、旗帜、徽记、徽章、标志性建筑等都属粮食文化符号的范畴。粮食物品是指经过人类改造加工的与粮食相关的物质产品,是打上了人类精神烙印的“粮食”物质存在形式。如各种粮食实物、粮食产品以及与粮食生产经营相关的器物。物品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物质要件。人类文化中的“物品”只是“世界物质”的一部分,粮食物品是“部分”之部分。粮食礼仪是人们在粮食社会活动中所遵循和实施的行为准则及仪式。包括有意识制定的粮食法律、规章、制度和日常约定俗成的与粮食相关的道德、礼俗规范,以及社交仪式、宗教仪式、商业和政治集会形式等。粮食观念是作为实践客体的粮食在人们头脑中的能动反映,是人在粮食实践中对粮食及其引发的各种粮食关系、现象的意识形态。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个人、群体、阶层、阶级或民族所奉行的粮食价值观念是有差异的,而各种粮食价值观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成了粮食价值体系。粮食技艺是人们在认识、改造粮食的实践中创造并不断得到传承和运用的技术和艺术,包括改造粮食“实在”的科学技术和以粮食为“题材”的艺术形式[12]。

2.2 粮食文化学的理论范畴

范畴是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反映和概括,是主观形式同客观内容辩证的统一。列宁说:“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的纽结”[14]。通俗地说,范畴就是各门科学理论体系的组成方面和部分。粮食文化学的理论范畴可概括为:粮食文化类别、粮食文化类型、粮食文化结构、粮食文化模式、粮食文化功能、粮食文化整合、粮食文化演进和粮食文化自觉、粮食文化力等

为了科学研究上的需要,一般都按一定的标准把文化分成若干类。粮食文化类别是按一定的标准将粮食文化分成的类。如从时间上划分,有古代粮食文化、近代粮食文化、现代粮食文化等;从空间上划分,有北方粮食文化、南方粮食文化等;从经济形态上划分,有粮食种植文化、粮食流通文化、粮食消费文化等;从社会层面上划分,有粮食行政文化、粮食企业文化等。

粮食文化类型是粮食文化类别在形态上的样式。“人类各民族因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差异性,造成各种不同的文化类型,这些类型一经形成,就获得顽强的延续力,形成某种定势”[15]。粮食文化类型强调地理环境、社会生产力等因素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形态特质。考古发掘表明,中国古代,北方人适应北方干旱少雨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创造了“粟文化”,而南方先民适应水乡泽国的自然地理气候特点创造了“稻文化”。

粮食文化结构是指粮食文化系统内部诸多要素及其组成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秩序。从认识论上,人类的认识是以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为全部对象的。“各种文化都是建立在对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这三个关系的不同态度之上的。”[9]。从这一逻辑点出发,文化学将文化结构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粮食物质文化是粮食种植、贸易、仓储、加工、运输、消费等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粮食产品、器物的总和。粮食行为文化是约定俗成的粮食社会行为模式和活动方式。它是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在粮食价值认知、审美趋同的基础上的行为方式。粮食行为文化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包括粮食风俗、粮食教育、粮食科技、粮食社团、粮食艺术、粮食神话等具体文化形态。行为文化不是个性的,而是类型的或模式的。粮食制度文化是以粮食政治经济制度为核心的文化。粮食制度是国家或组织制定的要求人们在粮食生产、分配、消费过程中遵守的规则,是管理调节与粮食相关的社会关系、规范社会成员粮食行为的文化现象。粮食精神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粮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粮食思想、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生活理念等。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在粮食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在一定社会生产力条件下人们认识粮食的最高智慧,是粮食文化的核心系统。粮食精神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特征,在粮食生产实践活动中具有认知与价值导向的功能,最能体现粮食文化的特点。粮食物质文化反映的是人与粮食在“物的”方面的交互形式和过程,是表层;粮食行为文化和粮食制度文化反映的是粮食实践中人与人“关系”方面的交互形式和过程,是中层;粮食精神文化反映的是粮食实践中人与自身“意识”方面的交互形式和过程,是核心层[12]。

如果说文化结构是相对于文化要素结构方式而言的,那么文化模式则是相对于文化精神内核而言的。粮食文化模式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各种粮食文化特质形成的具有内在统一精神的结构形态。每一种粮食文化模式都具有内在协调一致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1887-1948年)认为,文化模式不仅是探讨文化体系形态结构的常用术语,而且是解释各种文化差异现象、剖析文化内部诸特性的重要的理论工具。中国传统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和消费单位,建立了以农业为主以工商为辅的自给粮食文化模式。现代社会,工业化、国际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快,新的文化因素生长,传统的自给粮食文化模式正在打破,构建与时俱进、结构功能完善的现代工商粮食文化模式已成历史的必然[12]。

当人们把粮食文化作为工具时粮食文化功能就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来,简单地说,粮食文化功能就是粮食文化满足人类需要时所发挥的作用。“文化结构的不同,决定了文化系统的不同类型、性质与功能”[16]。基于粮食文化的不同结构、类型,粮食文化有着凝聚、规范、传承、教化和经济等功能。粮食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是通过达成粮食文化价值共识而发挥作用的。粮食文化的规范功能是粮食制度、风俗等文化特质对人的行为所起的约束作用,所谓粮食文化的“化人”,就是粮食文化规范功能的具体体现。粮食文化的传承功能,则是把人类在粮食实践活动中获得、积累的粮食知识不断地传承下去的能动作用。粮食知识是人类认识粮食的成果、是粮食文化的载体。粮食事业的发展进步有赖于粮食知识的代代传承。粮食文化的教化功能,是粮食文化中所体现的独特的审美形式、情趣、理念对人心灵的熏陶感化。粮食文化的经济功能,是通过粮食文化产品的生产、交换、消费而发生作用的。

粮食文化整合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与粮食文化相关的各种文化要素、子系统互化、协合、重组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新的粮食文化整体的过程。人类生活在一个文化的世界中,而文化又是多种多样的,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各种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激荡、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粮食文化整合有“结构上的相互关联”和“功能上的相互协调”。进行粮食文化整合,能达到优化成分、改良结构、改进功能的目的。

如果说粮食文化整合是横向的文化吸收融合,那么粮食文化演进则是纵向的文化发展跃迁。粮食文化演进是粮食文化由简单形式向比较复杂形式发展的渐进过程。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粮食文化演进是生产力变化、科学技术革新的结果。在粮食文化演进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中,粮食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渗透在粮食生产力的其他要素之中,促使一些新的粮食生产技术和经营模式出现。

粮食文化自觉是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粮食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方向的认识和觉悟。费孝通说“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17]。粮食文化自觉实质上是粮食文化“人化”和“化人”的积极表现形式。粮食文化的“人化”就是在粮食实践活动中人们按照理想和需要改造“粮食”,促进粮食文化进步,建构新的粮食文化体系。同时,粮食“人化”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粮食文化成果又反过来“化人”,使传统优秀粮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使人的知识、能力和精神等发生变化、得到提升。[18]

粮食文化力是粮食文化产品生产、传播和精神作用能力的综合,可分为粮食文化生产力和粮食文化软实力。粮食文化生产力是人们生产和传播粮食精神产品的现实力量,是在粮食产业中运用物质生产技术生产和传播粮食文化产品的能力。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粮食文化产业中的粮食知识是比原材料、资本、劳动力更重要的生产力因素。粮食文化软实力则是粮食的价值观、伦理、制度、模式等在社会互动中所产生的影响外界的现实力量。粮食文化软实力是通过粮食价值输出所产生认同和赢得支持,使外部自觉自愿地给力并产生效用的。粮食文化输出主体的外部不发生反应,是产生不了粮食文化软实力的,不能影响到外界的能力不是软实力[19]。

3粮食文化学在科学体系中的位置

科学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而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粮食文化学作为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对粮食文化现象持续研究的结晶,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劳动分工的必然产物。“从科学史看,没有那种科学与历史上既存的科学完全没有关系或绝对独立的”[20]。把握粮食文化学在科学分类与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必须要着眼于与之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必须要以与粮食文化学相关相近的学科作参照系。

3.1 粮食文化学与以“文化”为共同属性的学科的关系

以“文化”为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我们权且称为文化学科群。目前,在文化学科群中建立了学科理论体系的主要分支有:文化人类学、文化社会学、文化经济学、文化心理学、文化哲学、文化生态学、文化地理学等。下面就粮食文化学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做一探讨。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和进化的科学。它与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类群体体质不同,主要研究人类的童年、宗教巫术、原始艺术以及语言心理等,强调人类种族与具体文化特质。粮食文化学研究的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模式”的一种,即研究人类在粮食实践中所形成的文化。粮食文化学在研究粮食文化起源时,不能不与人类起源与种族演变相联系。离开了原始的、部落的、群体的、民族的人,粮食文化尤其是古代粮食文化研究就会失去前提。

文化社会学研究文化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文化产生的社会条件,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它强调文化在具体的社会领域中所起的作用,认为文化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机制和社会生活方式。“文化由社会共享的产品构成,而社会则由共享某种文化的相互发生作用的人构成”[21]。围绕着某一社会活动或社会关系,会产生一系列相关的文化现象。粮食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所产生的文化现象乃是粮食文化现象。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探索粮食文化,以及粮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规律性,应是粮食文化学的主要论题之一。

文化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于揭示文化和心理之间的内在机制。文化心理学认为,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活在不同文化规范下的人所具有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深深地根植于当地的文化传统中”[22]。从文化心理学的观点看,粮食文化软实力是粮食文化特质刺激人的神经机能而作出的行为能力,是粮食文化价值影响群体心理产生的精神效能。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提升粮食文化软实力,只有通过个人的感觉、知觉、意志、思维、记忆等心理机制作用才能得以实现;只有通过群体的道德、意志、智慧和主观能动性而发挥效力”[19]。

文化经济学是研究文化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领域的运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粮食文化学与文化经济学关系最为密切。这是因为人类粮食实践的基本面都是经济活动,研究作为粮食文化学“文本”的人类粮食实践活动,必须借助经济学的知识。我们提出粮食文化生产力和粮食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就是从文化经济的角度出发的。“粮食文化生产力是‘文化的经济化’,使文化具有经济功能和经济效益;粮食文化软实力是‘经济的文化化’,使文化要素成为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因素”[19]。

文化哲学是把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的深层结构形式,从本体上对人的生存和历史运行进行研究的学科。“文化哲学所思考的是各种文化范畴中的本体性的理解,是把文化作为个体生存和社会运行的基本方式,从而对于人的生存和历史运行提出更深刻的解释”[23]。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粮食文化是“人的个体生存和社会运行的基本方式”之一。文化哲学“揭示文化作为人的行为的价值规范体系和社会运行的内在机理所具有的重要地位”[23]。对粮食文化价值观问题的研究,也正是粮食文化学需致力探讨的重要内容。

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文化的生态背景和文化多样性的学科。它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我们研究粮食文化形成和分布受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分析粮食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关系,都与文化生态学相关。当今世界,受全球气候变暖造成自然生态环境变化,工业化进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等,都对人类粮食实践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粮食文化学就要研究在新的生态环境下如何建立粮食文化价值体系和粮食文化模式,研究粮食文化整合和演进的机制和路径等。

文化地理学是研究文化与地理关系的学科。它侧重研究文化现象的地域分布规律、特定地域人类文化特征以及地理环境与文化的相互影响等。粮食作物的生长总是与一定的地理环境相关联,粮食消费方式在不同的地区也是不一样的,因而产生了不同的粮食文化现象。粮食文化学研究一定地域范围内粮食文化的分布、发展及其形成条件等地域性特征,对粮食文化资源进行评价以及粮食文化景观开发利用等,都离不开文化地理学知识。

3.2 粮食文化学与以“粮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关系

以“粮食”为研究对象的一组学科,我们权且称为粮食学科群。目前,这组学科群里主要有:粮食经济学、粮食宏观调控论、粮食储藏学、粮食工程概论、谷物加工工艺学、油脂工艺学、粮食质量安全学、粮食生物化学、作物学 、育种学等。以上学科都以粮食为研究对象,“指称相同对象”,但“其意义有很大变化”。这组学科群中每一具体学科,研究作为自然物的粮食的各种物质状态、类型、属性及运动形式,包括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属性以及粮食生产、加工、储藏等运动形态。可以说,每一门具体学科都是一种粮食文化现象,都为粮食文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以及新的方法手段,与粮食文化学相互渗透,相互联系。

这组学科群中既有社会科学类的,又有自然科学的。如社会科学类中的粮食经济学,依据经济学基本原理,即从供给和需求的一般原理出发,研究粮食供给、粮食需求、粮食市场等。粮食宏观调控论研究粮食宏观调控机制、粮食储备、粮食安全预警与粮食政策等。以“粮食”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是粮食文化研究的基础和前沿部分,如粮食储藏学研究粮食储藏过程中粮食生理生化变化,粮食品质变化,储粮内部有害和有益生物消长、演替变化规律。作物学主要研究粮食作物进化与分布、品种繁殖、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生态环境关系、生产管理技术、耕作制度与农业生态等。粮食文化学是以上述每一具体学科为研究对象,从中“提炼”出人的“主体意识”来,正如文学艺术从社会生活中选取题材,提炼主题,表达情感一样。

总之,粮食文化学与以粮食为研究对象的其他学科有着天然的关系,以粮食为研究对象的其它学科都是粮食文化学的素材与文本,上述具体学科的成果可以影响整个粮食文化系统如粮食价值观的变化等。粮食文化学与以“粮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对“事实所含价值”的探求,而后者只是对“事实”的探求。粮食文化学是总体性的研究,只有了解粮食文化学与各粮食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才能进行边缘的横断的综合的粮食文化学科群的建立。

4粮食文化学的研究方法

思想方法是认识事物的工具。对于各种事物要有正确的认识,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每一门科学研究都要遵循合乎研究对象特点和规律的思想方法。19世纪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因此,我们的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法”[24]。文化学研究方法是伴随着文化学建立而产生的,上文提到的西方文化学流派,都是基于研究方法的不同从而提出了不同的学说、观点。我国学者黄文山在《文化学方法论》(1932年)中也总结提出了几种文化学研究方法,即纯粹历史叙述的、心理学与统形论的,因果与功能论的,理则学的与评价论的,科学的或真实的比较的。

粮食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人文社会科学,具有自己的特殊性。粮食文化学研究方法是粮食文化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思维方式、逻辑基础、研究模式和技术、手段的总称。一般而言,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都适用于粮食文化学研究。按照科学的方法合乎目的性、规律性、工具性、对象性的要求,这里针对粮食文化学的特点,从哲学方法、一般方法、特殊方法三个认识论层面提出几种研究方法。

4.1 粮食文化学要以哲学方法为最高层次的方法

所谓哲学方法,就是运用哲学的基本原理指导具体科学研究的方法,它是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的方法论前提。从深层次的角度来探讨,几乎任何领域的研究,都会引发出一些哲学问题,粮食文化学在向深层次探讨的过程中必然要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如粮食核心价值观、价值体系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哲学的高度向粮食文化学研究提供了观点和方法的指导。

唯物辩证法的实践观认为,实践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人类要维持自身的存在,就要对自然界进行否定性活动,使自然界成为“人化自然”,而文化学认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就是‘人类化’。粮食文化学是以一切与粮食相关的人类实践活动即粮食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的,面对纷繁复杂的粮食文化现象,必须要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本质与现象”这对范畴进行分析,才能把握住粮食文化的特质。遵循唯物辩证法“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才能拓展粮食文化学研究的视野,重视粮食文化学与其它学科关系的探讨,致力粮食文化的演进及其规律的研究,才能真正建立起科学的粮食文化学体系,否则,粮食文化学研究将会是片面的、静止的、肤浅的、零乱的。

作为具体思维科学的逻辑学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等,也是研究粮食文化学的重要方法。归纳法是从个别或特殊的经验材料出发而概括出一般性原理、原则的思维方法。我们可以从各种粮食文化现象中找出并按共性特质进行纵向或横向的分类归纳。如对粮食文化类型的研究,就是对纷繁复杂的粮食文化中进行归纳和分类的结果。演绎法是从已知的一般原理出发来考察某一特殊的对象,从而推演出有关这个对象的结论的方法。粮食文化学的建构是在文化学创立和发展200多年之后,在对文化学的概念体系与理论构架等取得较为一致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演绎法运用于粮食粮食文化学研究,我们可以从一般文化学的概念推理出粮食文化的概念,从一般文化学的理论体系推演出粮食文化学的理论构架等。

分析与综合法是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分析法是把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阶段并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如我们对粮食文化结构要素、粮食文化结构类型、粮食文化功能、粮食文化模式的研究都是对分析法的具体运用。综合法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方面、要素、环节和阶段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方法。我们建构粮食文化学其本身就是要把粮食文化的现象和本质、结构与功能、系统与过程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为一个统一的学科体系。

4.2 粮食文化学要采用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历史方法是按照事物发展顺序和事实开展研究的方法。文化具有历史性,用历史方法研究粮食文化,在于探究一些粮食文化现象的历史发展过程,考证来龙去脉和真实面貌。文献法是粮食文化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方法。文献法包括搜集背景资料、考证资料、检索资料等。对粮食文化典籍的整理,对历史上许多粮食文化现象地了解掌握,主要依靠文献法。但文献所记载的只是人类社会的某些方面而不是全部,不能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历史文化原貌,文献的这些不足,需要用考古材料来补充。考古学中的“文化层”、“文物”都是粮食文化研究的资料,通过考古来认识一个时代的粮食文化。

比较方法是根据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相同和相异而得出结论,比较是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比较法用于粮食文化研究,如对中国粮食文化与外国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北方粮食文化和南方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等。个案研究法用于粮食文化研究,如对某一地区的粮食文化进行个案研究,或着眼于某一粮食作物的起源、传播、种植、消费等进行粮食文化研究等。

社会调查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运用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了解社会生活情况并进行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活动。用之于粮食文化学研究,对粮食民俗、非物质粮食文化、粮食文物遗迹的观察、调查,都可借鉴运用社会学方法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文化心理学派把文化看作是心理活动的结果,认为心理决定社会状况和文化。黄文山说:“文化现象以内部状态为最重要,故心理的、统形的方法值得重视”[25]。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人们的粮食文化心理是有差异的,如研究粮食企业员工文化心理、粮食行政干部文化心理、现代粮农的文化心理等,都可运用心理方法。

4.3 粮食文化学要创新自己的特殊研究方法

每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方法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采用特殊研究方法,粮食文化学也不例外。对切合粮食文化学特点的研究方法的探索也是粮食文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此,我们要进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玉德.文化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美)克罗伯,克拉克洪.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分析[A]//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5]梁启超.什么是文化[A]//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7]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A]//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8]刘敏中.文化学学·文化学及文化观念[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1]严春友,严春宝.文化全息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12]李建成.中国粮食文化概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13]白寿彝.史学概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14]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5]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6]陈建宪.文化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7]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A]//王玉德.文化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18]李建成.粮食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J].中国粮食经济,2014(8):68-70.

[19]李建成.跳出粮食发展粮食[J].中国粮食经济,2012(11):59-61.

[20]黄文山.文化学及其在科学体系中的位置[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1.

[21]徐运祥,刘杰.社会学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2]候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3]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24]巴甫洛夫.巴甫洛夫选集[M].吴生林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5.

[25]黄文山.文化学的方法[A]//庄锡昌,顾鸣,顾云深.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SOME THINKING ON ESTABLISHING FOOD CULTURE STUDIES

LI Jian-cheng

(FoodBureau,NingxiaHuiAutonomousRegion,Yinchuan750002,China;

InstituteofFoodPolicyandLaw,He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ngzhou450001,China)

Abstract:Following the logic and path to the discipline of ancient and modern culture,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food culture discipline is a humanities and social discipline which does research on the phenomenon of food culture and the law of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food culture.It interpret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category of the food culture studies, forms a general overview and reflection of the nature of food culture while at the same time, focusing on the connecti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ood culture studies and the discipline with “culture” as the common property and with “food” as the object of studies.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ositioning of the food culture studies in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and advances methods to research on the food culture discipline from 3 epistemological levels such as philosophical method, the general method, and specific method in the light of the special contradiction of the food culture studies.

Key Words:food culture; food cultural studies; type of food culture; structure of food culture; food culture model; function of food culture; integration of food and culture; evolution food and culture; awareness of food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51(2015)02-0126-10

作者简介:李建成(1962-),男,宁夏海原县人,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粮食文化。

收稿日期:201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