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视野中危机事件的防控预警工作探析

2015-03-17 08:30姜瑞云
关键词:预案危机辅导员

姜瑞云

(河北工程大学 信电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高校危机事件指的是以大学生为主体或涉及大学生利益的,主要发生在高校校园内,在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爆发或潜伏尚未发作,对学校的声誉、秩序或部分成员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或情境[1]。近些年,随着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影响,大学生危机事件处于高发态势,不仅严重干扰着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也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其实,危机管理更重要的是要认真分析危机产生的根源、可能的防范措施,尽最大努力缩减和化解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2]。高校危机事件大多数具有突发性,但它们的发生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缓慢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显现出一定的征兆,事件越大,征兆可能会越明显。如果辅导员能够对危机事件的某些征兆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相信绝大部分的危机事件是可以大量减少、弱化,甚至完全可以避免的。为了减少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在危机事件出现后能够快速反应,要求辅导员建立一整套相对完备、运转协调的危机防控预警工作机制。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危机意识

(一)加强危机意识和完善人格教育,提高思想保证和心理支持

首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对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危机识别能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把握判断是非的正确标准,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潮。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实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危机发生对自身和他人将产生的可能不良后果,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心存侥幸都不能做违反国家法律校纪校规及道德准则的事情,从而自觉预防危机发生。大学生通常是在事情发生后,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学校乃至对社会造成的惨痛后果才会发自内心的后悔,如何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学生及早预见到这种后果从而自觉不发生危机事件,主动去预防后果发生,成为辅导员工作的一项重点和难点。

其次,辅导员可以通过如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和宣讲会等多种教育形式,开展主题鲜明、别具特色的教育活动,可以以鲜活的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教育学生防患于未然。辅导员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针对性地进行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能力教育,挫折与压力教育,情绪管理教育,健康的恋爱观教育,大学生涯发展指导等措施,潜移默化地完善学生人格,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从源头上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再次,要对大学生进行应对危机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大学生危机理论素养和防范危机的能力。一是学校将危机意识教育、危机事件案例教育以及危机管理知识教育等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安全教育课程中去,使安全危机意识教育日常化、系统化,开展关于违纪事件的识别、防范、处理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的培训。二是做好应急演练,辅导员要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就大学生比较常见的危机事件进行预防教育,有针对性地在学生中普及应对危机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自救、求救和互救的能力。如学生宿舍遇到火灾时逃生和自救的办法,遇到地震怎样避震和逃生等。

(二)强化法律意识,建立法制安全教育长效机制

高校危机事件中,有一定比例的事件是与大学生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有关系的。首先,辅导员要积极组织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知法、守法, 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引导大学生依法表达诉求,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其次,辅导员日常教育中要对大学生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考试法》,加强交通安全法的教育,提高防火防盗、反传销能力,加强违纪处理的力度等。再次,辅导员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教育,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自觉维护学校的荣誉,使学生懂得学校的发展与学生个人的成长是联系在一起的,增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责任感[3]。

二、规范管理制度,完善安全防范细则

危机事件的出现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日常管理松懈,促成危机爆发,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且要求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建立完备、准确、灵敏的学生信息监控系统,一方面,辅导员时刻都要随身携带一个所带学生准确的信息本,如包含:姓名、性别、专业、班级、身份证号、家庭详细地址、学生和家长的电话(必须每学期都要更新,确保电话畅通)、家庭经济状况等重要信息。另一方面,辅导员要通过设立班级安全委员、教学信息员、心理委员等,使学生所有活动信息都能被准确掌握,要制定和完善班级的应急预案、尤其要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报告制、节假日去向登记制、心理健康预报制、学生宿舍安全稳定检查制等制度,确保危机信息能快速地反馈给辅导员,避免因信息滞后而导致发生危机事件的严重后果。

三、建立问题排查机制,掌握学生基本动态

(一)深入了解学生,建立动态性在校档案

辅导员要在平时贯彻一线工作法,贴近学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深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时刻了解学生动态情况,是有效预防学生危机事件、防止矛盾激化、保持学校安全稳定的基础性工作。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通过和学生一对一或者多对一谈话、走访宿舍、和家长电话交流等各种方式和途径,充分掌握学生的状况及其动态,包括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心理健康状况、思想状况、家庭状况、性格、爱好、特长、人际关系、入学前的成长环境、近期的言行等。辅导员要在学生中设立可以信赖的“信息员”,通过“信息员”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特别是对一些平时“三观”有明显问题,认知错误、思想偏激、言行冲动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尤其是对一些涉嫌违法违纪的言行更要严肃批评教育、及时制止。辅导员只有平时深入了解学生,及时充分掌握学生的动态, 才能有针对性地及时地进行疏导和处置,有效预防学生危机事件的发生,也为学校应急决策提供更为翔实的信息材料。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对话机制,加强沟通交流

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飞信、人人网、BBS等互联网平台,与学生建立同一话语体系,提高对话效率。危机从学生中产生,任何突发的危机都有一个形成和积累的过程,如果学生的意愿不能得到有效表达,学生的愿望长期得不到满足,学生可能会选择破坏性较大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诉求。而当学生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在面对学校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时,就会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对待,用理性的方法表达。因此,辅导员应采取有效的手段,主动发现和缓解学生群体中的各种不满情绪,定期与学生交流谈话,采用直接交谈或是其它交流形式,积极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并对学生所遇到的困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建立学生群体档案,实行分类指导

对于不同学生群体,辅导员要给予重点关注,进行分类指导,根据不同情况不采取不同的措施,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与障碍,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学生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新生群体。新生带着希望和憧憬来到大学,新鲜感会逐渐消失,但面对大学纷繁复杂的各种挑战如:人际关系、独立自主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各种资格考试、职业生涯规划、恋爱、社会实践等, 他们会产生前所未有的困惑,会迷失方向和目标,会因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而感到失望,会因为渴望独立而又没有能力独立的矛盾而引发各种危机。二是毕业班群体。毕业班的学生面临着许多人生抉择,如就业压力、职业选择、陌生的工作环境、感情变动等,都会导致毕业生情绪焦虑、迷茫和自卑,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三是家庭经济困难群体。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能会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负担和心理压力,他们很可能感到低人一等,甚至感到社会不公平,产生心理上的偏差,从而导致危机事件的发生。四是学业困难群体。主要包括不能适应大学学习而产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来自偏远地区高考录取分数线较低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习困难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和小说不能自拔的学生、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等。这类学生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否定,内心自我价值感很低,对外界抱有强烈的疏离感,容易产生内向偏执、情绪抑郁甚至自杀的情况。

四、及时捕捉危机征兆,完善信息系统。

预报、预测和预防是消除和减轻高校各种重大突发危机事件最有效的手段。因此,辅导员必须完善学生信息系统,捕捉各种危机征兆,做好预测和预报工作,做好准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辅导员务必建立一个高效的危机信息收集网络,并及时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归类,得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和有预案。

五、制定危机应急预案,建立危机预警机制

辅导员应针对不同类别危机事件做好预案工作,危机事件一旦爆发,能迅速在预案中找到对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迅速按照预案处置危机事件,避免事件恶化。

(一)制定应急预案

辅导员要根据自己所带学生特点制定相关的危机事件预案,重点是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件、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等方面的预案。通过制定预案,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建立预警机制,一方面能够大大缩短危机识别的时间,提高执行危机预案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提供持续的、自动化的监测机制,有利于提高危机监测效果。

(二)组织预案演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上即使有再精确的预案,也只有经受过实践的检验才真正有其作用。事实证明, 未经实际训练与检验的预防计划很可能是靠不住的,在执行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通过实践仿真模拟,组织师生对预案进行演练,才可能从中发现问题,对预案不断进行修正,确保其可行性;才可以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的危机发生时,提高危机管理小组的应急反应能力,不断强化危机管理意识。

总之,危机预防比危机处理更为重要,危机管理的最佳状态是将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从而避免危机发生。高校辅导员加强危机预防是大学生危机管理的前提保证,只有制度严密,精心监查,才可能预见大学生可能发生的危机,及时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止大学生危机的形成和爆发。

[1]漆小萍.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5-6.

[2]赵红霞.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47-49.

猜你喜欢
预案危机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紧急预案
“危机”中的自信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应急预案的编制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