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唯物史观中人的现实性

2015-03-17 08:30底弯弯
关键词:现实性唯物主义历史观

底弯弯

(上海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100)

人的现实性问题在马克思那里是作为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前提而被提出来的,它是与马克思哲学唯物史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马克思阐述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是用两种角度来讨论人的问题的。“一种角度是从总体性来解释人的历史存在;另一种视角则是人的个体性即现实中的个人来阐释人的历史性存在。”[1]P289前一种总体性的思路力图解释的是人的社会存在的本质特征,有一种类本质的东西在里面。而这里要谈是后一种思路,它强调的是人的个体性存在和现实性的存在。

第二种角度人的现实性存在,是马克思对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理解和阐释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历史性的批判。它彰显了人的主体性,把具体的现实的人给解放出来。在批判之后,马克思又赋予人新的规定性。在这里我们既可以看到马克思哲学中包含的批判性,又能发现其创造性。

一、建立在批判基础上的人的现实性的提出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开端就写到“全部人类的历史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P102这突显出了人的现实性和现实中的个人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哲学首先是批判的哲学,而其关于人的现实性和现实的个人的观点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冥想而得,而是基于对历史的批判中获得的。在这里我们主要谈一下马克思对传统唯物主义和德国唯心主义的抽象性的批判。

首先,我们需要对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传统唯物主义进行批判。这种批判实际上是一种哲学视域的转变,是从抽象的思辨世界到人的现实世界的转变。因此,这种批判也就是对抽象思辨的一种批判,是对以抽象的个人出发来理解和解决历史观问题的批判。马克思认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哲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他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3]P71-72

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抽象性的批判其实包含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对近代法国唯物主义的抽象的个人的批判,另一个是对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类本质的批判。这两者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建立于对这两者的批判,同时也是对这两者的超越。近代唯物主义一般说来是从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个人出发去理解和解决历史观问题的。在这里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类的思维活动及各种现象都要放在自然中去理解。人的各种活动是在自然的制约下进行的。在这种自然法则的支配下,人们的各种生产活动,各种思维创造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然属性,都是为了获得自身的快乐和幸福;同时,这种自然法则使得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这种自然状态而聚集起来形成社会,并且这个社会的全部立足点就在于个人的自身自然属性的保护。但是人们形成契约社会的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这个问题却使得以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个人为出发点的法国唯物主义找不到自然的依据,最后归结于人们的意志。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同样也不是以具体的现实的人为其出发点的。他也想要解决自然和精神的对立问题。作为其出发点的是人的类本质。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出发的,是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费尔巴哈认为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形成了神的异化,而哲学所要做的就是把神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以此来消除宗教的异化。”[4]P89从而解决自然与精神的关系,使它们能够统一在一起。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沿着费尔巴哈的思路做了更进一步的探索,也提出了“类本质”的概念,但这个类本质与费尔巴哈的概念有很大的区别,它是一种“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人的这样一种类本质将自身异化了,异化劳动使得人的类本质变为异己的本质,成为个人生存的手段。

其次,我们还需要梳理一下马克思对于德国唯心主义的抽象性的批判,这与前一部分是分不开的。德国唯心主义与法国唯物主义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补充。它是对法国唯物主义的一种反驳,在这里精神作为一种整体性和能动性性的存在去解释自然和精神这一对矛盾。它是被作为一种创造性的主体出现的,不是一种静止不动的存在,黑格尔认为自然和历史过程都是精神活动的外化。“对黑格尔来说存在着这样的历史:一种存在论的实存着的而且实质上是一种实在,它只能是精神的对象化,反过来,精神的对象化是全部实在的独一无二的原理。历史就是这种精神实在;它的具体生成就是它的现象上的形成,它的表现。历史是精神现象学的部分。尤其是因为这个现象上的生成被建基于纯粹矛盾和否定性之中,所以历史在本性上是辩证的。”[5]P235马克思认为这种历史并不存在,他认为历史不是同质性东西的自我实现,也不是普遍而绝对的实在之实在化。历史概念衍推诸多前提,最初的前提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是一种个体的,具体的和现实性的存在。在这种新的历史观中,他提出了个人的哲学,他对历史的拒斥和终极实在的接受是毫不犹豫的。“历史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只存在着历史的个人,这是马克思新历史观的起点,一切历史都是从有生命的具体的现实的人开始的。马克思的这种对抽象性的历史出发点的拒斥和批判凸显出人的价值,尤其是现实中存在的个人的价值,这也是其新历史观的基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德国唯心主义历史观有其深刻的部分,它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一个在矛盾中不断变化运动前进的过程,把历史看作是思维和存在的对立不断克服的历史,这在马克思那里有深刻的意义,并构成了马克思新的历史观。

至此,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和德国唯心主义的批判,使现实的个人获得了新生。完成了历史观由抽象性向具体性和现实性的转变,完成了哲学视域的变迁,改变了传统哲学脱离现实生活来理解和规定人的情况。“人”不再依附于自然,也不再埋没在精神的天国,而是彻底的被解放了出来。马克思由此开始关注现实生活,把哲学从天国拉回人间。我们在解释了马克思历史观中人的现实性的来源之后,还有必要阐释它是如何存在的,在马克思哲学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以及这种现实生活的个人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承担着怎样的使命?

二、现实性的人的存在

在这里我们不能扩充开来讲人是如何存在的,这里讨论的人的存在是马克思哲学回到现实生活后,转向人的现实性问题后的存在。它甚至不是一种本体论,“按照马克思哲学的意见,它总是被放在历史中考虑的,因此我们毋宁说这种存在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这种现实中的人也是历史中的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因此宏观的方面我们要把这种存在放在马克思哲学的唯物史观中去考虑,而在直接性上我们则把这种存在落脚于实践这一马克思哲学的重要概念中去,即要考虑其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这一方面,它是与生产直接相关的。这两者是紧密相连的。

首先 ,马克思认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个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6]P22这里马克思明确了,现实的人不是指他们的肉体存在,而主要说明的是他们个人的生产活动和实践活动,这种生产和实践的活动是构成个人现实存在的基础。从人开始生产活动时,人就历史地具体的获得了社会存在的规定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的生产活动构成了社会存在的基础,形成了现实的人的总体规定性。而人正是在这种历史中实现自己,这种历史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人是现实性的个体存在,但是现实生活中结合起来的人,从事社会生产活动的人才是马克思所说的历史性的存在,这样马克思就用生产来规定现实中的个人,用生产来解释人的历史性存在,生产成为了马克思连接现实中的个人和人类社会历史的桥梁。

其次,现实性的个人的这种历史性存在还包含着另一个方面:现实的人的生产活动的展开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对以往这种活动的继承,另一个是同时又在这个历史的基础上创造生成。每一个时期的人都是对前一个历史时期的人的继承,这里指的是生产实践活动,同时以往的种种活动有对当下的人有各种的物质条件制约,具体讲就是每一个都无法逃脱“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既然无法超越这种制约,那就只有创造。马克思认为每个时代的个人又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们既要继承以往的生产活动又要创造新的活动,而这种继承和创造中能够一直延续并不断发展的并不是这种生产活动,而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正是这种生产方式制约着历史中的人,及其他们的生产和社会关系。这种生产方式是从人的历史的生产活动中来的,它承接了现实的历史的人以及他们的具体的历史的活动,马克思的这种规定既说明了人的现实的历史的存在,也规定了人的生产活动不是个人的肉体存在。同时也解释了生产活动的继承和延续,主要是其不断的生成和创造。这样,马克思就把现实中的人,人的历史存在,人的生产实践及其他的历史过程有逻辑的呈现了出来。

每一个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在逻辑上规定该体系的基本内容的东西,马克思哲学唯物史观也是如此,他的整个历史观的第一个前提无疑就是有生命的现实性的个体的存在,同时这个现实性的个体也是其历史观的出发点,所有的社会和历史都是在这一点上的铺开,这是区别于以往旧历史观的关键之处。我们并由这个视角把握到了马克思哲学实践的内涵,把握到了其面对现实生活,改造现实世界的态度。因此,伴随着马克思哲学唯物史观中人的现实性的剖析,我们真正洞察到的就是其不断改变现实,改造人类自身,而最后实现其所说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这也是马克思哲学的关于现实人的最后目标和理想状态。

[1]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许庆朴,郑祥福,周庆行,王国洪,冯继康.编选.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王南湜.追寻哲学的精神:走向实践哲学之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法]米歇尔·亨利.张建华.译.马克思思想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商务印书馆,1981.

猜你喜欢
现实性唯物主义历史观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习近平的历史观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