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的设计

2015-03-17 08:30苏珍吴万敏
关键词:实训岗位物流

苏珍,吴万敏

(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无论是对外经济贸易还是国内市场交流都呈现出一派繁荣之景。尤其是当前区域经济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以及电子商务的不断创新发展,都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参与其中。据有关数据表示,我国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已经超过 300所,培养人才的层次有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三个阶段。但是根据高等院校和企业的共同观察,发现很多物流管理学生虽然物流管理理论扎实,但是在基本操作技能尤其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有所欠缺,不能适应当前物流领域激烈的竞争形势。因此为了实现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人才的目的,应对当前物流领域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加强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的设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设计的基础

根据当前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以及设施设备等综合情况,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设计的基础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目前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的教学实训,就是在培养方案和实训方案的指导下,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诸如实验室实训、岗位技能实训、校外基地实训以及各种课程实训等,通过以上教学实训初步培养学生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能力;第二个基础就是高等院校的设备条件,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的设施设备主要包括实验室的数量和质量、设备设施的技术、实训基地的质量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这些硬性的物质条件会影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体验和效果;第三个方面就是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主要指物流专业教学相关教师的技术能力和数量,专业实习指导委员会的专业水平,以及校外实训基地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数量,“名师出高徒”,优秀的物流管理教师队伍是学生实习实训的关键因素;最后就是和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合作的单位的情况,这些单位以工商企业为主,也包括一定的事业单位。这些合作单位的规模、实力等情况以及和高等院校合作的质量,也是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的重要基础。

二、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的内容与类别

要想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方案,我们必须对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的内容与类别进行细致的梳理,对于落后陈旧的内容及时予以剔除,根据当前社会需要加入新的内容,并对一定的内容进行合并归类,减少实习方案的分散性。在进行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的设计时,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以及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理念,又要根据物流管理的发展形势及时调整我们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的内容与类别,保证我们的实习实训方案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依据目前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的主要内容,我们具体做出以下类别划分并进行探讨分析。

(一)假期实习实训

假期实习实训就是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寒暑假以及其他法定节假日,引导鼓励他们去一些物流企业或者一般工商企业的物流部门进行实习锻炼。这种利用假期实习实训的方式是对物流管理专业生产内容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认识水平的提高。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假期实习实训中,高校和教师要做好指导和安全工作,引导学生去正规的单位企业进行实习活动,并对生产认识的内容进行指导总结,提高学生进行假期实习实训的效果。在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中,我们不能轻视假期实习实训的重要作用。因为假期实习实训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亲自实践和合作交流,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高校课堂专业实训教学

在高等院校中,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场所。因此我们在进行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设计时,要重视课堂在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我们的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堂专业实训教学的准备工作,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中岗位技能要求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培养目标,并在日常的课堂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岗位技能的培养目标。与此同时教师要对不同课程的内容进行归纳处理,将同一类别的内容集中到一次课堂专业实训教学中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高校实验室实训教学

当前高等院校实验室实训教学是一项较强专业性的单行技能的实践和训练,我们在设计高校实验室实训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体就是将课堂实训教学与实验室实训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比如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安排上,将课堂实训教学课堂与实验室实训教学尽量布置在同一天,并将课堂实训教学放在实验室实训教学之前。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学生在接受岗位技能理论教学之后可以立即进行单项技能的实验和训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实训教学效果。

实验室实训教学中,要重视利用当前的先进技术。比如信息技术,在具体的实验室实训教学中,教师尽量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实训内容的展示,利用网络技术保持实训内容的动态更新,并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实现对实验室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的操作。

(四)校外基地实习实训

高等院校的校外基地主要就是一些长期合作的企业和事业单位,校外基地的实习实训,对相对于校内的实习实训更加贴合实际,可以促进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提升。校外基地的实习实训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第一就是带领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物流管理过程的参观学习,初步认识物流管理专业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第二就是课程认知实训,就是在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外基地实训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因为校外基地更加贴合实际情况,这种实训相对于实验室实训教学可以取得更真实的实训体验和效果;第三种就是专业技能实习,专业技能实习就是一次专业技能的考查,一般根据教学的情况,就是在一个教学计划完成之后,教师对于学生岗位技能掌握情况的一次考查。通过在校外基地的实训表现,可以更加真实体现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水平;最后一种就是毕业前的实习实训,这种实习实训一般在整个教学计划完成之后开始进行,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适应社会经济的实际需要。

三、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设计的关键部分

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虽然内容较多,设计复杂,但是只要抓住专业基础认知、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岗位技能训练以及专业综合能力这四个关键部分,就一定可以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

(一)加强专业基础认知

专业基础在一个专业中起着支撑的作用,没有真正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就很难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实践。因此我们在进行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的设计时,增强课堂教学对于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指导,促进学生可以扎实的掌握物流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并结合校内外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于专业基础认识的应用能力。另外也可以通过物流管理学习研讨会、专业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物流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加强他们对于专业基础重要性的认知。

(二)增强专业基本技能训练

通过校内外的一切手段和方式,包括课堂、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等,增加专业基本训练的数量,提高专业基本训练的质量。因为在根据很多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反馈信息,很多高校学生在进入企业和单位后,发生的很多失误和事故都是由于基本技能生疏所致。所以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要注重在基本理论教学与基本技能训练之间结合进行,不仅要制定长期的训练计划和目的,还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制定适合学生个人的单个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方案。

(三)完善专业岗位技能训练

由于设备条件和时间的原因,高等院校在进行专业岗位技能训练存在训练数量不够,质量不高的情况。因为专业岗位技能悬链必须要做到贴合实际的岗位特性,主要通过校外实习基地来训练,但是由于诸多原因高校在这个方面不够支持。因此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必须重视专业岗位技能训练的作用,通过增加专业岗位技能训练次数,选择合适的企业或者单位进行专业岗位技能训练,注重训练的教师的考核总结,从而完善专业岗位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对于物理管理专业岗位技能的掌握。

(四)重视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就是对于学生专业基础认知、专业基本技能、以及专业岗位技能等能力的综合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不是对以上技能的简单堆砌,而是利用仿真的物流管理业务训练系统和真实的校外实习基地,综合训练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专业综合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成为社会物流需要的合格专业人才。

四、结论

通过以上对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设计的分析讨论,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促使物流管理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大力引进新技术和新思想,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1]傅新民.试论高职院校校企结合的内涵与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3(31):32-35.

[2]吴义生.应用性物流管理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物流科技,2009(11):94-96.

[3]陈国华.地方高校物流人才产学研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2010(21):92-93.

猜你喜欢
实训岗位物流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