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叔”毕业演讲中概念隐喻的评价功能分析
----以《记忆》为例

2015-03-17 20:11黄广芳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演讲者旅程隐喻

黄广芳, 高 雅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根叔”毕业演讲中概念隐喻的评价功能分析
----以《记忆》为例

黄广芳, 高 雅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基于评价理论,对“根叔”毕业演讲《记忆》中概念隐喻资源进行情感态度解码,并探究其评价功能。研究发现,在语篇《记忆》中主要存在拟人隐喻、实体隐喻、旅程隐喻和建筑隐喻这四种概念隐喻,这些隐喻表达了演讲者的积极情感态度,并通过突显与听众相一致的认知模型,达到与听众建立同盟的效果,发挥其评价功能。旨在通过此研究,为中文毕业演讲分析提供新的视角,探索概念隐喻解码的新方式,并推动概念隐喻理论和评价理论的融合发展。

概念隐喻理论; 评价理论; “根叔”; 毕业演讲

2010年,时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所做的名为《记忆》的毕业演讲,博得广大高校学生好评如潮,也因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引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讨论。这篇演讲把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身边人物、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根叔旋风”,使得2011年多所高校校长在毕业典礼演讲中再现个性化“根叔式演讲”[1]。面对“根叔”演讲的走红,有研究者对此表示肯定,并研究其写作方式[2],但其研究缺乏理论性的宏观观照;也有研究者提出批评的声音,认为其演讲虽然达到了“去行政化”的亲民效果,但却“辞不达意、前后矛盾”,且未能肩负起毕业演讲启发式作用[3];更有研究者认为网络语言在演讲中使用,有悖于正式文体的规范性要求,不利于规范汉语[4]。诸如此类的批评声音虽有一定道理,但并未看清演讲的本质要求,以及“根叔式”演讲大获成功的深层原因。

毕业典礼演讲的修辞目的是让毕业生理解校门之外“真正的人生”,让学生在可能的压力下积极生活,但前提是学生接受演讲者的谆谆教诲并为之感动[5]。因而,如何使学生对演讲者情感态度产生共鸣进而接受演讲者观点,是演讲者需掌握的重要技能。“根叔”的演讲博得学生的支持与信任,取得了演讲的成功,其成功的经验方法值得学习,其成功的理论根源值得探讨。鉴于此,本文将引入评价理论,分析演讲稿《记忆》中概念隐喻资源的分布情况,对其情感态度进行解码,并对其评价功能进行讨论,以期为中文毕业演讲分析提供新的视角,探索概念隐喻解码的新方式。

1 理论基础

自《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在1980发表以来,概念隐喻就被纳入认知科学的范畴[6-8]。概念隐喻以体验哲学[9]为哲学基础,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10]。概念隐喻是人们由于认知能力限制或文化传统影响,而无意识的选择某种事物来表达另一些事物的主观表达方式[7],其表达的不仅是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中相关的独特属性,而且是两个域涉及到结构、内在联系和逻辑思维的认知模型。概念隐喻的研究范围集中在广泛出现在生活中的隐喻,如对约定俗成的、词汇化的隐喻或“亡”隐喻[11]。

马丁(Martin)创立的评价理论,缘起是为了弥补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于情感态度研究的缺失[12]。评价理论用于分析语篇中关于情感、判断和评价的协商手段[13],讨论评价资源的使用对读者-作者关系的影响,作者站位对言论的影响[14]。评价理论下分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态度系统下,又分为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小系统。情感资源用于构建人们对各种事物或体验的情感反应,判断资源用于构建人们对行为的道德性评价,鉴赏资源用于从美学角度对事物的品质进行讨论,这三种评价主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向展开[15]。

演讲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可用于传达演讲者情感,而评价理论则可用于情感表达的解码,因而以评价理论为框架分析概念隐喻的功能作用也是行之有据的。而对于概念隐喻的评价功能,早有学者对其进行论证和探讨。Waldron(1967) 就指出,隐喻传递的不是目标与载体之间的相似性而是评价意义[8]。朱炜和王茁玲进一步论证,隐喻是一种非直接性的评价手段,其社会的、文化的和语言的特质决定了隐喻可以成为话语评价的参照标准[16]。隐喻主要是通过引导听者从某一意识形态的视角来理解篇章,从而接收说者的评价态度,通过间接和隐性的方式实现话语的评价意义[17]。隐喻的评价意义一般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同时,它具有表达方式的间接性、语境依赖性和意义多样性等特征[18]。

基于以上观点,有研究者通过对多种语料的分析论证了概念隐喻的评价性功能,验证了两种理论融合分析语篇的可行性[8-20]。然而,学者使用语料皆为英文语料,对中文语篇的分析为数不多。以典型的中文演讲语篇《记忆》作为分析对象,对丰富概念隐喻理论及评价理论研究有着一定意义,对概念隐喻资源的评价功能探讨也有着深化作用。

2 《记忆》的概念隐喻及其评价功能分析

2.1 概念隐喻资源功能及情感解码

下文将从语篇中所出现的拟人、实体、旅程、建筑这四种类型的概念隐喻逐一对《记忆》中的概念隐喻资源的功能及其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与解码。

2.1.1 拟人隐喻 拟人化(personification)往往被视为最突出的实体化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s),此类隐喻将“客观的物体具体化为人,使我们能够通过人的动机、性格和活动来理解各种非人实体的经验”[20]。总体看来,在语篇《记忆》中,拟人化概念隐喻资源最为丰富,共出现18次,传达了演讲者的积极态度。

演讲者将“国家”、“学校(华中科大)”、“玉树”、“汶川”等做拟人化隐喻处理,使之成为与演讲者有着相同灵魂的人,表达演讲者与其共同进退的真切情感,从评价角度考量是积极情感的表现。“国家的盛世如此集中相伴在你们大学的记忆中”、“国家频发的灾难一定给你们留下深刻的记忆”……国家仿佛亲朋好友,一直伴随着听者左右,其兴使人雀跃,其难使人悲伤。而“但愿华中大尤其要有关于校园丑陋的记忆”,母校如同自己年老的母亲,其“丑陋”让人揪心,然而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丑陋转化成美丽”。学校作为母亲造就了学生,却因为不适应快速发展的世界而显得十分“丑陋”,已经长成的孩子,对年老的母亲岂会不存报答之心?这样的概念隐喻使用,其对学校关心之情溢于言表。演讲者也将“良心”作拟人化处理,用“拷问”二字,显示其对自身缺点的思考,对未能做的、未做好的事情做消极的判断,表达其勇于承担责任的积极情感。

2.1.2 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将抽象的概念通过隐喻方式以实体化形象出现,从而使听众更好地理解演讲者所传达的情感信息。语篇《记忆》中,除拟人类实体化隐喻外,共有实体化概念隐喻18处,主要可分为物质化隐喻(Entity and Substance Metaphor)和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

演讲者对作为文章主题“记忆”的大部分做物质化隐喻处理(仅一处做容器隐喻处理),表达了演讲者对“记忆”的积极情感。“在华中科技大学的这几年里,你们一定有很多珍贵的记忆”,时光匆匆,从不停留,唯有记忆如同重要物品般值得珍视。从评价角度讲,对于值得珍惜的事物,所表达的情感是积极的,对于该事物的鉴赏符合美学的积极评价。“稚气”、“心情”、“正义”、“责任和良知”,这些抽象的情绪和评判表达,也被作为一种切实存在的物质,是可以被“记忆”、被“带着”的。这些概念化的属性,如同随身物品般切实的为大家所拥有。时间和社会,如同容器一般,可以身处其中,从中走过。通过这样的实体化隐喻手段,使得这些虚无缥缈的事物,轮廓逐渐清晰,使听众感觉到是可以把握的。虚幻化为现实,从评价角度讲,使得说者和听者都因为可以把握、看见而获得安全感,从而体现出积极的情感态度。

2.1.3 旅程隐喻和建筑隐喻 Lakoff 将源域“旅程”视为一种已实现目标的行为,尽管旅途中可能有苦难重重,但是在旅程终点,一切不愉快都将结束,收获的是旅程中获得的成长,由此可见,“旅程隐喻”暗含着积极、正面的评价[20]。

在《记忆》中,仅有5处旅程隐喻。将维护公德比喻为“长征”,认为即便过程困难,但依旧会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将人生比喻为一段旅程,认为“只有经过泥泞的道路才会留下脚印”。无论是想要完成一件事情还是未来的生活,其中可能遇到的艰难困苦,与旅途中的崎岖道路一样难以避免,这样的事件构成从鉴赏角度来看,其成分是正常且平衡的,是积极的鉴赏。此类隐喻将人生描绘得惟妙惟肖,这样的语言必然使学生心悦诚服。

Charteris指出,建筑隐喻带有极强的积极内涵,具有典型的评价意义,可以用来表达一些人们的普遍期待[20]。在《记忆》中,建筑隐喻仅出现了一次。“胡政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创造了本科生参与研究的奇迹”,其中“创造”一词就是建筑隐喻的体现。一座高水平的建筑物的创建,作为与之相关的人会感到骄傲,也让其他人心生敬仰羡慕之情。取得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也会让人萌生相似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积极的。这种创造行为,从“判断”角度来说是符合社会道德的,从“鉴赏”角度来说人们对这件事的反应是积极的。

2.2 概念隐喻对同盟关系构建的意义

通过前文的分析,在《记忆》这篇演讲稿中,演讲者使用了“拟人隐喻”、“实体隐喻”、“旅程隐喻”和“建筑隐喻”等概念隐喻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而这些隐喻的使用,使得原本抽象的、冰冷的概念变得易于为听者接受。这是由于在共同的生活背景下,概念隐喻突显目标域中与源域表达概念相同的方面、隐藏目标域中与所表达概念不相关的方面,使得人们可以聚焦于同一方面,从而取得隐喻效果[9]。这凸显的相同方面,就是概念隐喻促成说者与听者共同的认知模型,从而构建起彼此的联盟关系。

在拟人隐喻的使用中,演讲者将“国家”、“学校”、“汶川”等这样抽象的概念,从认知角度比拟成母亲或亲人,凸显了与听众情感方面的关联,强调的是休戚相关和荣辱与共,而对于国家和学校所含有的诸如文化、领域、规定等其他要素并未提及。在实体隐喻的使用中,演讲者对于“记忆”、“正义”、“责任和良知”等抽象概念,从认知角度实体化处理,突出的是其可掌控性,隐藏了其它无关特性,如记忆的消退、正义和责任的标尺以及对于良知各学派的争议等。在旅程隐喻的使用中,演讲者将对于公德的维护和人生的探索,从认知角度比喻为旅程,凸显了旅行的过程和积极的结果,隐藏了对诸如公德标尺、人生意义评价等因素的讨论。在建筑隐喻中,演讲者将学术成果从认知角度比喻为建筑,凸显了学术成果的取得并对此赞扬,隐藏了诸如学术术语、专业领域、研究方法等学术成果所包含的因素。

在听众接收了演讲者这种概念隐喻的同时,也就接受了演讲者对于抽象概念的认知模式,因而在不知不觉中与演讲者建立了同盟关系。在毕业演讲中,以概念隐喻的方式进行情感态度的输入,从认知的根源建立相同的体验,从而说服听众并达到演讲的成功,正如有学者指出,隐喻对于使经验概念化和诠释经验,协商语篇意义,表明作者态度,与读者取得一致以及推进语篇的进展和语篇的构成都起着积极的作用[21]。本部分关于概念隐喻对同盟关系构建意义的讨论,正是对这种积极作用的诠释。

3 结束语

概念隐喻在演讲中的使用,从认知角度构成了演讲者与听众的情感态度沟通。然而,由于情感态度属于意识层面的要素,对其分析似乎难以走出抽象的范畴,而评价理论的引入对于解码概念隐喻传递的信息有着重要作用。概念隐喻的功能作用,则是通过建立相同的认知模型,从而建立演讲者与听众的联盟关系。因而,这种概念隐喻,是否应该作为评价理论中隐性态度来讨论,也十分值得探讨。本研究引入评价理论,对演讲语篇《记忆》中概念隐喻表达的情感态度进行解码,并探讨其评价功能,诠释概念隐喻在构建同盟关系中的积极作用。研究通过对中文语篇的分析拓展了概念隐喻理论和评价理论的研究范围,探讨概念隐喻对同盟关系建立的作用是对概念隐喻的评价功能的新的探索。受篇幅所限,只对“根叔”的一篇演讲的概念隐喻资源进行情感态度的解码,也未曾涉及评价理论的各子系统的深入讨论。所以,无论是两个理论的融合发展,还是对中文演讲语篇的分析探讨,都需要更深入的实践与思考。

[1] 刘显仁,张冰芯.“根叔式”毕业演讲风行高校[N].广州日报,2011-07-03(03).

[2] 周 慧.从“根叔”走红看演讲稿写作[J].秘书,2010(09):32-36.

[3] 徐魁鸿.“根叔”现象与大学校长使命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0(06):6-8.

[4] 焦垣生,魏 炜,刘 雯.“根叔式”演讲对汉语规范的解构及对社会网络联系的建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05):70-75.

[5] 侯福莉.美国毕业典礼演讲中劝说的三种诉求[J].现代传播,2012(06):135-136.

[6] Evans V, Green M.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286.

[7] 束定芳,汤本庆.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J].外语研究,2002(02):1-6.

[8] 孙 亚.基于Wmatrix语义赋码的概念隐喻评价意义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05): 42-46.

[9] 王 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02):82-90.

[10] Lakoff G, Johnse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4.

[11] Ungerer F, Schmid H-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117-118.

[12] 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2001(06):13-20.

[13] Martin J R. Beyond exchange: appraisal systems in English[A]∥王振华.语篇语义研究[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203-245.

[14] Martin J R, White P R R.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318.

[15] Martin J R.Sense and Sensibility: Texturing Evaluation[A].∥王振华.语篇语义研究[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341-375.

[16] 朱 炜,王茁玲.超越解构,走向共识:隐喻的评价功能探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06):74-78.

[17] 李健民.隐喻的评价功能[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03):113-117.

[18] 陈刚妮.隐喻的评价意义研究[J].语文学刊,2009(09):33-35.

[19] 唐婷婷.奥巴马演讲中概念隐喻的人际意义研究—评价理论视角[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2.

[20] 郑 洁.概念隐喻的劝谏功能探析—一项基于奥巴马2010年国情咨文的研究[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2(02):16-20.

[21] 任绍曾.概念隐喻及其语篇体现--对体现概念隐喻的语篇的多维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17-21.

[责任编校: 张岩芳]

Appraisal Func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Speeches of “Uncle Gen”— Based on “Memory”

HUANG Guangfang, GAO Ya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ubeiUniv.ofTech.,Wuhan430068,China)

Based on the Appraisal Theory, this paper encodes the attitude conveyed by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resources in the speech “Memory” delivered by“Uncle Gen” and the corresponding appraisal functions of these resources. It is found that the speaker expresses his positive attitude in the speech by using four major conceptual metaphors including personification metaphors, ontological metaphors, journey metaphors and building metaphors. Through highlighting the common cognitive model, the speaker establishes the alignment with the audience and thus achieves its appraisal functions. The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to study the Chinese commencement address, to explore a new approach for the encoding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and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and the appraisal theory.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 appraisal theory; “Uncle Gen”; commencement address

2014-04-29

黄广芳(1976-), 女,湖北十堰人,文学博士,湖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03-4684(2015)03-0089-04

H030, H019

A

猜你喜欢
演讲者旅程隐喻
独一无二的生命旅程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坐着小船,开启一段发现春天的旅程
《活的隐喻》
会计时的话筒
2016,无忧旅程再出发!
海参崴的旅程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阅读自然的艺术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