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5-03-17 22:45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马鹿沟镇中心小学刘秀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21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成员交流

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马鹿沟镇中心小学 刘秀华

《成功训练》这门课程是我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设立的地方性课程,它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也就是学生主体性地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不转换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倡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角,所以合作学习尤为关键,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尽人意的情况,而这些情况又恰恰影响着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

合作学习小组内组员的不平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成绩好或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而成绩差或性格内向者,只有当听众,坐在那里静听,有的甚至于游离于小组学习的内容。而在班级交流时,代表小组汇报还是那一两个学生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角”,而其他学生只能充当配角、听众。

要改变小组成员间的不平衡现象,就必须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的职责进行一定的分工,如“主持人”(具体全面负责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记录员:(专门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的过程,尤其是小组对讨论问题所持的观点、结果形成书面文字)“检查员”(督促小组成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每位成员都完成了学习任务,并检查小组交流讨论的过程)和“汇报员”(主要负责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班级交流中进行汇报)等。明确的分工能使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事可做,有责任感,人人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角,而绝不是“配角”或“听众”。这种组内分工还必须是轮流交换,从而使小组成员间的角色互换,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有时难以激起学生的研讨激情,由于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更多地考虑的是课堂教学进度或只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设计问题,而学生偏偏对这些总是不感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所讨论的问题有时虽然也是来自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但其缺乏普遍性,因而也就很难激发起学生讨论的热情了。有时,教师安排学生讨论的时间太少,也会导致学生兴趣难以激活现象,缺乏激情和生气的小组合作学习是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的,也就谈不上学生全体性的充分调动。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把握好应有的契机。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预知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探讨问题,从而取得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之前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才会相互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会出现争论;再在争论中形成共识,完成对知识的学习。这样的小组学习才会激发其学生的学习激情。在每学习新课之前,我要求学生必须进行预习,通过学生自我预习,从中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和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交给小组合作学习的主持人,小组主持人对小组成员所交的问题进行探索,在探索中进行学习解决,然后找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教师。如果小组提出的问题在班级中带有普遍性,教师则进行启发、引导全班所有学习小组再做探讨。如果只是个别小组的问题,教师则对该小组进行启发、引导,无需全班各学习小组中展开了。独立思考也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学生小组交流讨论的问题,大多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因此开展小组讨论也就有热情了。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成员交流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