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阅读教学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策略

2015-03-17 01:54毛燕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对话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2000年版的课标对照,在“阅读教学建议”部分新增了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本文深入界定了“教科书编者”的意义,分析了“教科书编者”缺席对话给阅读课堂带来的不利影响,探讨了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与“教科书编者”的真正对话。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话;教科书编者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2-0030-04

【作者简介】毛燕,江苏省东海县房山初级中学(江苏东海,222300)教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阅读教学建议”部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与2000年版课标对照,新增了“教科书编者”这一维度。引入“教科书编者”的意义何在,以及语文课堂对话如何由“三维”走向“四维”,成为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教科书编者”的价值认定及教学意义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那么,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究竟有怎样的特点和意义?在文本阅读“多重对话”的盛宴中,“教科书编者”到底彰显了什么样的身份?

1.“编者”的价值取向。

语文教科书的选文跟普通读物不同,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教科书的编写者要依据选文的标准和要求对文章精心挑选、恰当加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自己撰写文章;要依据有关作品和资料改编文学作品;还要约请一些作家根据教科书的要求来创作新文等。如果编写者没有深厚的理论素养、独特的甄别眼光、非凡的选文能力等是绝对编不出令师生满意的优秀的语文教科书的。所以,教科书体现着编者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编写思路等,体现着编者的价值取向。

2.“编者”的情感倾向。

文章选编进教材,已经区别于一般的文本,其阅读的价值发生了变化,成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载体。但此时的文本已经有了编者隐含的思想,教师这时对“编者”的正确解读,就显得相当重要。因此,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不仅要遵从作者的写作意图,也需要从编者的角度出发,揣摩编者的选编意图,这样的解读才更为全面,更为敞亮。

3.“编者”的“二次对话”。

文本本身是作者无声的语言,是作者思想的一种表达形式。而教材中的选文,已经经过了编者与原文的对话,已经是编者多方面、多角度斟酌、筛选、梳理,精心“打扮”过的,此时的文本应算是作者的“二次语言”了。

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解读文本和教学时,一定要明白:在教科书中读到的作品的文本意义,除了有作者的思想之外,还有编者的编写意图。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与教科书编者对话,继而揣摩编者的意图,这是很有必要的。

二、“教科书编者”缺席对话的不良影响

“编者”是文本的代言人,在阅读对话中有其不可或缺的意义。所以,“编者”缺席的阅读课堂,必然会让语文课堂只是为了完成教材教学而存在,也必然会使阅读教学缺乏一定的广度、深度和针对性,从而带来阅读教学核心价值的迷失。

1.“编者缺席”使多角度理解变成“随心所欲”。

我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前时髦的“个性化文本解读”使课堂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热闹局面: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很活跃。这是好事,但有时也会随心所欲,脱离文本主旨。那么到底哪种说法更贴近“编者”心中的文本呢?到底哪种理解是教科书编者暗含的意图呢?所以,如果学生不能与“编者”准确对话,就得不到该有的精神熏陶和思想启迪,甚至都不明白某篇教材要告知他们的究竟是什么。

2.“编者缺席”使大胆质疑变成“胡乱猜疑”。

阅读教学要提倡学生质疑,不迷信,不盲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但不能为了时髦,让学生胡乱猜疑。若缺失了与“编者”的对话,我们的阅读教学环节就会常常在莫须有的地方耽误了时间,变得毫无价值。

3.“编者缺席”使拓展迁移“旁逸斜出”。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拓展性学习已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越来越深入人心,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如果拓展延伸的方向偏离了“教科书编者”的编写意图的话,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的拓展都会不自觉地走入“旁逸斜出”的误区:会把语文课拓展成一堂非语文课,容易机械片面地理解语文教学中的延伸拓展思想。

所以,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一步步揣摩“编者”的意图,钻进去、接受、领悟、吸收并获得文本中人类所创造的智慧,然后再跳出来,运用发散性和灵活性的创造性思维触角来感悟文本,那么阅读教学就无法进行务实、适度、有效的拓展迁移。

我想:“编者”选择那些经典作品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在与文学大师的对话中,接受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启迪,而不是深挖那些偏离学生实际、偏离教材要求、偏离“编者”真正意图的素材,只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想讲什么就讲什么。因为这样,学生的个人世界里将永远无法投射进“编者”的影子,无法与“编者”对话,无法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阅读课堂就必然走入苦闷和无效。

三、阅读教学中学生与编者对话的策略

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实现文本的多重对话是十分重要的,一堂课有没有生命就看关于文本的对话是否成功。但是我们教师在充分做到“三维”对话之余,如果可以贯穿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就会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阅读佳境。我们的阅读课堂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在“导入提示”中与编者对话。

“教科书编者”充分利用了不同文本对同一主题的阐释和表现的差异,在每个单元之前都展现了一个“导入提示”,为教师建构一个单元式的教学情景,这样的单元情景为教师营造具体的教学情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甚至直接服务于或引导着教师营造教学情境;不仅为教师教学的设计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对话的激情。

所以,身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尽力去挖掘和收集“导入提示”中的情境素材。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造愤悱状态,引导学生进入“编者”要达成的特定的学习状态。

2.在“质疑”中与编者对话。

在一次课标培训中,我有幸观看章艳老师执教的一节《爱莲说》视频,当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渐入佳境时,她向学生抛出了一个很玄妙的问题:“同学们,莲的鲜明色彩是:碧和红。可是周敦颐在写莲的时候并没有提到这样的一个字!是不是作者一时间遗忘了,还是他故意不写出这个鲜明的特征的呢?”不错,这个质疑指向的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但是,难道它不是“编者”想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吗?有的学生说,“碧”和“红”色彩太鲜明,有妖艳之感,这样鲜明的色彩不能突出“君子”的品质。章老师又一次穷追不舍:“那你说说君子有什么样的品质?”这下,学生的思维就像插上了翅膀,他们争相说出了:洁身自好、虚怀若谷、正直、朴素……

章艳老师引导学生在质疑中一步步走入文本,走入作者的心灵,也走入了“编者”的意图,找到了那根牵着风筝的“线”,这样,学生的灵感才会健康地生长并在天空中自由高傲地飞翔!

3.在作者的“牵手”下与编者对话。

作者本位是解读艺术作品的第一把钥匙,所以我们在解读文章时,不能不关注作者本位,这也是编者选编课文的一个衡量标准。但不要忘记:作为选入教材的课文,另一个“作者”有时其影响甚至会超越原作者,那就是教材编者。在阅读教学中,最终师生要一起去理解“编者”选编这篇文本的良苦用心。

《爱莲说》一课的阅读教学中,章艳老师询问学生:“陶渊明和周敦颐两位君子,你更赞成谁?”学生感悟了周敦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孤独惆怅,但勇敢地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品质。章艳老师说:“如果每个人都像陶渊明那样因为现实黑暗而离开,那么又有谁来担负这份责任呢?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至此,学生明白:我们不是都应该传承这份道义和责任吗?学生对文本的主旨理解得已透彻至极了,更可贵的是,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受到了一次深入的濡染,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收获,我想这也是“编者”最美好的初衷吧,因为“编者”不只是想让学生理解一个“周敦颐”,应该还想让学生理解更多的“周敦颐”并尝试去学会担当吧。

四、在“迁移”中与编者对话

1.教师要敢于先“下水”与编者对话。

教师与“编者”的对话多数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就已经生成过了,但是那节《爱莲说》的结尾,章艳老师却再一次用热忱的情感向学生展现了她心中的《一千年前那朵莲花》,也回应了“编者”的“一片冰心”。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文学作品时,不要吝啬与文本对话的激情,只有我们教者能够动情,我们的学生才会受到感化。而当学生完全受到感化的时候,就会在内心深处深知“编者”所选文本的真正意图,也会轻轻地推开他们心中的那一扇门的。

2.引导学生乐于“过河”与编者对话。

在我教学《变色龙》的最后,我让学生一步步看清了奥楚蔑洛夫就是一条“见风使舵”的变色龙,一条“趋炎附势”的变色龙,一条“媚上欺下”的变色龙,一条“外强中干”的变色龙,但这样还不够。我还让学生去思考文本的结尾:“(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我问学生:“你猜他离开广场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发挥你的想象,续写一段文字。”结果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一点也不畏惧,写出了很多精妙的情节,而且紧扣人物的主要性格。我想编者选择《变色龙》进入教材不是仅仅让学生能够说出“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吧,应该还想要学生“走进去”,然后“走出来”。就像“小马过河”一样,只有学生乐于“过河”才能亲身体会到水的深浅,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真正达成编者的编选意图。

五、在“探究练习”中与编者对话

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者通过设计研讨与练习题,一方面呈现自己的编写意图和目的,另一方面为学生自学课文和教师教学提供思路和参考,因此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力是不可轻视的。

1.在对话中“探究”目标。

课后的探究练习就是学习的重点、核心所在,充分展示了文本的学习目标。例如八年级教材《变色龙》课后探究第一题:奥楚蔑洛夫是怎样随案情的变化而“变色”的?在他“变色”背后“不变”的又是什么?你能运用这种“变”中见“不变”的方法,分析学过的小说中的人物吗?这个题目的解答直击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学生与它认真对话,将会深刻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并将这种思维方式引申到同类的小说阅读中,更加能一针见血地分析孔乙己、范进等小说人物形象,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这也是编者想要对学生施加的影响。

2.在对话中“延伸”主题。

课后的探究练习除了有扣紧目标、直击文本主题的作用之外,它还可以巧妙地使文本内容延伸到课外,带给学生无尽的想象和联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八年级教材《窗》课后第四题: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请你发挥想象力,续写一段情节。在这里,学生与编者进行对话,了解编者想要达成的预期效果,定然会很好地完成编者的“期待”。学生进行了续写,并且写得很成功,想象合理生动,也没有违背小说“扬善贬恶”的主题。

六、在“插图”中与编者对话

我们知道,课本中的插图是编者创作的展示,那么它就一定具有“编者”的创作意图。它们不仅形象生动地从不同侧面展现课文的主要内容,展现丰富多彩的画面与文章意境,更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带给学生美的视觉感受,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爱美、寻美的情趣。

1.与插图对话,激发兴趣。

《马说》中有一幅小插图,图中的养马人是跪在地上的,而身边的马似乎想要和人倾诉什么。这个细节一经发现,我就紧抓不放,我追问:“这个人为什么要跪着?这说明他们之间有怎样的情感交流?这会是一匹怎样的马?我们去听听韩愈是怎样议论这件事的。”就这样,我引导学生由插图进入文本,学生对这篇文言文的阅读有了很大的兴趣。

2.与插图对话,触摸细节。

文本中的插图大多只有几笔简单的线条,并没有鲜艳夺目的色彩,但仔细推敲下去却是极富韵味的。在插图中,“编者”向学生透露的思想和情感将会一览无余。

教学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我引导学生欣赏诗歌旁边的插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鲜花和春鸟以及作者置身其中的神态,并揣摩诗人此时内心的情感波澜,然后联想我们在春天鸟语花香的世界中是怎样的心情,并与诗人的心情进行对比感悟。经过这样的对话,学生的感受就非常深刻了。我想多年以后,他不一定能想起这节课,但他一定忘不了这幅插图。

3.与插图对话,置身意境。

学习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那幅“风雨之夜孤村图”。我让学生寻找孤村中的人在哪里,又有怎样的状态。让学生假设自己一个人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有怎样的心情。这样置身意境与插图对话,学生便真的能够理解感悟到诗中流露出的那种“不自哀”“戍轮台”的愁苦心境了。

所以,课本插图是编者费尽心机的作品,我们不能让它只是成为一种摆设和点缀,而要把它熬成一碗飘着浓浓香味的鸡汤,学生一定会喝得更有滋味,更富韵味的。

综上所述,“教科书编者”在阅读对话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它同时“牵手”作者与学生、文本与学生,对于文本的完整解读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以上所述的还仅仅是阅读教学中与“教科书编者”对话的一些方面,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挖掘编者的价值取向和情感倾向,揣摩编者的编写意图,与编者深入对话。我想这也该是阅读课堂执着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吴文侃,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沈韬.阅读教学论[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

[5]林培英.课堂决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注:本文获2014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有删改。

猜你喜欢
对话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