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传承、保护、发展湘绣的最佳手段

2015-03-18 00:04唐利群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湘绣苏绣针法

□唐利群

现代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效应的深度影响,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冲击越来越大。如何保护、发展传统工艺美术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湘绣作为一个有独特魅力的传统工艺美术民族品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承传创新,是摆在当今湘绣有识之士面前的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带着这一疑问和学院湘绣创新研发的任务,调研组深入沙坪湘绣之乡、苏州镇湖苏绣一条街进行有关湘绣、苏绣创新发展现状的田野调查。调查发现,湘绣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创新力度远没有苏绣来得实在和见效。

湘绣作为一种典型传统工艺美术品,应以保留传统工艺技法、历史文化价值作为其保护的立足点。有学者认为湘绣同其他工艺美术品一样必须不断创新,使其具有新的生命力,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要,以发展作为保护湘绣的手段。湘绣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属于工艺美术,表现的是艺术和审美,侧重于文化方面;一方面属于手工业,表现为农村的家庭生产,是一种农业外的副业,侧重于经济方面。两个属性同等重要,分别对应着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互为作用、互相依存。由此可见,湘绣一旦失去其文化价值便只能成为一种手工艺品,而如果失去了其经济价值,则会完全失去其生长的土壤,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了。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发展演化离不开对楚文化、湖湘文化的传承发扬,离不开一代代湘绣艺人不断的推陈出新,更离不开整个社会历史沿革的大背景,更无时不在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

从湘绣针法技法的演变来看,掺针针法体系的确立,带来整个湘绣技术水平的提高,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画师加入,杰出画师和优秀绣工的密切合作,湘绣的艺术格调和审美品位日益提升,并通过参展国际性展会赛事,得到了国际工艺美术界对湘绣的认可与青睐,湘绣屡获大奖,誉满全球。

1933~1937年间,湘绣走向极度繁荣时期,才促使了湘绣发展颠峰的到来,而至抗战爆发后,随着市场需求的萧条,湘绣也迅速走向谷底,几遭衰败。

从产业发展现状看,湘绣与蜀绣、苏绣的发展情况也截然不同。早在20世纪80年代,湘绣和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在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上几乎不相上下,被称为国家对外的两张“艺术名片”,在很多方面湘绣还略强于苏绣。但苏绣后来蒸蒸日上,紧紧结合市场需要,以创新发展作为保护苏绣的主线,形成了以镇湖为基地的刺绣产业集群,湘绣则不尽人意。

调研组走访镇湖,从镇湖党委书记的介绍中得知:八千绣娘,日日夜夜、飞针走线进行着刺绣创作,镇湖刺绣(苏绣)不仅为一方百姓带来了滚滚财源,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效益,同时也推动了苏绣技艺的快速发展。

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带着农耕文明印记的原生态的湘绣必然被纳入现代社会和市场化的大潮。苏绣因具天时与地利,其所受市场的冲击产生的调剂能力既快又早于湘绣。相对整个刺绣行业,苏绣已由传统的手工艺品,逐渐演变成为了市场条件下的文化工业品,它既保留了苏绣的原有形式和吴文化底蕴,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苏绣的产业化规模是很大的,号称有“十万绣娘”,在产业规模这点上,湘绣目前暂时不如苏绣。但是,每个工艺品都有它独特的文化属性,在文化市场品位方面,湘绣较之于苏绣有明显优势。走访企业调研时,湘绣研究所周策所长认为,保留本土的文化成分,以湘绣为载体,让湘绣承载更多的湖湘文化,这是我们目前乃至今后追求的目标。

但创新发展是保护、传承湘绣的最佳手段。湘绣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是紧密关联、融合统一的。保护湘绣是为了发展湘绣,而保护、传承湘绣则必须通过创新发展来实现;湘绣的繁荣必须在保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发展也是对湘绣艺术更好的保护、继承。那么如何发展则又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通过调研和对湘绣目前现状分析发现,湘绣的创新发展亟待解决四个问题:

一、湘绣设计的创新研发

在注重质量与品位的市场竞争中,湘绣要赶超苏绣,打出品牌,就需要从绣稿准备、材料选择、包装策划、宣传方式上都要系统创新设计,永无止境地创新。

绣稿设计:拓展绣稿题材和艺术形式,接轨中外绘画艺术,突破绣稿多为传统国画的局限推出新作,适应市场。

材料设计:广泛尝试新的面料与丝线,研发适用面更广的新型材质,迎合现代审美情趣。

技法设计:对针法、技法、色彩等方面进行调整、重组,寻找到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科技的契合点。

装裱、包装设计:成功的设计能够加深产品印象,增加消费者关注,激发消费者购买兴趣,提高产品市场知名度。包装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保护产品、维护质量、宣传产品、体现特色、促进销售、便于储运等多种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发新的湘绣装裱形式和材料也是目前应解决的问题。

大力拓展湘绣应用领域,将湘绣元素运用于服饰、工艺品等,使湘绣接轨现代生活,飞向寻常百姓家。

二、湘绣技艺的创新研发

在发掘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吸引其他工艺美术门类的表现手法、引进先进的美学观念、形成不同流派各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一批大师名家、研究使用新材料和新的创作工具,从促进湘绣技艺的传承和发扬。

在种类繁多的中国传统手工刺绣领域,湘绣一贯以其博大精深的针法而见长,即使是苏绣也无可比拟。在数量庞大的针绣针法体系中,一部分传统的技法几乎无人在使用,面临失传。另一方面,新的或改良的针法在不断孕育。面对湘绣产品设计的数字化趋向,从业人员技术培训更是趋于现代化和信息化,湘绣针法技法在继承传承的同时,可进行数字化针法的探索,与高科技结合,加快行业现代化、信息化进程。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从理论还是实践都证明了只有创新发展才是保护湘绣的最佳手段。面对充满变革的新时代,具有悠久历史的湘绣艺术必须顺应时代变革,自我发展,从而开创湘绣艺术更加辉煌的明天,也为人类保存下这朵美艳奇葩。

三、湘绣人才的培养培育

过去,刺绣这种传统的“女红”便是绣娘的生活,她们并不指望获得什么超出生存之外的成就感,要的只是手艺换来的稳定生活。及至今日,这也仍然是大多数绣工但求能帮补生计的普通绣娘的生活方式。

传统湘绣技艺的传承延续大都靠口传身授,需要长时期的耳濡目染。但现在仅靠家庭传承的技艺,由于图案和针法的局限无法适应未来市场的要求,亟待创新技艺。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这样的家庭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及价值观念的更新,普遍的观念是让孩子读大学,去城里工作。特别是年轻绣女在目睹传统刺绣艰难地“活”下来的现实和刺绣行业周期长、劳动报酬低,加之就业取向的变化,目前年轻农民已经越来越不愿继续从事刺绣。

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扬必须要以人才和技艺为支撑,湘绣作为一种具有很强技术性和很高艺术品位的工艺美术品,其开发、创作都必须依靠大量优秀高端人才,更需要一个充满活力的庞大的人才队伍。应打造人才梯队、产业大军,大力加强人才培养、扩大文化交流,不断提高刺绣人员的技艺水平、文化素养和敬业精神,从而提高湘绣产业的整体水平。

四、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湘绣宣传

湘绣作为湖南“文化名片”,要将湘绣发扬光大,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并不断努力,让湘绣像湘菜一样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多元化、平民化、生活化,人人懂湘绣,人人爱湘绣,有更多的湘绣爱好者从业湘绣、经营湘绣,生活中触手可摸湘绣。特别是要考虑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实现开放、分享。设计要开放,要面向社会,吸引大家参与设计,献计献策;制作要开放,欢迎刺绣人员提供有利的制作方案;作品开放,开展网络评价,使之成为精品、孤品,在开放分享中,有效防止了抄袭复制。因此,要建立专门的网站,集研究、生产、评论、学习于一体,形成品牌网站、权威品牌,继而开展网上个性化定制(订单人才培养、短期培训,订制产品),促进湘绣研究,促进生产,促进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湘绣苏绣针法
“非遗×N”活态传承商业模式探索
——以湘绣为例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湘绣艺术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非遗传承+创意文化”视域下的现代湘绣设计创新分析
非遗传承视角下湘绣设计的创新研究
苏绣,“秀”出奇迹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