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对策探索

2015-03-18 00:04邢玮玮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专业课学院大学

□邢玮玮

高等数学的教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却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了独立学院的高等数学教学中,当然,这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因此,如何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必将提上议程。

一、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独立学院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且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国多个省市,因部分省份部分专业的招生不分文理科,且三本的分数线相差很大,最终结果就导致了独立学院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对数学的需求多种多样。

(二)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欠缺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对大学充满好奇,对所学知识的文化背景和实际应用却知之甚少,学生认为高等数学抽象且枯燥无味,与自己的专业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因而忽视了对数学的学习;另外,在大学里他们没有了升学的压力,缺少学习的动力,同时基于大学里的60分及格的学分制,所以多数学生抱着“及格万岁”的心态学习,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在高等数学学习方面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学生学习方法不科学,依赖性强,缺乏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大多数学生往往习惯了中学时数学的学习模式,即课堂节奏比较慢,课堂上知识点灌输,老师的督促与大量题海战术,以此来提高数学成绩。到了大学,由于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安排较少,导致大学课堂容量比较大,讲解也较快,部分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知半解;而在大学,老师仅在课间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课外时间均由学生自学。由于课下少了老师的引导与督促,学生也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理解,久而久之,终因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太大而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渐渐失去兴趣。另外,很多学生在从小就害怕数学,现在更视高等数学为天书,听而生畏。惧学的心理导致他们学习高等数学很吃力、很痛苦。

(四)学校缺乏整体学习氛围。当今大学校园里,到处充斥着各种社团活动,比起学习,学生更加乐于参加此类的多种课外活动;大多数学生一般是住宿生,少了家长、老师的督促与管教,一些学生学校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被网游侵占,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花功夫较少,更不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枯燥无味、抽象程度高、逻辑性强的高等数学上来,所以大学里课堂上睡觉、玩手机,作业抄袭现象尤为严重。

二、对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结合专业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与实用性是学习强有力的动力,所以,要想使学生更好地学好高等数学,首先要使他们明白高等数学与专业课的关系。在后开设的专业课知识的学习中,要想驾轻就熟地使用所遇到的复杂计算公式,就务必要先从数学的学习入手,这样才能领会专业知识及原理并快速掌握其内涵。由此,这必然对大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想全面了解所教授对象的专业课与数学课的内在联系,就需要老师博览群书,了解专业课的课程教学大纲,从而深入体会两者知识的联系,并能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教学,既使学生易于理解,又为专业课教学打下基础。如对于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教师在引入重要极限这个概念时,可以先引入连续复利问题,将数学问题恰到好处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并通过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经济问题,使学生看到数学的实际使用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更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对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和基本方法不感兴趣,更不能很好地将其掌握。很多学生只喜欢直接套用公式或按固定步骤解题,而不是积极、主动地思考与自我总结,对于高等数学的思想方法及高等数学知识体系更是胸中无数。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充分发挥这门基础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能主动随所教授内容的不同而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例如,在授课过程中,对于概念性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高等数学中的很多重要概念,如极限、导数、定积分等都是为了解决一些不同科学领域内的实际问题而提出,并经过归纳抽象而得到的,其概念体系的形成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创新思维。但是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学内容,为了吸引学生课堂上学习的注意力,同时也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透过实例看到概念本质,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能主动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3]。

(三)引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于中学阶段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进入大学以后仍然不愿意也不会积极主动思考,从而对大学教学方式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尽快转变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多启发学生想问题,多提问题让学生分析,对关键的语句和容易出错的内容要多强调学生去比较、记忆,使学生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

(四)建立集体答疑制度。针对独立学院多数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学习积极性不强等特点,同时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加强课外辅导。在本学期高等数学课程设置中,在每周的确定时间及地点为学生进行问题答疑。通过集体答疑,学生可以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惑,避免困难越积越多,导致最终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通过集体辅导答疑,在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对数学的学习要求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师生互动,以自已的求学经历引导学生如何优化学习方法,规划大学生活,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打下感情基础。

(五)编写配套的习题集。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很多学生沿袭中学的学习模式,习惯题海战术,但又苦于不知道如何选择配套习题来加强练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结合学生特点编写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习题集,题型不能太难或太偏,也不易过于简单,太难太偏会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挫败感,太简单难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适当给学生推荐一些网站和期刊,不仅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对其自学方面也有一定帮助。

(六)学院开设与数学史有关的选修课。数学,内容抽象、逻辑严谨、应用广泛。多数学生针对冗杂的概念和定理毫无兴趣可言,尤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习初始就直接让学生接触严格的极限理论,自然会使学生对微积分敬而生畏,远而避之。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数学史融入教学,或者学院可以考虑开设相关的选修课,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课堂上所学数学问题的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同时,数学家探索自然秘密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思想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对学生的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都很有益处。

三、结语

总之,针对独立院校本科高等数学教学采取有效的、合理的改革措施,对提高其教学质量及学生的自身水平是有积极作用的,相信通过数学任课教师的积极努力及学院相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独立学院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1]高月琴.数学史知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数学研究,2008,11

[2]黄燕平.经济管理专业微积分教学渗透专业思想探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8

[3]谢瀛慧.《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建议[J].理工高教研究,2003,10

[4]周淑娇.启发式数学教学的重要原则[J].武警学院学报,1997,1

猜你喜欢
专业课学院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大学求学的遗憾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西行学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