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妈祖民俗体育文化初探

2015-03-18 02:41彭许翔林孝武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妈祖莆田民俗

彭许翔,林孝武

(莆田学院 体育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闽台妈祖民俗体育文化初探

彭许翔,林孝武

(莆田学院 体育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妈祖文化发源于莆田湄洲岛,在清朝(1616-1911年)年间就有 “天妃”、“天上圣母” 及“天后圣母” 等尊称;并与孔子、关帝一样列入朝廷的祀典,每年举行春秋致祭。妈祖文化是以行善,弘扬立德,大爱为精神的一种文化和信仰。是福建省对台与涉台文化交流的优势。因此以妈祖信仰为核心的妈祖文化中的民俗体育文化现象,从体育角度来诠释妈祖文化。从妈祖文化中借鉴,融合,发展从而服务与大众生活和与台湾交流的平台中。

妈祖文化; 民俗体育; 民俗文化; 发展

自古以来,人民基于地缘亲近,将福建文化,特别是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并称为“闽台文化”。民俗体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福建的民俗体育文化与台湾的民俗体育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台湾传统民俗体育形式多样,主要有车鼓队、旱船、跳花鼓、扯铃、踢毽子、舞龙、舞狮、赛龙舟、宋江阵、跳绳、抽陀螺、布马阵、踩高跷等。在这些传统的体育项目中,除了个别几个是在台湾本地形成的,其余大多数都是从福建传承过去的,深受福建体育文化的影响。这些台湾传统民俗体育项目至今仍是福建人民民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些体育项目中,有不少是从妈祖文化中借鉴而来的。

一、妈祖民俗体育的内涵

1.妈祖民俗体育的概念

体育是一种文化,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因此,一种体育项目的产生都是与特定的历史文化或是民族风情相关联的。创造民俗体育的主体是生活在一定民俗文化范围的人民,因而民间性与群众性是民俗体育的两个基本特征。综合上述认识,这里将妈祖民俗体育定义为:在妈祖信众较多的居住地区,由人们创造并形成传统而传承下来的一种身体运动习惯 。

2.妈祖民俗体育的表现方式

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最终都会以外在表现出来,妈祖文化也一样。在妈祖文化发源地莆田,人们以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来纪念妈祖,艺术活动民俗体育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很多样。主要的民俗体育项目包括舞龙、舞狮、踩高跷、划龙舟等,艺术活动的形式大概分为以下三种:民间组织的活动、特殊节日的庆典、大型的庙会活动。

二、妈祖民俗体育的主要内容

妈祖的故乡位于福建省莆田湄洲岛,妈祖信仰是莆田地区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民间信仰。在莆田,最具代表性的民俗节日为元宵节,莆田人民庆祝元宵的方式与其它地方完全不同,被人们称为“妈祖元宵”。在元宵节期间,莆田民间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内容丰富,蕴含了各种形式的民俗体育活动,主要有包括妈祖草锣鼓,“神”上身表演,跳火堆,妈祖祖庙盛大的祭祀典礼,游“长龙”游花灯,童身舞。

1.妈祖草锣鼓队

车鼓,俗称草锣鼓,车鼓,车鼓队,莆田车鼓,是福建省莆田市喜庆节日常见的汉族民俗文艺表演形式之一,其敲击法因地区不同而不同。古时福建莆田北洋平原城乡及山区,在元宵节时,群众取下宫庙挂的牛皮大鼓,配上几对直径1.5尺大锣及一对凸脐锣(俗叫铜锣圈),敲打者上身着白衬衫下身穿白裤,双双对对排列在牛皮大鼓两旁,打着“咚咚齐咚——圈”“咚咚齐咚咚——圈”的调子,走村串户,甚至绕过田间大道,为节日增添热烈欢乐的气氛,迎神时为神明开道,同时也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

2.“神”上身表演

妈祖舞“耍刀轿”是湄洲祖庙及湄洲岛各行宫在元宵节期间闹元宵时所特有的一种体育活动。舞蹈表演者都是本地男性居民,抬妈祖神像、各种陪神像的强壮年轻人和男童,以及由驱妖避邪职能作用的“乩童”和锣鼓队构成表演团队,在抬妈祖神像出宫的过程中表演“耍刀轿”。舞蹈大致表现的是“妈祖赋予的陪神斩妖除恶的动作”,该动作分为两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乩童”在途经过程中坐在刀轿上表演。“乩童”是由人扮演的“神”,待其坐定,由四个强壮的青年后辈抬起在村里游走时,“乩童”的舞蹈开始。动作主要有:“前俯”、“后下腰”“左右转动挥动宝剑令旗”、“起身挥旗和端坐挥旗。”无论哪一个动作,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用力将背、脚底、屁股碰撞轿上的利刀,身上多处被刀割出一道道血印,这样的表演让人感到肃穆、威严之感,使人敬畏。第二部分在到达村子广场开始表演。在快速的锣鼓声中,“乩童”和两个手持福灯笼的长老站在广场的中央,和各陪神的年轻人依次舞蹈。六个人一组的抬神的强壮年轻人,快速地以顺时针的方向不停的绕场跑圈,同时做抬轿动作。舞蹈场面气势宏伟,动作威武有力,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氛围,给人一种强大的影响力。整个活动体现出祭事性和娱乐性的融合。

3.跳火堆

摆棕轿舞是用来向妈祖赐福、驱邪、保平安的。据有关资料记载,摆棕轿是道士执行法事时所用礼仪规矩的基本法步一一“禹步”(即“步罡踏斗”)演化而来的。摆棕轿的表演者有两个群体,一是九个9到15岁的男孩,二是十八个青年。跳舞时,在宫庙前会燃起一堆旺盛的火堆,男孩穿表演服手执红色三角小旗走在前面,边走边做挥旗和做左右跳的动作;青年紧跟在后,两个一组抬着绑有棕丝的轿子绕着火堆时跑时跳时而上下摆动,直至把火堆熄灭,舞止乐停。据宫庙老艺人介绍:摆棕轿的图谱共有16幅,形成了36朵花开,一般全舞跳下来要2个小时,传说“这是妈祖特别喜欢观赏而托梦生人举办的舞蹈”。

4.妈祖祖庙盛大的祭祀典礼

妈祖祖庙祭典是福建省莆田市历史悠久的汉族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在每年妈祖圣诞之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举行,举办祭祀典礼的地点就定在湄州岛的祖庙广场以及新殿天后广场。祭祀典礼整个过程大概需要45分钟,规模有大、中、小三种,其中的程序包括:首先打起大鼓,鸣响礼炮;然后身着统一服饰的仪卫仪仗队,抱着各种乐器的乐手、穿着亮丽的舞蹈裙的舞者、主要的祭祀人、陪同祭祀人就位;他们迎接妈祖神像并且一起朗诵赞美妈祖之辞,大家一起对着妈祖神像进行虔诚地跪拜;接着乐者演奏《初献》乐章,男女歌者歌唱《和平》;紧接着乐者演奏《亚献》乐章,男女歌者歌唱《海平》;演奏完《亚献》,乐者就演奏《终献》这一篇乐章,歌者演唱《咸平》;演唱完毕,祭祀人要把纸帛以及祭祀的祭文焚烧了,然后大家对着妈祖双膝跪地三次,磕九个头,这个典礼就结束了 。

5.游“长龙”游花灯

游灯是福建省的汉族民俗娱乐活动,始于宋代,迄今已有千年,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起,至十七日结束。由霞桥村和九社村青泽亭、学士街后垅自然村等三处薛姓村居民起游,下街、兰友、学士及下街北门自然村依次进行。游灯队伍出行,礼炮三响,呜锣清道,几十辆摩托、轿车披红缀花排列两旁开道,大型彩车上的高音喇叭歌声嘹亮;装饰精美的头牌主匾,华光耀眼,车鼓队声乐喧天;大红灯、手提灯、宫花灯、五色旗、龙虎旗、圣旗组成的仪仗队,显示了汉族民俗文化的多彩多姿;灯架队阵容壮观;十音八乐队、女子腰鼓队奏出古雅悠扬的乐曲;异彩纷呈的彩灯,争奇斗艳:蜈蚣灯、松树灯、宝伞灯、水族灯、莲花灯、花篮灯、蝴蝶灯、鸽子灯、蜻蜓灯、凤凰灯、菜头灯,千奇百态,各领风骚。“百戏彩架灯”更是枫亭元宵游灯独有的特色艺术精品,它融入了杂技艺术的技巧,让人叹为观止;各类小戏、小品等文艺表演,使观众目不遐接;古朴典雅的棕轿舞、皂隶舞,也是福建省汉族民俗文化一绝;舞龙舞狮,结束了元宵游灯的全部节目,让精彩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锦上添花。

三、妈祖民俗体育的特性

1.宗教性

许多传统习俗都源自于对宗教的信仰,妈祖民俗体育也反映了这个特性,其中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妈祖信仰是莆田人民历来的信仰,自历史传承而来,在借鉴其他传统习惯的基础上,融合了各种价值系统,形成了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通过举办妈祖庙会、在妈祖的诞辰与忌日进行各种各样的民俗体育活动,人们祈求妈祖能够保佑他们平安健康,并祈求来年能够风调雨顺。例如,在闹元宵节时表演的“耍刀轿”,其寓意为驱妖除邪、护卫家乡,其目的在保佑村里的人民平安康健 。

2.竞技性

竞技性是体育活动的内在特性,是指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的竞技心理,即争强好胜心。民俗体育中大多都含有不同程度的竞技心理,妈祖民俗体育之中也蕴含了竞技性。例如,妈祖元宵中表演的“摆棕轿”,抬棕轿的青年人在围满了人的广场上表演时,围着火堆边跑边跳,并大声叫喊,场面激烈、刺激、险象环生,表演中又带有一定的技巧,体现出了技艺和体力的结合,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再如,莆田枫亭镇的游花灯表演,为了提高观众对花灯的评分,各村各队都力争自己村的花灯比别的村的更长、更亮、更漂亮。

3.地域性

莆田地区历来有“十里不同风,一乡有一俗”的说法,这一句话很形象反映出了妈祖民俗体育的地域差异性,这个差异性并不仅仅表现为民俗不断变化,而且表现为同区域中同一件民俗活动的不同性。在莆田,不同的地方关于民俗体育表现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湄洲岛也就是妈祖诞生的地方,他们在祭祀妈祖还有闹元宵的民俗体育活动里就显示出很大差异性。

四、促进妈祖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1.树立全面与协调的民俗节庆发展观

妈祖信俗的丰富内涵以及广大的外延,让妈祖信俗能够变成世界所承认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现在妈祖文化以及节日庆祝的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的意义引起了很多方面的关注。可是庆祝节日的文化方面和社会方面的价值仍需要接着发掘。体育是妈祖文化节日庆祝的一个构成部分,体育的发展对节日庆祝活动的成功以及当地社区的健康和和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予以重视,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将和谐、发展观念融入民俗节日庆祝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加发挥出民俗节日庆祝对妈祖信仰习俗文化方面的重大作用。

2.加大妈祖民俗的体育活动宣传的力度

妈祖的民间体育活动主要是节日、庙会、祭祀,但仍存在多数群众对妈祖民俗的体育活动了解得不够充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机构和研究妈祖民俗体育的学者应当采取措施,以多种形式对民众进行妈祖民俗的体育活动的普及,让民众能够充分了解这一民俗体育活动。

3.开放妈祖民俗体育旅游资源

妈祖故里湄洲岛自然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景观奇特,可以倾听海浪的声音、观看海浪、欣赏日出。海湾里面海浪比较平静、海滩比较平缓、像黄金一样的沙滩十分的宽阔,这就是一个大自然赐予的海边浴场。每一年都有很多的海外华侨来到湄洲岛朝拜妈祖,这对妈祖的民俗体育活动非常有利。现在,重点要做好的工作是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把妈祖祖庙的重要影响力充分发挥,安排好妈祖信众在妈祖升天日以及诞辰日的联络、接待,还有引领信众进行祭祀、上香、分灵等等一些活动,要注意的是要从庆典中,挖掘并发展祭祀、名俗、民间的艺术文化,使得妈祖的民俗体育和文化得到创新和传承。

4.妈祖民俗体育活动的创新

实现创新是提高民间文化活动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大学和民间专家的角色,要对信仰妈祖的圈子举办的民间体育活动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把民间体育和民俗的内涵挖掘出来,挖掘出其中的精华部分,把不好的地方去掉,让它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和现代文明。坚持平等关注保护,创新和继承,修补现有项目。对民间体育组织专家编写校本教材,让学生了解民间体育、民间文化和获取知识和技能。

2095-4654(2015)11-0062-03

2015-07-25

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14268S)

G80-05

猜你喜欢
妈祖莆田民俗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妈祖祭典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民俗节
莆田“上刀梯下火海”过元宵
莆田闹元宵
莆田系阴影下民营医疗的出路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万国茶帮”拜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