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索

2015-03-18 03:01刘京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3期
关键词:生源青年教师发展

□刘京辉

高等教育的发展事关国家的未来,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9年国内高校开始普遍扩招,高校录取率逐年提高,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迈进。在这种发展和转变的过程中,高校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困境,如:高校债务危机、生源危机及生源结构的变化、大学精神的功利化、教学质量的滑坡、学术诚信的缺失、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师德建设的滑坡、教师职业压力大待遇低、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空间狭小、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及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等,涉及高校教学、科研、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多个方面。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妥善解决也成为高校发展的首要问题。

一、当前高校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高校债务和生源危机。1999年,许多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地方政府斥巨资开发“大学城”,希望利用高等教育的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从2000年开始,一批依靠银行贷款的大学城陆续建成,一些高校因此背负巨额债务。据统计,至2010年底,全国1,164 所地方所属的普通高校有地方政府性债务,金额近2,635 亿元。高校负债已成普遍现象。高校被高额债务推向市场化管理,不得不通过扩大招生数量,提高学费来缓解还贷压力,这一方面增加了社会群众受教育成本,将品学兼优的贫寒子弟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学生规模的急剧膨胀,导致高校现有教育资源的相对短缺,最为突出的是办学空间的拥挤和师生比的逐年下降,高校陷入扩招、贷款、建新校区、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就业难的怪圈。2008年后,全国高考生源全面下降并呈现速度加快趋势,这一态势可能延续至2017年到2020年前后。然而,生源下降的同时,高校招生计划仍在缓慢增长,导致高考录取比例的迅速攀升。在普通高校日常运行中,学生学费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生源不足,学生学费收取数额无法满足学校日常运转,致使某些高校无法维系,甚至倒闭,高校面临生存危机。

(二)大学精神的功利化。从“40 岁4000 万”、“教师全心教学是种毁灭”到从清华大学深陷“真维斯楼”冠名风波,大学精神碰撞商业利益,象牙塔在金钱面前的迷失和丧失底线,引发网上关于“有奶便是娘”的质疑和谩骂。高校与物质利益的纠葛一再成为网络舆情的热点,更是使教师处在网上的风尖浪口。高等教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承载着社会责任、民族希望和国家未来,象牙塔是神圣的,在“追逐科学皇冠的路上,让学子们心无旁骛的从来只是真理,而非金钱”。大学教授将追逐金钱作为励志语,将成功等于致富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是对大学精神的亵渎。

(三)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作为高校发展的基石,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优劣,教师道德水准的高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至关重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待遇不高,职业压力过大,职业道德滑坡,青年教师的发展空间狭小。教师待遇低,加大了教师工作、生活的压力,导致人才流失,甚至引发社会关于“新读书无用论”和“脑体倒挂”现象的深层次思考。以论文发表数、科研到款数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使教师向科研严重倾斜,背离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最基本职责,在校园中形成“重研究,轻教学”的不良风气,一稿多投、论文抄袭等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青年教师作为学校教师梯队建设的储备力量,倍受论资排辈思想和工作环境的制约,在教学、科研、学校建设中往往没有话语权,繁重的教学任务过多地挤占科研时间,使青年教师无暇或疲于科研,错过了潜心科研的黄金时期。

(四)学生心理健康和就业问题。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有阶段性特征,新生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尤以宿舍关系紧张最为突出,加之多数大学生不愿和父母诉说心事,致使学生的不良情绪无法及时疏解,甚至导致人际关系矛盾的加深,出现入学难适应的现象。因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不正确的恋爱心理等引发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过激行为,在学生中具有典型性。

(五)高校扩招导致的直接恶果是学生就业难。据悉,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49 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选择性失业”现象普遍。大学生就业求稳心态严重,择业首选“国字号”单位,招聘单位门前也是冰火两重天。此外,大学生就业还受毕业院校、学历、性别、专业、地域、家庭背景等诸多条件限制,一定程度上也激化就业难矛盾。

二、解决高校发展困境的路径

(一)高校债务的化解是政府和高校面临的共同任务。2009年,教育部首次将化解高校债务列为年度工作要点。2010年11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减轻地方高校债务负担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意见》,明确指出2010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将在锁定截至2009年底地方高校贷款余额的基础上,采取专项资金奖励的形式,对有效化解高校债务的省份给予支持。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增加教育投入,提高生均事业费、生均公用费的标准,保障高校日常运转的基本经费。高校强化还债的责任意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拓宽筹资渠道,完善财务日常监督与管理。高校发展要找准自身定位,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做实做细各项发展及建设规划的资金预算,确保学校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

(二)坚持特色办学、提高办学质量是高校应对生源危机的重中之重。生源危机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契机。面对危机,高校要未雨绸缪,对自身的教育资源总量进行科学调整,在保留学科发展基本结构的前提下,着力发展自身的特色优势学科,对学校的教学、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和再分配,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涵育优秀的校园文化,用优良的学风、校风引导师生抵制大学精神功利化。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社会公益责任,应当保持自身的神圣性,摆脱与金钱和商业利益的纠葛,保持高等学府的人文气质和科学底蕴。高校要通过树立优良的学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纷扰能够保持清醒的认识,真正成为引导时代先进潮流的人才。

(四)加强师资建设。完善教师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缓解教师工作压力的同时,引导教师向教学工作倾斜,履行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加强师德建设,树立师德的先进典型,以德服人,以德育人。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培养学术诚信的良好学术氛围。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的平台和资金保障,激发青年教师的活力、创造力。

(五)加大心理课、心理咨询、心理服务等基础设施投入和专门心理人才的引进。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将心理健康教育设为高校必修课,开展高校“心理拓展”活动。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进行分类管理,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要及早进行心理疏导。

(六)高校要做好学生的就业咨询和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准确定位、发挥个人优势,千方百计促进就业。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扩宽就业领域,鼓励引导学生面向基层、艰苦偏远地区就业。

三、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要认真总结经验、查找差距、弥补不足,不断调整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自身发展的生命线。

[1]孙瑞灼.时事点评:高校因何深陷负债困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 -7 -12

猜你喜欢
生源青年教师发展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图表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