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精神对重塑大学精神的启示

2015-03-18 03:07苏永骏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陶行知德育

苏永骏(南通大学 杏林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陶行知精神对重塑大学精神的启示

苏永骏
(南通大学 杏林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陶行知精神主要包括爱满天下精神、奉献奋斗精神和创新求真精神。然而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学术氛围功利化、治校思路官僚化、道德追求形式化等现象与问题,严重背离了陶行知精神,导致大学精神虚化。大学精神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精神支柱,因此,要以陶行知精神为指导,重塑高校精神风气、创建高校“学本位”管理体制、构建“生活实质”的道德教育,共同提升高校师生的思想境界。唯此,才能真正重塑高等教育的大学精神。

陶行知精神;大学精神;背离;重塑;启示

一 陶行知精神

(一)爱满天下精神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其一生都 体现了爱满天下的精神。陶行知自幼饱经世事沧桑和人间疾苦,对祖国、对人民有着深刻的爱。陶行知从小就爱国,他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义务有责任要为我们的祖国做出一些贡献来[1]。他说:“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人的本分”[2]。陶行知坚信可以通过教育改变人民的思想与智慧,从而达到改变国家,使国家脱离苦难的目的。陶行知爱平民,爱农民,爱劳苦大众,希望通过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教育之路,解救人民与民族。陶行知认为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只有如此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因此,教育要充满爱,要热爱每一个学生。由于有了这种深切的“爱”,才有了他那种“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执着追求。陶行知穷尽毕生的精力,投身于人民教育的各项革新运动,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在旧中国矗起一座人民教育的丰碑,铸就了民心所向的一代师魂,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3]。

(二)奉献奋斗精神

陶行知以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人民的教育事业、中国的抗日救国事业及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4]。陶行知一生奉献于艰苦卓绝的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教育苦心探索,矢志追求。陶行知告诉广大教师应与教育做夫妻,对教育事业坚定不渝,此生不换。陶行知放弃可以飞黄腾达的事业,甘愿脱掉西装革履,甘愿赤脚穿草鞋与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5],只愿办人民的教育。陶行知是在当时的反动派统治之下办教育,帮助劳苦大众与苦难现实作斗争,引领人民向着解放与幸福的道路前进。由此使他的宏图伟愿难以实现,不得不一次次地碰钉子。但他从不向困难低头,从不向敌人屈服,他勉励自己和战友“准备用钢头碰铁钉”,具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6]。他的牺牲奉献精神与艰苦奋斗精神是鲁迅先生称为埋头苦干的“脊梁人物”的那一类。

(三)创新求真精神

陶行知对教育一生探求、开拓、创造。他认为办教育就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1]。陶行知从近代中国当时的国情出发,以教育实践及实验为工具,大胆创新杜威的教育学说,开创了生活教育理论,并创造性的建立了民主教育、科学教育、乡村教育、师范教育、创造教育及终身教育一整套的教育学说。他开拓性的创办了一批内容与形式全新的,多层次、多形式、多轨制的学校[5],并在办学思想、教材、教学、教法等方面创新,为中国教育改造探索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并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开拓创新的人才。在治学授教上,陶行知秉承“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宗旨[7]。陶行知一生在政治上求真,追求革命;在思想上求真,独树旗帜;在实践上求真,开门办学;在作风上求真,民主创新。陶行知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学识,并且要有好的道德修养,陶行知曾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2]。他要求教师以高尚的道德修行作为学生的榜样,去带动引导学生。陶行知以身立教,为教育界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二 当前大学精神与陶行知精神的背离

(一)学术氛围功利化

陶行知认为教书办学是为了“教人求真”,求学是为了“学做真人”。陶行知批判当时学 校“买话卖话的大市场”的氛围,教师“抱了一个维持饭碗的主义”,学生“以为交了学费上课就是花钱买教师的话”[8]。而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出现了浓重的功利主义的思想氛围,从办学到治校、到执教、到求学,一切活动以追求功利为目标。这与陶行知的思想严重相悖。功利主义思想甚至演化为急功近利的思想作风,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学术思想浮躁。具体表现为: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应付考试,学生找到工作就算是完成了人才培养的任务;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往往摈弃了兴趣爱好、个人志向等因素,而更多看重哪个专业好就业,哪个专业能当官、挣大钱;教授工作的重点都在课题、项目,对学生的教育与关心少之又少;不论教授、老师,还是学生,认真做学问的人少得可怜,论文抄袭、成果剽窃、学术欺诈的情况数不胜数;许多教授专家成为某利益主体的代言人,言论客观公正性缺失,公信力下降等等。如此的学术氛围必然导致中国高等教育整体素质下降,人才培养质量走低,创新能力减弱。究其原因,中国高等教育学术精神衰败导致,加上功利化的教育与社会评价体系的引导和社会功利风气的侵蚀,导致学术被异化为盈利的手段。

(二)治校思路官僚化

陶行知倡导要办“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教育。为人民办教育,教育人民办,人民享受教育的成果。而当今,中国高等教育官本位思想严重。最明显表现就是在大学行政官员的影响力远大于教授学者的影响力,教授学者的教学科研是被动参与,因为没有自主权,所以缺乏积极主动性,与陶行知历来重视教育要发挥教员积极主动作用的思想相悖;其次,“官文化”充斥每个大学校园,教授想当官、老师想当官、学生想当官。陶行知告诉我们办教育的宗旨教育为公。教师不以教学为根本,学生不以学业为根本,这将会严重影响高校的教学风气与办学基础;官本位的治校思路还使高校的管理对外缺少自主权,对内容易专权,其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及模式方法都留下了专权、独裁的漏洞,严重违背了陶行知的民主办学思想[9]。究其原因,因为中国高等教育属于政府领导下的公益事业,宏观上属于国家管理型的机构,微观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再加上计划经济时代思想的残留影响,使中国高等教育始终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虽然高等教育法已经明确规定要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但高校的行政级别制度使得高校始终无法真正自主办学,也影响到了大学的学术自由与教授治校办学模式的发展。

(三)道德追求形式化

陶行知十分重视以“德育为本”的道德教育对人培养的重要性,并强调“知行合一”的生活德育。而当今,中国高校的道德教育是以道德知识传授为主要途径的形式化教育[10]。大学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其思想恒久的闪光点,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受教育思想的变化,向当代道德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而死板的德育内容显然无法适应新的要求。高校的道德教育通常都在校园内进行,一般以间接传授为主,缺乏以生活实际为体验的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学生无法感同身受并切实接受到道德教育的精髓。这种形式化的道德教育与陶行知倡导的“知行合一”的生活德育完全相悖。使学生的道德教育被动化,面对许多生活中的情况与选择出现道德迷失,处理问题时出现道德知识与实际行动脱节的现象,甚至出现知行不一的分裂人格,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品德修养与人格培养。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与生活脱节,实践基础薄弱所致。

三 陶行知精神对重塑大学精神的启示

(一)重塑高校精神风气

校长要“敢探未发明的真理”,“赶入未开化的边疆”。陶行知十分看重校长的作用,提出“要用整个心去做整个的校长”[8],鼓励校长要全身心为学校付出,并且要求校长要专心于学术的管理,而不只是做一个行政的职务。陶行知鼓励校长要做“第一流的教育家”,不仅要“敢探未发明的真理”,要不怕辛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勇于试验,探索办学创新,还要“赶入未开化的边疆”,要勇于负责、大胆开拓,开辟教育的新领域。校长办学要以创新、开辟的精神,将目光放远,摒弃急功近利的办学思想,做治学的教育家。教师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认为教育是奉献的事业,教师得不到半点好处。他完全靠着一颗爱满天下的心,在做教育,在解放人民的思想,在改造社会。这种奉献精神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好好学习。陶行知认为教师的第一重任就是“教人化人”。因此,培养学生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应该纠正工作的本末倒置,将教育学生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科学研究作为教学的辅助,而将学校工作外的其他事宜与工作合理安排。陶行知认为大学教师与学生要养成密切的关系,既可以塑造思想,又可以熏陶情操。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主要是知识技能的培养与情操人格的培养。教师要与学生做心灵交流的朋友,为学生的学习技能与完善人格的养成提供指引。陶行知认为教育者都负有“改造社会的责任”,并且教育与改造社会都不能急功近利。所以,教师的科研活动,不只是个人利益的获取,更多的是对社会的服务与贡献。教师要改变急功近利的科研态度,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主要创造者与传播者,教师要以高尚的品格净化大学精神。

学生要有“学生的精神”。陶行知提出了“学生的精神”这一概念,认为首先“学生必须具有科学的精神”,即“我们不论研究什么学问,总要看个明白,想个透彻,多发些疑问,切不可武断盲从”[11]。所以,学生应该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知精神与“科学的精神”为指导,认认真真学知识,踏踏实实做学问,将考试当成检验知识技能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的目的;将大学生活的重心放在学业上而将社交活动作为丰富生活的调剂品;学生也要有“改造社会的精神”与“爱满天下”的情怀,将学习与贡献社会、改造社会密切联系。无论是选专业,还是选就业,在考虑小我的同时,要更多的顾及社会这个大我,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生要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与“创新求真”的精神。所以,学生要勇于面对困难与挑战,以创新精神做学问、写文章,严禁论文抄袭、学术造假等不端行为。

(二)创建高校“学本位”管理体制

陶行知认为教育要办民主的教育。高校要加强内部民主管理。 陶行知建议高校要“争取民主以保障生存权利与教学自由”。所以,争取民主是高校内部管理的首要任务。但是,高校内部管理也存在失范行为。受高校科层等级体制的影响,行政化管理压制学术自由的发展,对高校学术与教学的开展产生了消极作用。对此,要大力提高高校管理,通过完善高校民主管理体制,建立以学术自由为宗旨的“学本位”的“教授治校”的办学治校思路。所以,要加强教授在高校管理组织中的比重,陶行知所提倡的学校要建立董事会式的民主教育组织机构,形成权力的监督与制衡。而在“学本位”的办学模式下,高校可以选聘教授轮值组成董事会,并设立以基层教师为主体的监事会,监督董事会运行与决策。陶行知也十分重视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在学校管理中,校长的选聘应改变过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模式的政府任命形式,而采取校长招聘竞选机制,由董事会负责校长的聘任,校长主要负责执行董事会的决定及管理学校财政事宜。民主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是高校民主管理的基础,以教授为主体的董事会、以基层教师为主体的监事会及公开竞聘的校长形成了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管理体制,可以有效的促进高校的民主管理与高校的学术自由,也可以有效的遏制高校“官本位”思想的侵蚀,真正树立“学本位”办学体制。

(三)构建“生活实质”的道德教育

陶行知认为育人“德育为本,智育为用”,道德教育是关键。而当今高校的道德教育是不能深入人心的形式化的道德教育。德育内容老旧,脱离生活实际与学生的心理需求;德育模式单一,以道德知识传授的授课式及模范榜样的宣讲式为主,德育实践机会少;德育环境不良,以师生道德感染为主要环境的德育平台无法有效搭建,并受社会不良道德风气影响严重。

为了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提高高校德育效果,高校应以陶行知的生活德育为指导,构建“以生活为中心”的德育内容,提升高校师生的思想境界。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要结合生活实际,拒绝假大空的形式德育。陶行知“生活实质”的道德教育由大爱教育、理想教育、法制教育、品德教育等,都是结合社会生活的需要所构建的德育内容。当前高校德育课程要对其基础德育课程如思修、马哲、毛概、邓论等的内容进行重新修改,结合时代发展与生活实际更新编排,加强内容的可理解性与感染力;高校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发展,增加新的德育内容,如理想教育、诚信教育、人格教育等,并注重对现实生活中德育案例的引用。

陶行知主张“教训合一”的德育模式。这是对如今高校专业课老师只管教知识,品德课老师只管教品德的教训分离模式的最好指导。高校的每一位老师在负责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负有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老师要言传身教,以优秀的品行激励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做到无时无地不是道德教育的场所。并且陶行知认为“生活实质”的德育要“知行合一”,所以,陶行知主张“要在事上去指导学生修养他们的品格”。所以,高校要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加大高校学生社会考察、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根据社会的特殊情况采取模拟实践等,在实践中启发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的认同,从而指导学生的道德行动。

高校要营造“师生和谐”的德育环境,教师要与学生做朋友,关心学生的成长及心理,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道德关怀[13]。并且陶行知认为学生自治可以集体修炼学生的道德,他批判那些只会说大道理,却无法在实践中体现道德修养的伪道德教育。认为学生自治可以创造道德影响的环境。所以,高校要积极鼓励学生自治的道德团体的建设与发展,并给予合理引导与支持。对于社会环境对学生道德的影响,高校要持开放、包容的态度,陶行知认为“社会即学校”,要将学生放在社会的洪流中去锻炼,才能真正磨炼并修养学生的品格与道德。

四 结 语

对高等教育精神的改革,校长要有“敢探未发明的真理”,“赶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新精神,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学生要有“学生的精神”, 共同发扬并践行陶行知精神,重塑大学的精神风气。政府要给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高校要加强内部民主管理,以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为指导,创建高校“学本位”管理体制。同时,高校要以陶行知的生活德育为指导,构建“以生活为中心”的德育内容,实施“教训合一”的德育模式,加强道德实践,营造“师生和谐”与“学生自治”的德育环境,共同提升高校师生的思想境界。唯此,才能真正重塑高等教育的大学精神。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672,113.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5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67,78.

[3]弘扬师德 锻造师魂[EB/OL].http://www.zk168.com.cn/

[4]杜庆英.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论师德的内涵[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8):204-205.

[5]赵清福.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倡导行知精神[J].爱满天下,2006,(1):28-30.

[6]王日新.学习陶行知的四种精神[N].光明日报,2000-12-20. [7]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112.

[8]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87,152,154,155.

[9]廖江华.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泛行政化弊端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1):98-100.

[10]庄和美.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负面因素[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2):93-95.

[11]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534.

[12]李娜.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

[13]吴春香.陶行知的人才观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3):209-211.

(责任编校:王晚霞)

G647

A

1673-2219(2015)11-0076-03

2015—06—19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5SJB637);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T—b/2013/020)。

苏永骏(1976—),女,安徽马鞍山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陶行知德育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陶行知教育名录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