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影视资料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5-03-18 08:27吉林省图们市职业教育中心张莉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0期
关键词:影视资料直观文学

吉林省图们市职业教育中心 张莉莉

语文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目前我校的学生基本上是经过高中筛选之后再进入职业学校的,这些学生的语文底子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对一些初中甚至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没有掌握或者掌握得不牢。加之平时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一听到语文课就烦,有的学生甚至放弃了语文,丧失了求知欲。面对着文学殿堂之外的学生,语文教师一味地责备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并不能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叹息他们缺乏想像力也不能提高他们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不断探索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激活语文课堂,引领学生走进绚丽多姿的语文世界。在实践过程中,我尝试利用影视资料来辅助语文课堂教学,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利用影视资料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抽象形象

语文课本中有的文学形象是非直观的,需要师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理解等方式,借助于想象力把握这些抽象的文学形象,在教学中,我借助直观的影视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文学形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是古代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物,和学生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再加上大多数学生没有看过《水浒传》的原著,他们不能准确理解林冲从逆来顺受、委曲求全、随遇而安到奋起反抗、逼上梁山的性格发展过程。于是我剪辑了电视剧《水浒传》中相关的片段,结合形象的影视资料来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到林冲从一位禁军教头到被高衙内等人步步紧逼,直至真相大白,怒杀陆虞侯,走向反抗道路的经历,同时也明确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现实。

利用影视资料来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愉悦,给学生一个理解课文的途径,让学生觉得他们学得到,他们可以走进文学的殿堂,感受文学的美,进而爱上语文课。

二、利用影视资料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内容

中职的学生生活阅历少,平时读的书也少,情感体验不够丰富,对文学作品中一些和他们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的情感内容不能较好的体会或者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我利用影视作品直观形象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人物或景物蕴含的情感内容。

在散文《过万重山漫想》中,作者以游三峡所见之景为依托,突破时空的局限,神思飞越,思古谈今。这篇散文写景状物是其表,说理抒情是其里。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因为缺少相关的人生经历,更没有身临其境,所以很难单单从文字描写中体会到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我在教学中引入纪录片《话说长江》中“三峡”的资料,让学生亲眼看看三峡的凄凉的空谷,湍湍的急流,亲耳听听三峡高处猿猴的凄厉叫声,亲身体会在深山中孤独前行的人的寂寞无助。结合课文“三峡的航道其实就是一部历史,一部人类不断进步的历史”这一关键句,学生明确了,作者在讴歌历史上无数“第一人”首创精神的同时,还表达了期望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首创精神,创造出新的辉煌这一殷殷期盼。这样,借助于具有形象性的影视资料,学生理解课文的情感内容就水到渠成了。

三、利用影视资料来理解抽象的文学表现手法

影视资料借助于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创造出源于生活又比生活更强烈的艺术画面,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而文学也要借用人物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渲染烘托、对比等文学表现手法来塑造文学形象、表达感情。利用具有明显的艺术创造手法的影视画面来阐述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教学效果比纯理论知识传授要好得多。

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王熙凤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的侧面描写和她集艳丽奢华于一身的服饰描写,还有对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皇帝御书的金匾、乌木錾银的对联、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的描写,这些内容是学生从来没有见过的,如果只是凭借研读文本,学生不会在脑海中产生直观的形象。我将电视剧中相关的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欣赏,真实的画面直观易懂,学生立刻就能明白人物描写中侧面描写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有关文学手法中的虚写、烘托、伏笔铺垫的作用等都可以利用影视资料进行辅助教学,然后再从影视回到文本的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能由实到虚,由感性到理性,一步一步地掌握这些比较抽象的文学手法了。

四、利用影视资料理解疑难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影视资料为学生提供的是生动逼真、丰富多彩的情境,营造的是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情景。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教学,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影视资料这一优势,将教材化繁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有趣,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释疑解难、突出重点的教学效果。

在教剧本《雷雨》时,为了进一步理解题目“雷雨”的含义,我适时播放电影《雷雨》中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场面,学生突然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一下子情趣高涨,注意力高度集中,然后通过讨论和教师点拨,很快就明白了作者以“雷雨”为题的意义:一是点明了时间,为人物的出场提供背景;二是渲染一种紧张激烈的气氛;三是烘托人物的情感,表达渴望自由、冲破封建罗网的迫切心情;四是暗示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向前发展;五是揭示主题,运用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一场大毁灭、大变动的社会大雷雨即将到来。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感到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影视资料做为辅助,既能简化教学手段,缩短教学时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快速高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学习平台,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想道德境界,陶冶了情操,并促进学生了解历史,认识现实,增长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影视资料直观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简单直观≠正确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法律影视资料在刑事诉讼教学中的碎片化运用研究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影视资料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影视资料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