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视角下中国家用纺织品设计探析

2015-03-18 08:35李明娟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民族消费者产品

李明娟



民族文化视角下中国家用纺织品设计探析

李明娟

(武汉纺织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近年来,国内外家用纺织品领域对中国民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元素频繁地被运用到家用纺织品的设计中。本文对家纺设计的现状、中国民族文化的内涵与元素、民族文化与家纺设计的融合方向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试图为中国家纺品牌如何有效融合中国民族文化提出建议,以促进家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家纺设计;中国元素;民族文化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家用纺织品行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然而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是,全国家纺企业和品牌数以千计,但大多数企业在家纺设计上却都是“拿来主义”,自主创意不足,对本民族文化发掘不够,同时,知识产权意识淡泊,品牌权益缺乏保护,产品盗版现象严重,在无视他人创造的同时对自身成果也不加保护。本文试图从民族文化的视角,探讨中国的家纺设计如何从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立争塑造出中国风格的、有独特品牌个性的家纺产品,以促进中国家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家纺设计的现状

当前中国家纺行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与此同时,家纺市场产品同质化的现象表现得非常严重,如果将各家专卖店的门头遮住,消费者根本无法判断是哪家公司的品牌,而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在于,家纺行业“跟风”、“抄袭”已成常态,消费者很难从家纺产品的风格特色上对品牌进行区分。总体来说,目前中国的家纺设计呈现出以下几种情况:

(一)自主创意不足,拿来主义现象严重

中国的家纺行业自2010年起工业总产值己超过1万亿元,这个行业还处在快速成长的阶段(过去十年家纺行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超过10%),但与此同时,家纺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非常低,前20 家企业工业总产值仅占全行业的5%[1],因此各个企业都在共同成长,互不影响。消费者对新品研发的需求又不如其他行业那么强烈,致使大多数家纺企业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微乎其微,“跟风”、“抄袭”的拿来主义成为常态,用业内人士的话讲,“产品开发那是没有的,一线品牌怎么设计呢?就是富安娜有什么新设计出来,一线品牌学富安娜的;二线品牌呢,学一线品牌的;三线品牌呢,则学二线品牌的,这样一层一层地往下延伸……”[2],这大概就是家纺行业产品设计现状的形象表达。

(二)缺乏差异化的品牌主张

家用纺织品作为室内软装饰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不同的家居软装饰环境体现出主人不同的性格、情趣、修养、文化品位等,因此家用纺织品不能仅限于生活用品的意义,它更是一种家居艺术,表达的是主人的生活主张和文化诉求。[3]

但分析市场上大多数家纺品牌的定位要素不难发现,多数家纺品牌定位空虚模糊,没法区隔市场。如大部分定位于中等价位的家纺品牌都以爱、梦想、舒适、健康、时尚为定位诉求出发点,定位于高端价位的真丝家纺品牌则以高贵、奢华、环保为诉求点,这些定位诉求虽然与目前消费者对家纺产品的诸多要求较为吻合,但很难表现其品牌理念的独特性,无法展示品牌内涵所主张的鲜明个性,即使经过明星代言宣传,也难以通过产品凸显特质,其产品风格及品牌内涵难以延续。空泛、模糊的品牌风格,失去了定位的真正意义[4]。

(三)对民族文化缺乏深度挖掘与运用

在一次国内的家用纺织产品设计大赛上,部分评委尖锐地指出:“大部分作品中‘中国元素’缺乏”、“一些符号的运用很雷同,看得出对中国元素的理解还不太深”[5]……这大概是家纺设计中对中国民族文化元素使用现状的真实评价。

目前,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都认识到中国消费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大家都在研究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而研究和利用中国民族文化成为趋势,一时间欧美家纺行业甚至都刮起了“中国风”。与国外企业相比,中国家纺企业对本土文化元素只重“形”的挖掘,只在丰富的民族艺术宝库中选用一些诸如中国红、青花瓷、红双喜、牡丹花、中国龙等孤立的图案和纹样,但是这些产品市场上的表现却不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民族元素不时尚、不符合现代生活的审美。简单地生搬硬套中国民族文化元素,没能抓住中国本土文化的真谛,没能将中国本土文化的灵魂与现代消费审美观念结合起来,总而言之,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理解、挖掘和运用都远远不够。

二、中国民族文化的内涵与元素

(一)中国民族文化的内涵

中国民族文化是指在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它涵盖哲学、宗教、文学、史学、艺术、美术、科技、教育、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典章制度等多个方面。它既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华积淀已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6]。

(二)中国民族文化元素

中国民族文化的元素是指凡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反映中华民族民族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等,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这个概念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一个是具体的物象层面的“中国元素”(也可称之为“物象元素”或“中国元素符号”),它们是中国文化发展与社会生活中各种真实物象的再现;另一个是较为抽象的精神层面的“中国元素”(也可称之为“精神元素”或“中国元素精神”),它们并不是中国文化发展与社会生活中各种真实物象的简单再现,而是一种集聚与融汇了更多有关中国文化特点与信息的精神境界,一种对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经过高度浓缩后的民族情感。[7, 8]

“物象元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特有地域的“自然符号”,如领土领海、气候、人种、黄河、泰山等;偏于精神性的“文化符号”,如汉字、儒学的表征曲阜孔庙、孔子等;特殊状态的“无形文化符号,”如古琴、昆曲、年节、语言思维等。[8]

“精神元素”也有三大块:儒、释、道思想,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就是儒家的仁爱天下、道家的道法自然和佛家的悲智双运及三教合一。主要体现在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一些深层次的精神思想方面,其具体表现有“阴阳五行”、“化生万物”、“中和为美”、“厚德载物”、“有容乃大”等重要的理念。[8]

三、中国民族文化融入家纺设计的方向探讨

人类的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消费者而言,其购买行为要受到个人生理因素与心理特点、外部环境(社会文化、参照群体、企业营销等)的决定影响。家纺产品在营销中属于选购品,消费者一般需要经过充分的比较、评价分析之后才会购买,因此,家纺产品的消费行为要受到消费者个人因素(如年龄、性别、收入、个性心理等)和外部环境因素(如地理、人文、参照群体、消费时尚等)的共同影响,也因此,要打造出具有中国风格的家纺产品,家纺企业需要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考虑企业资源能力的前提下,汲取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并根据现代性的要求进行适应性的扬弃,具体来说,本文认为,将家纺设计与民族文化有机融合起来的方向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立足自身品牌定位的风格化设计

家纺行业的市场容量足够大,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文化素养、不同地域等细分要素或这些细分要素组合的消费者都可以是家纺企业的客户群体,但事实上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对于品牌的需求、品牌的认知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家纺企业必须结合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情况对消费者群体进行细分,选取与企业自身优势匹配的客户群体作为本企业的目标客户,然后再基于目标客户的需求特点和本企业的品牌定位开展家纺产品设计。例如实力大的企业可以把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水平消费者都作为自身的目标客户,但又将这些目标客户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群体,定义不同的产品品牌,为每一个产品品牌设立独立运营的团队,以保证满足不同细分市场差异化的客户需求。

企业对自身的产品设计进行精确定位后,通过风格式化的设计形成本企业独特的家纺设计品牌形象是家纺企业差异化发展的手段之一。企业是以产品为媒介,向目标消费群体传达企业所追求的某种精神、某种理念。产品可以模仿,风格可以接近,但通过一系列传达某种理念的产品形成的独有的设计价值体系,却是其它企业所不能模仿和抄袭的。通过产品设计的风格化,不仅有助于家纺企业强化自身的品牌定位、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更能有效地阻止竞争对手的模仿,促进家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立足普适性和地域性民族文化特征的主题性概念设计

文化是设计的基础、灵魂,凡是优秀的设计总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对家纺行业来说,中国民族文化的点点滴滴是产品设计取之不竭的源泉,也是家纺产品设计与品牌文化建设的根基。真正挖掘出民族文化中的中国元素,并融合国际潮流,中国家纺产品同样可以形成鲜明的设计理念与设计风格。中国民族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但并不是中国民族文化中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成为家纺设计值得借鉴的元素,只有符合当前时代特质并富有活力的文化才能称其为中国元素[9]。这就要求家纺企业在使用中国元素时摒弃简单拼合的做法,要事先弄清楚该元素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深层意味,是否有特定的人文和地域环境,特别是是否符合当前消费者的社会文化心理等,自觉做到对中国元素的再次开发。具体来说,可以从普适性和地域性两个视角来考虑:

(1)立足充满生命活力的、典型的、普适性的民族文化的主题性概念设计

如果家纺企业有充足的资源可开发全国性家纺市场,那么它可对中国民族文化中的图案、色彩、面料、工艺、思想等物象元素和精神元素进行充分地研究,系统地梳理出仍充满生命力的、值得传承的、适合于家居软环境的普适性的中国元素,再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特点,选取能体现企业品牌文化内涵的若干主题性概念进行系列化的产品设计开发。通过若干主题性概念设计的风格与风格间的联系,产品与产品间的相互搭配,产品系列化的深入开发,不仅使产品的系统感增强,更提高了产品的不可复制性,从而使家纺企业所追求的品牌形象不断完善,从而做到与同行的差异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2)立足充满强烈地域优秀文化特征的主题性概念设计

站在产品规模化和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家纺企业需要尽可能能够满足全国绝大多数地域目标客户群体共性需求特点的产品设计,但另一方面,因中国地大物博,家纺企业还需要进行地域文化特征的差异化研究,识别出哪些地区具有相似的文化特征,同时又与哪些地区的文化特征有差异,在此基础上,基于地域文化进行物象元素和精神元素的深度挖掘,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市场战略,选取需求规模较大、文化特征鲜明的地域,开展基于差异化的主题性概念设计工作。具有地域特色的家用纺织品能够抓住人们的本土文化情结,在审美认知上产生共鸣,从而快速地占领相关市场,这可作为普适性主题概念产品设计的有力补充。如果家纺企业地域性的产品设计形成规模,不排除家纺行业也形成类似于饮食文化中的苏、闽、川、鲁、粤、湘、浙、徽等八大菜系的特色流派。

中国文化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世界其它民族眼中,中国民族文化的个性是“独特”的,也因此,在家纺产品设计中,只有整个行业的每一个中国企业都秉承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具有个性的中国民族文化,整个行业也才可能开发出具有民族个性的、中国风格的家纺产品,并打造出一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家纺品牌,中国的家纺企业才真正可能屹立于世界纺织企业之林,中国家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看到希望。

(三)立足为消费者提供家居软装饰解决方案的一站式服务设计

每位家居主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情趣、修养及文化品位,其家居装扮也将体现某种风格,也因此,家纺产品需要与这种风格融为一体。与此同时,人们在选购家纺产品时,肯定也希望能在一个地方可以购买到全套的、都体现某种风格的家纺产品(如床品、窗帘、地毯、饰品等),这样装扮的整体性和个性化都将凸显某种风格,也因此,“一站式”的店铺购物(即在一个店铺内采购可以装扮整个家居环境的全套家纺产品)正成为消费者新的需求,而家纺企业在此时正由单纯的产品设计者转变成资源整合者,但这种角色事实上也是一种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资源设计者。

一站式的家纺产品购物需求意味着,家纺业的产品线需要继续延伸,分散在各个链条上的资源需要重新整合,而与其他品牌的合作也要进一步加强,换言之,家纺企业需要纵向多元化并且成为资源的整合者,需要为消费者提供具有某种风格特色的全套家纺产品,而且还可进行多品牌的选择。这种家居风格的一站式需求满足,站在中国民族文化融入家纺设计的角度来讲,需要家纺企业至少开展以下工作,如完善具有某种中国民族文化风格的产品结构、引入具有同类民族文化特征风格的互补性产品的合作者(以全面满足某类消费者的全部家居软装饰需求)、兴建具有某种独特中国民族文化风格的家居软装饰体验中心等,企业要以多元化的产品与品牌,向消费者推行“生活方式”的转型,要在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使消费者在情感上找到慰藉。

总之,本文对中国家纺设计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剖析,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内涵与元素进行了阐释和简要分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的家纺设计如何有效融合中国民族文化提出了建议,期望这种探讨能引发家纺企业对产品设计工作的关注和企业的品牌塑造,也期望能以此促进中国家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www.hometex.org.cn,2012-02-17.

[2] 洛阳新浪家居.中国家纺行业主要存在的三大弊病[EB/OL]. http://jiaju.sina.com.cn.2012-04-09.

[3] 家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EB/OL].http://www.cmo114.com(中国市场总监网),2014-05-01.

[4] 罗中艳,吴微微.中国家纺品牌定位现状及发展方向[J].丝绸,2011,(3):62-65.

[5] 吴越.中国家纺须悟中国元素[N].文汇报,2008-10-03.

[6] 康志杰.传统“仁爱”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N].光明日报,2004-08-31.

[7] 蔡丰明.中国元素的本质及其在民间文化艺术中的独特表达[C].//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A].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41-445.

[8] 成阳.“中国元素”论[J].文艺争鸣,2010,(12):61-64.

[9] 冯易,覃胜南.“中国元素在品牌塑造中的应用思考[J].江苏商论,2010,(3):96-98.

Analysis of Chinese Home Textiles Design under the National Culture Perspective

LI Ming-juan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has aroused great interest among the household textile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Chinese elements are frequently used in the design of home textiles. In this paper, various aspects includ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home textile design, the content and the elements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integration style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home textile design are combed, through the combing, it tries to offer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mak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China home textile brands and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aiming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extile market.

Home Textiles Design; Chinese Element; National Culture

TN914

A

2095-414X(2015)01-0019-04

李明娟(1979-),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染织艺术.

猜你喜欢
民族消费者产品
我们的民族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日化品牌怎样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多元民族
知识付费消费者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