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动作发展角度对篮球项目课程设计初探——以水平四学生为例

2015-03-18 09:30王玉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5105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20期
关键词:耐力课程设计篮球

□王玉(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510500)

从人类动作发展角度对篮球项目课程设计初探——以水平四学生为例

□王玉(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510500)

身体练习是基于其他课程外体育课程独有的特性,在课程设计中要遵循人类动作发展规律,抓住使学生有效掌握动作技能这一核心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动作发展课程设计身体素质敏感期

1、水平四学生阶段情况分析

1.1、身体素质

水平四的学生为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年龄大约在13至16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中期,也是人的动作发展的第二高峰期。这一时期的身体素质自然增长的速度快且幅度大。

力量素质:这一时期的学生相对力量发展平缓,其原因有三点:一是由于体重增长的较快,二是在身高增长的最快时期肌肉横断面积增加较少,三是在身高增长速度减慢时肌肉的增加又相应使体重增加。但是,学生的绝对力量依旧在增长,尤其以男生的屈肌增长最为明显。女孩在15-16岁,绝对力量的发展达到第二峰值,力量增长14%,而男生的力量耐力素质的发展是呈直线上升趋势,在16岁有最本质的提高,所以应该多进行一些有关力量的练习。但是在进行力量练习时,要注意以动力性练习为主,尽量避免采用静力性练习,以免憋气造成的意外伤害发生。

速度素质:反应速度的增长最快期是在9-12岁,在初中阶段增幅略有下降,但是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进行有效干预(13岁时最佳期),可以取得较好的成效,所以在初中一年级时要多进行一些速度位移性的练习。

耐力、柔韧、灵敏素质:男生在16岁,60%强度的有氧耐力增幅超过40%,该数据反映这一时期耐力素质应以发展有氧耐力为主。柔韧素质的敏感期是在5-12岁,所以在这一时期应该做一些保持柔韧性的身体练习。在13-14岁时协调能力的自然发展会达到最高峰,表明这一年龄段为发展学生协调能力的敏感期,应注意多采取一些发展协调性的身体练习。

综上分析,针对水平四的学生应主要发展力量、速度及身体协调性,尤其以速度力量和移动速度为主,同时要采取辅助练习来刺激和保持反应速度,注意耐力素质的继续发展和保持柔韧素质。

1.2、神经系统

13-14岁时皮质抑制调节机制达到一定强度,分析综合能力明显提高,能较快地建立各种条件反射,但由于分化能力尚不完善,又受到小肌肉群发育较晚的影响,所以,掌握复杂精细的动作困难。14-16岁时,反应潜伏期缩短,分化能力提高,女生的分化抑制发展较早,能够掌握复杂的高难动作,在体操、花样滑冰和技巧项目尤为突出。需要注意的是: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由于内分泌腺活动的变化,可能会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暂时下降,少女更为明显,变现为动作不协调,但是,只要经过一段时间后,动作的协调性又会得到发展。

1.3、心理特征

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心理变化不大,但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做动作时不协调、不准确,易出现多余动作。初三年级的学生是从儿童到青少年的转型期,有时会有逆反心理的出现。这一时期的学生开始分辨出努力和能力的区别,并且会把自己的表现和他人的表现进行比较,同时由于家庭、学校及社会影响下获得独立,而同伴团体更成为影响他们的社会力量。这一时期的运动项目要根据他们自我调控或自我决定的动机来选择,这样学生会感觉到他们是在按自己的意愿行动,他们参加活动是因为他们要,而不是强制实施的,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性的同时,也应对了新课标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选编篮球的注意事项:

由于中学生的骨骼正处于在快速增长阶段,骨骼硬化过程尚未完成,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和韧带的弹性强,伸展性大,关节活动范围比成人大,所以在进行活动练习时要注意预防“骺软骨病”的发生。由于骨骼的快速增长,中学生往往是个子高,腿细长。脊柱的增长速度比较慢,容易因不正确的身体姿势,或由于身体的一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以及身体负重过分等造成弯曲变形。所以要创编发展身体灵敏素质及灵活性的运动项目,避免骨骼增长快,而肌肉和神经调节暂时跟不上所造成的动作不灵活、不协调或暂时笨拙现象,还要注意强侧肢和弱侧肢的协调发展。

1.4、水平四各个年级篮球课程设计

初一年级:

单一动作:运球、传球、单手肩上投篮

组合动作:运球投篮组合练习、N人一组传球上篮组合练习(N≥2,难度逐渐递增人数增加)。

选编依据:

初一年级是小学迈入初中的承接点,小学阶段学生对篮球已有表象认识,所以在篮球技术动作安排上要先以复习基本动作为主,巩固大脑皮层已建立的动作反射。这一时期的学生,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发生了巨大变化,抑制过程加强,都能较快建立各种条件反射。所以在动作选编上,采用基本技术动作的组合动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人的配合练习可以增加集体合作意识。

教学建议:

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交流学习经验。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发挥想象力,敢于创新,大胆进行自我展示,对于学生良好的表现要积极给予中肯的评价。要适时引导学生,并尝试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强调基本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与拓展运用,强调合作学习及相互配合。通过分组对抗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学习兴趣。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因材施教,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在不同方向、远近位置体会投篮要领,教师适时引导,解答疑问。

初二年级:

组合动作:三步运球上篮(高、低手)、持球突破(虚晃、体前变向、体后变向、胯下、转身)运球上篮、简单的传切配合。

选编依据:

这一时期学生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的调节不够完善,在运动训练中应进一步加强协调能力的发展,提高对肌肉运动的感觉。持球突破练习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灵敏素质,简单的传切配合是在持球突破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发展反应速度素质。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基本技术,动作表象已在大脑皮层建立较稳定的动作反射,第二信号系统进一步发展,联想、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逐渐提高。中学生已经不满足于一般的模仿、律动及思维简单的运动,而对一定知识、思维的运动项目感兴趣。所以在动作的创编中,采用较复杂的组合动作,发展灵敏、协调等素质练习,从而使速度力量素质得到发展,提高学习篮球的趣味性和积极性,积极发挥学生的组织领导与配合能力。

教学建议:

教师在课上要特别注意准备部分的拉伸练习,防止骨折等意外损伤情况的发生。教师要注意课的负荷和密度不易过大,间歇时间充足,这一时期的学生尤其是男生不宜做过多和过长的“憋气”,篮球经常是半蹲位姿势,需要发展股四头肌力量,应注意防止“骺软骨病”的发生,不能过于集中,每次时间不宜过长。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要进行综合测评,不以考试成绩为主。进行分组练习时,要将学习程度好和差的学生混合编排,提高整体学生水平。

初三年级:

组合动作:二攻一配合、简单的进攻和防守技术组合练习、简单的技战术配合练习、攻防转换练习,半场以及全场的小型友谊比赛。

选编依据:

初三年级处于青春中期的末期,生长加速期已结束,心肺功能在初一、初二阶段得到相应的发展与提高,青少年的下肢骨在16-17岁以后骨化迅速,这一时期可以发展力量素质,积极从事与增强肌耐力有关的运动项目,会有助于成年期具备较高水平的肌肉耐力。

教学建议:

在心理认知层面上,学生对篮球已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实际操作能力,学生更愿意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动作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组织教学比赛,更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和灵活运用的综合素质能力。所以,教师在授课中,要注意适时的巩固初一、初二的各项篮球基本技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更好地将所学的篮球基本技术运用到比赛当中去,激发学生在场上发挥决策和组织能力。

[1]Greg Payne,耿培新.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耐力课程设计篮球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过了把篮球瘾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