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与审美同行

2015-03-18 23:37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柳公权中学刘伟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7期
关键词:情趣美感美的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柳公权中学 刘伟萍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昭示着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应有的地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呢?

一、通过文本发现美,激发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蕴含了巨大的审美价值,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感情激越的诗歌,文辞优美的散文,条分缕析的说明文,逻辑严密的议论文;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催人向上的社会美,引人欣羡神往的艺术美,启人聪明才智的科学美;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着。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男女之情、手足之谊,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天敌动容的悲壮、催人泪下的凄切、细细霏霏的柔婉;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喜悦,无名的烦愁……这为语文教师的审美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客观对象和有利条件,是其它学科难以企及的。学习这样的美文,能不为美所感染吗?

大自然的美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他们体味生命之美好的审美情感力。例如朱自清的《春》,作品展现的是一个欣欣向荣、多姿多彩、全方位的春天。朱自清把大自然写活了、写足了、写透了,把大自然诗化了。学生进入这样的境界,贪婪地吸收养分。美文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

二、通过文本,培养审美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凡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是作者情感的流露,无不是作者人格的载体。无语教材为我们提高了丰富饱满、叠彩纷呈的情感海洋。如“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清静悲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亡国之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背影》的父子情、《藤野先生》的师生情、《登上地球之巅》的战友情……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把其中表达的感情潜移的传给学生,使其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的同时,让其荡涤灵魂、陶冶情操。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这就是说语文教学教师要披情入文,进入角色,把学生领进作者创设的角色中,以激动人心的情感魅力,把学生的激情“煽动”起来,使他们投入忘我的学习之境,在激发主体意识中陶冶美的情感,使学习始终保持自主能动的积极状态。对表现情感的文章,我常采用有表情地美读,情动于衷而形显于外。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不加任何掩饰地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

同时,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教育,离不开对艺术形象的感受。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有众多的熠熠生辉的艺术形象。可怜可悲可憎的孔乙己,爱耍小聪明、恃才放旷的杨修,武艺高强急于表现的杨志,聪颖好学命运多变的香菱。我们可以借助这些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中挖掘人物心灵的闪光点。引导学生从形象受到感化,启发学生发展人性中的真善美,抑制人性的假丑恶。让学生懂得美在实践、美在创造、美在奉献的道理。

三、通过朗读,品味作品的意境美

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符号,更蕴含着种种“情趣”或“诗意”。这些情趣和诗意,就是语言文字的种种神韵、种种情感意向因素,也是一种审美因素。要领悟到这些因素。便要有语感能力。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体味作品的意境美,要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美感主要方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途径。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感感受。

阅读课文,是学生认识美,感受美,比如《观舞记》这篇文章对舞蹈艺术的描写优美生动,本文主要是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如青云般慢移,旋风般急转”“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等,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音形象,通过朗读,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四、展开联想、想象,在比较中审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想象与联想的激发是非常关键的,教师能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自然愉悦地睁开自己审美的眼睛。如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学生就能在脑中勾画繁花与嫩叶交织,蓝天点缀着白云,碧绿的江面浮出一叶白帆,向天水交接处驶去,一瞬间浩浩江水扑面而来,这是一种色彩美,图画美;更是对美的再创造。例如,同样写雪却各有不同:李白眼中的雪“燕山雪花大如席”,写出了雪花虽大却不厚重的形态,展现了有雪却无寒意的北方冬季的奇美景象。而白居易则说“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时多,去似朝云无觅处。”写出了雪花似花似雾翩然而至,来得轻盈又去得寂静的朦胧的美丽,这是一种朦胧的心境,含着淡淡的喜悦又含着淡淡的哀愁。再看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则灵动得多,明丽的多,银花盈野,虽无花香却透着春意,作者的坚强乐观豪情跃然纸上。又如毛泽东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仅极目苍穹,更是胸怀神州,高大的巨人形象屹然天地间,这哪里是写雪,分明是他吞吐天地、横绝六合、空扫万古的胸襟气魄的真实写照,所以才有了下文“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的踌躇满志。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这种美美的是天地,壮的是胸怀,更是种令人叹服的美景。在鉴赏品味的过程中离不开想象离不开分析,在比较分析中使学生认知了美,品味了美,既加深了认识又巩固了知识,还丰富了语言储备,同时自己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个过程,既是对美的评价、创造,也完成了一次审美情感的体验。

语文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审美教学艺术,真正实现语文与审美同行。

猜你喜欢
情趣美感美的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诗词要有情趣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让语文充满生机充满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