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虎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

2015-03-18 03:30李咏兰郑连斌李鹏飞巴德日胡
关键词:上唇红唇容貌

谢 宾, 李咏兰, 郑连斌, 李鹏飞, 巴德日胡

(1.呼伦贝尔学院 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海拉尔 021008;2.内蒙古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3.天津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7)



巴尔虎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

谢 宾1, 李咏兰2, 郑连斌3, 李鹏飞2, 巴德日胡1

(1.呼伦贝尔学院 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海拉尔 021008;2.内蒙古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3.天津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7)

为研究巴尔虎人头面部形态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按照国际学术界规定方法,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测量了400例(男196例、女204例)巴尔虎成年人38项头面部指标,并计算了12项头面部体质指数,对巴尔虎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随年龄增长,巴尔虎人蒙古褶率下降,眼裂渐趋水平,鼻孔最大径趋于水平,眼色变浅,上唇皮肤部变高,红唇变薄.(2)巴尔虎人鼻宽、口裂宽、上唇皮肤部高度、容貌耳长、容貌耳宽与年龄呈正相关;眼外角间宽、唇高、红唇厚度、耳上头高与年龄呈负相关;头长、面宽、下颌角间宽、眼内角间宽、鼻长、鼻深、头围、面颊皮褶8项指标与年龄无相关.(3)形态面、头面高、鼻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头长高、口指数与年龄呈负相关.说明巴尔虎人多数骨性头面部指标随年龄增长变化不大,而多数软组织指标随年龄增长变化明显.

头面部;巴尔虎人;蒙古族

巴尔虎的历史,比蒙古历史更久远,早在蒙古统一之前就已经屡见经传.巴尔虎旧称巴尔忽部,《隋书》称之为“拔野固”,《新唐书》和《旧唐书》等,称为“拔野古”和“拔也古”等.如果从拨野古在公元3世纪就参加了以丁零为核心的部落联盟算起,巴尔虎人已经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因其部族原在内贝加尔湖以东巴尔古津河一带从事游牧和渔猎生产而得名[1].古代巴尔虎人是突厥语部族,巴尔虎人融入蒙古民族后,巴尔虎语大量吸收蒙古语成分,最终成为蒙古语族群的一支. 巴尔虎语和蒙古语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语无论作为蒙古语族的一个语支,还是作为蒙古语的重要方言,都可以看出巴尔虎人在蒙古族诸族群中的独特地位.在中国境内,巴尔虎人主要居住在呼伦贝尔市的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

头面部的形态学参数影响人的容貌特征,是对人进行识别的主要依据.中国的巴尔虎人的先民曾先后生活在西伯利亚、青海、喀尔喀蒙古、内蒙古诸地域,经历了由突厥部落向蒙古部落的转变,与周边的很多民族、种族发生过长期基因交流.应该说,巴尔虎人的较为复杂的基因结构是形成其独特的头面部特征的遗传基础.巴尔虎人的头面部特征至今未见报道.

1 材料和方法

于2013年8月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调查方法按照《人体测量方法》[2-3].共获得有效资料巴尔虎人400例(男196例,女204例)38项头面部指标.调查指标包括观察指标16项,头面部测量指标22项及12项派生指数.被调查者分为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共5个年龄组.被调查者身体健康,其父母均为巴尔虎人.

调查数据采用Excel、SPSS13.0软件统计处理.采用卡方趋势检验法对16项观察指标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对指标、指数与年龄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并进行年龄组间的方差分析.

2 结果

巴尔虎人16项头面部观察项目的调查结果见表1、表2,22项测量指标的测量结果见表3、表4,12项头面部指数值见表5、表6.

表1 巴尔虎人男性16项观察指标调查结果(n, %)

χ2为卡方趋势检验:*0.01

表2 巴尔虎人女性16项观察指标调查结果(n, %)

表3 巴尔虎人男性22项头面部测量指标结果±s,mm)

r为直线相关分析的相关系数,F为年龄组的方差分析F值,*0.01

表4 巴尔虎人女性头面部测量指标结果±s,mm)

表5 巴尔虎人男性头面部12项指数±s,mm)

表6 巴尔虎人女性头面部12项指数±s,mm)

3 讨论

3.1 巴尔虎人头面部观察指标随年龄增长出现率的变化

男性蒙古褶、眼裂倾斜度、鼻根高度、颧部突出度、鼻翼高度、鼻孔最大径、眼色、上唇皮肤部高度、红唇厚度、鼻翼宽和女性上眼睑皱褶、蒙古褶、眼裂高度、眼裂倾斜度、鼻基部、鼻孔最大径、眼色、上唇皮肤部高度、红唇厚度随年龄增长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表2).

巴尔虎人有蒙古褶率随年龄增长下降,眼裂、鼻孔最大径趋于水平,眼色变浅,上唇皮肤部变高,红唇变薄.由于老年人虹膜细胞中黑色素减少导致眼色变浅[4].红唇厚度减小与上唇皮肤部高度增加互相关联,是由于上唇皮肤部的松弛和粘膜部向口腔内回缩共同造成的[5].

3.2 巴尔虎人22项头面部测量指标值的年龄变化

3.2.1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男性额最小宽、鼻宽、口裂宽、容貌面高、上唇皮肤部高度、唇高、红唇厚度、容貌耳长、容貌耳宽、耳上头高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3).女性头宽、眼内角间宽、眼外角间宽、鼻宽、口裂宽、形态面高、鼻高、上唇皮肤部高度、唇高、红唇厚度、容貌耳长、容貌耳宽、耳上头高年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4).说明随年龄增长巴尔虎人头面部绝大数形态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

3.2.2 相关分析

3.2.2.1 与年龄正相关的测量指标 男性鼻宽、口裂宽、容貌面高、上唇皮肤部高度、容貌耳长、容貌耳宽和女性头宽、鼻宽、口裂宽、形态面高、鼻高、上唇皮肤部高度、容貌耳长、容貌耳宽均与年龄正相关.

男性、女性结果显示,巴尔虎人鼻宽、口裂宽、上唇皮肤部高度、容貌耳长、容貌耳宽与年龄呈正相关.鼻宽值的增加与鼻翼软骨的形态学变化及皮下脂肪厚度增加有关.男性口裂宽60-岁组(51.5mm)比20-岁组(48.3mm)平均增加了5.2mm,女性则从42.7mm增加到47.1mm,增加了4.4mm.口裂逐渐变宽是由于口角皮肤的松弛造成的[7].随年龄增长,上唇皮肤部高度增大,这与吴汝康[6]关于海南黎族、苗族等族群的研究报道一致.身体脂肪与弹力纤维均会减少,造成头面部软组织松弛下垂[7],这是随年龄增长巴尔虎人耳增大的原因.

3.2.2.2 与年龄负相关的测量指标 男性头宽、额最小宽、眼外角间宽、唇高、红唇厚度、耳上头高和女性的眼外角间宽、唇高、红唇厚度、耳上头高等均与年龄呈负相关.

总体来看,巴尔虎人头面部与年龄呈负相关的指标是眼外角间宽、唇高、红唇厚度、耳上头高.随年龄增长眼睑下垂[8],这可能是眼外角间宽值随年龄增长而减小的原因之一,故年龄越大,眼外角间宽值逐渐减小,60-岁组与20-岁组比较,男性眼外角间宽值减小2.7mm,女性眼外角间宽值减小5.0mm.年龄越大,红唇厚度值明显变小,男性从20-组8.4mm到60-岁组减少到6.2mm,每10年依次分别减少0.2mm、0.5mm、0.8mm、0.7mm;女性上唇皮肤部高度值从8.3mm减少到5.5mm,平均减少了2.8mm,每10年依次分别减少1.4mm、0.4mm、0.0mm、1.0mm.唇高值的下降与上红唇、下红唇均变薄有关.罗金斯基认为,25岁以后双唇的厚度逐渐缩小,在40岁以后特别明显,口裂宽随年龄逐渐增大[9].本文研究显示,男性唇高50岁以后明显缩小,女性则在30岁以后明显缩小,男性、女性口裂宽值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3.2.2.3 与年龄不相关的测量指标 男性头长、面宽、下颌角间宽、眼内角间宽、形态面高、鼻高、鼻长、鼻深、头围、面颊皮褶和女性头长、额最小宽、面宽、下颌角间宽、眼内角间宽、容貌面高、鼻长、鼻深、头围、面颊皮褶均与年龄不相关.

总的说来,巴尔虎人头长、面宽、下颌角间宽、眼内角间宽、鼻长、鼻深、头围、面颊皮褶与年龄不相关.

3.3 头面部指数的年龄变化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头长高(F=3.565)、容貌面(F=4.056)、头面高(F=4.137)、鼻指数(F=2.711)、口指数(F=7.002)5项指数值的年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女性头长高(F=3.805)、头宽高(F=3.943)、头面宽(F=3.040)、头面高(F=6.001)、鼻指数(F=3.181)、口指数(F=10.415)6项指数值的年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容貌面(r=0.256)、形态面(r=0.200)、头面高(r=0.221)、鼻指数(r=0.192)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头长宽(r=-0.167)、头长高(r=-0.172)、口指数(r=-0.337)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其余指数与年龄无相关.女性形态面(r=0.138)、头面高(r=0.222)、鼻指数(r=0.210)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头长高(r=-0.174)、头宽高(r=-0.208)、口指数(r=-0.393)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其余指数与年龄无相关.

综合男性、女性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巴尔虎人男性与女性多项指数年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形态面、头面高、鼻指数与年龄正相关,头长高、口指数与年龄负相关.

随着年龄增长,男性面宽值减小而形态面高值逐渐增大造成了形态面指数值越来越大,女性的面宽与年龄不相关而形态面高与年龄正相关造成形态面指数值越来越大.男性和女性耳上高与年龄负相关,男性形态面高与年龄不相关,女性的形态面高与年龄正相关,这导致了男性、女性头面高指数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男、女性鼻宽、鼻高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男性鼻高值随年龄变化不大,分别导致了男、女性鼻指数值随年龄增长而增长.随着年龄的增大男、女性耳上高值减小,头长与年龄无相关,导致男、女性头长高指数值越来越小,男、女性红唇厚度值变小,导致口裂宽指数下降,口裂看起来相对狭长.

3.4 随年龄增长头面部特征变化的原因

我国学者朱钦等[10,11]对达斡尔族体质研究的结果表明,随年龄增长头面部特征变化较小.吴汝康等[2]发现,红唇厚度、上唇皮肤部高度、口裂的宽随年龄增长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红唇高逐渐变小,上唇皮肤部高度、口裂宽逐渐增大.郑连斌等[12]对回族体质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软性组织指标随年龄增长变化较大.陈廷瑜等[15]发现,中国土家族的头面部软组织厚度性别、年龄、民族间的差异均较明显.吴汝康等[6]认为,多含软性组织的头面部指标与年龄正相关,是机体组织老年化的影响.青年人新陈代谢旺盛的长期趋势和老年人的体质特征的缩小趋势导致部分软性组织与年龄负相关.

本项研究亦发现,多数骨性指标随年龄增长变化不大,而多数软组织指标随年龄增长变化明显.

[1] 兴安.巴尔虎蒙古族的历史记忆与认同实践[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4(4):30-35.

[2] 吴汝康,吴新智,张振标.人体测量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03-112.

[3] 席焕久,陈昭.人体测量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45-159.

[4] 郑连斌,李咏兰,冯晨露,等.革家成年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J].解剖学报,2013,44(5):699-706.

[5] 李咏兰,陆舜华,郑连斌,等.湘语族群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J].解剖学杂志,2012,35(2):223-228.

[6] 吴汝康,吴新智,张振标,等.海南岛少数民族人类学考察[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31-32.

[7] 李咏兰,陆舜华,郑连斌,等.江西汉族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J].人类学学报,2012,31(2):196-201.

[8] 张兴华,郑连斌,宇克莉,等.山东寿光汉族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2011,30(2):206-217.

[9] 雅·雅·罗金斯基,马·格·列文.人类学[M].王培英,汪连兴,史庆礼,译.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501-502.

[10] 朱钦,王树勋,阎桂彬,等.鄂伦春族体质现状及与60年前资料的比较[J].人类学学报,1999,18(40):296-306.

[11] 朱钦,富杰,刘文忠,等.达斡尔族成人的体格、体型及半个多世纪来的变化[J].人类学学报,1996,15(2):119-126.

[12] 郑连斌,陆舜华,赵晓光,等.宁夏回族体质特征的年龄变化[J].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7,(1):66-71.

[13] 陈廷瑜,余家树,钟山,等.中国土家族人群头面部软组织厚度的测量[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5,20:213-215.

Variation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Head and Face With the Increasing Age of Barags

XIE Bin1, LI Yong-lan2, ZHENG Lian-bin3, LI Peng-fei2, BA De-rihu1

(1. Deparmtnet of Life Science and Chemistry, Hulunbeier College, Hailaer 021001, China;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Inner Mongolia Nomal Unveristy, Hohhot 010022, China; 3.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Cyto-Genetical and Molecular Regulation, Tianjin 300387, China)

In order to study the rules of the variation of head-fac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with the increaseing age,thirty-eight indices of head-face characteristics on 400 individuals of Barags. (196 males, 204 females)were investigated in Xin Barag Left Banner, Hailaer, Mongolia. Twelve physical indices were calculated. Preliminary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variation of head-face characteristics with increasing age. The results show: (1) With increasing age, Barags themongoloid fold rate decreased, the direction of eyeslits tended to level, the maximum sizeof the nostril tended to level, eye color become shallow, the height of narrow partof the upper lip raised, and lip thickness decreased. (2)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nose breadth, mouth breadth, upper lip height, physiognomic ear length and physiognomic ear breadth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ge; In contrast, external binocular breadth, lip height, thickness of lips, auricular high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ge. And head length, face wide, bigonia l diameter, interocular breadth, nose length, nose depth, head circumference, face skinfold showed no correlation with age. (3)Morphological facial height, vertical cephalo-facial index and height-breadth index of nos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ge. Length-height index of head and lip index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ge. These indicate that with the increasing age, most of synostosis of Barags head-face morphological didn’t change obviously, but some soft organizations indices changed significantly.

head and face; Barag; Mongolia

10.14182/J.cnki.1001-2443.2015.03.010

2014-11-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270);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13MS0518).

谢宾(1963-),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教授,主要从事人体解剖生理学、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通讯作者:李咏兰(1963-),女,内蒙古赤峰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动物生理生化、人类生物学等领域研究.

谢宾,李咏兰,郑连斌,等.巴尔虎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8(3):260-266.

Q984

A

1001-2443(2015)03-0260-07

猜你喜欢
上唇红唇容貌
上唇腺样囊性癌1 例及文献复习
画与理
上唇年轻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曼妙红唇
Perfect is Boring
恋恋红唇
不一样的红唇
改良旋转鼻唇沟皮瓣用于上唇缺损的亚单位修复
感恩节
耳后游离皮片在修复鼻小柱与上唇粘连外翻畸形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