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哈尔滨城市化启示

2015-03-19 03:54王天一张虹萍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哈尔滨市哈尔滨城市化

王天一,张虹萍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城市化是每个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都要面临的重大课题,是伴随着现代化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全球现象。而城市的环境问题也是全世界人民面临的一个严峻事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经过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调整结构,深入改革,不断完善企业承包责任制,工业生产出现了持续增长的好势头。”[1]在改革开放时期,哈尔滨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发展地区之一,城市发展获得了新的动力,城市化在原有基础得到快速发展。城市经济水平提升,创造出比以往更多的经济价值。不仅工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而且从1980年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村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区重新在城市经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道里、道外中心区开始,南岗中心区重点转向经济与商业。城市向平面和垂直两个方向急剧扩展,并在太平、动力、香坊等地区出现次中心,逐步形成多中心分级城市结构。现如今,哈尔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处在中等城市化阶段,但是城市化的物质基础薄弱拖后了城市化的质量。在哈尔滨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生态环境问题是哈尔滨城市化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可用城镇生长发育的土地、水源和矿物能源极其不足。”[2]

一、哈尔滨城市化存在的环境问题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建设城市,哈尔滨城市环境在工业快速发展时遭到破坏。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已经逐步进行改造,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日益增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严重滞后。并且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哈尔滨城市建设一度出现了忽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为经济价值牺牲生态环境的做法,使哈尔滨市的城市发展较为不协调,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进入21世纪,环境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哈尔滨市也开始为市民努力营造一个更好的生存空间。但是环境问题还在制约哈尔滨市的发展,如水资源问题、空气质量问题、土地问题、垃圾问题等。

(一)水资源问题

“黑龙江环境监测资料表明:松花江流域的9个省辖城市附近地表水的使用功能不能保证,部分城市附近地区地表水水质超过V类,影响使用功能的主要污染因子是高锰酸钾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3]哈尔滨市的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地下水和湖泊水与河流都有污染,有机污染较为严重,部分居民用水水质不达标。2013年,地表水水质总体状况为“轻度污染”[4]。

(二)空气质量问题

哈尔滨市位于东北重工业地带。在新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初期,为了追求社会经济单方面高速增长,以高污染为代价换取的经济飞跃使环境不断恶化。同时,哈尔滨地理位置原因,哈尔滨进入冬季需要大面积供暖,造成空气质量进一步下降,经常出现典型的煤烟型污染天气。有时造成持续的雾霾天气,甚至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及正常生活。“在2010年哈尔滨市环境空气检测中,全市平均可吸入颗粒物0.102mg/m3,超出国家二级排放标准。”[5]

(三)土地问题

哈尔滨市在城市建设中的用地不当、规划不合理,导致了湿地面积的锐减,严重的威胁了生态环境。近年来,受沙化、开垦、渔牧等自然和人为原因影响,哈尔滨城市周边湿地面临着退化危机:位于巨源镇的大白鱼泡湿地已经消失,松花江沿岸的滩涂湿地屡遭破坏,长岭湖湿地大部分已经干涸。开荒和私建滥建甚至威胁了农民承包并自发保护的小块湿地。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空间的扩大。哈尔滨城市城边大片郊区的土地被开发商征用,仅2010年度,哈尔滨市政府第二期征收农业用地面积就达221.765公顷。在城市建设不断扩展的同时,没有注意绿地建设和环境保护也导致了土地的荒漠化等问题的出现。“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存在一定粗放浪费现象。全市人均建设用地除市区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外,其他城镇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平均投入和产出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建设用地存在低效利用问题,集约利用水平较低。”[6]

图1 全年空气质量分布[4]

(四)垃圾问题

固体废弃物污染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工业废品以及生活垃圾的处理不当会引起土地污染以及疾病的产生,甚至会直接造成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垃圾处理不当也给城市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哈尔滨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城市,固体废弃物每年的排放量巨大。据统计,哈市2010年生产工业固体废弃物1 442.77万吨,生活垃圾119.27万吨。这些都严重的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7]。

这些问题是哈尔滨城市化中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经济进步的一种体现,在此基础上更要求城市体现出来的气息要符合现代化的发展理念、绿色健康的生活状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社会循环。这也是我们所处的生态大环境所要求的。

二、生态文明与哈尔滨城市化的关系

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特征。从黑龙江省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省委对哈尔滨提出了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要求,这将成为引领哈尔滨未来发展的长期目标。

首先,从世界范围内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在全球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和资源约束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走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现代化道路,是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代表就生态文化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曾发表这样的看法“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8]一个与生态文明发展要求相背离的城市,其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将难以想象。只有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有效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应用,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才能加快哈尔滨向产业强盛、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现代城市的迈进步伐。

其次,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有利于激发哈尔滨市的发展潜力。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的一个崭新阶段。从长远发展上看,生态文明竞争力将成为城市和区域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从全国范围看,哈尔滨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一系列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这是我们今后发展的重要潜力所在。同国内外一些发达城市和地区相比,哈尔滨市目前环境污染总体上不是很严重,蓝天、森林、湿地是独特的天然资源。早在上世纪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就从协调经济、环境和资源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设想。2000年,国家批准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生态省建设的试点之一,并制定实施了《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哈尔滨市在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就提出了“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要求,并确立了以创建环保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国家文明城和国家森林城为载体,加强生态功能区域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具有北方特色的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趋势。可以说,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将极大地激发哈尔滨在国内外新一轮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所蕴涵的巨大发展潜力,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跨越。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全球范围看,人类社会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人口急剧膨胀与资源严重匮乏。由于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对自然资源造成巨大的压力,如淡水资源短缺、耕地日益减少,稀有矿产资源濒临耗竭。二是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例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退化严重、海洋污染严重、酸雨增多等。从中国的现状看,除了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问题外还有一些问题也尤为严重。一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严重不足。二是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9]。

所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哈尔滨市政府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生态文明与哈尔滨城市化发展建设相结合,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突出生态理念并投入到建设中来这无形中加快了哈尔滨城市化建设发展的速度。

三、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

生态城市是基于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运用生态科学原理规划设计的,社会和谐、经济高效、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是自然、城市和人融为有机整体的互惠共生结构[10]。如果过去哈尔滨市的城市化是一个平缓上升的曲线的话,那么未来10—20年必将是一个陡起的曲线,是一个加速进行的过程,进城的人口剧增、城市扩张非常快。如果此时我们不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入城市发展规划,不把建设生态城市看做未来城市发展目标,不将城市的基础设施、防灾减灾系统有力地建立起来,我们迟早会发现,这样的城市化毫无竞争力可言。

(一)营造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浓厚氛围

进一步加强领导。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只有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各项责任机制,才能使这项工作有效开展。同时,要积极听取市民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的建议,在全市营造人人关心、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建设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城市基础环境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哈市环境的综合治理,特别是城市的绿化、空气质量、水资源及城市污染源的治理。简单来讲,就是通过构建一个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硬环境,这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和提供物质保障。加大市区范围内松花江湿地规划保护力度,坚决避免以开发湿地旅游等名义对湿地非法占用和破坏。进一步推进市区内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等“三沟”的综合治理。

(三)加强城市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建设

人是城市的灵魂,居民文化素养的提高是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积极引导城市居民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自觉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参与者、生态文明理念的饯行者,注重观念的养成和修养的提升;鼓励绿色消费,提倡追求自然、和谐、文明、健康、科学的低碳、可循环生活方式。2015年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龙国英在专访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它不仅需要有政府的推动,也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每一个人既是生态文明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参与者。比如说我们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我们可以倡导一些简约的生活方式,这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具体行动。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人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因素。要“增强市民的消费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建立科学文明的,有益于人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消费结构,保障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11]

(四)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

建立对环境违法的严惩机制。2015年,前央视著名记者柴静的《穹顶之下》在网上掀起热议,让我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产生深入的思考。“两会”上各省也发出关于环境的自主立法权限的呼声。对于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开工建设、未经环保验收擅自投产使用、擅自闲置环保设施、超标排污、偷排污水等具有连续性的违法行为,采取“按日计罚”,上不封顶的处罚方式。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追究制度、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

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加大环境执法建设投入,提高执法装备水平。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执法能力。规范环境执法制度程序,确保环境执法的公正与客观。

加强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监督。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提出有关建议,及时研究和制定相关生态城市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强化企业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完善受理公民对环境生态行政行为申诉的机制,推进政府问责制度落实。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

目前,哈尔滨生态城市规划已经取得阶段性的进展,城市各种污染基本得到有效地控制。未来的生态城市规划要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在哈尔滨市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行为示范下,加强对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让公民充分理解环境保护意识在哈尔滨市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性,建设拥有现代化开放型的经济结构、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高度发达的科技和文化环境、健康稳定的社会环境、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人居环境的理想的生态城市。

[1]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哈尔滨市志总述[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91.

[2]张虹萍.二战后美国非政府组织开展城市环境运动及启示[J].学术交流,2014,(9):205.

[3]李兴隆.论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J].北方环境,2002,(3):12.

[4]哈尔滨环保网.2013年哈尔滨市环境状况公报[EB/OL].http://www.hrbhbj.gov.cn/zwxx/hjzl/hjzkgb/2014/06/9629.htm?id=8a8182814 641cbbf014664a7c3670738.

[5]白爱飞,孟庆庆.哈尔滨市区内大气污染现状分析[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1,(3):91.

[6]哈尔滨国土资源局.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EB/OL].http://www.hrbgtj.gov.cn/tdzygk/10795.jhtml.

[7]市环保局.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局关于2010年全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信息的通告[EB/OL].http://zwgk.harbin.gov.cn/auto336/auto368/201107/t20110721_69011.html.

[8]黄宇弦.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内涵[J].滁州学院学报,2008,(4):44.

[9]杨明海.关于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新华教育导刊,2010,(10):27.

[10]李景源,孙伟平,刘举科.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

[11]褚祝杰,陈伟.哈尔滨建设生态城市的可拓学模型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6):120.

猜你喜欢
哈尔滨市哈尔滨城市化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失去玉桂叶的日子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协会专家组2021年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静听花开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刘派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