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检修标准作业成本控制的优化与实践

2015-03-19 00:52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绍兴供电公司季丽清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工区变电所变电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季丽清

变电检修标准作业成本控制的优化与实践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季丽清

检修试验工区通过构筑“双保险”下的“双核心”驱动来实现变检作业中的成本控制,压缩费用空间,优化作业标准成本。紧扣集约化主题,提升成本精益化管理,实现“成本优先”,并起到检修作业整个流程的全员、全过程各环节控制,最终实现资产全寿命的管理目标。

变电检修 标准作业 成本控制

国网公司系统的国有特大型供电企业,担负着全市三(县级)市二县一区的电网运行、建设和配电营业任务。检修试验工区是局属主要生产部门,目前负责145座(其中5座500kV、25座220kV、108座110kV以及市区、绍兴县7座35kV)变电所的变电设备检修、技改等工作。下设综合组、生技组、安监组三个管理组,六个综合性生产班组。

一、变电检修成本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增速较快,作业成本核算偏离当前物价水平

目前变电检修标准作业成本是按照2009年11月下发的《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设备检修成本定额(试行)》的标准来进行应用的,但随着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这部分数据已经开始跟09年的物价水平有较大差异。如检修人员的日工资,由09年原来的80元/天上升为120元/天,成本提高了50%;检修所需的电力工程车费用由350元/天上升到了540/天,上涨了54.29%。

(二)费用分摊逻辑按检修对象数量均摊,缺少说服力

浙电统计维修对象及报工工单的实际成本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本归集,是按照外包服务工单与物料工单的实际成本分摊而来,具体分摊逻辑依据是按照维修对象及报工工单中的检修对象的数量来均摊。这种按数量均摊方式没有体现出变电检修对象的个体差异,缺少合理性。

(三)大修项目未按变电站检修分开,存在打捆现象

目前本局存在各个变电站检修业务打捆的在一个项目里情况,未在一个项目中按子项目分开,这样在工单中体现不出是具体哪个变电站的检修业务发生费用。

二、优化方法

(一)在双重保险基础上开展双核心优化检修成本分析

按照全寿命管理理念,检修成本可归结为“检修成本=检修工程费+部件购置费+其他费用”的计算公式;而根据绍兴电力局检修试验工区在实践中发现,检修成本并不能简单的累加,检修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因素与检修质量因素虽不直接反映到预算成本,但却决定着整个作业项目成本的是否可控。

通过对变电检修作业成本分析,将检修作业成本细分为显性成本、隐性成本。将检修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备品备件、机械租赁等费用归结到材料购置成本,将人工成本,主要是工时、出差等费用归结到人力资源成本;这两项构成了整个成本的显性部分,可通过预算控制、直接反映到检修费用统计中。将检修作业中安全风险、质量保障的成本也记入其内,构成隐性成本;隐性成本是影响整个作业项目的重要因子,隐性成本的增大将导致检修整体成本的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增长。

因此将全寿命检修成本公式更改为

检修成本=(材料购置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安全风险成本*质量保障成本

(二)显性成本的标准动态优化与实践

1、以状态检修为基准的标准化作业方式

利用在线监测、带点检测手段,检视设备运行状态,准确地发现设备存在缺陷和隐患;同时紧密地结合现行作业方法,采用集成作业、交错作业的方式提升检修工艺,由工区计划管理专责制定检修策略和检修方案,由技术管理专责编写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形成标准化作业方式。

2、以标准化作业方式为大纲的标准化作业工序

在标准作业方式的基础上“深耕细作”,按照每个专业、每一类检修设备、每一种电压等级、每一个检修项目对作业方式的作业步骤予以规范,编制典型作业工序卡,以工序卡中的要求为基准对检修试验人员的现场作业进行监督,建立标准化的作业工序。

3、对应标准化作业方式、作业工序建立标准化装备配置

根据标准化作业方式与作业工序,结合变电所检修对象数量、设备老化程度、设备运行状况,科学地开展工艺评估和作业时间分析,预先确定工器具、试验器具配置清单,备品备件、材料等消耗品使用需求,形成标准装备配置。

(三)人力资源成本费用控制

在国网标准定额中,人工成本占有很大比重。适当地改善管理方式、改进检修工艺、提高职工作业技能水平,即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挖潜增效”,相应的人力资源成本也能较为灵活的加以控制与调整。

1、“以人定量”的人力成本控制核心理念

检修试验工区是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针对“人”这一关键因素对变电检修合理用工模式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基于“以人定量”为核心的变电检修用工绩效考核方法。基于“以人定量”为核心的变电检修合理用工模式,主要根据工区所拥有的“作业人员数量”、“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作业人员有效工作时间”,来确定工作量。

2、“以量定员”,掌控“作业人员数量”因子

“以量定员”,推行设备检修用工定员标准化管理,解决计划安排时对“作业人员数量”这一因子的掌控。检修试验工区经过多年的实际测算,建立了一套《修试工区变电检修拟实投用工标准》,明确规定各种技术难度的工作所需的作业人员数量、技能水平和有效工作时间。这套办法具体可以分解为定时、定工、定员、定责四部分。[3]

举例说明,某110千伏变电所C级检修要求2人在5.5个小时内完成4套10千伏线路保护定校工作。2人就是定员,5.5个小时就是定时,4套10千伏线路保护定校就是定量,定责则是指通过检修质量保证制度实行质量跟踪及责任人的考核。

(四)用风险评估结果量化为安全风险成本

在安全生产承载力的基础上推进风险评估,进行安全风险成本分析。具体方法为:在每项作业项目开展之前,开展现场风险探勘、电网风险分析、作业协调联动等工作,对风险因素予以综合考虑。通过评估作业风险等级,将其作为检修成本的安全风险系数,实现对成本的预控。

举例说明:

作业风险等级分为:一般以下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以及重大风险

我们认为一般及以下风险对检修成本无影响,在指数位置上的安全风险成本为1,对综合成本影响体现为“隐性”;较大风险情况下的成本可能造成扩大,但又不致严重,因此安全风险成本为1.02,重大风险情况下的成本可能造成极具扩大,因此安全风险成本为1.05。

三、成果实施后产生的效果

开展变电检修标准作业成本控制优化与实践一年多来,在绍兴电力局检修试验工区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物料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采用“五标”体系下的差异分析滚动系数算法使得原本随着物价不断上涨的材料机械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成本降低。2012年,该局变电所C级检修16座、D级检修98座,与2011年变电所检修量相比增加变电所C级检修2座,、D级检修5座,与2011年变电所检修量相比增加变电所2座,检修设备分别增加39台和53台;成本节约为43万元。

(二)人工成本得到最大发挥

在“以人定量”为核心的科学用工体系下,人力资源利用率获得了提升,将工区每位职工的作业能力发挥到较为合理的状态。同时控制了用工费用,保障单位人工费的最大出产率。2012年检修试验工区职工人数201人,2011年职工人数196名,共节约人工费用45万元,人均节约费用2238元。

四、结束语

变电检修标准作业成本控制的优化与实践,是检修试验工区为适应“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人、财、物”集约化管理而作出的结构性尝试。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与实践,有效控制了检修过程中的费用发生,减少了作业过程中的物资浪费,提升了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率,且兼顾保障变电检修“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作业风格。实现以安全风险成本、检修质量成本为两翼的管控双保险;以材料机械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为节约源头的双核动力。

[1]张健壮.供电企业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模式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2]高孟平,谢一工.以缩短电力设备检修停运时间为目标的全流程效率管控研究[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

[3]窦衍军,王欣梅.变电站综自化改造过程中的风险分析与控制对策[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

10.16266/j.cnki.cn11-4098/f.2015.13.039

猜你喜欢
工区变电所变电
浅谈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问题
关于铁路编组站减速顶工区标准化建设研究
铁路牵引变电所无线电干扰特性的研究
漳村煤矿二水平与480水平之间反送电系统的构建
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精确发现溢流研究及在西北工区现场应用
耀眼的橘红色——河南省焦作市公路局养护工区养护机械队速写
变电设备差异化巡视优化
变电所如何快速查找直流系统接地
对变电运行防误闭锁装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