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掌握方法 、提高能力—浅谈如何有效进行学生计算能力与兴趣的培养

2015-03-19 02:12山东济南市解放路第一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9期
关键词:机器猫计算能力习惯

山东济南市解放路第一小学 周 臻

《新课程标准》提出关于“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教学要求。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

一、在情境中体验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是激发兴趣的有效手段

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生活原型中提炼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学习的现实意义。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把应用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时,我运用电教手段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孩子们,今天可真是个高兴的日子,看,谁来了?(多媒体演示:卡通机器猫)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哎,机器猫在干嘛呢?(课件出示:机器猫跟火车赛跑,它每分钟跑25千米,跑了16分钟)提问:机器猫跑了多远?请用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学生马上列出算式25×16,这其实是旧知的复习铺垫,但与此同时学生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紧接继续创设情境着引出新知:瞧,机器猫很快赛过了火车,它将与飞机进行大比拼(课件出示:机器猫与飞机赛跑),机器猫每分钟飞行145千米,整个赛程它用了12分钟,该赛程有多少千米?

创设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能够较好的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学数学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做枯燥的数学题,而是在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会、体验、体悟计算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饱含热情地去留意和观察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问题意识等数学素养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在感兴趣的同时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在悄然提升。

二、从算法多样化来突破计算的灵活性和思维简洁性是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适合自己发展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我们尊重个体的教学现实,但也不放任自流,计算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尝试计算选择优化的时间,让学生在计算中得出最适合自己的最优化的算法,更重要的也是学习他人算法的长处,养成谦虚好学的品质,以此更加利于学生根据题型来灵活处理。往往某一算法的优势并不能在当堂体现出来,而是在后继的学习中也能感受到,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时,有位学生坚持自己先用三位数乘十位数,再用三位数乘个位数,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也不否定,只有在下节课进位乘法时才能在计算中发现自己算法的弊端,从而口服心服地从低位乘起。

由于学生生活的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想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在计算教学的初始阶段,只要学生能说得出理由,教师都给予肯定。但是随着教学的慢慢深入,教师要正确处理好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的关系。

三、培养学生较好估算意识和口算能力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潜在能量

为提高计算准确率,培养学生数感,估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一是在计算之前,通过估算,能推断出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可信度;二是在计算之后,可以把估算作为检验手段,对结果进行估算。例如,计算398×52,通过估算能知道其结果必然在20000左右,不然,计算肯定有误。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加强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估算中进一步形成对数的感知能力。如“一个43人的旅游团参观博物馆,门票每人19元,准备800元够吗?”有的学生认为:“20×40 = 800,差不多。”有的学生认为:“只需把19估成20就行,这样比较保险,以防带的钱不够。”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逐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策略,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进而形成一种习惯。

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估算方法。比如进行单纯的计算时,通常是将算式中的数估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通过口算直接计算出结果,例如估算37×42,我们可以把37和42都估成40,结果就是1600;也可以只将其中的一个数估成整十数,如把42估成40,结果就是1480;如果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最好使学生明确选择什么样的估算方法更加合适。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口算训练。口算是计算的基础,抓实了口算也就抓住了计算的根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口算训练;其次,进行口算专题训练。

四、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保证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错误,而这些错误并不是学生不会计算,也不是学生不懂算理,而是因为不良的计算习惯造成的。这表现为:抄错数、看错符号等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只有写对写好才是计算正确的前提。

其次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也就是要看清题目要求,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去解题,以免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这里还要重视提醒学生做题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以免出现因为看错题目而算错的现象。

最后要培养学生检查的良好习惯,检查的习惯不能说说而已,要教会学生检查的方法,只有会检查才能去检查。不管是哪种良好的计算习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教师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坚持不懈,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提高与发展,依赖于学生计算思路的清晰、条理与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依赖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任知水平的不断发展,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期望、激励、训练与培养,因此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猜你喜欢
机器猫计算能力习惯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上课好习惯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机器猫闹钟
机器猫闹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