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弱化的现状与对策

2015-03-19 02:12新疆哈密市第五中学小学部杨雪娟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9期
关键词:数数加减法数学老师

新疆哈密市第五中学(小学部) 杨雪娟

小学数学教学是以引导学生从学习“数学知识学习”到 “学习技巧掌握”再到“学习兴趣培养”三个阶段,并逐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随着计算机等人工智能设备及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学习的方法更加多元化,然而青少年,特别是少儿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尚未掌握,过早的依赖了人工智能等设备,导致小学生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的相对弱化,就此问题,作如下简要阐述分析。

少儿阶段,学生在幼儿园从小班开始教师就通过各种媒体和教学方法来认识了0~9这10个数字,由于孩子年龄太小,家长对孩子学习成长的期望要求过高,不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过早地对孩子进行理论上的应试教育,如:过早地让孩子学习数学数字的书写和20及10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幼儿园为了解决数学学习的单一性和枯燥行,推出了学习珠心算和逻辑狗模具来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其中、里面也有很多数数,加加减减的内容。可以说,孩子的学前数学教育就是简单的数数,100以内的加减法,等孩子上了一年级,又是以前学过的数数、100以内的加减法。这样、孩子从3岁上小班到上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将近4、5年的时间,学的内容始终是数数、简单的几加几,几减几,孩子在经过这样一个漫长的时期后,就认为数学很好学、很简单,只要会数数,会做几加几,几减几就可以轻松的考到让爸爸妈妈、老师满意的成绩。

随着深入学习,孩子接触了从来没有见过的乘法,首先,乘法意义的理解就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没有经验的老师就会让孩子在上二年级之前的暑假把所有的乘法口诀背会,以便自己轻松的教学,例如:看到5×8=?就用乘法口诀“五八四十”直接得出结果。乘法的初步学习要求孩子具有一定的思维理解、想像能力,又如:8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这时、当孩子看到相加又看到和,就一定会列算式8+5=13,所以,我们让孩子在做乘法练习的过程中,绝不能误导孩子,看到什么字,看到什么词,就用什么法,这是小学由于低年级段所学的内容被孩子重复学习了很多遍,一年要学的内容学了近4、5年,可以说,孩子上一年级的过程就是一个吃“老本”的过程。所以,一年级的考试成绩往往让家长、老师、校领导非常满意。而到了二年级,很多知识孩子都没有接触过,有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管孩子会不会,理不理解乘法的意义和算理,只是机械性的让孩子死记硬背乘法口诀,只注重算出的结果对不对。家长就认为我的孩子一年级成绩都那么好,二年级就对孩子学习数学的关注度不高,而孩子真正到二年级上完时,自己的“老本”基本就吃完了。我想,这就是导致孩子为什么到了二年级数学成绩就直线下降的真正原因。

在小学中段,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简单的加减法已经不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了,淘气、顽皮、好胜心强是他们的主要特点。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更要理解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在学习计算中,千万不能死算,死记。每天应该算有针对性的10道题就可以了,这10道题最好是当天所学的内容。教学的新课和口算练习应该是竞赛型的题,老师要花心思多进行数学游戏比赛来争个高低,这样的学习比较符合孩子有好胜心强的这一特点,这种方法不仅增添了孩子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的凝聚力,还提高了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三年级的孩子在书写数字方面已经不像在一、二年级的时候书写那么认真了,作为数学老师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让每位孩子继续用田字格本练习,来规范数字的书写,数字书写不规范带来的危害有多严重,我想,很多学生和同行都深有体会吧!

三、四年级是孩子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过渡期。孩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如喜爱阅读,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勤奋努力的学习精神等等,和良好积极的学习心态(即认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个性发展。作为小学的数学老师,对待中年级的孩子要有更大的耐心,在孩子三、四年级的转折期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言行和举动,好的方面鼓励孩子一直保持下去,坏的方面要耐心去教导,孩子有时因为无知做错了事情,老师要和孩子一起去承担,不至于让孩子觉得自己孤立无援,没有方向感,要让他们在“我是好孩子”的良好环境中健康成长。

在小学高段,五、六年级的数学学习内容难度大了很多,很多学生还没有从中年级过渡过来,不管从计算的方法上还是算理上都觉不好掌握,学知识的过程中“模凌两可”的较多。例如:我们在学习五年级的小数除以小数时,12.6÷0.28=?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后,变成了1260÷28,当在6的上面商4后,余数是14,而我在讲到这个14表示,14个0.1,其实余数是1.4时,很多学生都不理解。最后,我说到,是利用“商不变的性质”,目的是为了把商求出来,而真正的余数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14时,一部分学生才恍然大悟,但大部分学生还是不清楚怎么回事。学习五、六年级的数学,最忌讳学生的思路模糊不清楚,而考试题都是按照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来出题的,难度固然要比三、四年级大很多。分数应用题是六年级整个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做此类题时都无从下手。教学中,只要让学生找准“单位1”,画出题中比“单位1”多出的或少出的量,再看看“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就可以根据线段图列出等量关系式,从而求出题中的问题。

五、六年级的学生自尊心很强,数学老师如强制性让其学习,学生会很反感。我们应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多与学生沟通交流,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待问题学生要做到“三心”;耐心、细心、爱心,多听听他们的心声,和他们交上朋友,引导他们正确的生活和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学的孩子犹如一张白纸,你交给他什么他就会学什么,作为小学老师,我们不光要教会孩子们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们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我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数数加减法数学老师
极速大搜寻·一起来数数
数数歌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
爱数数的兔十一
迟到
魔力数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