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015-03-19 02:12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贾村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9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生物学科学家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贾村学校 谷 溪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浓厚的兴趣,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浓厚的兴趣,还会减弱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疲劳,从而提高效率,取得优异成绩。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彩的新课导入能使学生进入兴奋状态。课堂教学的导入,如同戏曲的“引子”、影剧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故事导人,生动有趣;如热点聚焦,关注新闻;如设置悬念,激起探索;如比喻导入,形象贴切。不管你采用哪一种形式,一定要注意有针对性,既要针对教学内容,又要针对教学对象。而且要有启发性、趣味性和新颖性,更要有简洁性,一节课40分钟,导入不是主要目的。

二、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一个人知识发展的过程来看,中学时期是求知欲和成功欲最强烈的阶段。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满足和维持学生的这些欲望,便能激发出学生强烈的课堂学习兴趣。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生物学事例来提问学生,能使学生感到亲近、熟悉,容易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应适时表扬学生,只有在成就感的趋动下,学生才会更加自信,才更有激情而不致在挫折中消沉下去。假如学生考得不好,教师如果说是学生能力不足,学生可能会产生无力感而消沉,但如果说是努力不够,学生则会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表现。

三、巧用名言,诗词等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知识涉及生物的方方面面,对于某些内容,可以巧妙运用诗词成语,格言,谚语,歇后语等,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朝翔在生物知识的天空。如学习生态系统知识时可引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来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引用“人间四月芳芬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说明温度对植物的影响;引用“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来说明兔子的外部形态;引用“黄梅时节佳佳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来讲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这样巧用名言、诗词,可以让学生在享受我国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形象地理解生物知识,从而达到有趣地学、乐于学的目的。

四、利用“科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学教材全书有多个“科学家的故事”以及与“科学家的故事”相关的小资料穿插在课文中。这些“科学家的故事”中有介绍科学家生平事迹、科学家在某项研究上的贡献的、科学家研究某项科学问题的实验探究过程的,以及不同科学家对同一生物学问题的研究动态等。科学家们在发现、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同时创造了科学方法并传递着科学的精神,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典范。因此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教育效果。

五、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利用多媒体演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化微观为宏观,例如,《单细胞生物》学生对单细胞生物比较陌生,更不知道还有着如此微小的生物,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学生一下子被眼前奇妙的微小世界所吸引,仿佛身临其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利用多媒体可将概念或规律转化为生动的画面来激发兴趣,学生感到难学的是无法想象完整的生物情景,从而无法准确地弄清楚生物的过程。现代多媒体技术包含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技术于一体,能够将抽象的生物概念或规律转化为形象的生物画面,降低了生物知识的认知难度,增加直观性,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六、将实验渗透于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实验已成为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教育功能,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巩固理论知识。初中生有好奇、好动、探索求知欲强等心理特点,在实验探究中,学生可动手、动脑,可从中获得满足感,可把实验教学作为激发培养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应多让学生观察,多让学生动手,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内化与外化的过程,把所学的知识通过操作和言语呈现出来,把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比如在讲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时,提前一周先布置给学生课余时间观察与饲养,课前老师带着部分学生一起在校园找蚯蚓,学生很有学习的兴趣,实验课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效果良好。

七、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现代生物教学理论提出的两个结合(课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结合实际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有其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学校可以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小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在课外活动小组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内容可以包括生物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如组织培养、食用菌的栽培等,用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需要注意的是,阅读材料的编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生活经验,并由学生选择阅读。并且带领学生参观花卉养殖中心,学习有关植物组织培养和无土栽培技术。通过生物课外活动的开展,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珍贵、不容忽视的内部动因,不断给学生以学习乐趣的体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只有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激发其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也只有这样长期的坚持,才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其智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生物学科学家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假如我是科学家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