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初中地理课更加生动有趣

2015-03-19 02:12吉林市吉化第六中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9期
关键词:教具教材课堂

吉林市吉化第六中学校 刘 萍

在我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当我用传统的讲授方式传授地理知识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而当我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有趣的或未解的地理奥秘的时候,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踊跃举手,提出更多有趣的地理现象。有些虽无答案,但课堂的活跃气氛似乎无法平息下来。由此,我想到,该如何把枯燥的知识演绎得生动有趣,激发他们的探知欲望,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答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绝不是应试的机器,而是把学习当成探求乐趣的体验。那么如何让初中地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几种方式。

一、充分利用教具辅助教学

由于地理教学的特殊性,仅靠文字概念的描述很难让学生理解透彻,必须配合教具图片多媒体等一系列的辅助教学手段,才能让学生在感官上正确认识理解地理事物,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新教材与老版教材比,明显的文字部分少了,各种图片及活动探究多了,这是新课标的成功之处。地图是地理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的主要来源,它能全面反映地理知识的广泛性,综合性,区域性。初学地理,地图是我们必不可少常用的教具,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很多知识。无论是七年级的地球运动,大洲和大洋,还是八年级的详解各大洲,地图无疑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把整个地球缩小在一张平面图上,让学生们在宏观上认识世界,寻找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理事物,本身就是一个乐趣,如果再加上更加直观的地球仪,效果更佳。当我拿着大大的地球仪,给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让他们认识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的时候,他们显得非常兴奋,纷纷举手到台上演示,这种配合教学的教具,让学生亲自演示的方法,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图文结合更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发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功不可没

随着电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太多地理知识是以景观的形式存在的,比如,长江、黄河。配合波澜壮阔的滚滚河流,及雄壮有力的歌曲,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既激发了兴趣又加强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还强化了知识。而介绍长江、黄河的生态环境问题时,播放毁坏森林、过度放牧、围湖造田、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触目惊心的图片和视频,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高度关注地球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而就会思考如何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会引发学生自主讨论,当我把我国进行生态建设的成果如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修建梯田、打坝淤地、兴修水利工程等通过图片视频展示给学生时,学生不仅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所折服,同时也树立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人地协调的观念。

三、专题讨论课、演讲课、辩论课

这类课型非常受欢迎,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他们的直接参与过程中,他们的创造性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得到掌声,他们很有自豪感和成就感,反过来更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和兴趣。

还有深受学生欢迎的演讲课,教师事先根据教材设置课题,让学生回去查资料,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写成小作文,到台上演讲。

还有一种是针对教材某一知识点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分组辩论课,这类课也是教师事先设置题目,学生分组分工查资料,然后课堂辩论,辩论会引用大量的地理资料用于说明自己的观点,去反驳另一方的观点,既较量双方的地理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和良性竞争意识。

四、巧用诗词、成语、口诀

诗词、成语、口诀等概括性强,趣味性强,又简单上口,非常易于被中学生接受,且记忆深刻。这些简短有趣的语言,即能揭示地理现象,又有一种艺术美感,能激发中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培养读图能力,训练绘图能力

初中地理的很多知识点,都离不开对“图”的认识。教师授课时也应该以认识“图”为主要目的。根据学生不喜欢机械记忆,而擅长并喜欢形象记忆的特点,可以把许多用文字描述的知识转化成用“图”来描述。对初中生来说,每天语数外要做大量的习题强化巩固知识,实属无奈但很必要,而初中地理学科就要承担调节大脑,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任务。因此,提倡初中地理不留作业,课堂练习也以读图绘图为主,地理图册、地理填充图册及练习册上的填图绘图题,都是很好的选择,当然这些最好在课堂上完成,学生会感到读图画图比背题轻松有趣。

六、阅读材料——抛砖引玉

初中地理教材,图文并重,很多知识点都在图上,并没有太多的文字,“阅读材料”算是地理教材中文字较多的部分,这个版块非常受学生欢迎,经常是新教材到手,先看阅读材料,它是教材知识的延伸和补充,趣味性和故事性也很强,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和探知欲望。

七、地球“奥秘”话题,引起兴趣

世界上有许多地理奥秘,迄今为止还未被人们破解,比如百慕大三角附近的飞机船艇的神秘消失现象,欧洲麦田里的怪圈现象,玛雅文明的离奇消失现象,以及近期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突然出现的巨大天坑现象等。这些看似与教材无关,但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可以引发他们无限猜想和探知欲望,教师可以借此话题告诉学生,一切现象的合理解释,都是建立在牢固丰富的科学知识基础上,只有打好地理基础,才有机会探知更多的未解之迷,谁也无法预料在若干年后,是否有学生真的就由于初中阶段对地理奥秘的兴趣,而引发强烈的探知欲望,最后真的在此领域有所建树呢,如果真是这样,那是对我们初中地理教师的莫大鼓舞和褒奖。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又非常注重实际应用的学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是地理教师永远探索的课题。在新课标理念下,非常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提高,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断给学生以学习的新鲜感,让他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是新时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教具教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美在课堂花开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