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情境

2015-03-19 02:12吉林省和龙市西山小学国泽云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9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游戏

吉林省和龙市西山小学 国泽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所以情境的创设不但要贴近孩子的生活,尊重孩子的生活经验,更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特点,让孩子感到亲切,容易引发孩子强烈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实现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的目的。创设情境是低年级数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能使单调的知识多姿多彩,枯燥的问题生动有趣,极大地增强了儿童学习数学的热情。低年级小朋友直观思维强,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设置悬念、画画比比、做做玩玩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结合我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操作情境,激发操作兴趣,尝试成功的喜悦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新知。例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两个数相加,只要把其中一个数凑成十,就能很快算出得数。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摆小棒,加深和巩固了计算过程,掌握“凑十法”。如9+7,先算9+1=10,再算10+6=16。7+6,先算7+3=10,再算10+3=13。在教学第一册的“认识立体图形”中,整个教学过程,我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观察、比一比、画一画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脑,用手做、用脑想、用口说。在他们共同努力下,能够区别这几种物体以及了解它们的一些基本特征,课堂里充满活跃的气氛。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情趣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乐意参加的活动。课上适时采用一些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中,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新知识。例如,教学“第几”时,我通过指名让学生上讲台进行“排队报数”游戏,孩子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我紧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开展数学游戏。孩子们就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地有效地掌握知识。而成就感的融入就是创设游戏情境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要将成就感融如入游戏活动中,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故事情境,增加趣味性,增强学习欲望

根据低年级学生更多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教学“0的认识”,我通过《小猫和猫妈妈钓鱼》的故事创设情境,因为小猫三心二意,没有钓到鱼。“0”表示没有的含义体现了出来,但经过妈妈的教育,最后钓到了鱼。从没有到有,“0”的另一种含义,表示开始或起点,又体现出来。因为这故事是大家最熟悉的,再加上小孩都爱表现自己,整个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孩子们就在乐中学到知识,思想品德也得到升华。

四、联系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把数学知识放到一个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里,在联系沟通中训练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原来是那么贴近生活,那么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例如,在教学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时,通过让学生比较面积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并且通过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让学生了解比较面积的方法:观察、重叠和方格法比较。首先,让学生猜一猜谁的面积大,使学生意识到用观察的方法,继而观察不能比较他们的大小,然后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大小,最后都不可以比较出大小,这样就造成了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用其他的方法来比较,即用其他的图形作为标准来比较。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自行选择优化,从而,引出面积单位。

总之,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质疑,探索交流知识的奥秘。当然,情境的创设并非信手拈来,巧妙、实用的情境需要准确地把握教材和学生,并且使情境创设常变常新。只有这样,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才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游戏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