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的福利伦理与“3R”原则

2015-03-19 05:38杨劲松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福利动物实验

杨劲松

(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52)

19 世纪中期,生物医学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实验动物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科学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生物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每一次都与实验动物息息相关,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国家每年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实验动物大约有2 000 万只,而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有多少亿的实验动物为了人类的科学进步献出生命。作为一种生命形式,实验动物能感知疼痛,也恐惧死亡,如何让实验动物在平静中完成自己的使命,这个问题值得深思。“3R”理论的及时提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医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1 实验动物的特点

实验动物广义上讲,所有用于科学研究、检测鉴定和教学示范的动物都可以称为实验动物或实验用动物。但实际上,实验动物有着更明确的定义,是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并可以用于科学研究、药品检测鉴定和教学示范等科研用途的动物,实验时有较高的重复性、反应一致性和可比性。它在培育技术、质量控制和应用领域等诸多方面有别于其他动物(如农业用动物、观赏性动物、宠物动物、经济类动物、野生动物等)。21 世纪,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使实验动物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必要基础和基本的支撑条件,它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全世界各国政府以及科学界的重视,甚至成为一个衡量国家生命科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2 动物实验与动物福利的关系

实验动物有别与其他动物,它是以科学研究为目的,在一定严格要求的条件下饲育的动物,整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受到人为的控制。为它们提供适宜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包括它的居住环境、生活的周围环境、食物饮水的供给等),是我们要做的基本工作,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够正常的生长繁殖。只有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生存,实验动物的各种生理指标、生理机能才能保持最大限度的稳定,否则,在不能满足实验动物生理条件的环境下生活(如通风不好、空气不洁净、居住拥挤、食物饮水不够、光线过强或过暗、噪音过高、温湿度不合适等),它们的生长、发育等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动物的各种生理机能就不能得到正常发挥或受到限制。

动物实验是以实验动物为载体,在特定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动物自身是否健康、其心理因素是否稳定、饲养环境是否合适、营养因素是否能满足需要、动物实验技术是否先进等,要想实验结果准确和科学,首先必须使用标准化生产的实验动物。只有身心健康的实验动物才是真正标准的实验动物,而要得到这样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就要在生产过程中切实维护好实验动物的福利,如果不能满足实验动物生活的基本要求,甚至让它们生活在痛苦的应激状态下,那么它们对实验处理就会有不正常的反应,做出的实验结果也不能保证准确可靠。

如果仅仅为了实验结果准确可靠,被动地提高实验动物福利,这种行为是自私的、狭隘的,在对人类有益的心理驱使下设立的制度,必定不是公平的、人道的。进入21 世纪,人类文明程度在不断地提高,人类的伦理学和道德关怀所涉及的范围对象也在不断地扩大,人类与大自然、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也被纳入了伦理学研究的范围,作为医学工作者,只有从伦理和道德的角度认真审视和对待实验动物福利,从内心正确认识和对待实验动物的生命,才会真正从自我做起,认真珍视实验动物的生命,将它们作为人类的好朋友。

3 动物福利的概念和提出

动物福利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出发有多种解释方法,有的说动物福利概念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生理福利、环境福利、卫生福利、行为福利、心理福利,也就是说要让动物没有饥渴之忧虑、让动物有适当的居所、要减少动物的伤病、要保证动物有表达天性的自由、要减少动物恐惧焦虑的心情。

比较公认的说法是五大自由:首先第一大自由,在生活中不忍受饥饿和口渴的自由,即保证动物在生活中有足够的食物和饮水;第二大自由,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舒适,即提供宽大的栖息场所,能舒适的休息和睡眠;第三大自由,不受疾病伤害痛苦的自由,即对疾病要及时进行治疗和预防;第四大自由,生活无恐惧悲伤的自由,即让动物生活在舒适的条件下;第五大自由,有表达天性的自由,即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能自由地与同类伙伴在一起玩耍。

1822 年,人道主义者马丁提出的禁止虐待动物议案获得通过,并首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动物的利益,这是动物福利保护史上的里程碑。随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也相继开始制定通过有关禁止虐待动物的法律,并对反虐待动物法进行补充和修改,形成了更加完善的动物福利保护法,其中的内容更加积极和完善,适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动物福利的概念很快扩展到了实验动物这一特殊群体。实验动物福利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1966年,美国首先颁布了实验动物福利法,随后经过多次修订,1985 年国会通过了实验动物福利标准法修订案;随后英国也在1986 年通过了实验动物法;2000 年,澳大利亚也通过了实验动物保护法。这些法律条文的制订形成,对促进实验基础平台的建设和实验动物法治化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 国内外实验动物福利现状

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不但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动物福利法律体系,并且执法严格。澳大利亚的动物实验必须获得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在这个伦理委员会中,有关怀动物福利的人员,有从不涉及实验的公众人士等社会各方面的人员组成。英国进行动物实验,必须持有国务大臣颁发的批准证书。现在,只要是涉及到动物实验方面的科研论文,都要由“动物伦理委员会”证明,证明该实验研究符合动物福利有关准则,才能在在国际刊物上发表。

我国实验动物保护法起步较晚,1988 年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实验动物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的科学管理体系,国家科技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实验动物发展的若干意见》、《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我国实验动物福利和动物实验伦理的第一个法规性文件在2006 年出台,国家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及《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明确了6 种不端行为,其中将“违反实验动物保护规范”列为不端行为之一。管理条例和管理办法的颁布,对我国动物实验科学的发展和法制化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非常重视实验动物福利,所有人员每年进行相关培训,学习最新的管理法规,并对全省从业人员培训时,有专人重点讲述,说明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各个动物实验中心,已将动物福利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

5 “3R”原则及其应用

“3R”即“替代”、“减少”、“优化”3 个英文单词的字头。“3R”作为一个系统理论1959 年由英国提出,随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认同,被广泛采用。

“替代”是指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尽量用其他方法取代,或用低等动物替代高等动物进行实验,但能达到同样的实验效果。

“减少”是指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尽量使用较少的实验动物,获取同样多的实验数据,或者使用数量一定的实验动物,获得更多的实验数据的方法。

“优化”是指在进行动物实验时,改进和完善实验程序,减少给动物造成的不安或疼痛,又能保证动物实验结果可靠的方法。

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广大科学人士对“3R”这一概念的理解在不断深化,“3R”越来越深入人心,其本身的概念也在不断得到完善和补充。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3R”虽然起步较晚,但“3R”的概念已越来越深入科技工作者的内心,许多专业杂志开辟了“3R”研究专栏,对我国“3R”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好研究交流平台。

综上所述,我们每一个医学工作者,都要从自身做起,正确认识实验动物的生命特征,遵循“替代”、“减少”、“优化”的“3R”原则,通过不断改进实验方法,用人道和科学的态度对待实验动物,树立科学的实验动物福利伦理观,切实维护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使生命科学研究与人类道德文明同步发展。

[1]白晶. 动物实验“3R”原则的伦理论证[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5):48 -50.

[2]张建红,刘田福,武东梅,等.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福利问题[J].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01,11(1):62 -64.

[3]史晓萍,董婉维,尚昌连,等.我国实验动物福利立法概论[J].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5,22(4):62 -64.

猜你喜欢
福利动物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做个怪怪长实验
最萌动物榜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动物可笑堂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