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技术

2015-03-19 06:01宋亚东
河北农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花芽分化花芽日照

宋亚东

为普及草莓栽培的科学技术,规范草莓标准化生产,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现将以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为主的草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生物学特性

1、温度。草莓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喜欢温暖、冷凉,耐寒不耐热。其地上部5℃即可开始萌芽生长,10℃以下和30℃以上生长均受抑制。生长期间遇-7℃低温易受冻,-10℃植株会被冻死。但在冬季休眠期,根系能耐-8℃低温,休眠芽能耐-10℃—15℃低温。草莓的根系在10厘米地温2℃即开始活动,10℃时生理活动开始活跃,生长适宜温度为15℃—23℃,最高温度为36℃。据研究,土壤温度与草莓的成熟期和产量有密切关系。大棚草莓土壤温度在10℃—25℃时,温度越低前期产量越低,但总产量高,而且果实大;反之温度高,前期产量高,但总产量低,果实也小。

2、光照。草莓喜光,又比较耐阴,故适于设施栽培。草莓不同生育时期对日照长度要求不同。旺盛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适宜的日照长度为12小时—15小时。花芽分化则需10小时—12小时以下的短日照。诱导草莓休眠也要10小时以下短日照,而长日照是打破草莓休眠的条件之一,这在设施栽培中有重要指导意义。

3、水分。草莓的根属须根系,而且在土壤中分布极浅,主要根群在20厘米表层土内,吸收能力较差。草莓叶面积大,质地柔软,果实又为浆果,故需水量大。在水分管理上要掌握“小水勤浇”和切忌大水漫灌的原则,否则极易造成“沤根”死秧,或诱发病害而烂果,一般应掌握土壤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即可。草莓定植以后随植株的生长需水量不断增加,开花至果实膨大期需水量最多,必须保证供水充足,使土壤含水量至80%为宜。但采收期又要适当控水,以提高果实质量。日光温室内空气湿度较高。特别是早晨未放风前,空气相对湿度可高达100%。湿度过大,极易诱发病害,因此必须注意排湿。开花期草莓对空气湿度反应最敏感,要求湿度在40%—60%为宜,最大不超过85%,以有利于开花后的授粉受精。

4、土壤及营养。草莓根系浅,吸收能力弱,同时又是喜水、喜肥作物,建园时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沙质壤土,过沙、过黏的土壤均不适宜。土壤pH值以5.5—6.5为宜,有机质含量在5%以上为好。研究表明,草莓吸收氮、钾肥最多,磷、钙和镁次之。开花结果期是需养分最多的时期,果实膨大前营养生长为主,以吸收氮、钾为主;随着果实的膨大和采收,则以吸收磷、钾为主,并极易出现缺乏状态。因此,开花结果期一定要保证养分的及时供应,否则极易造成植株早衰和结果不正常。据日本的资料,促成和半促成栽培条件下,每1000平方米(1.5亩)草莓对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为16千克—20千克、7千克—9千克、20千克—25千克,可供施肥时参考。草莓根系耐肥力弱,施用化学肥料过多或不当,易造成生理障碍或“烧根”,故应以施用有机肥为主。从草莓生长规律来看,大量的营养生长和花芽分化都在秋季,冬前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温室栽培的产量和品质。因此,草莓定植时,施用足量优质的有机肥,是获得丰产的关键之一。

5、花芽分化与发育。所谓花芽分化,就是草莓生长至秋季,在低温、短日照影响下,草莓新茎顶部的生长点,由分化叶芽向分化花芽的转变。草莓秧苗定植后,经前期的旺盛营养生长,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之后,随外界温度降低至23℃以下,日照长度在12小时以下时,经10天—15天,植株就开始花芽分化。其最适宜的温度是10℃—17℃和10小时的短日照,此时只要9天即可花芽分化。在较低的温度下,如5℃—10℃时,不论日照长短,均可分化花芽;在较高的温度下,如25℃以上时,无论日照长短,均不能分化花芽。由此可见,草莓的花芽分化是以低温诱导为主的。花芽分化开始以后,至形成完整饱满的花芽之前,还要经过不同阶段的发育时期,花芽分化与花芽发育要求条件正好相反,诱导花芽分化需低温、短日照,而花芽分化后的发育则需高温、长日照。花芽的分化和发育还与植株本身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如果临近花芽分化前,植株表现吸氮过多,叶色浓绿,生长过旺或徒长,就会推迟花芽分化期,而花芽一经分化,进入发育期,则表现凡营养条件好、生长健壮的植株,形成饱满的花芽多,而且开花结果也早,易获早熟丰产。了解上述规律便可人为调节花芽分化的早晚,为栽培服务。如在促成栽培中,需要早扣棚,早开花结果,提高早期产量,就要促进花芽分化,可采取对秧苗的低温、短日照处理,高山或冷地育苗,秧苗移植或断根,摘除老叶或花芽分化前控制肥水等。在河北省,草莓花芽分化的时期为9月下旬--10月上旬。

6、休眠。草莓生长至深秋,花芽分化之后,气温降至5℃以下及短日照条件下,便进入休眠状态。草莓一旦进入休眠期,就必须满足其足够的低温时间。如果在休眠期扣棚保温,并给予适宜的生长条件,草莓也不会正常地生长和结果,表现为叶片、花、果实变小,叶柄和花枝缩短,整个植株呈矮化状态,会造成严重减产。品种不同,休眠要求的低温时间 (用5℃以下的累积时间表示)有很大差异,可分为:休眠浅的暖地早熟品种如春香、秋香、丰香、女峰等,5℃以下低温需50小时—100小时;休眠中等的,多属中熟品种,如宝交早生,需400小时—500小时;休眠深的寒地晚熟品种,如全明星、哈尼、达赛莱克特等,需600小时—700小时。掌握草莓休眠特性,对指导其设施栽培有重要意义。日光温室栽培中,切勿在休眠期扣棚保温,而是在其休眠前(促成栽培)或解除休眠后 (半促成栽培)保温才能正常生长和结果。人工防止植株进入休眠或提前打破休眠时,可采用给予高温、长日照、赤霉素处理等措施。

二、栽培形式

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草莓的栽培形式,基本有两种,即促成栽培和半促成栽培。

1、促成栽培。促成栽培是在自然条件下,草莓已分化花芽,但尚未进入休眠以前开始扣棚保温的一种栽培形式。即选用休眠浅的品种,在其尚未进入休眠以前,尽早保温,并采取给予高温、赤霉素处理或人工补光等措施,以防止植株进入休眠,使其在适宜的室温下正常地生长、开花和结果。这种栽培形式,在周年供应中,上市最早,故人称特早熟栽培,其第一茬采果期为12月--翌年2月,第二茬采果期为3月—5月。

2、半促成栽培。这种栽培形式是植株在秋季自然条件下,完成花芽分化以后,使其继续接受5℃以下的低温影响进入休眠、当植株基本通过休眠期,便开始扣棚保温,并采取给予高温、赤霉素处理或人工补光等打破休眠的措施,促进草莓正常生长、开花和结果。这种栽培形式需用休眠深的寒地晚熟或中熟品种。由于其花芽分化充分,又满足了低温要求,故保温以后植株生长健壮,产量较高,一般采果期在3月—5月或更长些。

三、栽培技术

1、培育壮苗。培育高品质的秧苗,是草莓获得早熟和丰产的基础。强烈建议从专业化苗圃购买种苗。

2、品种选择。品种不同,其花芽分化所需温度、日照条件及休眠所需低温积累量等均有差别。不同栽培形式要选不同的品种。

(1)促成栽培。品种选择的原则是,对花芽分化反应不敏感的早熟种,休眠要短,耐寒,长势强,花粉多而且健全,果实大小较整齐,畸形果少,产量高,品质好。

(2)半促成栽培。半促成栽培不需要早保温、早结果,故不需要花芽早分化,而要求花芽分化多而饱满,果形正,产量高。

3、整地施基肥。草莓喜肥,施足有机肥做底肥是丰产优质的关键,特别是促成栽培收两茬果时,需保证长期的肥料供应。施底肥:应在定植前一个半月完成。最好测土后配方施肥。一般每亩约2000千克腐熟粪肥(可适当多施),以家畜的圈肥为好,避免施用家禽类的圈肥。但必须注意充分腐熟。除农家肥外,基肥还要施复合肥,一般每亩约54千克复合肥(15-15-15,或18-11-11)即可。肥料均匀撒入温室后,深翻40厘米,整细耙平,然后进行土壤消毒。

4、土壤消毒。使用溴甲烷(溴灭泰)。按照厂家指导剂量及方法使用。由于我们是起垄栽培,所以只在垄上消毒。过程是:起垄——施药——覆膜(7—10天)——定植。

5、起垄。温室内栽培要做成南北走向的高垄,规格为:30—40厘米高,40厘米宽,两个垄之间中心点的距离1米。每垄上栽两行,行间距20厘米,株间距16—20厘米(依品种不同而不同)。垄上需铺设滴灌管道,覆地膜。地膜要求:每卷宽1.5米,长1200米,重60千克。大约规格是30平方米/千克的黑膜。

6、定植及定植后管理。定植时期的早晚,与土壤肥力和秧苗质量有关。土壤肥力高、底肥足或者秧苗健壮者,要适当晚定植,反之则应早定植。每亩7000—10000株左右。栽苗时可定向栽植,即把苗茎的弓背朝向两侧畦沟,将果穗抽向畦两侧,有利于通风和采收。最好选阴天定植,晴天定植要在下午3时以后进行,以提高定植成活率。栽苗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准。过深苗心被土埋住,造成烂心;过浅根外露易枯死。草莓定植后要及时浇水,定植水要浇深浇透,以促进发根生长。随后2天—3天最好每天浇1小时水,以降低地温,促进缓苗。以后以中耕晾苗为主,不干不浇水。缓苗后,进入秋凉季节,草莓开始旺盛生长,但此时已接近9月下旬的花芽分化期。对于促成栽培来讲,生长过旺会推迟花芽分化。因此,缓苗后不要追肥,水也要少浇,保持湿润不干即可。至9月下旬花芽分化,为促进花芽发育,就要加强水肥管理,追一次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10千克,并结合浇水,以后每5天—7天浇一次小水。半促成栽培时,由于不需促进花芽分化,缓苗后就要加强水肥管理,及早追肥、浇水。此外,随时除尽杂草,摘除抽出的匍匐茎。

7、保温及后期管理

(1)适期保温。温室扣膜是保温的开始,适期保温是草莓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促成栽培的适期保温,要掌握在顶花芽分化之后、第一腋花芽也已分化至植株将要进入休眠以前。

(2)温度调节。不同生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如下。保温初期:为防止植株进入休眠(促成栽培)和打破休眠(半促成栽培),促进花芽发育,应给予较高的温度,白天28℃—30℃,最高不超过35℃,夜间12℃—15℃,最低不低于8℃。现蕾开花期:白天25℃—28℃,夜间8℃—10℃。夜温如超过13℃,会使腋花芽退化,雌雄蕊发育受阻。果实膨大成熟期:温度掌握低些果实大,成熟推迟;温度高时成熟早,但果实小。一般白天20℃—25℃,夜间 6℃—8℃。

(3)湿度调节。一般情况下,每日中午前后要放风,放风时间长短又要顾及温度变化,把温、湿度同时考虑确定。阴雪天室内湿度更大,需排湿,但此时更需保温,也要在中午进行短时放风。一般掌握开花授粉期湿度为40%—60%,其他时间在80%以下为好。

(4)地膜覆盖。覆盖地膜,既可提高地温,促进土壤中肥料分解,又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室内湿度,防止病害发生。

(5)水肥管理。草莓为喜水作物。在扣棚保温以后,室内温度升高,土壤和植株蒸发和蒸腾量很大,容易缺水,必须及时补充。一般在保温前和盖地膜前结合追肥各浇1次水,水量可稍大,以后再根据情况,适当补水,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

(6)植株管理。随植株的旺盛生长,会产生许多侧芽,要尽可能多的保证侧芽发育和生长。此外,要随时摘除病虫叶和匍匐茎。

(7)辅助授粉。温室内草莓开花期往往由于低温、湿度过大和日照不足等原因,使花药散粉和授粉受到严重影响,除采取其他措施外,辅助授粉是不可少的。人工授粉需人工和时间太多,最好的办法是室内放养蜂。据试验,大棚内放养蜂与不放养蜂相比,正常果要高出5倍,畸形果为无蜂区的1/5。一般每栋温室放养蜜蜂1箱即可。养蜂时要调节好温、湿度,使传粉顺利进行。室温控制在15℃—25℃。养蜂要在花前5天—6天开始。蜂箱移入前10天—15天要喷药彻底防治病虫害,放蜂后不可再打药。

猜你喜欢
花芽分化花芽日照
朱顶红花芽发育研究
大葱花芽分化研究进展
秋月梨枝梢生长发育影响花芽形成
心之向往,便是日照
沧海桑田话日照
有一种生活叫日照
2021年山西省果树花芽期病虫预报
苹果花芽期如何防冻害
11个葡萄品种在乐山地区的花芽分化规律
葡萄花芽分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