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生态学视阀下的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途径研究

2015-03-20 01:41杨志亭
外国语文 2015年3期
关键词:专业本科译者职业

杨志亭

(四川外国语大学 翻译学院,重庆 400031)

1.引言

当前国内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参与国际交流日渐频繁,令社会对高质量翻译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虽然国内开展翻译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数量可观,但翻译人才培养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为:在社会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高校培养出的翻译专业毕业生,尤其是本科毕业生,难以胜任翻译职业内的各类工作,原因是培养还停留在传统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上。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在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还直接沿用或者套用英语及其他语种专业模式,这就导致翻译专业学生难以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更好的定位,达到翻译人才市场对专职译员的要求非常困难。这些问题随着翻译专业的持续扩招和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而变得愈加突出。如何解决上述矛盾成为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的焦点,而改变这种状况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拓宽翻译专业内占据最大比重的本科人才培养的途径。笔者认为,各高校在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既要借鉴翻译职场中的译员培训项目,又要体现自己的“学院派”特色。学院背景下的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翻译能力为导向,通过市场化、职业化、专业化及国际化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职业翻译能力,从而实现“通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2.翻译人才培养与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翻译人才,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进一步讨论培养途径的基础。如同自然生态环境下各类生物体的生存与生长依赖于种种环境因素,翻译专业本科毕业生进入翻译行业的适应与发展也必然受到整个翻译市场的影响和制约,所以高校的翻译专业必须把人才培养纳入到一个类似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框架内去考查学生为满足“翻译环境”要求所应具备的能力。

“翻译生态环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胡庚申教授提出,他从一个全新的生态学视角解读译者、文本和翻译环境的关系,极大地扩展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体现了翻译研究的多元化意识。在其论著中,胡庚申(2004:174)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而作为翻译选择适应论的一个核心概念,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胡庚申所研究的重点是以翻译生态环境为背景,考察译者与译本之间的关系和产生的各种翻译行为,并解释翻译现象。他所定义的翻译生态环境具体而言是指文本所构建的内部及外部环境,即微观生态环境,因此,胡庚申借用“生态环境”这一术语主要是对翻译本质、过程、标准、方法及译本评价等基本问题进行描述性的研究,都是围绕着文本环境展开的(胡庚申,2004;2008;2011)。

方梦之教授将这一概念加以延伸,借用《辞海》中对生态环境的解释,将翻译生态环境定义为“影响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2011:1)。所谓的翻译主体不仅指译者,也包括原文作者、译文读者、翻译委托人、发起者、出版商、编辑等所有在翻译活动中扮演不同角色的参与者。外界环境则涉及与翻译活动有关的自然经济、语言文化、社会政治等环境。方梦之将译者置于翻译生态系统中,译者只是该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其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所有生态场中的参与者都各司其职,既合作又制约,共同完成翻译活动。与此同时,翻译生态系统中的参与者又与外部的翻译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翻译生态环境。不同于围绕文本所构建的微观生态环境,由译者、读者、编者、校对者、委托人等各类翻译主体所组成的宏观翻译生态系统已经从文本环境延伸到了人类世界,从而能够更好地通过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去分析翻译与人类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生态翻译学研究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就是引入了广泛的非语言环境,通过“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暗示了翻译环境中各个因素之间的互相协调、制约与平衡,揭示了译者主体与整个翻译环境中其他主体之间的互动以及整体环境对于包括译者在内的所有主体和相关因素的反作用。因此,翻译生态环境应该被视为包括非生命的自然环境与有生命的社会环境的集成,是客体环境和主体环境的融合,其中,“客体环境包含原文本、译本、文体功能、翻译策略、翻译规约等元素;主体环境则有译者、作者、读者、出版商、洽谈商、审稿人等元素”(韩巍,2013:123)。

翻译生态这一理论所探讨的内容其实可以超越以往仅以译者作为翻译主体考察影响译本质量的可能要素的范畴,上升至对主客观因素参与翻译活动的整体评价。可以说,自然生态环境所具有的特点,即动态性、层次性和个体性很好地诠释了翻译主体与社会大环境及翻译小环境的相互关系。和谐成了维持翻译生态环境平衡与持续发展的关键,它存在于“翻译活动的各主体之间”(方梦之,2011:5)。可见,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性、类似性和同构性揭示了从生态学视角研究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有助于深入解读翻译人才培养的实质,制定翻译人才评价标准。

3.翻译主体的生态取向与职业翻译能力

3.1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对翻译人才的定位

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物体如何应对生活环境的“自然选择”,完成“适者生存”的进化过程,其中“适应性选择”对于生物体的“优胜劣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视野也应该包括翻译生态建构,审视包括译者在内的翻译主体为适应翻译环境而进行的一系列“生态取向”。翻译主体根据自身的“先天条件”(如个人研究兴趣、知识积累程度、学科专长)和“后天条件”(如能力范围、职业发展机遇)进行个人职业规划的“适应性选择”,从而实现个体与翻译生态环境的协调,达到与其和谐共存。这既能促使翻译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做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优化选择,又符合整个翻译生态环境良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翻译专业似乎只强调对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培养,从而忽视了编辑、校对、译评、项目管理等其他能力的提升,这实际上是把主观的生态意志强加于学生,而忽视了他们的自我“生态取向”。

长期以来,对翻译人才的评估都局限在了翻译实践层面。事实上,大学内设立翻译专业的院系不应该是专门进行专职译者培训的专门机构,翻译市场对各类翻译人才的需求和全球化背景下翻译日趋职业化的趋势应该成为各个高校调整和完善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和途径的参考因素,以此体现出对整个翻译生态系统应有的重视。翻译专业应该成为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基地,但翻译人才不能简单地定位为职业译者,“在未来的翻译市场上,译者只有在跨文化交际领域中掌握各项具体技能才能成为真正的职业翻译者”(王银泉,2008:22)。因此翻译人才的内涵更宽泛更深入,笔者认为所谓的翻译人才应该是包括职业译者在内的、在翻译行业内从事各类翻译相关活动、具有高素质的能力型从业者。

3.2 翻译生态环境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穆雷等(2013:90)指出,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应该包括“以本科学历教育为主的基础翻译人才培养、以学术型硕士和学术型博士为主的研究型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研究人才培养、以翻译硕士为主的应用型、专业性、职业化翻译实践人才培养、以翻译专业博士为主的高端翻译管理人才或语言服务业管理人才培养等不同学历层次和学位性质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国内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作为基础阶段的翻译本科人才培养是这一体系的基石,是金字塔的底端,数量庞大、资源雄厚。所以本科人才培养要立足自身,不能走“高、精、尖”的路线,也不能妄自菲薄而无所作为。

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和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开来,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完全脱节。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是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翻译人才,而本科层面的翻译人才培养则应该从传统的“翻译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向“职业翻译能力”的模式转变,同时在市场定位方面应更加明确而具体,这既和目前国内高校翻译专业招生规模有关系,也和本科学生的翻译水平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巨大差异密切相关。本科层面的学生“更加年轻,先有知识(比如语言知识)储备不足,经验积累不够,在掌握具体的职业能力的同时还需提升一系列类属能力”(Kelly,2005:62)。翻译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学科专业程度较高的翻译领域难以胜任相关工作,不能好高骛远。所以翻译人才必须进行学历等级划分,对应翻译行业中不同岗位的需求,各司其职,从而实现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形成科学而系统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

翻译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归根结底要回答所培养的学生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是个既容易回答又难以明确的问题,教育者往往把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作为评价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把译文的质量作为衡量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标准,于是就得出一个简单而直接的关联,即检验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就是看学生的译文质量,显然这是对译者培养目标的一种狭隘而片面的理解。对翻译人才的评价不能简单与学生译文质量画上等号,而翻译实践能力也仅仅是人才培养的一个方面。除了译者的翻译实践能力之外,必然还有其他方面的能力需要纳入本科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之中。

如果把本科翻译人才培养目标仅仅确定为提高学生作为职业译者的实践能力,那么最终获得的只能是能力有限且参差不齐的同类型“产品”,这显然大大限制了学生在翻译行业中的“生态取向”。翻译生态系统不能只依赖于专职译者成就一个庞大的产业,除了专职译者,在这个丰富的生态环境内还包括审稿、校稿、修改、编辑、排版、项目管理、术语管理、信息反馈等诸多角色分配。所以翻译职业总被人误解为只是进行语言转换的职业,而忽视了这个职业中的其他分工。Shreve(2000)展望21世纪翻译职业的前景时就提到,翻译专业毕业生通常要承担多种不同的职业角色,包括双语的编辑者、多媒体设计者、研究和信息专家、文化鉴定者、多元文化软件设计者、软件本地化操作者、术语专家及项目经理等等。根据《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毕业生既要“熟练掌握相关工作语言,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又要“熟悉翻译基础理论,较好地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还要“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仲伟合,2011:20)。这也直接说明了翻译专业本科层面培养的是“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

3.3 对职业翻译能力的阐释

翻译专业本科对翻译人才的培养要致力于全方位提升学生入行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不能狭义地界定为翻译实践能力,而是包括翻译实践能力在内的译者能力,笔者称其为职业翻译能力,而对“译者”这一概念的理解,本文也扩展为“从事各类翻译活动的所有翻译主体”。围绕职业翻译能力对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途径进行探索,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

Kiraly(1995)从认知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译者的培养方法提出了很多建议,比如,他建议对译者的培养应当围绕理论框架进行重组,明确认知资源和教学工具的合理使用,前者是学习翻译的学生应当获得的,后者则用于教授和测试学生是否获取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他还认为对译者的培养应该把焦点从翻译能力延伸到译者能力,后者是指译者“有能力利用工具和信息创造出有效交际的文本,这些文本在交际范围内被认定为合格的翻译”(2000:14)。但Kiraly对译者能力的阐述还不够系统。Kelly(2005)从职业角度和学科角度对译者的能力做了分类,认为译者的职业翻译能力应该包括语言技能、主题技能和翻译技能,而学科翻译技能则包括更多内容。他将高等教育机构所培养的译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遍的、类属的或可转移的能力,另一类是某学科领域专有的能力。前一类应当是所有本科及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目标,后者为专门领域内的目标。Kelly(2005:64)最终总结了职业译者应当具备的有代表性的能力,包括:至少两种语言及文化的交际和语篇能力、文化及跨文化能力、学科领域能力、职业及工具应用能力、态度或精神心理能力、人际能力、策略能力等。语言及文化的交际与语篇能力即指传统意义上的口笔译技能和多语言信息处理能力;文化及跨文化能力强调译者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学科领域能力注重译者的专业性移植,对诸如科技、经贸、旅游、文学等具体学科领域的驾驭能力;职业及工具应用能力指职业规范、职业素质、项目经验、市场意识以及IT技能、本地化技能、术语管理、翻译技术与工具使用、排版印刷等多项技能;态度或精神心理能力侧重于译者的职业道德操守、职业态度、翻译认知能力等;人际能力强调译者在翻译管理、项目外包或众包、团队合作、项目分配与实施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策略能力包括翻译任务的分析和规划、翻译过程中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对翻译产品的检测和评价、对翻译反馈信息的处理等等。

这些方面综合反映出翻译主体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优胜劣汰”或者“适应性选择”所应该具备的种种能力。译者首先需具有能够在翻译生态环境中得以生存的能力,也就是双语或多语的语言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及跨文化能力;其次,译者为了更好地应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则需具备学科领域能力和职业及工具应用能力;第三,译者还需要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生理机能,以便在生态环境中获得良好的适应性。为了能够与翻译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主体和谐共存,人际协调能力不可或缺。最后,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要取得竞争的优势和先机,策略能力极其重要。可见,职业翻译能力涵盖了翻译生态网络中的诸多要素。一名合格的翻译从业者,除了要具备基本的“生存”技能之外,还需要处理自身因素之外其他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例如考虑翻译委托人对译文的反映、协调与翻译赞助人或出版商的关系等,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翻译职业的多元性。

4.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途径

4.1 市场化途径

近年来很多学者都提出,翻译人才培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如王银泉(2007:25)认为,翻译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必须把市场为导向的各类实用的、真实的任务和需要作为最终评价标准,而不能始终停留在脱离实际的、以教师提供的参考译文作为终极目标的教学模式上”。这实际上强调了翻译人才培养的市场化模式,选择能适应市场需要的培养途径。高校不仅要培养“学者型”、“研究型”的人才,更要把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放到本科教学体系之中。

翻译专业本科通常都开设了翻译实践类课程,这些课程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采取何种教学形式都直接关系到翻译人才培养的效果。翻译人才培养应根据整体市场需求和地区差异,将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市场化处理,即针对当地翻译市场的热门领域来选择翻译实践文本,让学生熟悉相关的专业学科知识。目前国外特别是欧洲的一些高校对“真实项目”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有了很多实践性的研究,效果明显。把翻译市场上已有的文本材料作为翻译教学的主要内容可以很好地“还原”市场需求,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本地市场常见的文本类型和翻译要求。采用这种“真实项目”教学方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将学生的注意力由翻译结果转向“翻译过程、思维过程、决策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策略能力和专业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翻译职业的重要意义。

建立基于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培养机制无疑是有的放矢的明智之举,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产业发展的有效价值。根据对国内10家翻译企事业单位的员工现状及市场需求的调研分析,穆雷、杨冬敏(2012)提出了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的具体建议,包括翻译教学机构应该增加翻译技术与翻译管理课程,根据翻译市场需求确定具体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某一层面某一专业的语言服务类人才。这些建议都是基于市场调研而得出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翻译市场对翻译人才的多元分类需求还表明,应用型翻译人才不能仅体现于能够驾驭不同体裁文本材料的适应性,还要对翻译服务行业有深入了解。教学内容的市场化要求高校的翻译专业充分认识到技术和信息对于翻译职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增加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学会利用文字处理技术、语音输入技术、电子词典、术语库和资料库、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和全文检索工具等高科技手段,对于远程翻译、术语和语料数据的维护和管理、项目数据记录和管理、远程项目管理、在线翻译和客户在线进度查询等现代化管理手段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态意识,可更好地融入翻译生态环境之中。

4.2 职业化途径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翻译专业本科学生对翻译职业有误解,对自己毕业后能否从事翻译职业持怀疑态度。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高校对学生缺乏翻译职业教育。Robinson(2003:24)曾经指出:“对于口笔译者而言,比酬劳或稳定的工作更值得重视的是职业荣誉感、职业忠诚度和职业信心。”如果翻译专业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和高尚的职业道德,那么这样的人才培养无疑是失败的。

翻译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选择均要与人才培养规格一致,体现职业化倾向,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开发项目课程教学资源,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穆雷,2012:14)。这意味着学校的翻译人才培养要与企业运营模式接轨。通过与企业紧密的合作,学校能够将人才培养的形式从校园延伸至社会,从课堂延伸至市场,使人才培养全面贯穿于校内外,最大限度地利用多渠道拓宽培养方式。与企业单位的合作应根据学校培养的总体目标和规划,采取有偿或无偿实习、观摩、培训等方式进行,让学生深入了解翻译企业的运营模式,熟悉行业规范,了解产业发展前景和未来需求。通过到翻译公司实习,学生在体验真实的翻译场景和过程中,能够全面提升个人的职业能力,Kelly(2005)将这种职业能力的范围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职业技术方面(技术在职业翻译中的应用及评价、工作步骤及流程、职业道德);人际关系方面(团队合作、与其他从业者包括校稿者的工作关系);态度方面(作为译者的自我意识、自信心、责任感、完成常规翻译工作的自觉性)以及策略方面(工作流程的组织、问题的识别及处理)。这与前文提到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翻译能力是相一致的。目前许多高校与校外翻译公司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如聘请翻译业界人士进行授课或者讲座,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实训导师,或者将校外企业设为实习基地,定期将学生带入真实工作环境进行训练。这种校企联姻的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技术资源,带来互惠互利的结果。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建立自己的翻译工作室甚至翻译公司,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企业化模式。

此外,职业化培养方式还需加强对学生的翻译职业规划、指导、认证及考核。在本科阶段引入翻译认证和考核的要求是实现翻译人才培养职业化的重要手段,黄友义(2007)曾经建议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与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进行有效衔接,从而使学位教育能够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专业技术职称制度、行业准入制度及行业规范管理有机结合。“职业学位”考核体系也应该纳入翻译本科人才培养当中,与翻译硕士培养对接,从而完成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翻译人才培养的管理和监督,有效地规范翻译市场,及时掌握翻译产业的现状、需求和发展动向,促进我国翻译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

4.3 专业化途径

本文所探讨的专业化并非要求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内实现翻译内容的专业化,而是指翻译专业的学科属性,因为“期待刚从大学完成翻译训练课程的毕业生从事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翻译是不理性的”(Gouadec,2007:338)。实际上,如果毕业生的专业性太窄太突出,反而容易被排除在翻译市场的某些部门之外,因为让人感觉“专业不对口”。所以Gouadec(2007)认为,大学内对翻译专业化的表述应该限定在“对所谓的‘横向’技能的掌握”,学生今后可以借助于这类技能在某些领域或工作中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况且,在本科阶段实现真正专业化发展也不现实,因此帮助学生掌握翻译专业的“横向”技能才是必要的。

翻译专业本科往往根据基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具体要求开设了相当数量的语言课程和文化课程,这些都是培养通用型翻译人才的“横向”技能所必需的。本文重点探讨翻译专业性课程,相对于研究生层面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专业化分类和学科深度,本科的专业课程设置就应该根据“职业翻译能力”的培养方向体现多元性特征。

翻译理论在本科翻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目前国内各高校的翻译专业对本科生翻译理论修养的重视还远远不够,这其实和当前翻译行业对理论研究方法的漠视甚至轻视不无关系,就像Drugan(2013:39)所指出的:“对于翻译职业人士而言,学术研究方法是‘奢侈品’,他们期待的是具体实用和直接有效的建议来获取回报。”显然,只追求简单适用的翻译技巧或方法是一种目光短浅而功利的行为,任何翻译技巧和方法都不能脱离学术研究而孤立存在,不重视理论修养的熏陶只会让学生成为机械的翻译工匠。理论课程中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对学生翻译思维和翻译认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内化”的过程,绝不能因为其不够“直接有效”而忽视。本科阶段的翻译理论课程设置可以因地制宜,但应该包括“翻译简史”、“中西方翻译理论概论”、“翻译研究方法”、“英汉语言对比”等核心课程。

翻译实践课程的设置在国内高校中比较丰富,一般都有翻译基础类课程以及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专题类课程,基础类课程往往包括了英汉互译、翻译工作坊、口译基础、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等等(课程名称各个院校不尽相同),专题类课程各个学校也有所不同。笔者建议在这些实践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再做调整,比如拓展实践课内容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并进行通识内容和拓展内容、必修和选修的区分,以帮助学生既能接触不同文本类型,掌握各自的语类规约,又能在自己感兴趣或更擅长的文本及相关专题领域各取所需,有所深入。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实践课程除了传统的经贸翻译、科技翻译、法律翻译之外,还可以增加外交翻译、军事翻译、影视翻译(试听翻译)、网页翻译、机辅翻译等,这些课程可以在学时和内容安排方面进行调整,以符合各个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和学生的学分制管理。职业知识课程对于培养通用型的本科人才也至关重要,这也是目前国内很多院校无暇顾及的方面。这一类课程可以包括口笔译职业规范、翻译职业修养、翻译项目管理、翻译与本地化管理等。

4.4 国际化途径

借助国际合作平台可以大大拓宽翻译人才培养的口径。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开展的交换生项目以及“3+1”或者“2+2”等项目,可以更好地将学生带到翻译的国际舞台去历练。这类交换或合作培养项目不仅可以在不同国家的不同高校之间进行,也可以在不同国家的高校与研究机构或翻译企业之间展开,既可以设定为学分制的教学形式,也可以设计为翻译实习。Kelly(2005)认为,未来的译者能在国外学习或实习一段时间,其附加值是很明显的。他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好处: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语言能力,特别是口语技能的显著提升。第二,这类项目非常重要的优势在于促进学生文化和跨文化技能。除了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加深之外,学生对本族语的文化意识也会极大增强,因为“人们往往很难理解自己所处文化的价值观,除非接触到另一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Kelly,2005:90)。第三个好处是学生有机会体验不同的学习和教育风格,同时涉猎本国高校未能提供的知识领域。除了以上三个方面,学生在国外的经历对个人的自信心、组织能力和自我意识方面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还可以为今后的就业增加有利的砝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即便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到国外大学进行交换学习,但未有国外学习经历的学生仍然可以通过与参与交换项目的学生(包括正在交换的国际学生和结束交换回国的本国学生)的交流获得有价值的文化体验。另外,通过教师的国际交流以及网络平台上的远程互动等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得到虚拟的交流体验。

5.结语

要满足当前翻译市场对各类翻译人才的需求,实现翻译产业的生态和谐与发展,翻译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担负着艰巨的任务。翻译生态系统关照下的人才培养把翻译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细分,并将各个因素置于生态环境之中进行综合考量,拓展了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空间。语言专家不等于翻译人才,市场需求决定了译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应该掌握翻译职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翻译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扎实的语言功底、宽阔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构架是成长为职业译者的基本素质,但同时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良好的职业规范和业界管理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等也是实现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选择”应该具备的。如果从学校教育阶段就通过不同途径着手培养学生的职业翻译能力,将极大拓宽学生的择业渠道,提升我国翻译产业的竞争力,保证翻译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发展。

[1]Drugan,Joanna.Quality in Professional Translation:Assessment and Improvement[M].London:Bloomsbury Academic,2013.

[2]Gouadec,Daniel.Translation as a Profession[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7.

[3]Kelly,Dorothy.A Handbook for Translation Trainers:A Guide to Reflective Practice[M].Manchester:St.Jerome.2005.

[4] Kiraly,D.C.Pathways to Translation.Pedagogy and Process[M]. Kent, Ohio:Kent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5.

[5]Kiraly,D.C.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ranslator Education[M].Manchester:St Jerome,2000.

[6]Robinson,Douglas.Becoming a Translator: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2ndedition)[M].London:Routledge,2003.

[7]Shreve,Gregory.Translation at the Millennium:Prospects for the Evolution of a Profession [G]//Peter Schmitt.ParadigmenwechselinderTranslation.Tubingen:Stauffenburg,2000:217-234.

[8]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M].2011.

[9]方梦之.论翻译生态环境[J].上海翻译,2011(1):1-5.

[10]韩巍.对“翻译生态环境”、“适者生存”的重新审视[J].外语学刊,2013(1):122-126.

[1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1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5-9.

[1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1(6):96-99.

[15]黄友义.谈谈职业翻译人才培养与翻译人才评价以及翻译行业管理的接轨[J].中国翻译,2007(4):8-9.

[16]穆雷.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翻译教育[J].中国翻译,2012(4):13-14.

[17]穆雷,仲伟合,王巍巍.从职业化角度看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J].中国外语,2013(1):89-95.

[18]穆雷,杨冬敏.从翻译企事业员工的现状和市场需求看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3):57-60.

[19]王银泉.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微[J].外语界,2008(2):20-26.

[20]许建忠.翻译生态学[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

[21]仲伟合.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翻译,2011(3):20-24.

猜你喜欢
专业本科译者职业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包装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思考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西藏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新旧课程设置比较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