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代南方仕宦对陕北地区的贡献

2015-03-20 01:15程艳艳侯虎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0期
关键词:赈灾榆林陕北

程艳艳,侯虎虎

在明代,陕北地区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包括今榆林、延安二市26县,政府在此主要的行政建置是延安府与榆林卫。南方地区则一般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南方仕宦是指祖籍或出生地在南方的官员。由于陕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陕北地区任职的南方仕宦的政绩也有其共同之处,为陕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镇压流寇,抵御外侮,保境安民;第二,积极赈灾,救助百姓;第三,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第四,筑建书院,倡导教育。

一、镇压流寇,抵御外侮,保境安民

明代初期,元朝蒙古政权被推翻以后,蒙元残余势力被驱逐到漠北草原一带。他们退回到草原游牧区,重整旗鼓,成为朱明王朝的一大对抗势力。史载“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而陕北地区,特别是延绥镇(初设置于今陕西省绥德县)的战略地位大大提高。于是,抵御外侮,保境安民便是陕北地区官员的头等要事,也是其政绩考核的重要参考。在陕北地区任职的南方仕宦也不例外,当然,他们也幸不辱命,在镇压流寇,抵御外侮,保境安民方面政绩卓著。

第一,筑台卫堡,积极设防御敌。如,为防范进入河套的蒙古族对延安﹑绥德以及庆阳等地的骚扰,正统二年(1473),镇守延绥等处的都督王祯(邳州人,今属江苏省),“于榆林建设城镇及沿边墩台﹑卫堡﹑仓场,控制边鄙”。[1](p.208)沿边共修筑城堡二十五座,大致分布在榆林边区(今长城沿线)。“延绥二十五营堡,东自清水营,西至定边营,俱系通贼紧阔处所”。[2]成化时期,余子俊筑边墙(今称长城),改守套中。至此,明王朝北防边线内移到城墙以内,榆林地区成为真正的防卫前线,这一工程的完成,身在陕北的南方仕宦的功劳是不容忽视的。岳嵩(舒城人 ,今属安徽省)“迁延绥镇守总兵官,与都御使余子俊协谋,修边城,有功”。[1](P.210)罗谕(永宁人,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筑城垣,随都御使余子俊,筑东西二路边城”。[3](P.347)这些工程的修建对抵御蒙元残余势力,保境安民有重大的意义。

第二,积极应战,主动出击,将蒙元残余势力驱赶出境,使其长期不敢来犯,保证了陕北地区的安宁。陆杰(平湖人,今属浙江省)“历迁陕西延安兵备副使,贼兵大入,杰督兵出战,斩戮甚多。寇数岁不敢近边”。[3](P.350)曾铣(江都人,今属江苏省)“虏十万骑,自宁塞入犯延安,保安诸处。铣遣参将珍夜出塞,劫其营帐,斩首百余级。自是,虏闻铣来,皆齿指,多移营渡河矣”。[3](P.353)刘天和(南昌人,今属江西省)“嘉靖十三年,以兵部侍郎,拒虏三边。居四岁,前后与虏战二十七合,得虏首级千级”。[3](P.352)这些赫赫战功不仅震慑了蒙元残兵,保护了陕北地区人民,也大大提升了朱明王朝的声望。

二、积极赈灾,救助百姓

朱明王朝统治下的陕北地区灾疫高发。因此,赈灾是所有陕北官员的重要任务,南方仕宦在赈灾方面的工作更是积极有效。

有明一代,受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陕北地区旱﹑滞﹑鼠疫﹑霍乱以及天花等疫灾发生频率奇高,对此,史书多有记载。频繁和严重的疫灾给陕北地区甚至整个朱明王朝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崇祯十三年(1640),延安大疫,斗米七钱,饥民饿死无数。至十六年(1643)遭“闯逆之变”,[4]如此一来,赈灾更显重要。南方仕宦在赈灾事宜上不遗余力,积极有效。王彦奇(云阳人,今属四川省)“岁大荒,出预备仓粟十万石,并库银三万余两,赈救之。奏免其税,全活者甚众”。[3](P.349)除出仓粟库银积极赈灾外,还上奏朝廷免百姓赋税,“全活者甚众”,赈灾之事,在当时实属不易。项忠(嘉兴人,今属浙江省)“进士,按察陕西,会陕西饥,不待奏报,辄发仓赈,全活万人,征为大理卿”。[1](P.210)洪承畴(南安人,今属福建省)“进士,崇祯三年,巡抚延绥。值岁大凶,市无见粟,斗米千钱,发赈饥银十万两,全活者甚众”。[1](P.237)以上文所列之人为代表,南方仕宦在陕北地区赈灾事宜上所做的贡献是一大政绩。

三、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陕北地区在明代属于延安府,榆林卫境。在明以前,此区域几乎无水利可言,若天雨不时,便干旱频繁,易生饥馑荒年。至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重视水利,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农田水利建设热潮,后来把水利建设的成绩纳入官员考评。

陕北地区的南方仕宦农田水利成绩斐然。如,杨壁(当涂人,今属安徽省)“景泰甲戍进士,除陕西参政。凿延安河,溉田七千余顷”。[3](P.346)罗谕(永宁人,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天顺中,知延安府。修延利渠,筑城垣”。[3](P.347)王彦奇(云阳人,今属四川省)“建桥梁,治水患,名盛一时,升参政,延民保留,仍知府事”。[3](P.379)

四、筑建书院,倡导教育

陕北地区的书院建于宋代而昌盛于明清。特别是朱明一代,陕北各地相继筑建的书院,大部分由地方官和当地士绅捐银,其目的是为讲学和生员们准备科举考试提供场所。在陕北的南方仕宦也大力兴建学校书院,此亦为其显赫政绩之一。

罗谕(永宁人,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徙学府,筑城垣”。[3](P.347)唐龙(兰溪人,今属浙江省)“时,士学趋诡异,乃新正学书院,选士群肄之,其奇靡而约诸理,其所登进,悉为名臣”。[3](P.352)涂宗俊(南昌人,今属江西省)“巡抚延绥,刊《圣学源流》,修学馆,创书院,建文塔,置学田。改武痒,周悉备至。又葺堠台,创《镇志》,俱称不朽”。[3](P.355)郑汝壁(缙云人,今属浙江省)以身作则,倡教育,兴学府。“进士,博雅,攻文翰。巡抚延绥,创清宁台以望氛祲。常著《方物篇》,申饬吏治,行于世”。[1](P.229)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彦奇(云阳人,今属四川省),“知延安府,清白刚方。兴学校,作人才,正风俗,文章政事,盛极一时。升参政,延民保留,仍知府事”。[3](P.349)据记载,他先后整修或创建了陕北地区的嘉岭书院、育英书院、雕阴书院等。陕北地区的南方仕宦筑书院,倡教育,以上所举之例仅为冰山一角。

综上,南方仕宦在陕北的政绩卓越,他们对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1](明)谭吉璁著,刘汉腾,纪玉莲校注.延绥镇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2]张萍.从“军城”到“治城”:北边民族交错带城镇发展的一个轨迹[J].民族研究,2006,6.

[3]姬乃军,韩志侃校注,髙希圣审校.延安府志[M].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

[4]孟变芳.明清时期陕北疫灾及其社会应对述论[J].榆林学院学报,2012,1

[5]张洪生.明清时期陕北的农业经济与环境变迁[D].中国历史地理,2002.

[6]李宗仁.延安府志[M].明万历十七年刊本.

[7]涂宗俊.延绥镇志[M].明万历三十五年刊本.

[8]李熙龄.榆林府志[M].清道光二十一年刊本.

[9]李刚,康欣平.明清陕北市镇初探[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猜你喜欢
赈灾榆林陕北
榆林感怀
走榆林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榆林抿尖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榆林力量
——为榆林抗洪救灾而作
硅宝科技:举行雅安地震赈灾募捐仪式
银行赈灾损款
毛泽东转战陕北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