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水稻机械插秧现状和思考

2015-03-20 04:27应城市农机局熊小松
湖北农机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应城市插秧机全市

应城市农机局熊小松

应城市水稻机械插秧现状和思考

应城市农机局熊小松

为了摸清水稻机械插秧发展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应城市水稻机械插秧的推进,近期对全市机械插秧发展进行了调查。

1 应城市水稻机械插秧的发展现状

应城市是一个优质水稻主产区,是国家、省确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在65万亩(1hm2=15亩)以上,占粮食播种面积的85%,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90%左右,生产水稻是应城市广大农民的基本收入来源。长期以来,水稻生产存在季节性强、用工量多、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生产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加之农村青壮劳力大量外出务工经商,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季节性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用物化劳动代替活劳动,用先进的机械化技术逐步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是当前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广大农民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尤其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自我国水稻生产破解了种植机械化这一关键环节的技术难题后,江苏省率先试验示范,建立了比较成熟的水稻机械种植技术体系和操作规范,加速了机械插秧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应城市作为长江流域双季稻区,被确定为全省机械插秧的重点县(市)之一,计划2015年全市农机固定资产总值达到3.3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34万kW,新增各类农机具1000台以上,主要农作物耕整、播栽、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为87%、29%和88%,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

近几年来,应城市农机局将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推广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摆在农机化工作的首要位置,全力加以推进。2006年,市农机局首次在田店镇陈王村举办早稻机械插秧试点,一举成功,并赢得了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在应城市召开。由此,水稻机械插秧在全市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2015年以来,市农机局进一步加强工作措施,广泛开展宣传和技术培训,切实搞好示范引导和跟踪服务,认真落实专项补贴政策,加快了机械插秧推广工作步伐,取得了机械插秧工作新的突破,使全市机械插秧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农机化发展的新亮点。主要表现在:

(1)插秧机械逐年成倍增长。2014年全市新增手扶步进式插秧机179台,现有高速乘座式插秧机14台,使全市插秧机械拥有量达1468台。插秧机分布范围由2006年的4个乡镇7个村扩大到2015年的16个办事处、镇、场200多个村(居委会)。其中汤池、田店两镇异军突起,分别发展插秧机312台和258台,为整镇推进奠定了基础。

(2)机插面积逐年扩大。2014全市全年机耕面积98万亩,机械化水平84%;水稻机械插秧面积恢复性增长达到13万亩(早稻2万亩,中稻10.2万亩,晚稻0.8万亩),机械化水平22%;机插面积比2012年增加2万亩。2015年计划机插面积18万亩,其中汤池、田店作为整镇推进乡镇,机插规模将达到万亩以上。

(3)农民对机械插秧的认知程度逐步提高。通过实践,购机农民对机械插秧技术的成熟性、先进性、适应性以及增产增收潜力满怀信心;没有购机的一些农民也通过不同途径,对水稻机械插秧的优势和效果耳闻目睹,预计在2年内,插秧机会像拖拉机、收割机一样在水稻生产中得到普遍使用。

(4)培养了一批机械育插秧技术能手。通过技术培训和机插实践,全市已涌现出了一批熟练掌握机械育插秧技术的新型农民,如黄滩镇的徐海宽、三合镇的王仁柏、汤池镇的曾红华、陈河镇的戴志刚等,他们由于育秧质量好,机插面积大,栽插效果好,闻名当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机插能手。有少数机手进行稻场旱育秧和以泥代土育秧实践获得成功,为拓宽机插育秧的技术范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5)机械插秧的合作服务初见端倪。按照“建设一个、规范一个、壮大一个”的整体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快全市农机化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步伐,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标准,健全制度,严格程序,规范管理,真正把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创办成市场化运作、规范化运营、多元化投入、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实体。鼓励和扶持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和农机大户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政策扶持、市场扶持、维修扶持、技术扶持、项目扶持等措施积极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30个,会员435人,拥有各类农机具1158台套,农机资产总值3425万元,实现了农田耕整、栽培、收割一条龙服务方式,服务总面积达29.5万亩。应城市义和镇俊培农机专业合作社2013年被评为湖北省农机合作社示范社,2014年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应城市机械插秧发展虽然只有短短5年时间,但是机械插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仍然突出,与人工种植相比,优势十分显著,归纳起来有5个方面:

一是优质高产。实践证明,机插水稻采用软盘旱育秧技术,实行小苗带土宽行定穴定量移栽,兼具机械作业“浅、稳、直、匀”等优势,科学合理,较好地满足了水稻生长的生物性要求,能使水稻返青快、低节位分蘖、根系发达、抗病虫害、籽粒饱满,达到优质高产。经过测产对比,同品种、同生长及管理条件的机插水稻比传统人插水稻每亩增产25~91kg,平均增产47kg。有的农民深有感触地说:机械插秧栽下去吓人、长起来喜人、收获起来惊人。

二是省工节本。通过对全市机械插秧和人工插秧在育秧和大田管理全过程的各项物质消耗和人工费用进行调查、分析对比,目前采用机械插秧(手扶插秧机)比人工插秧提高效率12倍,节省种子、化肥、农药和大量人工费用,综合成本每亩降低35元左右。就全市2015年机插4.2万亩而言,省工节本147万元。农民尤其对省工最为称心满意。汤池镇罗王村种植大户张水元,向我们道出机插省工的心声:他们夫妻俩种了近80亩田,大多数种植水稻,每年都要请100多个工,花费1万多元;花工钱都是其次,伤神的是农忙时节请工难,即使请到,不论熟人生人要恭敬对待,蒸肉、啤酒、烟一样都不能马虎,还不能直接挑人家做好做坏的毛病,请的人如果出了什么意外情况,还会倒霉;现在他用上了插秧机,每年只请20多个工就够了,省心多了。

三是减轻劳动强度。机械插秧代替手工插秧能减轻农民弯腰劳作之苦,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充分享受现代农业科技文明成果,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四是节省秧田及水资源。机插育秧由于密度大、秧龄短,秧田水肥利用率高,可大量节省秧田。机插秧田与大田比例一般为1∶80~100,秧田及水资源利用率比常规育秧提高8~10倍,可大幅度节约耕地,增加农民生产收入,尤其是在目前耕地面积逐年刚性减少的情况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就2015年而言,应城市实现机械面积15万亩,与传统人工插秧相比,节省秧田0.5万亩左右,这部分秧田若种植粮食作物,将极大地降低水稻生产的机械成本,带来可观的增收效益。

五是避灾增效。农业极易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经过调查发现,机械栽插的水稻,在抗病虫和倒伏方面,普遍强于人工栽插的水稻,其原因主要是机插水稻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加之宽行直行,稻田通透性好,从而增强了抗病性。

2 存在的问题

应城市水稻机械插秧起步时间不长,受经济方面的、技术方面的、基础条件方面的以及认识方面的诸多因素制约,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

(1)部分农民对机械插秧的认识不足。他们长期受20世纪70年代我国推行机械插秧失败阴影的笼罩,对现代插秧机技术成熟性、适应性仍持怀疑态度,缺乏投资发展信心,这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全市机械插秧的发展步伐。

(2)关键环节的技术要领掌握不够。机械插秧“七分育、三分插”,反映重点和难点在育秧环节。应城市有近40%的购机农民,在育插秧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失误。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营养土备制不合格和盖膜控温控水失当,出现全部或局部死苗、烧苗和不出苗情况,导致育秧失败,全市发生过这类失败事件4例;最为普遍的是铺土厚度,播种密度、均匀度达不到标准,对秧苗的水、肥、药施用管理不够科学,既影响机插效率、效果,又影响了水稻的增产;此外,大田耕整质量不高,机插基本苗数调节过多或过少,大田农艺管理水平低等问题,亦普遍存在,影响到机插整体质量。

(3)普遍存在机耕道路、灌溉等基础条件差的问题。应城市丘陵地区的稻田落差高的超过1m,在没有机耕道路或机耕路毁损严重的情况下,不仅插秧机不易下田,其它机械也难以下田;大多数地方的灌溉条件不理想,不能满足机插水稻浅灌、勤灌的要求。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应城市机械插秧的快速发展。

(4)农民对插秧机的购买能力相对不足。尽管有购机补贴政策和农机专项对购置插秧机实施高达50%以上的补贴,但农民购置 1台手扶式插秧机仍要一次性投入8000~9000元,大多数农民仍感投资困难。

(5)现有插秧机整体作业效率不高。以应城市的农业生产条件及种植模式,正常情况下,插秧机1年栽插早、中、晚稻的有效作业时间为30天左右。1台手扶插秧机平均每天栽插15亩(1台高速插秧机平均每天栽插40亩),1年可以栽插450亩。而全市插秧机单台作业量平均315亩,效率只有70%。插秧机作业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观上是由于农民目前育插秧技术水平不高,只把它当作自有自用的劳动工具;客观上是由于全市机械插秧的市场服务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以致于“有机户有机没活干,无机户有活没机干”,此外,农民因其它农事繁忙也无暇承担大量的机插作业服务。

(6)机械插秧的发展对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应城市机械插秧发展速度较快,插秧机数量和栽插面积逐年成倍增长,这对育插秧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插秧机维修保养等社会服务需求无疑逐年增多。为促进全市机械插秧发展,市农机局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全力开展各类技术服务,但因人力及工作经费有限,难以满足需要。

3 对推进应城市机械插秧发展的建议

3.1 进一步加大机械插秧的宣传力度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通过有效方式广泛宣传机械插秧技术的先进性和适应性,关注和及时报道本市机械插秧好的典型,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对机械插秧的认知程度;各地要开辟关于机械插秧的宣传专栏,同时要结合科技下乡、新农村建设宣传,深入村组、田间地头贴近农民实地宣传,为机械插秧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激发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

3.2 扎实开展机械育插秧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活动

将机械育插秧技术培训列入“阳光计划”,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灵活措施,常年举办机械育插秧技术培训;同时,坚持开展机械育插秧示范活动,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向农民传授,使他们尽快地全面掌握软盘育秧、插秧机操作与维修保养、秧苗田间管理等技术。

3.3 建立机械插秧发展的长效激励机制

在抢抓机遇落实好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市政府加大对机械插秧发展的扶持力度,将机械插秧推广经费纳入全额财政预算,或每年划拨不少于30万元的机械插秧发展专项基金,为大面积推广机械插秧提供保障;对购置乘座式高速插秧机、手扶步进式插秧机2台以上或年机插面积达300亩的农机户,给予一定奖补;鼓励和支持农户尤其是种植大户、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通过资金入股、技术入股、机具入股等方式,组建机插合作服务队,开展跨区机插作业,扩大规模经营;将机械插秧纳入乡镇农业农村工作重要内容和“以钱养事”公益性服务内容,认真加以考评。通过扶持激励机制,促进全市机械插秧持续、健康发展。

3.4 努力改造农村生产条件

各办事处、镇、场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农民兴建或恢复机耕道路,完善农田水利改造项目配套设施,搞好农业布局和种植结构调整,为机械插秧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3.5 切实加强对机械插秧工作的组织领导

推进水稻机械插秧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市委、市政府和各办事处、镇、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机械插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机械插秧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办和检查验收;要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技术合作和工作协作,为机械插秧发展提供更强的技术服务支撑,及时为机械插秧发展克难攻坚和排忧解难。

2015-06-30)

猜你喜欢
应城市插秧机全市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修
超智能插秧机
应城市农机局到陈河镇汤庙村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应城市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稻插秧机的插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