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方法中的应用

2015-03-20 05:42孟宪静,李金香,沙秀英
护理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药液肝素循证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可简单地理解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即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运用现有最新最佳的科学证据对病人实施护理。而低分子肝素钙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因其在发挥抗栓作用时出血的可能性较小,生物利用度高,因此类似作用的药物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但在用药过程中,常常出现注射部位有淤斑、硬结,甚至血肿。为探讨预防、减轻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不良反应,我科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病人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通过临床实践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3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30岁~80岁。将其按盲目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 22例,女 8例,年龄(55.6±3.6)岁;观察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56.1± 3.6)岁。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病情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皮下注射方法,注射前排净注射器中的空气,消毒皮肤后,左手食指和拇指绷紧皮肤,注射针头斜面向上,使之与皮肤呈30°~40°角刺入,放开左手固定针栓,抽吸无回血后将药液慢慢注入,注射完毕,取无菌棉签按压3 min。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2.1.1 循证问题 全面了解并提出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可能出现的问题,注射时以何种角度注射效果最佳;什么样的注射方法能使药液得到充分的利用[1];按压时间、方法及注射部位的选择对药物吸收及减轻病人疼痛、硬结等有无影响等。

1.2.1.2 循证支持 根据护理问题,明确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通过计算机网络,对证据的可靠性及实用性进行科学的有效评价,利用来源于相关领域的最佳实证,制定相应的操作方法。

1.2.1.3 实施方法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腹部脐上5 cm至脐下5 cm为上下边界,锁骨中线内外5 cm范围(避开脐周1 cm~2 cm),不排气,按无菌注射原则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左手拇指与食指捏起腹部皮肤使之形成褶皱,针头垂直刺入皮肤褶皱最高点(垂直褶皱注射法),以针头进去皮褶的深度为宜,抽吸无回血,缓慢推注药液,注意注射时针头应深入肌层并固定好,左手食指与拇指始终保持皮肤褶皱状态不能松开,使药液均匀的注入皮下脂肪组织,注射完毕停留10 s,沿进针角度垂直拔出注射器,松开皮肤褶皱,迅速用无菌棉签按压,时间3 min~10 min[2],力度皮肤下陷1.0 cm~1.5 cm,按压时嘱病人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按压,避免揉搓。前后两次注射注意轮流更换注射部位[3],避免同一部位注射,两次穿刺点应间距2 cm或以上,同时注意避免腕部用力,进针过深,避免用力按压,且注射后禁忌热敷[4]。

1.2.2 评价 评价两组病人淤血面积,与注射后4 h观察病人淤斑、硬结程度,<1 cm为轻度,1 cm~2 cm为中度,>2 cm为重度。

2 结果

两组病人淤血发生情况:对照组轻度4例,中度7例,重度2例;观察组较少出现,其中轻度2例,中度1例,重度无。

3 讨论

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它包含3个要素:①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②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③病人的实际情况、价值观、愿望。这3个要素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以研究指导实践、以研究带动实践的理念,唯此,护理学科才能进步。

本研究表明,改良后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病人出现淤斑、硬结、血肿等的不良反应,同时避免了针头药液对病人局部的刺激,减轻了病人的疼痛,垂直进针法比斜刺法深5 mm~10 mm,药物完全注入皮下组织深部,药物吸收好[5]。循证护理应用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中不仅促进了药液的利用率;且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减轻了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不良反应。同时循证护理调动了护理人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及判断能力,学会了评判性思维,对护理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许新华,仝红霞,白婷婷.循证护理在皮下低分子肝素钙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3,6:45.

[2] 罗慧珍,温淑奔.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后按压时间与注射点皮下出血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2):1.

[3] 桑秀文.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与注射部位的观察[J].吉林医学,2005,26(9):976.

[4] 吴英怀,刘玉英,雷长英.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方法及部位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53.

[5] 施秀英,任一璧.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出血原因分析与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05,5(6):55-56.

(本文编辑 孙玉梅)

循证护理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方法中的应用

孟宪静,李金香,沙秀英,沈丹薇,李翠霞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subcutaneous injection method of low molecular heparin calcium

Meng Xianjing,Li Jinxiang,Sha Xiuying,et al(People’s Hospital of Tangshan City,Hebei 063000 China)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方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3年8月住院病人60例,将其按盲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的皮下注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干预,两者病人治疗结束后,分别对病人发生皮肤淤斑、硬结、淤血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轻度淤血4例,中度淤血7例,重度淤血2例;观察组轻度淤血2例,中度淤血1例,重度淤血无。[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方法中,有效地降低了病人皮肤淤斑、硬结、血肿发生的概率。

循证护理;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皮肤淤斑

R47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5.04.038

1009-6493(2015)02A-0494-02

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课题,编号: 121302063a。

孟宪静,副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单位:063000,唐山市人民医院;李金香、沙秀英、沈丹薇、李翠霞单位:063000,唐山市人民医院。

2014-06-24;

2015-01-09)

猜你喜欢
药液肝素循证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治斑秃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