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与儒将*——军事技术史家刘戟锋教授访谈录

2015-03-20 09:48黄松平刘戟锋
关键词:军事战争文化

黄松平/问,刘戟锋/答

黄松平(黄):刘老师,您好!很高兴从母校博士毕业一年后能有机会采访您.几年前,石海明博士曾对您做过一次全面而系统的采访,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虎狼之翼——关于科学技术与军事变革的对话》[1]这本著作,我读后受益匪浅.随着时间的推移,您一定又有很多新的思想和观点,这是我这次想采访您的原因所在.

刘戟锋(刘):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几年过去了.这几年国际国内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我也一直从军事技术哲学角度思考一些问题,有一些新的心得和观点愿意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1 契合时代、丰富全面的青年经历

黄:我最近在拜读您的博士论文《哲学与将军——恩格斯军事技术思想研究》[2],从中得知您是1993年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毕业的.当时您的另一个身份是国防科技大学政教室的一名年轻教员,军衔应该是少校.20多年过去了,您也由当时的青年学子成长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并成为一名共和国的将军.每个人的成就都与自己的求学生涯息息相关,能否介绍一下您的求学经历.

刘:我是湖南邵东人,我生于斯,长于斯.我的中学是在邵东一中读的,先后于1971年和1973年在邵东一中初一排和高45班毕业.我的母校邵东一中是一所百年名校.学校前身为清末上海道台曾炳熙捐资2万银元,于1905年建成的杨塘书院,迄今已有110年的历史.现在是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我高中毕业时正处“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机会高考.当时正遇上如火如荼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我响应党的号召于1974年2月下乡到邵东县九龙岭公社(现在的九龙岭镇)茶场,并担任知青队长,年底还曾被短暂地抽调到公社当秘书.1975年8月任九龙岭公社界方学校民办教师,副校长.1976年5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选入公社担任公社文教党支部委员.1976年11月我进入邵东县农机修造厂,成为一名车工.1977年4月任厂办公室秘书.邓小平复出恢复高考后,我于1978年3月考入国防科技大学,成为一名军人.大学期间,我一直担任班长和党支部委员.

黄:刘老师,您丰富的工作经历在我们80后看来堪称传奇,下过乡做过工当过兵,工农兵都齐了.还当过知识青年、民办教师、文教委员和办公室秘书,契合时代而又经历全面.

刘: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我的工作经历也是那个时代的体现和缩影,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难以理解,比如公社、知青、民办老师,现在都成为历史记忆了.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人,很多都有在今天看来看似不平凡的经历.如2015年1月当选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的雪克来提·扎克尔,同样有过接受再教育、当小学代课教师和恢复高考后进正规院校接受系统学习的经历.

黄:大学毕业后,您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教员,后来又考取研究生了.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报考研究生呢?

刘:1981年12月大学毕业,因当时我们考入时就明确为师资班,我留校任政治教研室教员.那是一个思想活跃和知识爆炸的年代,在教学和科研中我虽能得心应手,但仍有一种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感到有必要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到学术中心接受系统的学术训练.在工作近6年后,为了增强自身的发展潜力,我决定报考研究生,并于1987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师从龚育之教授、孙小礼教授.1990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黄顺基教授,并于1993年7月获哲学博士学位,随后返回国防科技大学任教至今.

2 始于问题、静以致远的科研风格

黄:刘老师,很荣幸能在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选修您的军事技术哲学和军事技术史课程,并多次聆听您的学术讲座.您的科学研究风格和学术观点对我们青年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我现在仍然记得2003年9月第一次听您授课的情形,依稀记得您对军事技术哲学和军事技术史的研究是从兵器进化的阶段划分入手的.

刘:是的.我对军事技术哲学和军事技术史的研究开始于大学时期.1981年下学期,临近本科毕业,我和指导老师刘建统共同敲定了《论科技进步与军事革命》的题目.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感到要写好这篇论文,一是必须从历史分析入手,二是要抓住兵器进化这条主线.当时学术界关于兵器进化的历史,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就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冷兵器、近代火器和现代核武器.我当时也接受了这种观点.但同时也感到,这种分法的依据还没有人讲透,还存在一定问题,我尝试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实际上,我的科研也是始于问题的.

黄: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对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作了专业化的哲学概括,提出了“科学开始于问题,而不是开始于观察”的著名论断:“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3]您的这种科学研究风格给我们青年学子提供了有益启示.

刘:抓住这一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发现凡是作战都要着眼杀伤,而杀伤人体都要应用能量.从古至今的兵器发明尽管琳琅满目、五花八门,但都是能量的传递和转换装置,划分不同时期兵器的标准则是能量利用的不同方式.这样一来,兵器的发展就能划分为三个阶段:

1)机械能→古代冷兵器→机械能

2)化学能→近代火器→机械能、热能

3)核能→现代核武器→热能、光能、机械能等

黄:您的这个简明扼要的图示描绘了从原始战争到20世纪80年代的战争,后来被研究军事技术哲学和军事技术史的人广为引用.当时也是给我们学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所在单位的一个同事张泽良副教授,在2006年10月参加国防科技大学主办的全军院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研讨班时,听过您关于军事技术分期的学术报告,也深感受益匪浅.后来我们也将您的这一观点引入到了自己的教学中,学员普遍反映良好.多年过去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您一定也在不停地思考它与现代战争的契合性.

刘:当时能发现军事技术史中蕴藏的这么一个简洁规律,说实话,很为自己的发现而沾沾自喜.因此,这个图示也出现在兵器工业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我的专著《军事技术论》一书中.但是没想到这部著作出版之际,海湾战争打响了.信息战这种新的作战形态,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美中不足的是,我的这种分法却未包括信息战.我的第一个想法是,理论只有与时俱进才有生命力,我的这个分法也必须与时俱进.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根据技术的基本组成要求是物质(材料)、能源(能量)和信息,提出了兵器进化的全新历史划分.这就是从材料对抗,历经能量对抗,直到信息对抗.

黄:这一新的划分比您先前的概括具有更普遍的解释力.您能否具体论述一下这种划分的时间节点与其依据?

刘:材料对抗是人类早期军事对抗的装备表现.也就是说,当时军事对抗的双方谁在材料上占有先机,谁就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然而,到了东汉百炼钢发明以后,就材料的战场杀伤而言,钢质冷兵器已达极限,因为没有比百炼钢更锋利的武器了,战争的发展迫使人类依靠科学技术在武器的突破上另辟蹊径.直到公元904年,郑璠进攻豫章时,曾经“发机飞火”,烧掉了敌城的龙沙门.中国人首先将火药运用于战争,展示了全新的对抗模式.火器相对于冷兵器,具有明显优越的杀伤力、震撼力和威慑力.自此以后,靠材料取胜的局面被打破,人类的军事行动开始围绕能量对抗而展开,于是就有了从火绳枪、速射武器、高爆炸药到核武器的发明.然而,就能量的战场杀伤功能而言,核武器几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寻求比核武器更具毁灭力的能量对抗武器,显然已经失去任何意义.战争的发展再次迫使人类依靠科学技术在武器的突破上另寻出路.

黄:人类的这一次突破做得怎么样呢?

刘:就在能量对抗走入“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1946年2月,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了.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使人们看到了军事斗争发展的新曙光.自此以后,依靠能量取胜的局面被打破,人类的军事行动围绕信息对抗而展开.1969年是军事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一年,美国和前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围绕限制战略性武器进行了第一阶段谈判,这是人类军事史上第一次意识到,某种武器被用于战场竟然会出现“超杀”.同年,美苏两国元首首次接通了热线电话,在美国五角大楼则诞生了现代互联网的先驱——阿帕网,其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因为相对能量对抗武器,信息武器的杀伤作用更具选择性,同时可以避免大规模毁灭的可怕后果,因而代表了人类未来军事斗争的发展方向.

黄:人与武器是构成战斗力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武器装备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的因素侧重点应该也有所不同吧?

刘:是的.对应于军事对抗性手段从材料对抗,历经能量对抗,直到信息对抗,人的因素侧重点则经历了由体能较量、技能较量到智能较量的发展.

黄:如此对应下来,在材料对抗阶段,战争对军人的侧重点是体能吧?

刘:是的.材料的杀伤力依赖于人的作用力大小,因此古代军队的较量主要靠体能.在古代战场上,体魄的强壮是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力大过人便具备了当将领的基本条件.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就是典范.实际上,战争的展开主要是围绕体能化身的将领们进行的,一般士卒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这就是我们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中经常看到的场面.这里还举一个鲜为人知的例子.公元853年,隋帝国鉴于突厥汗国不断对其边境发动攻击,决定分八路北伐,同时出击突厥汗国.北伐军秦州总管窦荣定率步骑兵三万人,从凉州出发,前进到宁夏中部,跟突厥阿波可汗阿史那大逻便对峙.两军将要会战时,窦荣定派人告诉阿史那大逻便说:“士卒有什么罪?把他们驱逐到战场送死,我提议两军各派一个勇士,一决胜负.”[4]阿史那大逻便同意,遂派出一位骑士挑战,窦荣定则命史万岁应战.史万岁飞马出营,只一个回合,便砍下突厥骑士的人头而回.突厥军大为震骇,不敢再战,请求和解结盟,率军撤退.

黄:火药运用于战争以后,体能这个先天条件的重要性似乎呈下降趋势.

刘:能量的杀伤力主要依赖军人的技巧.因此,自从火器登上战场,军队较量的中心便由体能过渡为技能.技能是一种经验性的东西,它更多地依赖于人的后天学习与实践.既然摆脱了先天条件的束缚,人人都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加以掌握,那么,在如何发挥杀敌本领这一点上,将领较之士卒,也就不存在任何优势.士卒完全可以离开将领单独作战,充分发挥独立作战单元的功能.

黄:诚如小戴维·佐克和罗宾·海厄姆所说:“火药使人人平等.”[5]信息时代到来以后,情况似乎又有所不同.

刘:信息的杀伤力依赖于人的智慧,因此现代军队的较量主要靠智能.关于这一点,孙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敏锐地指出:“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也就是说,要用上等智商的人从事间谍工作.这种认识是非常超前的.特别是“二战”以后,由于电子计算机、遗传工作、光导纤维、海洋开发、空间探索等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广泛应用,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已经在全球范围展开.这场革命的特点之一,是用密集的最新科学技术知识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它在军事上引起的后果,就是智能在军事斗争中的重要性空前提高,使未来战争成为全过程的智能对抗.

黄:兵器进化的不同阶段,对军人的素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作战方式又有哪些影响呢?

刘:恩格斯有句名言:“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6]在科学技术的强劲推动下,人类的作战方式或前后相继,或同时交错,或快速剧烈,或平和缓慢地经历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重要脉络之一,是从自然中心战,历经机器中心战,直到网络中心战.

黄:机器中心战和网络中心战似乎都好理解,自然中心战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新的概念.那么,什么是自然中心战呢?

刘:这是指的在材料对抗阶段,不但因为武器材料如青铜、铁在自然界就天然存在,而且作为战斗力重要因素的人的体能也有天生的成分.更为重要的是,人类在从事军事活动时,往往要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制约.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古代人类往往在夏天打仗,而在冬天则握手言和.所以,孙子将“道、天、地、将、法”列为战争五事,天时、地利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黄:天时姑且不论,在冷兵器主导战争的时代,地利优势和阵地防护作用非常明显.城池和要塞是当时攻防作战的主要对象,攻城技术长期落后于守城技术,从而使得攻城战在很大程度上演化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造成攻难而防易的局面.《孙子兵法》中所说的“其用战也,胜久则顿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正是对冷兵器条件下攻防不对称状况的客观反映.

刘:这也算是自然条件的一种客观反映吧.

黄:您关于军事技术分期的三阶段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的实践意义或者说现实指导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能否举一个例子阐述一下?

刘:军事技术发展的规律对军队院校的建设就具有现实指导价值.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军事院校的勃兴和发展有其独特规律.军事训练是战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常备军出现后的产物,军事院校则是军事训练发展到一定阶段即训练重心由体能转为技能后的产物.前面已经讲到,战争演进的历史过程,从军事技术的角度看,是由材料对抗、能量对抗走向信息对抗,从军人素质的角度看,是从体能较量、技能较量走向智能较量.正是军事对抗重心的这种规律性演变,从根本上决定了军事院校的兴盛和发展.

黄:由此看来,军事院校的兴盛和发展还得从军事技术进步上找原因.

刘:在原始社会条件下,没有国家、没有常备军,自然也没有军事训练.在冷兵器时代,虽然军事训练作为战争准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出现,但仍然没有诞生军事院校.随着火器时代的到来,军事技术发展到能量对抗阶段,军事院校才逐步兴起,并且在20世纪50年代即能量对抗登峰造极之时,军事院校在数量上也达到了极值.随后到信息对抗阶段,军事院校的数量便又呈下降趋势.

黄:为什么说随着火器时代的到来,军事院校才逐步兴起呢?

刘:在材料对抗阶段也即体能较量为主的阶段,军事人才的成长并不需要军事院校,其原因有三:一是体能的特点以及体能训练的方式方法,决定了军事人才的成长并不需要军事院校;二是作战兵器的简单易用与作战方式的简明直接,决定了军事人才的成长并不需要军事院校;三是寓兵于农的军事制度,决定了军事人才的成长并不需要军事院校.随着火器时代的到来,武器装备越来越复杂,作战方式越来越复杂,军队列装走向标准化,军事人才的成长必须依靠军事院校.

黄:为什么到了信息对抗阶段,军事院校的数量便又呈下降趋势呢?

刘:首先要看到,在以智能较量为主的军事对抗中,军事院校在军事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在信息对抗时代,基于智能较量的特殊要求,军事院校教育不可能完全被地方高等教育所替代.同时也要看到,基于智能较量的信息化战争是以体系对抗为特征的科技战,而军事院校教育难以覆盖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方面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信息化战争是体系的对抗,是综合国力的直接较量,是以整个国家的实力和科技为依托的抗衡.最后还要看到,信息战的广域性,决定了能够参战的并非只有军人.这就是军事院校数量减少的客观背景.

黄:您几十年如一日地关注军事技术哲学问题,咬定青山不放松,仅兵器进化的历史划分这一问题就时研时新,终于给出了令人信服的成果,既是治学中宁静致远的典范,也是我们学习的一面明镜.

刘:我非常喜欢先哲“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句名言,并将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有效的科学探索要从问题开始,而科学探索的长期坚持则需要耐得住寂寞,甘于淡泊宁静.可以说,每个科技工作者都有一个在科学道路上做出贡献的梦想.“梦想的实现将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7]袁隆平院士为了实现他的禾下乘凉梦,几十年如一日,在杂交水稻的科技发展道路上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3 着眼前沿、强军兴国的儒将情怀

黄:刘老师,您的论著我基本上都拜读过,发现有一个鲜明的风格,就是不断着眼前沿,与时俱进,蕴含着一种浓浓的爱国爱军情怀.是什么因素让您形成了这样一种风格呢?

刘:我首先是一名军队的政治理论教学工作者.政治理论教学是培养大批坚定马克思主义者和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环节,为了承担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政治理论教员首先应当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适应强军目标要求,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首要的便是要有灵魂.有灵魂就是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作为军队政治理论的教学工作者,其马克思主义的修养,既有其普遍性的品格,也有其独特性的要求.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听党指挥的政治品格,是政治理论教员应有的普遍性政治品格.但是从事政治理论教学的特殊职业,决定其在马克思主义修养方面还应有特殊的要求.这种要求概而言之,即是与时俱进.既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又要精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要及时领会和熟练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站在实现强军目标的战略高度,就做好军队政治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阐明了以强军目标为统领的极端重要性,赋予了思想政治建设新的使命任务,政治理论教员必须做到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一步,学习就跟进一步,研究就深化一步.只有在上述与时俱进的理论高度的政治理论教员,才可能在政治理论教学的课堂上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纵观历史与全军的眼光,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辉、逻辑力量和实践功效.

黄:您的这种风格也是和湖湘文化的熏陶息息相关吧.

刘:我生长在湖南,受湖湘文化的影响的确很深.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湖湘文化中忧国忧民的思想政治意识尤为明显.湖湘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意识建立在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之上.湖湘文化源头的代表性人物屈原就有浓烈而执着的故国乡土之情,这种浓重的爱国情操在湖湘文化中一脉相承.近代湖湘文化的发展,孕育和推动了爱国主义的发展.可以说,在湖湘文化中,救亡图存、爱国报国、忠诚献身的信念追求历来是主旋律.魏源的“梦回汉使旄头外,心在秦时明月先”、左宗棠的“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毛泽东的“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无不体现了这种责任和担当,饱含着为信念为正义为国家舍生取义的大爱情怀和崇高境界.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传统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也早已创造性地转化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自觉.强军兴军,就要汲取湖湘文化爱国报国的道德精髓,结合弘扬时代精神筑牢听党指挥的军魂.我们要在学习传承的基础上,将湖湘文化中“安邦保民”“精忠报国”的忠贞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献精神,“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价值取向,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使湖湘文化孕育的大忠大爱大仁大义的感情基础与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高度一致起来,切实筑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不动摇,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想,把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的最高政治要求变为自觉行动,永远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相继发生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四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以其特有的作战方式,充分展示了世界新军事变革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和威力,揭开了人类战争形态转变的序幕,影响深远,为世人瞩目.然而,关于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常见的看法是认为可以归结为高技术性、非对称性、非接触、局部性等等.对此,您有何高见?

刘:我一直也在关注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对这些概括也做了反复思考,总觉得这种概括还没有到位.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到底有几个特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如果概括为三个,为什么不是两个?也不是四个?比方说,我们再增加一个:零伤亡,行不行?再加上一个非线性,行不行?似乎都有道理.说到高技术性、非对称性、局部性等特征,其实中国历史上最早有文献记载的黄帝与蚩尤的逐鹿之战,就完全具备这些特征.因为高技术与低技术是相对而言的,当蚩尤部落已使用青铜器时,黄帝部落尚在使用石器,青铜器与石器相比,显然存在着代差,也即双方的武器存在非对称性.同时,由于逐鹿之战的对整个世界而言影响有限,因而又具有局部性.

黄:这么说来,所谓的高技术性、非对称性、非接触、局部性显然不能揭示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本质了.

刘: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特点,乃是一事物区别他事物的本质规定性.记得1974年我高中毕业后下乡当知青队长时,正好遇上湖南农村的夏季“双抢”,这里我解释一下“双抢”,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概念,它是抢收水稻和抢种水稻的简称.公社书记做了一次大规模的“双抢”动员,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书记归纳出“双抢”工作的三大特点:一是时间紧,二是任务重,三是要求高.作为一个刚走入社会的高中毕业生来说,听了书记“精辟贴切”的总结,我对其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并且认真地将这几句话记在了笔记本上.是年年底,我被抽调到公社当秘书,参加了冬修水利的会战,又是这位书记,在水库大坝上面对组织起来参加冬修水利的群众,讲了冬修水利的三大特点,还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当时我听了以后,感到这三句话似乎在一切指令性、计划性工作上都适用.如果概括的特点对此物适用,对彼物也适用,那么,这种概括无疑是失败的.

黄:那么,在您看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具有哪些独有的特点呢?

刘:在我看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可以言简意赅地概括为三大特点:第一,战争准备的可公开性;第二,战争过程的可控制性;第三,战争结局的可预期性.

黄:可公开性、可控制性和可预期性,这种概括还没人提过,的确很有新意.

刘:这种概括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它具有两大长处:第一,这些特点是海湾战争以前的一切战争都不具备的,因而具有独特性,能揭示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本质;第二,一切战争都毫无例外地要经历战争准备、战争过程、战争结局三个阶段,因而它能说明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为什么是三个,而不是两个,也不是四个.

黄:海湾战争以后,专家学者除了对这场战争的性质和特征做了研究以外,还对其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意义做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不知您如何看待海湾战争的政治意义?

刘:海湾战争是一个值得我们反复研究的案例.它首先说明的是我们依然生活在一个强权即公理的时代.回想20世纪之交时八国联军对中国的入侵,欧洲一片欢腾雀跃,可见强权即公理仍然是我们这个世界政治生活的主要特征.

正因为如此,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革命所带来的大好机遇,直面挑战,已不光具有科学技术意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这是一场真正的文化革命,民族文化处于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过去我们曾有过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今天我们将目睹的则是落后就将消亡的严酷现实.

黄:作为一个长期研究军事软实力的学者,您怎么看待军队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

刘: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过程中,军队负有率先垂范的责任,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为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来看,作为国家硬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既具有先导作用,又具有核心作用,这也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所得出的必然结论.

黄:如何理解军队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具有先导作用?

刘:在当代中国哲学思维的框架内,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社会观念体系.正如毛泽东所强调的:“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基本观点”.[8]我们必须以这样的文化概念来分析军队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先导作用.

黄:我在读德国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的名著《西方的没落》时,对其中一句话:“战争的精华,却不是在胜利,而是在于文化命运的展开”,[9]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句话可谓道出了战争与文化、与人类关系的实质,称得上至理名言.军队在国家和民族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由此可见一斑.

刘:由于军队是基于战争的存在而存在的,而战争的胜利又为拓展和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打开了通路,所以军队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具有先导作用.特别是在正义战争中,军队这种先导作用就愈加明显.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人类正义战争的气质是拯救人类的旗帜,中国正义战争的旗帜是拯救中国的旗帜.人类的大多数和中国人的大多数所举行的战争,毫无疑义地是正义的战争,是拯救人类拯救中国的至高无上的荣誉的事业,是把全世界历史转到新时代的桥梁”.[10]

黄:难怪马克思精辟地指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11]21

刘:从历史上看,军队内部的组织关系是社会组织关系的范型,而军队内部组织关系的变革则是社会组织关系变革的前奏,一般社会制度只不过是军事制度的放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军事活动在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处于先导地位.马克思早就指出:“军队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2]493从原始社会军事集团内部平等关系的破坏,到封建社会末期雇佣关系首先在军队中孕育、成熟起来,莫不如此.在近代英国,军队对日益发展的社会民主化运动则起过明显的促进作用,因为英国军队的组成是以国民义务兵役制为基础的,而不是仅仅根据社会和经济地域特权服役的.马克思在历数薪金制、财产制、行会制,大规模运用机器和部门分工制等史实后,曾得出结论:“军队的历史非常明显地概括了市民社会的全部历史”.[13]军事技术先行发展的历史事实和信息化运动首先诞生于军队的严酷现实,都说明军人职业、军事生活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品格.而由军事实践 孕育发展的军事文化,诸如忠贞的民族气节、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统一的团队精神、带头传播社会主义新思想新风尚以及英勇善战、自强不息、豪迈奔放、无私奉献等,都显著地超出了军事范畴的独特视野,成为引领全社会健康向上的精神财富.所以说,军队建设在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发挥着先导作用和示范作用.

黄:建设先进军事文化是加速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新时期建设先进文化,您认为应该从哪几个方面下工夫呢?

刘:我认为,建设先进军事文化,必须自始至终围绕政治文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这三个基本要件着力用功.其中政治文化是先进军事文化存在的前提,科学文化是先进军事文化进步的动力,而人文文化则为先进军事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政治文化、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作为军事文化的三个基本要件,既相互支撑又相互影响.政治文化决定着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发展方向,体现了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性质宗旨;科学文化是政治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发展动力,推动着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创新发展;人文文化奠定了政治文化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基石,为我军先进军事文化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新时期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一方面要突出针对性,重点围绕强化我军性质宗旨意识,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围绕全面提高官兵科技素质,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围绕培育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加强人文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更要强调系统性,注重发挥各文化要件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做好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把政治文化、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纳入统一建设体系之中,使之整体推进、协调发展.”[14]

黄:除了文化以外,军队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有哪些方面?

刘:从人类历史来看,军队在工程技术研究、组织指挥构成、政治意识形态和能量开发应用等方面,均对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示范性作用,这正好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著名观点:“战争比和平发达得早,某些经济关系,如雇佣劳动、机器等等,怎样在战争和军队等中比在资产阶级社会内部发展得早.生产力交往关系的关系在军队中也特别显著”.[11]341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马克思断言:“军队的历史比任何东西都更加清楚地表明,我们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的看法是正确的”.[12]493

黄:发展繁荣先进文化过程中,科学技术起到怎样的作用?

刘:努力发展繁荣先进文化,科学技术绝不能缺席.因为无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生活中看,文化的发展都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就文化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提供的是基本载体;第二,就文化的创新而言,科学技术提供的是基本途径;第三,就文化交流而言,科学技术提供的是基本手段.其中传承是前提,创新是核心,交流是重要条件,这个方面都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发展的神奇伟力.它们相互依托,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黄:军事技术对社会的历史冲击,一直是您关注的一个重点.

刘:是的.可以说,恩格斯用以解开社会进化之谜的,正是武器的发展和演变的这把重要的钥匙.

黄:这也是您研究恩格斯军事技术思想的一大发现.为什么这么说呢?

刘:从历史来看,所谓军事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这一现象可以最明白不过地概括为:随着军事技术在材料、能源、信息三大领域的梯度优势的获得,它分别向社会生产各部门转移的过程,便表现为对社会的一连串强烈而持续不断的冲击.从青铜器到现代复合材料,从黑火药到核武器,从无线电、计算机到网络技术,多波次冲击的结果是,在现代技术的几乎每一个重要领域,都可以找到其军事动因的起始点.

黄:就军事技术的社会冲击而言,近代火器技术的冲击可以说是惊心动魄的.

刘:的确,随着火器技术的发明和改进,战争进入了技术阶段.火器技术的进步演变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军事技术革命,最终导致腐朽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方社会如此,中国也不例外.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各种先进火器技术一拥而入,中国封建社会立刻呈水漫器蹙之势.这就是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近代火器技术的长足发展,而导致中国封建统治的总危机.具体而言,可以做以下几点分析:第一,火器技术的发展为突破封建制度的桎梏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近代火器技术的发展为封建社会的解体准备了思想前提.第三,近代火器技术的发展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造就了送殡者与掘墓人.

黄:二战后,美国一直充当引领世界军事技术进步的领头羊.按您的研究,美国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

刘:美国在现代军事技术方面取得了成就,是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战争手段,它们又是美国争夺军事优势的产物,代表着世界军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美国一系列研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已经或必将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黄:您能否就一个具体的事例展开谈谈?

刘:以我曾深入研究过的“星球大战”计划为例,该计划有力地推动了诸如红外和激光物理、高能物理、等离子物理、红外和辐射探测技术、强激光技术、高速数据处理技术、光通信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受控热核反应技术、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而这些都是新技术革命中的前沿学科和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显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黄: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现代战争已不光是局部有限战争.从战争机理来看可能发生了变化.

刘:现代战争,从地缘来看是局部战争,从手段来看是有限战争,而从机理来看则有可能是可控战争.可控,从表象上看是现代战争的特点,而从实质上看则是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所谓战争的可控,从其机理来说,“具有四个方面的含义,即:时间可控,避免马拉松,力求速战速决;规模可控,按照战前的筹划,限定作战空间;目标可控,选择性杀伤有限目标,不伤及平民;结局可控,不节外生枝,确保作战达成预期目的.”[15]传统战争难以实现可控,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已经为战争可控提供了可能.在传统的“三论”中,如果说,系统论是方法,信息论是手段,那么控制论则是结果.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化浪潮,精确制导武器、电子战武器、模拟仿真手段及C4ISR接连涌现,客观上为可控性战争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核生化武器使用的全球灾难性后果,已成为控制现代战争的现实背景.

黄:由于信息技术空前发展,使战争迷雾不断被驱散,战场透明度显著提高.这也就意味着,传统的战争艺术领地正在被信息化大潮强力挤占压缩,似乎今后的战争将变得越来越确定.

刘:从总体而言,“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就是减少和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然而,战争毕竟是作战双方的博弈行为,是两股活力之间的较量.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战场环境透明度是对己方而言的,而对敌方却要增加复杂性,增加不确定性.可是一旦对方也依照此思路行动时,就很难说战场环境的复杂性究竟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战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范畴,也没有固定不变的疆界.断言战争的不确定性在减少,确定性增加,其实只是在使用今天的科学技术标尺,去衡量昨天的战争.”[16]

黄:前面您谈到了军事技术在材料、能源、信息三大领域获得梯度优势,并以这种优势形成对社会其他领域居高临下的冲击.那么,形成这种梯度优势,也即军事技术先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

刘: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任何一种新型材料的研制,其初期往往代价昂贵,风险性大,社会一般生产部门不敢问津.只有事关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战争,迫使国家不惜代价、不计工本地从人力、物力和财力各方面提供服务,方能获得材料技术上的最新成就,并首先用于军事.第二,新能源被发现之时,由于人们对其能量释放过程没有把握加以有效控制,只能作破坏功,因此很难直接用于生产过程.然而,这一特点却很容易为军事部门所利用,因为战争的直接目的就是作破坏功.第三,战争比人类任何其他活动都更加依赖于当时最有效的通信手段,再没有比军事行动中报警、侦察和指挥更需要情报准确、快速的了.

黄:现在有一个词非常“火”,就是“大数据”.可以说,我们已经走入了大数据时代.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大数据时代的兴起,我国国防和信息安全面临新的挑战.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筑牢信息安全的防火墙?

刘: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发展,使得过去的封闭社会越来越开放,海量公开信息充塞传统和新兴媒体.我们要增强发现和利用公开来源信息的能力,加强对特定专业领域的关注;在非结构性的海量信息中,提高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开发利用海量公开信息而不是被其淹没.具体而言,我们应从以下多个方面筑牢信息安全的防火墙.第一,在国家层面上设立公开信息主管部门,建立大数据信息中心.第二,围绕若干前沿国防关键技术和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启动公开信息专项研究计划.第三,创新公开信息分析方法,开发海量信息处理技术.同时,“大数据时代增加了保密的难度,加大了信息泄露的风险.为此,应实行更严格的保密分级制度,注重内部细节和末端管理.”[17]

黄:国防科技大学王飞跃教授提出了平行军事体系的概念.该概念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刘:从平行军事体系所包含的丰富内涵来看,它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军事规律的认识,扫除战争迷雾,破解装备研发难题.当然,平行军事体系本身也有一个从发轫到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其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这就是冷兵器时代的肢体平行军事体系,热兵器时代的体能平行军事体系,机械化时代的技能平行军事体系和信息化时代的智能平行军事体系.它们的有机叠加,即构成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平行军事体系.这一体系将武器装备的打击力、防护力、机动力、信息力集于一体,从实现人的功能延伸,乃至替代,最后必然走向无人作战.[18]

黄:不知不觉聊了这么久,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有的内容以前听您上课时讲过,但温故而知新.当然,我知道这还远远没有将您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体会等聊完.希望下次有机会再来聆听您的授课.

刘:我也很高兴和你交流,也欢迎你来听课,并提出意见.

[1]刘戟锋,石海明.虎狼之翼——关于科学技术与军事变革的对话[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1.

[2]刘戟锋.哲人与将军——恩格斯军事技术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傅季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318.

[4]柏杨.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41)[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1:132-133.

[5][美]小戴维·佐克,罗宾·海厄姆.简明战争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0.

[6]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78.

[7]刘戟锋.梦想成真的奥秘[J].书屋,2014(11):88.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9][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陈晓林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110.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74.

[11]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一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21-341.

[12]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五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493.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183.

[14]刘戟锋,赵阳.围绕要件建设先进军事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1-21(B02).

[15]刘戟锋,浅议现代战争的可控机理[N].解放军报,2013-12-24(6).

[16]刘戟锋.信息化:科学与艺术比翼齐飞[N].解放军报,2011-8-4(12).

[17]张允壮,刘戟锋.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机遇与挑战:以公开信息情报为例[J].国防科技,2013(4):9.

[18]刘戟锋,刘杨钺.平行军事体系:发轫与嬗变[J].国防科技,2013(6):10.

猜你喜欢
军事战争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谁远谁近?
他们的战争
战争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