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异化”主题在作品中的变迁

2015-03-20 11:46马金艳
文化学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塞克亚诺达尼

马金艳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00)

论“异化”主题在作品中的变迁

马金艳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00)

本文通过探讨“异化”主题在巴尔扎克、卡夫卡、勒·克莱齐奥、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笔下的不同诠释,梳理“异化”主题在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家笔下的进化和演变。

“异化”;巴尔扎克;卡夫卡;勒·克莱齐奥;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异化”是文学史上一个历久弥新的文学主题,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大师们对异化的关注度远胜于前。根据蒋承勇先生的观点,大师们主要从自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自我的异化等方面进行了“异化”主题的书写。[1]

巴尔扎克浓墨重彩地临摹了金钱对封建人伦的异化,这属于“异化”主题描写的第一个层面——从自然与个人的关系中刻画物质世界对人的异化,表现物质与精神的对立。高利贷者戈布塞克就是绝佳的代表之一。小说中运用了十九种现实主义文学典型人物的写作方法,如肖像描写,“他拥有苍白的、灰不溜秋的脸,活像失去镀金层的银器。头发仔细地梳得整齐平贴,呈灰白色。脸容像塔莱朗一样冷漠无情,似乎用青铜铸成。他的小眼睛活脱脱像石貂的眼睛那样黄澄澄的,几乎没有眉毛,害怕光亮;但一顶旧鸭舌帽的帽檐挡住了亮光。”[2]当戈布塞克用放大镜审视典当的钻石时,“他苍白的脸颊变得红润,他的眼睛仿佛反射出钻石的闪光,喷射出异乎寻常的欲火,炯炯有神。”[3]上下文一对比就能发现差异,脸色由苍白变得红润,眼睛由黄澄澄变得炯炯有神,是钻石激起了戈布塞克的欲火,是金钱的力量,使戈布塞克忽略了对亲情和爱情的渴望。戈布塞克的语言描写也非常深刻,“金钱代表人间的一切力量”;[4]“我和我所有的同行享受过一切,厌倦了一切,终于只为了权力和金钱本身而爱权力和金钱。”[5]当诉讼代理人清点戈布塞克的仓库时,感慨,“这种吝啬只剩下不合逻辑的本能,房里堆满了腐烂的肉糜和各种各样食物、很多提货单、不计其数的抵押品……”[6]文本整个情节还通过戈布塞克与高老头女儿的债权瓜葛,运用动作描写,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一个身心俱腐的高利贷者。巴尔扎克被称作是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巨擘,他的《人间喜剧》描写了物质世界对人的异化,集中地表现了金钱对人性的异化作用。这是“异化”主题展现的第一个侧面。

20世纪的历史变迁更为复杂,奥尼尔、艾略特、乔伊斯、卡夫卡等现代主义文学大师都在着力表现社会对个体的人的异化,表现了整体的人与个体的人的对立。卡夫卡的《流放岛见闻》就是一个精彩的短篇,通过刻画一个对人体“雕刻机”狂热尊崇的军官,揭示出社会对个体的人的异化。沿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有肖像描写,军官穿着“紧身的军上衣,……但他满腔热情地讲解着,同时还拿着螺丝刀拧拧各处的螺丝。”[7]与军官的兴致勃勃相对应的是士兵的心不在焉和旅行家漠然的态度。语言描写是该文本的中心内容,文本中主要的对话在旅行家和军官之间展开,旅行家的问话没有超过十五句,并且都是十个字以内的简单问句。而军官的回答却是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比如解释了机器的由来、老司令的故事、机器的工作原理、现场进行犯人处决演示等,最后狂热到自己脱光了衣服躺到了雕刻机的“床”上,亲身示范机器的雕刻技能,可笑又可悲的是,机器全然不像他描述的那样,能够进行完美的人体雕刻,而似散架的怪物直接对他进行了赤裸的刺杀。军官的执迷不悟深刻地展现了人类社会(官僚体制)对个体(老司令和军官)的异化。军官固执地认为,“……(这种处决方式)这是最人道、最符合人类价值的……”,旅行家回答道,“据我所知,他(司令)在这块殖民地上拥有绝对的权力。如果他真如你想的那样认为这套程序不可行,恐怕程序的末日也就到了,根本无需我的拙见。”[8]卡夫卡以军官为蓝本揭示了社会(流放岛)对个体的人的异化,同时借旅行家之口给出了答案,末日已经来临,社会已不能掌控人的心智了!这是“异化”主题揭示的第二个层面。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是法国在世的最伟大的法语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不断地强调着反抗现代社会,追求乌托邦生活的话题。《乌拉尼亚》就是一部表现他人对个人的异化,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对立紧张的关系。作者把对现实世界伪文明的批判与对理想天国“乌拉尼亚”的追寻结合在一起。土壤学家达尼埃尔与“坎波斯”居民拉法埃尔相识,继而讲述了达尼埃尔与达莉亚、莉莉萍水相逢的爱情、达尼埃尔与人格格不入的性格、与同僚们无聊的科研选题。达尼埃尔激情的演讲收获的却是沉闷的回音,只有拉法埃尔能够听懂并赞同达尼埃尔的演讲,理解他的无奈。达尼埃尔在亲情、爱情、与同事相处上连连挫败的境况下,转而为寻找儿时梦想中的乌托邦而努力,与拉法埃尔一同回到他的故地“坎波斯”。世外桃源般的“坎波斯”无可奈何地消亡,伴随着传统墨西哥土著文明在世界经济大潮中的解体,间接、哀婉地表达自己对“乌拉尼亚”的信仰。拉法埃尔重复了好几遍的中心句“我们既不知何日,也不知何时”,回声般地揭示出现世中的人们面对时间的迷茫,让读者欣慰的是,作者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表现出一种现代社会对社历史的怀念,对当下文明社会的的挽伤。这是第三个层面的“异化”主题表现。

2014年诺贝尔获奖者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继续着对异化主题的书写,特别描绘了人与自我的关系异化。《暗店街》讲的是主人公在逃离德占区时遭遇劫难,受到刺激后丧失了记忆,他开始用探案技术来寻找自己的身世和来历。记忆、过去、身份是《暗店街》的关键词。文本中的主人公分别与居依·罗朗、斯蒂奥帕、俄国难民玛拉—奥尔洛夫……佩德罗·麦克埃沃依等人有重合,和德妮丝一起穿越德占区边境而失去记忆。于特相信自己就是一个“海滩人”,一生中有四十年在海滩或游泳池边度过,亲切地和避暑者、有钱人聊着天。在数千张度假照片的背景中,身穿泳衣出现在快活的人群中间,谁也叫不出他的名字,谁也不清楚他为什么在。于特所找寻到的就是海滩人各种具象表现,在各段时空中用“非连续性时间观”来颠覆线性历史观。文中有一处细节这样描述,于特拨打“蓝骑士”的电话,尽管电话早没有用户了,可是“所有这些九泉之下的声音四处游荡,只有通过一个改变了用途的电话号码才能相互应答,”这也是“非连续性时间观”的具体体现。通过分析发现,后现代主义文学在揭示人个性异化的时候,放弃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直接让文本主人公消失。

其次,情节的淡化非常明显。莫迪亚诺借用了侦探小说的形式,情节的推进是侦探小说的要素。但在《暗店街》这里,没有情节的推进。文本借用侦探小说的形式来描述,主人公“于特”寻找儿时的记忆,追忆自己身上发生过的事情,以及背后的历史和因由。这是作者在叙述自己对世界的体验、自己的成长在记忆中的体现、自己对现代世界的理解和看法。这种写作方式也成为后现代作家的一种创作范式,作者在构建侦探小说的叙事迷宫,表现出的是现代、后现代主义作家对自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怀疑。

综上所述,异化的四重境界——自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自我的异化,一一对应到巴尔扎克、卡夫卡、勒·克莱齐奥和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四位作家的创作。每一位作家都同读者分享了他对“异化”的理解。巴尔扎克揭示的是自然与人的异化,表现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卡夫卡从自己的种族和家庭出发,表现了社会与人的异化,凸显整体的人与个体的人的对立。勒·克莱齐奥表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精心挖掘了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异化表现——人的个性的异化、自我的消失,展现出对现代世界自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怀疑。人类对自然、社会、个体、自我的认知呈现出一个递进的过程,“异化”主题侧重点的变迁也和人类的认知过程紧密结合,展现出文学发展与时代的密切联系。

[1]蒋承勇.外国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86.

[2][3][4][5][6]郑克鲁.外国文学作品选[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1.394.409.397.402.423.

[7][法]勒·克莱齐奥.乌拉尼亚[M].紫嫣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9.

[8][法]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暗店街[M].王文融译.北京: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50.110.

【责任编辑:王 崇】

I712

A

1673-7725(2015)04-0091-03

2015-03-10

马金艳(1981-),女,云南陆良人,讲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及本土作家的作品研究。

猜你喜欢
塞克亚诺达尼
战略变革的三条路径
让全家人共享Hi-Fi音质 DALI(达尼)OBERON C系列
聆听H-F音乐,现在变得更简单 DALI(达尼)RUBICON 6 C/Sound Hub
达尼PHANTOM E系列 打造真正的定制级家庭影院
因为我们是队友
微笑背后的秘密疼,一直在疼
克里斯蒂亚诺·阿蒙:拥抱5G时代
懂得自律的达尼埃尔
该死的中指
午夜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