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然与超然
——村上春树与庄子的生死哲学之比较

2015-03-20 11:46徐铭利
文化学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死观渡边村上春树

徐铭利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89)

【哲学文化】

释然与超然
——村上春树与庄子的生死哲学之比较

徐铭利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89)

作为成功的典型代表,村上春树的作品能让受众者的心灵产生极大的共鸣,其中,他表达的生死观无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淡化或者剔除了这一方面,村上春树的文学是无法建构起来的。庄子集道家思想的精华于一身,他的生死观是他哲学思想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村上春树小说中的人物对死亡的态度可以说是释然的。庄子强调阴阳平衡,死对于生有一定的影响,生对于死也具有相等的影响,两者对立化解,循环一气,达到超然的境界。村上春树和庄子基于不同的高度,目之所及的景物自然也就不同。但是,两人位于同一条纵轴,因此有“死生如一”这一片共同的视野。

村上春树;庄子;生死观

村上春树(之后简称村上),这个世界上当红的日本作家,自身的经历,给他那颗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心包裹了一层轻薄的、西方化的外衣。作为成功的典型代表,村上的作品能让受众者的心灵产生极大的共鸣,其中,他表达的生死观无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淡化或者剔除这一方面,村上的文学是无法建构起来的。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公元前约369年,中国的庄子对生与死这个令不少人有所忌讳的问题也有惊人的相似的论述。庄子集道家思想的精华于一身,他的生死观也是他哲学思想中不可或缺的成份之一。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我们通过生而同时培育了死。”[1]村上春树在其作品《挪威的森林》(以下简称《挪》)中借助诸如此类的话语,清楚地表达了他的生死观——生与死并非位于河的两侧,而是本来就已经共同融入生命之河,难分彼此。生的世界和死的世界共生共灭,相互重叠,人存在于其中也徘徊于其中。这样的领悟在村上的小说中是算不上残酷的,甚至死亡在这之中也不过是一种极为自然的存在。村上小说中的人物对于死亡的态度可以说是释然的(作品中的主人公“我”不等于村上本人,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的态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死并不是生的负担。

在《挪》中,渡边的高中好友木月在自杀之前“走进一家撞球俱乐部玩了四局”,还“赢了其余三局”,“当时车上的收音机还开着,雨刷上夹着一纸加油站的收据。”这样的描写似乎透露着连死者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的死亡,这样平静又似乎愉快的死亡状态,直接地反映了村上的生死观——一种释然的生死哲学。

(二)死总是在影响着生。

释,解也。原来有所束缚,通过努力之后被放开才叫做释。对于《挪》的主人公渡边来说,直到最后,渡边也没有真正从死亡的影子里完全走出来,最后迷失在电话亭。只有绿子才是村上笔下理想的生死释然者。当所爱之人逝世时,绿子这样说:“我半点都没伤心……老实说,我一滴眼泪也没掉。小时候养的猫死了,还整整哭了一个晚上呢!”这看似冷漠的无动于衷的背后,可能是绿子早已意识到生与死的世界彼此包含。通过死对生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村上说死是作为生的一部分的原因),看破了生死的界限,而且能像本能似地坦然处之,便是属于村上的生死哲学。

有关生与死的哲学是《庄子》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气”的变化,因此对于生死不必过度执着。[2]通过以上关于村上生死观的论说,和《庄子》中的相关句断的比较,不难发现,两人生死哲学的相同或者相似之处。

(一)以死为乐,以生为累。

庄子《至乐》篇中的一则寓言里就有所体现。之楚,见空 ,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 而为此乎?将子有 、斧铖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诸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以天地为春秋,虽 ,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颦蹙额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从中不难看出庄子这样的思想:死亡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活人有很多麻烦,而死了就没有忧虑了,也就是“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这和村上生死观的第一方面——死并不是生的负担,死或许是生的一种解脱别无二致。

(二)生便是死,死亦是生,不生不死,不死不生。

这一点不同于村上生死观的第二方面——死总是在影响着生。庄子强调阴阳平衡,死对于生有一定的影响,那么生对于死也具有相等的影响,两者对立化解,循环一气,达到超然的境界。这在《至乐》篇中亦有体现:

妻死,吊之,庄子则方箕踞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 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 ,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和绿子的情况一样,亲人逝世,庄子并非不难过,他鼓盆而歌是看破了生与死。不同的是,绿子并没有说清楚、也说不清楚这背后的道理,连她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小时候养的猫死了,还整整哭了一个晚上呢!”而庄子却有一套相对详尽而严密的逻辑体系,“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从气到形体再到生命,整个循环正如四季有规律的运行,而人死终究不过气散,死亡也不过是另有去处。

如此看来,村上和庄子的生死哲学都包含了“生死如一”,但两人的观念也有差别:村上有所“凭”,而庄子则无所“待”。有所“凭”就是有所凭借,村上的生死观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超脱生死,它是有所凭借的,如渡边需要绿子来调和其生与死的平衡,而绿子是凭借自己与常人有所不同的家庭环境,勉强达到的生死和谐,最后渡边迷失在电话亭的悬空式结局,也是在所难免。至于庄子,他是无所“待”的,超然的,“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从根本上来说,庄子生死哲学的思想基础是“道”。“道”是庄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在庄子眼中,这是一个以道为中心不断变化的世界。人的生死变化也如同昼夜更替,遵从于道。此外,庄子还在“道”的基础上提出了“气”这一哲学范畴,来阐述生死是如何遵从道的。庄子将人的生与死看成是“气”循环运行的过程。因此庄子将死,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列御寇》)因此庄子的生死哲学,是相对于万物而言的。在战国那个烽火四起,江山动荡的时代,人与人之间很难有共同的价值认知体系。正是庄子对道的坚定和不懈追求使他能超脱生死,达到超然的境界。

村上生死哲学的思想基础是“我”。而“我”也属于“道”的一部分。“死本来就已经包含在‘我’这一存在之中。”在村上所处的社会转型期,传统的价值体系同样遭到破坏,人们追求自我和个性的同时,得不到背后相对牢固的价值认知体系的支持,丧失了自我。如村上春树自己所说,他诸多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主人公总在寻找什么。[3]找到了,便以生的状态存在,找不到,便以死的状态存在,村上就是这么试图用生和死来定位这个“我”的。因此村上的生死哲学是相对于每个个人而言的。

村上和庄子可以说是位于同一条纵轴上,但是他们基于不同的高度,目之所及的景物自然也就不同。村上文学中无时无刻不渗透着庄子“生死如一”的思想,在日本那种“人们赞扬稍微受到一点环境的刺激或者仅仅因为由于假充好汉而自杀的人”[4]的风气下,他试图借助这一思想找到自我的出口,村上的作品可以说也是中日思想交流的产物。

[1]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256.

[2]傅佩荣.傅佩荣《庄子》心得[M].香港: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149.

[3]林少华.村上春树的中国之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45.

[4]涂尔干.自杀论:社会学研究][M].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45.

【责任编辑:周 丹】

B223.5

A

1673-7725(2015)04-0223-03

2015-03-05

徐铭利,女,浙江诸暨人,主要从事文艺学研究。

猜你喜欢
生死观渡边村上春树
长大的瞬间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环游世界的梦
村上春树和他的猫
我国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村上春树和他的猫
探究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