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丝印工艺提高阶调质量

2015-03-20 15:24段小剑任玉峰
网印工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一色油墨网点

文 段小剑 任玉峰

优化丝印工艺提高阶调质量

文 段小剑 任玉峰

由于广告业的崛起,大幅面招帖画的宣传作用已经凸现。而大幅面招帖画最适合阶调网印。因为网印墨层厚,户外广告比较耐晒。大幅面招帖画,印刷数量少,用阶调网印投资比较小。

大幅面招帖画大都是远距离观看,网点比较大,适合用丝网印刷。近几年T恤衫的热度不减,而T恤衫印刷用阶调网印也是最佳选择。那么要在广告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要靠质量。质量反映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物质条件和工艺技术。工艺技术是影响质量的首要条件。所以本人就如何优化丝印工艺,提高阶调质量浅谈自己的见解。

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必须弄清丝印的质量要求:

①网点光洁粒粒圆正,无毛刺无形变。印刷品和印版网点大小一致,细小网点不丢失。细小网点不丢失这是评定印品质量一个重要指标。细小网点的再现,一方面取决于承印物,如粗糙的纸张和纺织品易丢失层次。另一方面取决于工艺操作。

②套印准确,套印误差控制在0.01mm-0.02mm内。

③墨色鲜艳、墨层厚实有光泽。不同印机、不同批次、不同工人印刷品做到均匀一致。这是色彩管理应遵循的首要原则。

④符合原稿要求。色调层次清晰,色度值、密度值、色相与原稿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⑤印刷品的尺寸应与要求的图文尺寸相同。文字不缺笔断线,图形、图像不丢失层次。

⑥印刷品正背面整洁。无脏边、脏污、指印油迹、褶皱等。

要符合以上要求,要实现数据化、规范化的工艺操作和管理。稳定生产中各种可变因素,如网距、压力、速度等,使它们的波动范围控制在最小值。优化丝印工艺,提高阶调复制质量。

调整色序提高叠印效果

色序就是叠印油墨前后的顺序。如果色序不同,得到的颜色色相会有偏差。比如:黄墨和品红墨叠印起来得到红色。如果先印黄墨后叠印品红墨得到的红色偏品红。如果先印品红墨后印黄墨得到的红色偏黄。因此要得到理想的复制效果,必须正确安排色序。

不同的丝印机,应选用不同的色序

单色丝印机是湿压干的印刷,即前一色干燥后再印后一色。所以色序应以四色油墨的干燥顺序来安排。把干燥最快的黄墨放第一色、其次是比较快的品红墨放第二色、干燥较慢的青墨放第三色、干燥最慢的黑墨放最后一色印。

印品特点不同,应选用不同色序。

原稿是风景画应把青墨放最后一色印,这样更能显示出郁郁葱葱的风景画面。如果原稿是以人物为主的画面。应把显示人肤色和气色的品红墨放最后一色印,给人以秀丽健康的美感。若原稿是以黑墨为主的古朴国画,就要把黑墨放最后一色印,这样印品显得沉着、素雅,轮廓清晰,给人以古色古香的享受。有价证券,要先印底色,再印边框。高档包装盒,要突出强调的主体字、烫金、烫银都要放最后一色印,防止其它色墨遮盖降低品位,使印品更显示出珍贵典雅富丽堂皇的特色

印版图文特点不同应安排不同色序

印版上的图文既有网点版,又有实地版,应先印网点版,后印实地版。这是因为,如果先印实地版,纸张吸湿变形卷曲,影响网点版的叠印效果及套印精度。无论是网点版还是实地版都应先印面积小的,后印面积大的。

根据油墨的特点来确定色序

油墨有深色墨和浅色墨,应先印深色油墨,后印浅色油墨,以增加色调的柔和性和色彩的光泽性。油墨有透明度高和透明度低的。应把透明度高的色墨放最后一色,这样能透过这一色,看到前边几种色墨,显得颜色鲜艳。

四色油墨中,应把透明度最差的黑墨放第一色,较差的青墨放第二色,透明度较高的品红墨放第三色,透明度最高的黄墨放最后一色。

根据成本来确定,如果印刷数量少,纸张粗糙、平滑度低、光泽度差应先印价格较低的黑墨、青墨,起到一个打底作用,最后把价格高的黄墨、品红墨叠印上去,不但提高质量,而且降低成本。

控制墨层厚度达到最佳复制效果

一般来说,墨层厚度增加吸收光亮多,反射率低油墨密度高,色彩鲜艳。相反,墨层薄,密度值低,色彩暗淡无光。但随着墨层厚度增加,会造成网点扩大,印品失真,不符合原稿要求。所以控制墨层厚度是阶调网印工艺中一项重要指标。影响墨层厚度的变量有:压力、网距、网厚、速度等。

刮墨板压力应合适

平面丝网印刷刮墨板的作用是填墨、匀墨、刮墨、压印,它的压力对墨层厚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刮墨板作用在网版上,给网版有一个垂直压力,网版对承印物便产生了压力,刮墨板对网版的垂直压力大,填墨量变大,墨层厚度增加。压力过大,刮墨板弯曲变形,在丝网张力作用下网框也变形,使传墨量变小,造成网点变形。如压力过小,墨层厚度显然不足,颜色暗淡无光泽。

刮墨板的速度

刮墨板在网面上运行的速度会影响传墨量的大小及均匀程度。当刮墨板速度忽快忽慢时,墨层厚度也会不均匀,甚至出现墨杠。

刮墨板速度过慢,图文边缘会出现油墨渗透,致网点扩大。反之,速度过快,会使图文墨量不足,墨层减薄,色调暗灰。所以,在印刷时刮墨板一定要匀速运动,特别是手工印刷。

刮墨板的角度

刮印角度即网面和刮墨板在刮印时所夹的角度。根据三角函数推导,刮印角越小,作用在网面的压力越大,下墨量也大,墨层厚度增加。反之,刮印角越大,压力越小,墨层变薄。合适的刮印角应根据油墨粘度,承印面的光滑粗糙程度确定。一般平面平网印刷刮印角在20°-70°,曲面丝印在30°-65°。

恰到好处的网距

网距也称网台距,是指网版底面至承印物表面的垂直距离。网距的作用是使网版与承印物顺利分离。它的原理是:在保持一定网距的情况下,当刮墨板给网版以压力时,网面与承印物为线接触,在丝网张力的作用下,刮墨板边刮印,网版与承印物边分离。如果网面与承印物的距离为零,在刮墨板刮印时,网版与承印物为面接触,由于油墨有一定的粘度,承印物会粘连在网版上,不易分离。若强力撕下,会使图文变形,甚至会出现糊版或花版现象。所以在印刷中保持合适网距尤为重要。行程在500mm内,网距2mm-3mm,刮墨行程在1000mm,网距3mm-5mm。

调整好油墨的印刷适性,保证网点光洁清晰

调整好油墨粘度

粘度即内摩擦力,就是阻碍油墨移动的力。阶调网印中若粘度太大,流动性不足,造成转印困难,不流畅,印迹不均匀,网点缩小,严重者印迹残缺不全。

粘度太小,流动性太大,会造成网点扩大,墨色不饱满,色泽不鲜艳,严重的形成糊版。粘度可用粘度计来测量。合适的粘度应在4000一12000cp(厘泊),1cp=10pa·s但还要根据印刷条件来调节。

(1)粘度应与承印物相适应

印刷纺织品、木材、表面粗糙的纸张,粘度应小一些。印刷表面平滑度高的纸张、玻璃、金属、塑料薄膜这些非吸收性材料粘度应大一些。

(2)粘度应与印版图文结构相适应

如果是纯网点版或网点面积占比例大,油墨粘度应大一些,这样才能保证网点饱满光洁,棱角分明。如果是实地版或实地块占比大,粘度应小一点,会保证实地版印的均匀平服。

(3)粘度应与印刷压力相适应。

压力大,则粘度稍大点,能使网点有棱有角,边缘光洁。压力小,粘度应小一些,不致出现糊版现象。

(4)粘度应与印刷速度相适应。

速度快,粘度应小一些,因速度快作用在网版上的时间变短,等于减少了压力,如果粘度大的话,透墨量变差,网点会残缺不全。印刷速度慢的时候,等于作用在网版上的时间变长,粘度应大一些。网点会粒粒饱满。

(5)粘度应与车间温度相适应。

丝印油墨中的连接料为树脂或油脂,这些连接料在油墨中占大部分比例,它决定着油墨一些性质,夏天气温高,会使油墨粘度降低;冬天温度降低,会使油墨粘度升高。根据这一特性,夏季印刷时,油墨粘度应大一些,冬天印刷时油墨粘度应小一些。

粘度的调整:粘度太大,降低粘度。①加去粘剂:去粘剂也叫减粘剂,是一种蜡类膏剂的混合物,质地松而润滑,有强力的展刷、润滑及降低粘度的特性,不影响色彩,常用量为2%-5%。②增塑剂,增塑剂也称柔软剂,表面看稀薄如水,加入3%左右墨膜柔软,流平性好,但一定不能多加,否则,干燥速度变慢,特别是多色套印,前一色干燥后才能印后一色,一定要控制用量。③加稀释剂即有机溶剂,如高沸点煤油等。有很强的去粘力。但加多会增加渗透性,降低干燥及结膜,印品暗淡无光泽。一般承印物为纺织品适量加。其他承印物少加或不加。

提高油墨粘度的方法是:加一些填料如滑石粉、太白粉等,再加一些色料。加0号调墨油。南方俗称厚凡立水,北方称老虎胶,是调油墨聚合度最大的,用量控制在3%-5%。还可以加增稠剂来提高粘度。

油墨干燥的调整

印刷中如油墨干燥过快,使油墨变稠,粘度变大,造成透墨困难,甚至出现堵网现象。对于套印来说,第一色干燥过快,表面晶化,形成光滑的玻璃面,第二色无法叠印上去。

如果干燥过慢,油墨渗透性偏大,使印迹光泽度变差,颜色昏暗。干燥过慢,叠印第二色时会把印在承印物上的第一色油墨反粘在网面,形成混色。干燥过慢,印品背面也会出现蹭脏现象。

干燥快慢的调整,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油墨所用的干燥方式不同来调整。

①挥发干燥性油墨

这类油墨的干燥机理是将树脂溶解在挥发性有机溶剂中,印刷后连接料中的溶剂挥发逸出,剩下树脂和色料在承印物上形成皮膜。这类油墨的干燥是靠溶剂挥发。有些溶剂挥发速率高,油墨干燥就快,有些溶剂挥发速率低油墨干燥就慢。比如:甲醇、乙醇、异丙醇挥发速率依次降低。挥发干燥油墨还受气压、气温、空气流速的影响。在气压高、温度高、空气流通的条件干燥速度加快。相反,干燥速度变慢。这类油墨要求干燥快,就选用挥发速率高的溶剂,升高气压或加高温度或提高空气流速。要使干燥变慢,则采用相反的措施。或者自然干燥。

②氧化聚合型油墨

这类油墨的连接料是干性植物油为原料炼成的。干性植物油指1克油脂吸收碘的质量在150mg。干性植物油中的双键在空气中被氧化后发生了聚合反应,使植物油分子形成了立体网状结构的大分子固着干燥。这种方式主要靠干性植物油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而发生聚合反应,由于空气中的氧气是有限的,所以干燥比较慢,在低温条件下有时需2-3天才能干燥。所以要提高干燥速度必须加入定量比例的锰、钴、铅金属皂催干剂,来提高干燥速度。

常用的干燥剂有:由50%的硼酸铅,15.5%的硼酸锰,33%由亚麻仁油和桐油各等份炼成的混合物,再加1.5%的萘酸钴与白节油的混合物,制成白燥油。还有由沉淀法制得的紫红色较粘厚的液状红燥油。红燥油催干性很强,在黑、红墨中只加2%-5%,其他色墨中只加1%左右就能起到催干作用。红燥油是表面催干,若与白燥油混合,会从里到外干燥均匀良好。再有稀土燥油,催干性强,价位也低,用量也少,仅2%,用法也简单,搅拌后静置两小时就能印。以上不同催干剂,应根据干燥要求的快慢合理选择,灵活运用。

③紫外线固化油墨。这类油墨由颜料、预聚物、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和助剂组成。干燥机理是:油墨中光引发剂吸收一定光亮的紫外线成为激发态,分离活性游离基。光交联剂预聚物在游离基作用下产生新的游离基,并实现链增长,继而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网状体型结构,油墨干固。这类油墨干燥速度快,使用365nm紫外线照射,几秒内干燥。高速多色轮转丝印多选择这种干燥方式。

④热固化油墨,这类油墨主要通过加热使油墨干燥,加热热源主要是红外线。红外线有远红外、近红外、中红外。一般近红外波长最短,穿透力极强,由里向外干燥。热固型油墨所用热源还有很多,电热丝、煤气等,通过提高加热温度来提高干燥速度。

⑤二液反应油墨,这类油墨主剂和固化剂分别存放,使用时搅拌在一起,油墨中的环氧树脂在硬化剂的作用下使油墨固着干燥。这种干燥方式干燥后附着牢固。金属承印物,热固塑料应选择这种干燥方式。

阶调网印过程中应优化措施还有很多。但一切措施都在人手中,心中要用质量意识,手中要掌握好各种可变因素,把波动、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各项数据、规范经过多次实践确定后,轻易不要改动。对所有原材料要检查检测,对波动大的材料应禁用,少用、或反复实验后再确定。总之。要印出客户满意,色密度,阶调值都符合要求的精品,就要每一个环节认真细心一丝不苟。

(作者单位 西安印刷包装工业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一色油墨网点
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
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山水浑一色 玉带裁两边
于细微之处见柔版网点的“真面目”
《一色入画》
油墨基本情况概述
《秋水共长天一色》
大海
优化内部劳动组合 释放网点营销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