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思辨缺席”及其对策

2015-03-20 15:59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缺席英语专业口语

高 彬

(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我国是英语语言教育大国。“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英语教学规模,其教师队伍的规模、英语学习者的规模、英语课时的规模,均可谓举世瞩目”[1]。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状况是当前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英语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不明显,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与社会实际需求出现脱节现象。

一、“思辨缺席”现象及其成因

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匮乏最直接的表现是在英语口语课堂上当被提问或者自由交谈时,茫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回答问题,即便三言两语作了简要答复,也是不知所云,讨论中缺乏信息含量,没有逻辑性,尤其在回答一些开放性问题时,更是不知从何说起。

英语口语表达中思辨缺席现象的首要表现就是言之无物,英语专业学生在回答或者讨论一些介绍性或者陈述性问题时,不清楚要从哪些视角进行细节描述和信息陈述。如针对“Would you please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your hometown”这一问题,多数学生仅仅从所在城市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谈起,思路闭塞,不知道或者根本想不到针对这一问题还可以从城市的旅游资源、交通信息等其它角度展开陈述,因而缺乏有效的信息含量,听众无法从讲话人那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导致语言交际受阻。“思辨缺席”现象的另一表现是言之无理。大多学生在回答观点类问题时表现出一种无理无据的失语现象,在亮明观点之后无法为自己的观点作出合理地辩解,只是不断重复和强化自己的观点,论证缺乏说服力。

造成这一口语“思辨缺席”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关。我国传统英语教学的总体特征表现为重语言输入、轻语言输出。根据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是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学习者只要接触到大量的可理解输入,语言习得就自然而然地发生”[4]。Krashen认为,输出只不过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可能的输入来源,在习得中不具备什么作用[4]。然而事实证明,Krashen的这一论断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语言学习者的语言习得,也完全忽略了语言输出的重要作用。Swain进而提出了语言输出假设理论。她认为语言输入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实现语言习得的充分条件;要使学习者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仅靠可理解输入是不够的,还需要理解输出;学生需要被逼着充分利用现有语言资源,对将要输出的语言进行思考,使它更恰当、更准确、更容易理解[5]。Swain的输出假设指出,第二语言习得必须有双向交际活动,单纯的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是不够充分的,习得者应该有机会使用语言,因而语言的输出对语言习得具有重要的作用[6]。

思辨能力匮乏的危害是深远的,导致英语专业学生缺乏事理分析、总结归纳、判断评价、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近则影响学生的考试、升学和就业,远则影响他们的职业规划和长期发展,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关系

一个人的语言输出(表达)能力(包括写作与口语两个方面)与其思维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所谓语言,是指以语音作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作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作为内在的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利用语言交流思想以达到互相了解的目的。同时,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且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思辨能力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思维能力中的高阶能力。国内外研究者对其子能力构成模型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Richard Paul的三元结构思辨能力模型、林崇德的三菱结构思维能力模型[9]以及文秋芳的层级模型。

从三种思辨能力模型来看,思辨能力的核心内容可以被归纳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评价和创新能力。从思维和语言以及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对思辨能力相对匮乏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讲是不言而喻的。同时,思辨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应对策略

针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匮乏的问题,专家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同时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应对策略。在笔者看来,还应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专业英语的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和思辨能力。

(一)强化二语意识,促进学以致用

我国是英语语言教育大国,全国很多地方从幼儿园开始就有了英语课程,然而到大学后学生还是不能开口讲出较为流利的语言,不善于与人用英语进行交流。这种状况和学生长期以来的英语语言学习观念密切相关。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思想观念中认为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然而在生活中却不能或不愿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用来交际。他们缺乏的不是语言知识,而是积极交流的二语意识。

(二)改革口试制度,反拨口语教学

考试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检测,对教与学均具有反拨作用,合理的考试制度对教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滞后的考试模式会给教学带来消极的影响。当前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两个主要考试项目分别是专业英语四级考试(TME4)和专业英语八级考试(TEM8),这两个考试项目一直以来都重笔试、轻口试。目前,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测试主要是专业英语四级口试,该考试自1994年开始试点,到1999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学生可根据自己情况自愿参加。从这一角度分析,目前我国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缺乏相对完善的口语考试项目和测试体系。

另外,从专业英语四级口语考试内容来看,该考试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力度不够。该考试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复述故事、即席讲话、交谈。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这两类能力都属于低级别的认知能力。第三部分要求学生对较为熟悉的话题根据所规定的角色和情景进行交谈。交谈双方采用讨论的方式,对某个问题发表看法;或采用辩论的形式,阐述各自的观点。这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应用、分析和评价的能力,然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考查不足。

(三)借鉴国际模式,建立特色体系

为改革和完善英语专业口语考试制度,可以借鉴当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主流英语考试项目中的口语测试模型。如由英国文化协会(The British Council)、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CESOL)和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IDP Australia)共同举办的国际英语水平测试——雅思(IELTS),和由美国教育测验服务社(ETS)举办的英语能力考试——托福(TOEFL),主要针对赴英语国家留学和移民的非英语国家学生而设置,用来检测考生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甚至成为很多联合国驻华机构、外企及合资企业在聘用职员时或其它国际组织在测试职员的英语水平时的首选测试手段。

因此,要切实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参照国际上已经较为成熟并被广泛认可的口语测试模型,逐步建立起一整套较为完善且独立于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笔试的专业英语口语测试体系,测试内容中要充分体现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

四、结语

本文试从建立和强化二语意识以及改革口语考试制度这两个视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冀对我国英语专业教学和口语测试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实际需求出发,本着审慎严谨的态度,围绕培养复合型、高质量外语人才的目标逐步推进改革,在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相应改革的同时,逐步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独立并与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笔试并重的专业英语口语测试体系,以期为我国的外语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1]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3):49-58.

[2]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

[3]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中国外语,2010(1):14-15.

[4]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Harlow:Longman,1985.

[5]Swain,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C]∥Gass S,Madden C(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Rrowley,M:Newbury House,1985.

[6]贺学贵.语言输出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4):108-111.

猜你喜欢
缺席英语专业口语
你缺席的那些年
骆浩:记录思考从不缺席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酒中的口语诗
父母这一刻,你一定不要缺席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缺席的蝙蝠
口语对对碰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