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基层党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之必要性

2015-03-20 18:02祝秀峰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5期
关键词:县乡价值体系党性

祝秀峰

县乡基层党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之必要性

祝秀峰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时期,干部教育培训被摆在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位置。县乡党校面向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实的重要渠道。在县乡基层党校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由县乡基层党校的任务与职能、县乡基层党校教育培训的现状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的价值决定的,具有显而易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基层党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要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将党和国家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因此,干部教育培训被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位置。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按照党中央“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基层党校的作用

党校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学校,主要任务是通过有计划地培训,提高学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结合新的形势,提高学员的政治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党性,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的建设理论研究及对党组织和党员状况的调查研究;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结合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理论创新,为中央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等。

基层党校则是党组织在基层建立的旨在培养基层党员和干部的政治学校,是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训的主要场所,是农村乡镇党校、城市企事业党校、街道党校、高校业余党校等等的总称。县乡基层党校是基层干部党员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上级培训机构的延伸和补充,每年承担着数量不等的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对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科学和谐发展等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基层党校办好教育培训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的需要。

从“组织需求”的角度上来说,党和国家对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主要在于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所以,坚持党校姓党,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党校教育全过程,加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就自然成为党校教育培训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党校教育培训中,将党的十八大精神学深吃透,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学习,把我们党绘就的新时期改革发展宏伟蓝图渗透到每个党员干部心灵,才能更加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水平,强化他们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本领,使他们成为政治上靠得住、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建设小康社会的领路人。

在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乡级属于城乡基层,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真正贯彻落实到基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县乡级党校处在党校体系的基层,具有基础性;同时,全国的党员干部分布在这些基层乡镇的差不多能达到80%,县乡党校面向这些基层党员干部,具有广泛性。可见,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在县乡级基层党校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具有显而易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县乡基层党校的任务与职能决定的

党校既是“学校场所”,又是“重要部门”,双重性质决定了其使命和任务。与其他教育机构相比,虽然党校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始终处于关键地位。党校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干部进了党校,通过教育培训,理论素质、政治素质得到提高,党性得到增强,这是党校教学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目的。”(何毅亭)对学员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夯实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增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党校有自己的明显特色和优势,是其他形式的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当前的新形势、外部环境的新变化、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从客观上对干部的领导水平、工作水平、知识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不仅仅是教育者的主体行为,更是受教育者进行自我修养、实现价值认同从而实现思想转化的过程。县乡级基层党校作为承载培养高素质干部的主阵地,始终是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贯彻落实《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开创党校工作的新局面,科学回答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办什么样的党校、怎样办党校”这个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坚定发展方向,都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把握基层群众对干部队伍新的期待和要求,不断探索党校教学改革,与时俱进。在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有利于在这些新形势、新环境、新变化和新要求下,扭住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龙头,使学员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优良的思想作风、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

三、县乡基层党校教育培训现状决定的

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党员和领导干部的主阵地,在人才培养尤其是领导干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在新形势下,县乡党校在职能发挥和转型发展中面临着很多难题,比如:地位边缘化,职能定位不明确,培训功能减退,发展目标不明确等,某些基层党校为提高趣味性和实用性而采取“点菜式”教学,在增加业务培训等内容的同时,减弱了党性及马列主义教育,导致党校特色不突出,“熔炉”功能有所弱化。这些都是当前基层党校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一小部分党员在党走过执政初期后放松了自我要求和警惕,出现了信仰滑坡的现象;加之我国在社会结构和利益分配的转型期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在个别时期和个别情境下被弱化;同时,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法治建设尚不十分完善,党纪党规和相关法律执行仍有不到位之处。这些主观或客观因素,都使一部分党的干部在政治素质上有所下滑,领导干部信仰不坚定、宗旨意识不明确、党性出现滑坡,对党校课程设计、课堂秩序、师资建设等都提出了新挑战。县乡基层党校与其他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若想在积极转型的同时保障实现党校职能,就必须在党性教育、政策宣讲、提高党员干部凝聚力、忠诚度及工作能力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党校一方面要加强课程设计和理论研究,守住干部的思想底线;另一方面也要与时俱进,对一些党员干部的困惑做好应对预案。”(山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魏恩政)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的价值决定的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的目标和追求,既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倡导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需要确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帮助人们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要承担和正在完成的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项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正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基本内容构成的,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6·25”讲话中强调其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总之,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党的中心工作的变化,党校的教育培训内容也应该不断创新。基层党校作为干部培训的摇篮,在新形势下若想充分发挥“一熔炉三阵地”的重大作用,急需从顶层设计与教育实践中明确和解决职能发挥与转型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县乡基层党校的教育培训工作首先必须适应当地事业和党的建设需要、适应干部成长规律的要求,帮助和促进领导干部全面健康成长,促进党的事业和执政党的建设,更进一步发挥自身在政治理论、党性修养、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优势,使传统优势得以继续巩固和发扬。

[1]王建云.怎样办好基层党校[J].今日浙江,2011(22).

[2]刘茁卉,周菁华,姜伟超,刘彤,陈灏,王大千.基层党校之困:有干部素质下滑端碗吃肉放下碗骂娘.[J].《瞭望》新闻周刊,2013.

[3]吴常林.县区党校教育培训发展之我见.[N].金昌日报,2013-11-14.

[4]孟庆松.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看家本领――学习何毅亭在海南省委党校座谈会上的讲话体会.[DB/OL]新华网时政(转引自中央党校网http://news. 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0/22/c_127128388.htm)

[5]王友卓.关于创新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DB/OL]http://www.mencius.gov.cn/news01/ lilunjiaoyu/lilunxuexijigou/2013-06-20/29519.html.

责任编辑:郭一鹤

D261

A

1671-6531(2015)15-0007-02

祝秀峰/中共喀喇沁旗委员会党校教师(内蒙古赤峰024400)。

猜你喜欢
县乡价值体系党性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新时代推进县乡人大工作的思考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思考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
县乡一体化探索呈加速态势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