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九联检试剂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探讨

2015-03-20 19:58王洪建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合胞载玻片流感病毒

王洪建

(濮阳市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 河南濮阳 457000)

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儿科患者中最常见的疾病,发病急、感染重,儿童多不能自述。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需要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试验方法进行诊断[1]。本次研究针对以上特点,希望找到一种临床可快速诊断的简易方法,更好服务于患者与临床。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儿科病区住院的1 516例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其中男性682例,女性834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2.5±0.3)岁。

1.2 检测试剂 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为西班牙VIRCELL公司进口产品,购自郑州安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检测方法

1.3.1 标本处理 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2.0 ml,分别取15μl血清和15μl PBS液加入1.5 ml塑料安瓿管中,震荡充分混匀。用抗人球蛋白IgG吸附剂150μl加入30μl混合液中,彻底混匀,处理后的血清3 000 r/min离心15 min,除去沉淀。

1.3.2 操作过程 在载玻片的九孔中每孔加15μl吸附剂处理过的血清标本。在1个载玻片加入15μl阳性对照,另1个加15μl阴性对照。将载玻片放湿盒37℃温育1 h以上。用PBS洗液缓慢来回冲洗3次以上,避免直接对标本孔冲洗,然后浸泡在足量PBS液中放置摇床轻摇10 min。取出用蒸馏水缓慢水流冲洗。载玻片自然风干后每孔加入15μl FITC结合物溶液,将载玻片放入湿盒,37℃温育30 min。取出载玻片,用PBS洗液缓慢流水冲洗,然后浸泡在PBS中并放置在水平摇床上轻轻摇动10 min,自然风干,加适量封片介质,小心盖上载玻片。最后用荧光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的CX22荧光显微镜)在400倍放大率下观察结果。

1.3.3 结果判断 阳性结果:可以观察到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的整个包被孔中有3%~15%细胞的细胞核、胞浆或胞膜出现苹果绿色荧光(在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中能同时观察到着色的合胞);军团菌、衣原体或立克次体中所有的菌体呈现出苹果绿色荧光;支原体出现细胞外围苹果绿色荧光。阴性结果:可观察到军团菌、肺炎支原体和立克次体无荧光,支原体、腺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的细胞呈现红色。

1.3.4 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说明书操作,PBS洗液需要事先配置,摇匀直至充分溶解,配好后储存2~8℃备用,2 d内用完,有沉淀弃去重配。观察结果要快速,需要有专人审核复检,以免误判误认,结合操作手册,建立本实验室的判断标准。

2 结果

2.1 各种病原体阳性感染率 在1 516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总阳性率为35.5%(537/1 516)。各种病原体中阳性率最高为肺炎支原体,占21.2%(321/1 516),其次为腺病毒6.5%(99/1 516),呼吸道合胞病毒 4.5%(68/1 516),副流感病毒 3.3%(50/1 516)。

2.2 混合感染 片中可见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多为肺炎支原体合并乙型流感病毒及肺炎支原体合并副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率可达12.8%(194/1 516),在阳性病例中占36.1%(194/537)。

3 讨论

儿童呼吸道感染属于儿科常见多发疾病,由于儿童年龄小,免疫力相对低下,起病急,尤其1岁以下儿童不能自述体征,往往伴随高热、抽搐症状,有一定病死率,严重威胁儿童健康。本调查结果中,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是濮阳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体,并且有相当数量的患儿合并2种病毒混合感染,然而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可能是不同的。随着近几年病毒学的发展,国内认为各种病毒的总发病数有增多趋势。因此,明确病原体是有效治疗小儿肺炎的首要问题,但小儿肺炎的病原谱非常复杂。国外对小儿肺炎的病原体及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资料较多,发达国家主要以病毒为主,其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占首位,细菌性肺炎以肺炎链球菌为主。我国对小儿肺炎病原学做系统研究较少,小儿肺炎在临床上表现轻重不一。因此,病原学检查非常重要,有利于早期诊断。研究显示,泸州地区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2]。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病例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呼吸道合胞为第3位,与各地报道的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不尽相同,所以各地检验工作者应探索建立本地呼吸道病毒流行谱,熟悉当地儿童呼吸道疾病流行状态[3]。

本次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均为IgM,儿童呼吸道感染后首先出现IgM抗体,通常认为在病毒感染1周后出现,7~14 d达到高峰,表明有近期感染,在血清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1~3个月,因此IgM是近期感染的有效标志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毒特异性IgM,可以提供呼吸道病毒感染血清学证据,分析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帮助指导临床合理用药[4]。本研究从抽取患者静脉血到得出检查结果共需要大约3 h,时间短,出结果较快,基本能够为临床提供比较及时的检验结果,满足了临床需求。

濮阳市人民医院儿科为医院重点学科,儿科普通病区与儿科重症监护室开放床位400余张,每年冬春季床位仍供不应求,临床对儿童呼吸道病毒的快速检测有迫切要求,细菌培养虽然为细菌感染诊断金标准,但其有需数十小时培养的基本需求,无法满足儿科临床快速诊断、快速治疗的要求。如无病原学诊断结果,盲目用药,容易造成误诊、误治和滥用抗生素现象。近年来由于免疫技术的发展,如直接、间接免疫荧光法等标记技术,特别是九联检试剂,检测方便快速,符合临床要求,使病原学快速诊断成为可能,在临床诊断上有重要意义[5-6]。

九联检试剂虽然可以同时检测九项病毒,但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并不能全部检测,还需要多种检验技术的配合应用,才能作出更加合理的诊断,并且该试验必须同时检测九种病毒,医生不能面对患者症状分析并单独开具某种病毒检测,客观上相对增加了患者的负担,需要在这方面适当改进,使这种试剂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

[1] 秦茵茵,吴国锋,秦笙,等.九项呼吸道联检试剂对多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2,18(2):124-127.

[2] 刘春艳,李程.2011年泸州地区小儿肺炎感染病原学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9):97 -99.

[3] 董玉琳.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在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2,31(33):170,172.

[4] 王加芬,王凤秀,郑媛媛,等.呼吸道病毒特异性IgM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指导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2):257 -260.

[5] Ray CG,Minnich L L.Efficiency of immunofluorescence for rapid detection of Common respiratory viryses[J].JClin Microbiol,1987,25:355-357.

[6] 黄秋琳,许翔,江淑芳,等.直接免疫荧光法对多种呼吸道病毒检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3):135 -136.

猜你喜欢
合胞载玻片流感病毒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肉牛呼吸道合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治措施
掺玉米粉的豆粕咋鉴别
掺玉米粉的豆粕咋鉴别
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对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作用研究
市售载玻片涂制疟原虫检测血涂片质量的比较
抗甲型流感病毒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
双层48片装塑料载玻片晾片板结构的设计
高原地区流感病毒培养的条件优化
流感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