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对鼻区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5-03-20 19:58彭霞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诊断

多层螺旋CT对鼻区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

彭霞

(解放军第一五四中心医院 CT室河南 信阳464000)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鼻区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70例鼻区骨折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并应用三维及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诊断。结果经过MSCT检查发现,70例鼻区骨折患者中单纯性鼻骨骨折39例(55.71%),其中左侧5例(7.14%)、右侧13例(18.57%),双侧21例(30.00%);鼻骨及上颌骨复合性骨折21例(30.00%);单纯性上颌骨骨折5例(7.14%);鼻骨及鼻中隔复合性骨折5例(7.14%)。明确诊断后患者外鼻移位都施行有效的复位矫正,且鼻腔通气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多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技术能够准确诊断鼻区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鼻区骨折;多层螺旋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 814.42

收稿日期:(2015-07-16)

外鼻是人体面部最为突出的部位,且鼻区的各组成骨都比较薄弱,故面部外伤时易发生鼻区骨折[1-2]。临床上常采用X线检查,但对鼻区细微结构显示不足,清晰度较低,给临床诊断带来了难度[3]。因此,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明确鼻区骨折的诊断非常重要,这是治疗的基础。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MSCT)已广泛应用于鼻区骨折的检查,MSCT扫描时呈螺旋式前进,能够不间断、快速地完成整个扫描过程,且分辨率较高,可以清楚显示组织及器官结构,从而判定具体病变[4]。本研究对鼻区骨折患者采用MSCT检查,现将相关临床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解放军第一五四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鼻区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12~68岁,平均(35.3±2.8)岁;骨折原因:重击30例,交通事故25例,砸伤6例,高处坠落4例,其他5例。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面部肿胀、鼻部畸形、颜面淤血、鼻腔出血以及骨折部位疼痛等症状。

1.2检查方法嘱患者取仰卧位,采用16排螺旋CT横断位扫描鼻区,螺旋层厚设置为2.0 mm,螺距0.5~1.0 mm,管电压130 kV,管电流100 mA。扫描范围是上眼睑到鼻尖的区域。扫描完成后,将图像传送到工作站,采用容积重建法完成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

2结果

经过MSCT检查发现,70例鼻区骨折患者中单纯性鼻骨骨折39例(55.71%),其中左侧5例(7.14%)、右侧13例(18.57%),双侧21例(30.00%);鼻骨及上颌骨复合性骨折21例(30.00%);单纯性上颌骨骨折5例(7.14%);鼻骨及鼻中隔复合性骨折5例(7.14%)。明确诊断后患者外鼻移位都施行有效的复位矫正,且鼻腔通气功能均恢复正常。

3讨论

鼻区是人体较为复杂的区域之一,包含鼻骨、鼻中隔、泪骨、额骨鼻突、上颌骨额突、泪囊窝、眶内壁以及对应的骨缝,骨缝众多且形态不一,骨缝细而复杂,如鼻额缝、鼻骨间缝、额颌缝、泪筛缝、泪颌缝以及泪额缝等。外鼻于面部正中突出,呈现下宽上窄的三棱椎状。骨缝中的鼻额缝、鼻颌缝等容易与骨折裂隙相混淆,MSCT检查时鼻额缝以及鼻骨间缝大都能够清楚显示,一定程度避免了将骨缝误诊为骨折线。

因鼻区的结构复杂以及外伤的不确定性,如冲撞、拳击、砸伤等力的方向各异,易导致骨折线横行、纵行、斜行等。单纯给予横断位或者冠状位扫描,基线平行于骨折线时很容易导致漏诊或者误诊。横断位、冠状位应该相互结合。以全面明确诊断;冠状位能够比较清楚地观察到诸骨骨折、鼻额缝的改变,而横断位则可以准确地反映骨折错位情况以及鼻骨间缝、泪囊窝、泪颌缝、鼻颌缝、鼻泪管骨折等情况[5]。因此,横断位与冠状位扫描可以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横轴位扫描时应使患者颌部尽可能内收,扫描线应尽量垂直定位在片上鼻骨嵴;冠状位扫描时应使患者头部尽可能后仰,扫描线应尽量平行定位在片上鼻骨嵴。因MSCT扫描时采集容积数据,可在任何位置随意间隔地回顾并重建图像,保证任意病变部位均能以其为中心任意角度重建图像,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确诊率。

鼻区骨折中鼻骨骨折和上颌骨额突骨折很容易混淆,是鉴定轻微伤或者轻伤的依据,鼻骨的外缘与上颌骨额突的前内缘之间相连接于鼻颌缝,其前是鼻骨,其后是上颌骨额突,明确鼻颌缝的位置以及其与骨折线的区别是临床上的鉴别要点。不同层面扫描鼻颌缝时可表现出膨大型、合型、平直型、缝间骨型以及薄鼻骨型等,其中膨大型、缝间骨型、合型以及薄鼻型具有特征性,连续层面上只要观察到其中一种且两侧对称, 即可判定是鼻颌缝,便明确了鼻骨与上颌骨额突之间的界限,鉴别就不困难。而鼻区骨折时骨折很少双侧对称,呈现裂隙状,表面不规则、锐利,可伴随重叠、错位、塌陷以及附近黏膜、软组织明显肿胀。

综上所述,MSCT结合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技术对鼻区骨折的诊断具有如下特点:①扫描层面薄、速度快、图像细致、伪像小,且无需改变患者体位,减少了痛苦;②能够有效降低误诊率;③临床医师能够清晰了解、认识损伤处,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措施,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叶菁.多层螺旋CT对鼻区骨折的诊断和临床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15)::705-706.

[2]祁俊华.高分辨率CT轴位及冠状位扫描加容积重建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刊,2008,43(7):49 -50.

[3]Hwang K,You S H,Kim S G,et al.Analysis of nasal bone fractures:a six-yuar study of 503 patients[J].J Craniofac Surg,2006,17(2):261-264.

[4]董明海.多层螺旋CT诊断鼻区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2):514-515.

[5]王飞.多层螺旋CT在鼻区复合骨折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15):3091.

猜你喜欢
多层螺旋CT诊断
探讨X线腹部立位平片、多层螺旋CT在上消化道穿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多层螺旋CT对胃癌及肿瘤血供应用价值研究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