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宁县黄甘桃修剪与花果管理技术

2015-03-20 20:31张化民,刘维洲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宁县塑膜疏花

甘肃宁县黄甘桃修剪与花果管理技术

张化民,刘维洲(甘肃省宁县林业局,745200)

黄甘桃是甘肃省宁县著名的地方黄桃品种群,因唐、宋朝以来进贡朝廷成为特产而闻名。但在近20年来的现代果树精细栽培潮流中,未形成与品种特点相适应的修剪与花果管理技术,自然落果重,果面黑点多、流胶多,严重影响其商品开发和种质保存。2007年以来,我们研究发现导致上述问题发生的原因是黄甘桃梗洼深、果梗短,围绕这个原因,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以下解决方法。

1长梢修剪

黄甘桃梗洼深、果梗短,果实生长的拉力常使较细果枝变形,或将成熟果实梗洼附近压出1~2毫米深的枝痕,这样果实才能减少提前脱落的可能性。但是粗果枝变形或在梗洼附近压出枝痕不容易,所以它上面的果实最先脱落。观察不修剪的放任黄甘桃树,发现结果枝粗度越大果实脱落的越早,果个越大的品种落果率越高,成熟期保留的果实均在结果枝前段的细枝段上,细枝弯曲下垂,果实梗洼开口向上。

在冬季修剪试验中,曾做过以下3种处理:第一种处理是仿照水蜜桃的修剪手法,对幼树结果枝留5~6节短截,结果却造成全园绝产,原因是所留花芽全在结果枝后部较粗的枝段上,后部花芽质量差,果实发育中果梗承受的拉力超过其承受限度,所以早早脱落。第二种处理是对结果枝去细留粗,结果产量却大幅下降,原因是细枝柔软,果实生长拉力通过果梗传到结果枝上时,结果枝通过变形或在梗洼附近压出枝痕的方式将拉力化解掉,但粗枝却不能。第三种处理是长梢修剪,对结果枝去粗留细,基本不短截,杜绝重短截,产量调节靠疏花疏果,结果产量高。实践证明,黄甘桃适宜长梢修剪。

2疏花疏果

黄甘桃采用长梢修剪后,保留的花芽均能开花,花量很大,必须疏花疏果,否则不便于套袋,果个也小。

(1)实施时间由于宁县黄甘桃花期常与晚霜相遇,故疏花疏果一般应在晚霜结束后进行。晚霜与花期不相遇的地方,或能避霜的桃园,疏花可从大蕾期开始,疏果从落花后2周到硬核期(6月中旬)前进行。

(2)实施步骤先里后外,先上后下。疏花要疏除瘦弱的花蕾和背上朝天的花蕾。疏果对象首先是小果、双果、畸形果、病虫果,其次是朝天果、无叶果枝上的果和过密果。

(3)留果部位应在短果枝的前部,中果枝、长果枝的中段以前较细枝段上,粗果枝上不宜留果。

(4)留果数量一般长果枝留4~5个果,中果枝留2~3个果,短果枝、花束状果枝留1个果或不留果。果间距离,中小果型以20厘米左右为宜,大果型以20~30厘米为宜。

3套塑膜袋

黄甘桃成熟期梗洼开口向上,容易积存雨露,造成果梗和梗洼附近局部感染黑斑病、褐腐病,雨后落果重。对此问题,我们采取果实套袋来解决。通过试验发现,黄甘桃用“液体套袋”保果效果差,梗洼附近黑点多,原因是桃毛影响液膜的延展,造成涂膜不匀和漏涂现象普遍;各种纸质袋、塑膜袋均可使用,但以塑膜袋成本最低、着色最浓。套塑膜袋不用摘袋,果实可以带袋着色、带袋采收、带袋上市。但塑膜袋套袋成功的条件是半湿润半温暖型气候、年平均气温8.7℃左右、海拔1000米以上、果实能见到直射光,否则果实表面会有水渍斑。黄甘桃套袋的前提是萌芽期消灭介壳虫,套袋前喷钙肥(如氨基酸钙)及0.2%硼砂2~3次、喷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3次,并喷0.25%钼酸铵(因为宁县土壤缺钼)1~2次。套袋时间在幼果硬核期(6月上中旬)。黄甘桃梗洼深、果柄很短,故套袋必须将纸袋或塑膜袋固定在果枝上,否则会造成严重落果。

套塑膜袋前先对塑膜袋吹气,打开下部放水孔,装入桃果后将塑膜袋顶部开口与未开口的交界处置于果柄处,两边折叠交叉于果枝上打一道松松的结即可。套纸袋时先让纸袋受潮变软,用手撑开,捏开袋脚通气孔,装入桃果,将果柄置于V形开口处收紧于袋口,用纸袋自带的细扎丝扎住固定于果枝上。套纸袋的桃果采收前4~7天应脱袋着色,否则果实为黄白色,无红晕。

套袋黄甘桃果个硕大、果面洁净(无斑点、无胶点、无虫洞),色彩艳丽、内红外黄、香味扑鼻、酸甜可口,很受市场欢迎。

猜你喜欢
宁县塑膜疏花
梨园疏花机械化研究现状
发泡胶个性化头枕+头颈肩热塑膜在固定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中的应用
采用改进Mask R-CNN算法定位鲜食葡萄疏花夹持点
奶羊养殖塑膜大棚的建造方法
不同疏花疏果剂处理对蜜脆苹果的疏花效果
甘肃宁县:果园防冻出新招 农民增收有利器
一件奇怪的事
宁县黄甘桃塑膜套袋成功的关键条件
苹果树疏花正当时
绿满家园花满城——宁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