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人”不是“神”

2015-03-20 22:21王静安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城北小学
未来教育家 2015年10期
关键词:染缸底子网吧

王静安/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城北小学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的一句话,在教育界广为流传。

从师范学校毕业,刚站上讲台的那几年,我奉这句话为“座右铭”。我必须承认,这句话曾经不断地激励着我进行自我提升——怎样教好课?怎样当好一名班主任?怎样呵护童心,引导孩子们身心健康地成长……然而,我渐渐地发现,这个座右铭的标准我永远无法企及。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更是令我惊悚。

2015年10月18日,湖南邵东县一名小学女教师在校内遇害,凶手是三个不满14岁的少年。据媒体透露,这个女教师是县优秀教师,为教育事业做了一辈子贡献,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一个“会教”的教师,被“没教好的”学生杀害,这是一种怎样的宿命?

那三个孩子为什么没有被教好?除了与老师有关,是否还与其他因素相关?

民国时期,一位叫朱庆澜的教育家曾有“三道染缸”之说:“小孩子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家庭生活好似第一道染缸,父母教得好,养得好,好似白丝染成了红底子;进了学堂,再遇到好先生,就将那红红的底子好好加上一层,自然变成了大红;到了社会上,哪怕坏朋友、坏染缸逼着,想把他变成黑色,他那大红的底子,一时总不得变。如果再遇上好朋友、好染缸,不用说,自然变成真正的朱红,头等的好人。万一父母教的法子、养的法子不好,就好比白丝一下缸,就已经染成了黑底子,进了学堂就算有好先生,想把他变成红色,那底子总难褪得去……”

让我们一起看看那三个孩子的第一道染缸是怎样的情况。

刘某,13岁,和父母、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家庭纷争不断,夫妻间、婆媳间吵架动手不是一次两次。为躲避家里的争吵,刘某的妈妈每天大清早出门晚上才回家,刘某放学回来“一溜烟就跑出去玩了”。

与刘某相比,12岁的赵某更孤独,他的父母因诈骗正在服刑,他与9岁的妹妹由爷爷奶奶带着。

11岁的孙某,父母在外打工,自家的房子倒塌了,他跟爷爷奶奶借住在亲戚家。

三个孤独的少年结成玩伴,共同的爱好是上网吧玩游戏。当兜里的零花钱不足以支付上网费用的时候,他们就偷。10月18日,潜入学校起初的目的是偷窃,后来被老师发现了,便杀人灭口。

这是一个裂变的时代,当父母外出打工而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的时候,当“留守儿童”的数量超过6100万,占儿童总数的21.88%的时候,如果向这个庞大的群体表示关爱的只有教师,如果孩子们放学后的去处只有网吧,如果网吧里的游戏只是各种打斗,那么又怎么能保证这些孩子的精神世界,不是一片荒芜?又怎么能保证他们的发展与“教好”这个目标不南辕北辙?

前有家庭的第一道染缸,后有社会的第三道染缸,教师纵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做到教好每一个孩子。教师的工作应该有其边界,我们可以六点起七点前到校——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可以积极主动联系家长、加强家校沟通,却无法代替家长陪伴、帮助孩子的成长……

教师是人,不是神,我们有所能也有所不能。所以,请不要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一句带有前提的话来苛求教师。我更愿意相信陈鹤琴先生言下的“老师”,是广义上的师者,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

猜你喜欢
染缸底子网吧
掉进染缸以后
到拉萨途中
染缸排产建模及滑动时间窗启发式调度算法
6月,鸟语蝉鸣绿树成荫
真情倾入“染缸”,大爱溢于课堂
——记冉刚和他的少儿版画教学
要面子,更要底子
底子和面子
金玉良言
发挥“五老”作用 创建“四好四无”网吧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