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1与CA153及CEA联合检测对乳癌诊断临床价值

2015-03-20 06:34李萍刘艳凤张少强陈增生
精准医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乳癌激酶乳房

李萍,刘艳凤,张少强,陈增生

(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输血科,山东 青岛 266003; 2 青岛市北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3 青岛市市立医院检验科)



TK1与CA153及CEA联合检测对乳癌诊断临床价值

李萍1,刘艳凤2,张少强1,陈增生3

(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输血科,山东 青岛 266003; 2 青岛市北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3 青岛市市立医院检验科)

目的 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糖类抗原153(CA153)与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诊断乳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16例乳房良性疾病病人、105例乳癌病人、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K1、CA153、CEA的含量。结果 乳癌病人血清TK1、CA153、CEA水平均显著高于乳房良性疾病病人和健康体检者(F=3.38~3.62,P<0.05);乳癌病人TK1、CA153、CEA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三项指标单独检测阳性率(χ2=13.89~14.97,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TK1、CA153、CEA对乳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乳房肿瘤;胸苷激酶;抗原,肿瘤相关,碳水化合物;癌胚抗原;诊断

我国乳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超越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的健康[1]。早期乳癌病人多数无明显包块或包块较小,乳房出现明显包块时半数以上已有淋巴或血行转移。因此,探讨早期乳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提高早期乳癌的诊断率,对乳癌病人治疗和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目前除了B超、CT、MRI等影像学方法之外,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对及早诊断原发性乳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任何一种标志物单独应用时不是敏感性低,就是特异性不高[3]。本文通过检测乳房良性疾病病人、乳癌病人及健康体检者血清中胸苷激酶1(TK1)、糖类抗原153(CA153)与癌胚抗原(CEA)的含量,探讨三者联合检测诊断乳癌的临床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肿瘤科、乳房病科、普外科住院病人中,选取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乳房良性疾病病人216例(B组)和乳癌病人105例(C组)。乳房良性疾病病人(乳房小叶增生65例,囊性增生49例,纤维瘤102例)均为女性,年龄25~60岁,平均(43.6±11.8)岁;乳癌病人均为女性,年龄27~65岁,平均(44.7±12.5)岁。同期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均为女性,年龄23~63岁,平均(42.0±13.2)岁,均排除恶性肿瘤、血液病。

1.2标本采集与处理

所有受检对象均于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2 h内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出血清,置于-80 ℃冻存待检。

1.3检测方法

CA153、CEA采用电化学发光法,使用Roche公司的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检测,试剂与标准品均为Roche公司原装。TK1采用酶免疫点印迹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试剂盒、标准品及CIS-Ⅱ型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均由深圳市华瑞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4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各组血清TK1、CA153、CEA水平比较

C组血清TK1、CA153、CEA水平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8~3.62,P<0.05),而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阳性率的比较

C组TK1、CA153、CEA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三项指标单独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9~14.97,P<0.05)。见表2。

表1 各组血清TK1、CA153、CEA水平比较

表2 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阳性率的比较(例(χ/%))

3 讨 论

乳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手术技术和化疗方案的不断进步,乳癌病人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都有了极大提高,乳癌已经成为预后较好的恶性肿瘤[4]。早诊断、早治疗对乳癌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其生存率[5]。随着细胞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多种指标的联合检测将有助于提高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正确性[6]。

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已经成为继影像学和病理学之后,在临床广泛应用的肿瘤筛查和治疗、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任何一种恶性肿瘤都有可能释放出不同的肿瘤标志物,而单一的肿瘤标志物可能出现于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目前已发现多种与乳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但其中任何一种肿瘤标志物单独应用时均存在敏感性低、特异性不高的问题,特别是对早期乳癌病人更容易漏诊,没有一种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能满足临床需要[7-8]。

CEA是一种具有人类胚胎抗原特异决定簇的酸性糖蛋白,一般在胎儿的肠道中被发现,可在多种

肿瘤中表达,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和疗效评定。在乳癌、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病人的血清中也发现有升高。文献报道,血清CEA在晚期乳癌中的阳性率高达71.43%[9]。

CA153是一种血清糖类抗原,存在乳房腺上皮的管腔面中,当病人乳房腺细胞出现癌基因时激活了糖基化转移酶,导致细胞表面糖类物质发生变化,从癌细胞向血液循环中释放,因此具有较强的器官特异性[1]。CA153是大分子糖蛋白,在乳房癌变的过程中较易被检测出,是监测乳癌病人术后复发情况的最佳指标[10]。

TK1参与DNA补救合成途径,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与细胞增殖,它能够催化脱氧胸苷转变为脱氧-1-磷酸胸苷酸,为DNA的合成提供原料,是衡量细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是DNA合成的特殊标志酶[11-12]。临床上可用于监测和评估体内细胞的异常增殖速度。胸苷激酶包括TK1 (细胞质胸苷激酶)和TK2 (线粒体胸苷激酶)两种同工酶,TK1大量存在于人的胚胎组织中,随着人体生长发育体内的TK1含量逐渐下降,在成人的体内仅存在极少量的TK2[13]。健康人的细胞多处于静止状态(非增生细胞),血清TK1含量极微,而随着增殖类疾病的发生,尤其是肿瘤、组织异常增生类疾病,细胞发生过度增殖,血清TK1含量出现显著升高,通过检测血清中TK1水平的变化,能够敏感地发现细胞增殖类病变,动态跟踪细胞增殖发展的趋势,为提前干预治疗肿瘤的进程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指导。基于恶性肿瘤细胞的高增殖特点,TK1 还可作为一种敏感特异的肿瘤标记物来反映恶性肿瘤的增殖状态[14]。

本文结果显示,乳癌组血清TK1、CA153、CEA水平较乳房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乳房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癌组TK1、CA153、CEA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68.57%、65.71%和55.24%,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7.62%,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因此,TK1、CA153、CEA联合检测对乳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适合于实验室推广,从而为乳癌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1] 叶波,宋晓玉,张珂. 血清CA153和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作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2,9(11):80-81.

[2] 白雪原,祁珂,苏瑞林. 早期乳癌的全数字化钼钨双靶乳腺影像分析[J]. 齐鲁医学杂志, 2013,28(1):37-38.

[3] 刘汉起. 血清CA125、CA15-3、PRL、TSGF联检在乳腺癌中的临床价值[J].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10,23(4):457-459.

[4] ZHANG B N, ZHANG B, TANG Z H, 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Chinese breast cancer operation treatment of 10 years[J]. 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 2012,34(8):582-587.

[5] 姜明建,范蔚芳,黄珍珍,等. 血清CA153、TK1、TSGF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6(27):5315-5318.

[6] 李振凤,宋修岐,邹晓,等. 乳癌组织LRP16、Ki67及EGFR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J]. 齐鲁医学杂志, 2013,28(2):124-126.

[7] 王旭东,王永胜. 血浆VEGF CA153 CA125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 河北医学, 2007,13(3):258-261.

[8] 赵晶,刘红,张爱敏,等. 乳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研究[J]. 中国肿瘤临床, 2008,35(24):1411-1414.

[9] 卢晓峰,张俊英,孙淑明,等. CA153、CA125、CEA、AFP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30):54-55.

[10]万亚涛,张洪波,杨海波,等. 几种重要肿瘤标志物的发展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22(9):1055-1056,1058.

[11]王成枫. 胸苷激酶1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疗前沿, 2012,7(7):18-19.

[12]曹剑霞,李斌,成红霞. TK1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13,26(1):97-98.

[13]高文,聂青松,王永斌. 乳腺癌患者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检测的临床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13,26(1):88-89.

[14]韩亮,刘勇. 血清胸苷激酶1表达水平在对恶性肿瘤患者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J]. 实用癌症杂志, 2013,28(2):147-149.

(本文编辑 马伟平)

CLINICAL VALU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TK1, CA153 AND CEA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LIPing,LIUYanfeng,ZHANGShaoqiang,CHENZengsheng

(Blood Transfusion Room,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ObjectiveTo assess the clinical valu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thymidine kinase 1 (TK1), carcinoma antigen 153 (CA153) and cari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in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MethodsTK1, CA153 and CEA were detected by chemiluminescence in serum of 216 patients with benign breast tumor,105 with breast cancer and 100 healthy controls.ResultsTK1, CA153 and CEA levels in breast cancer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breast diseases and in the normal controls (F=3.38-3.62,P<0.05). Compared with individual tests,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serum TK1, CA153 and CEA had a higher sensitivity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χ2=13.89-14.97,P<0.05).ConclusionCombined detection of se-rum TK1, CA153, and CEA has an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in diagnosing breast cancer.

breast neoplasms; thymidine kinase; antigens, tumor-associated, carbohydrate;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diagnosis

2014-04-30;

2014-07-22

李萍(1984-),女,硕士,主管技师。

陈增生(1981-),男,硕士。

R737.9

A

1008-0341(2015)01-0010-03

猜你喜欢
乳癌激酶乳房
蚓激酶对UUO大鼠肾组织NOX4、FAK、Src的影响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易致乳癌吗?
黏着斑激酶和踝蛋白在黏着斑合成代谢中的作用
长着乳房的大树
Doublecortin样激酶-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
警惕男性乳癌